查看原文
其他

在时代的落尘面前,请首先选择直视自己的良心

如是大牛哥 头牛大观 2022-07-15

冰冷的雨滴正落下,仿佛是城市在哭泣

在前天的文章《面对上海人这波疫情幽默,我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中讲到了发生在“疫封”中的上海的一则故事。昨天有上海的读者朋友私信向我证实了这件事,故事中的小区在张江。她同时告诉我,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上海每天都在发生。包括她本人,也曾经得到过邻居分享的水饺并以牛奶回赠。而她同时还告诉我,这种事主要会发生在中档以上的小区。而最苦的是石库门老房子里的老人们。这些地方连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60几岁的,几乎没有年轻人。老人们有的没有手机,他们不会通过网络方式发出和收到私人救助信息。居委会的老阿姨们也几乎不会团购。就算有团购,50份起卖的高于日常价格的团购也很难团购成功。很多人只能无助的等待上面发放物资度日。其他朋友的私信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几乎我认识的每一位身在上海的朋友都在说着同样的话:现在的日子真的是太难了。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人们竟然还要担忧吃不饱饭的问题。此时的上海,冰冷的雨滴正落下,仿佛是城市在哭泣。我们真的应该好好问一句,2022年的上海,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只有人的国际化才会有城市的国际化。但这其实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因为人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会说几句外语或者就职于某个知名外企,而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普世的价值观。懂得用道德和良知约束自己、用同理心对待别人。恰恰是发生在“封”中上海的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足以证明,上海人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可以做到对自己负责。


以我上篇文章中的“可乐换食品”为例。整个过程中没有领导关怀、上级部门组织安排,也没有指派专人现场指导工作和维持秩序,更没有媒体跟踪宣传。人们都在遵循着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自组织秩序。自由市场发挥着自动调节作用。每个人都是自由市场秩序的受益者,也会自发的承担起维护秩序的责任。如果这时候有一个梳着分头、皮鞋油光锃亮的货跳出来说:你们这样搞是不行的噢。万一谁的东西有问题,把别人吃坏了怎么办?我们必须要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一下。到底谁可以把东西拿出来交换,用什么标准交换。这些东西的主人需要提供合法来源的证明。然后把需要交换的物品集中起来登记,进行评估和拍照存档。最后由专门人员负责一天两次,按照先后次序在固定时间分发配送……一通操作下来,这个自发建立起的市场可能会迅速崩解。每个人将不得不回到原来的那种自己不喜欢但又无法摆脱的日子。米塞斯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取消了一切自由,只给个人留下了服从的权利。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追求更大的自由而非相反。而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才会是自由的。佛洛依德曾说: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是的,当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就需要拿出勇气、毅力,甚至有可能付出代价。相比之下,让人更舒服的反而是服从。因为服从不用考虑承担责任。反正我只是听命行事,出了事情你也找不到我的头上。同时,因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也就没有了做任何事情的顾虑,甚至变得冷酷无情。哪怕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再荒唐,再不近人情,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然后在面对质疑的时候两手一摊说:这事儿我也没有办法,我只是在执行任务。


我在昨天的编者按里写:古人常将天理和人情并论。这所谓人情,即人之常情。当你说出“请配合我工作”的同时,还要想到“我也应该配合别人的生活”;就是当你说出“我说不行就不行”的时候,还要顾及带给别人的后果;就是当你说出“这事不归我管”的时候,也要心存一点同理心、怜悯心。必须搞清楚一点,袖章不是御赐黄马褂也不是免罪金牌,不要用一句轻飘飘的“遵守规定”就可以至生命于不顾,不要把“执行任务”作为可以对他人施加暴行的理由,更不能因为刚刚尝到了一点点权力的甜头,就巴不得灰尘落得多一些,久一些。否则,如果下次是你不幸被时代的一粒尘砸中……请别再问怎么会这样。因为你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自由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很多朋友去了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后发现,这地方的人真的是太自由散漫了。甚至连结婚这么大的事儿都不够严肃。没有单位的介绍信也没个民政局啥的给注个册发个证。即便是去教堂举办婚礼,也只是在上帝的见证下,牧师更像一个主持人而不是在给你颁发什么许可。因为在西方社会的观念中婚姻的权利属于自己,上帝只是一个见证者。谁也不能无故剥夺你的自由和权利。包括上帝也不行。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的父母会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些事要你自己做主。而当一个人习惯了什么事都由别人做决定,他的人生就不再属于自己。如果不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的自由和尊严也就无从谈起。


