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深中生物科组重磅推出新冠情境学习资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圳中学 Author 深圳中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非格物无以致知,唯经世方是实学。新冠疫情需要医学提供良策,而各种方案都是对生命科学机理的探究与应用。狂犬病毒疫苗之父巴斯德说:“不存在应用科学这种学科,一切进步不过是科学的应用罢了。”天上大风,请循其本。以时事为引,重读高中课本,再现高考考题,尝试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体系,也许,你会是下一个巴斯德。深圳中学生物科组老师重磅推出新冠情境学习资料,今天在此分享给大家。
直击课标
*以下编号对应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划重点
01
分子与细胞模块(必修)
概念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
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 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RNA
1.2 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关注:寄主细胞的溶酶体、内质网与膜泡运输系