很多人都听过“枪口抬高一寸”的故事。但很少知道,有的人死也要同正义和良知站在一起。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了17个名字。其中有16名南斯拉夫人,和一个叫约瑟夫.舒尔茨的德国士兵。

1941年7月20日,在贝尔格莱德东南的一处军营内,正在休息的约瑟夫.舒尔茨和战友被要求带上武器紧急集合,随后被带到了一处谷堆旁边。在谷堆前站着16名被蒙上双眼的南斯拉夫农民。德军军官称这些人都是南斯拉夫游击队员,需要将他们全部处决。当军官要求德军士兵举枪瞄准的时候,约瑟夫.舒尔茨站在队伍中一动不动,并没有举枪射击的意思。军官暂时停止了处决,走到约瑟夫.舒尔茨面前问他,为何不举枪瞄准?约瑟夫.舒尔茨的回答很直接:“我作为一名军人,无法将枪口对准毫无还击能力的普通百姓,这不是一名军人该充当的角色,这种行为是一种犯罪,是屠杀,而我不愿意双手染上鲜血成为可耻的刽子手。”

约瑟夫.舒尔茨的这番言论让负责监督行刑的德军军官勃然大怒。当即将约瑟夫.舒尔茨拉出行刑队伍,在收缴了他的武器后,告诉他:“既然你违抗军令,不能向他们开枪,那么你就只能与他们站在一起!” 约瑟夫.舒尔茨随后被带到了谷堆前,与这些南斯拉夫农民站成了一排。随着枪响,约瑟夫.舒尔茨倒在了自己战友们的枪口之下。这件事以第714步兵师指挥官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日记为基础,经约瑟夫.舒尔茨的兄弟沃尔特.舒尔茨确认无误。在以绝对服从著称的德国军队里,在一个以效忠元首为最大政治正确的国家,在巨大的时代落尘面前,约瑟夫.舒尔茨克制住了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犯下的“平庸之恶”,选择了直视自己的良心。



而在今天的上海,这座几乎是中国拥有的知识分子、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教授最多的城市。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呼声却是来自于那些最普通的民众或者是我这样的自媒体人。如果一个人丢失了他的良心,只说他能说的,而不是说他该说的。那他就算拥有再多的头衔也不过是一具披着华丽外衣的行尸走肉。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哪怕实在做不到共情别人的疾苦,也请不要在别人还在发愁吃饭的时候吧唧嘴,不要在别人忍受痛苦的时候搔首弄姿。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善良。

因为从事自媒体这个职业。哪怕并非专职,也会比普通人接触到更多信息。最近这段时间看到了太多太多人间悲剧。我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而疫情中的上海之所以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现实情况,很大原因是因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能受到全世界更多的关注。上海人也有更多的传递信息的意识和渠道。那么,别的地方呢?就不会有上海这样的悲剧发生吗?真心说一句:请高抬贵手吧,少做些“反手举报”的事,放那些网络呼救的声音一马!生命,是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记得托尔斯泰有句名言,用作今天文章的结尾: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



本文关联阅读:

《面对上海人这波疫情幽默,我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

《上海疫情之际,这件事必须聊聊》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求是大牛哥

wgct-003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

1

俄乌之战的反思:一个人的改变,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

2

徐州事件的一小步,将是社会的一大步!

3

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你这是在玩火!

4

塔利班永远也不可能成立阿富汗的合法政府

5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6

打M国捐5个月工资?这样的教师应该除名!

7

病重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8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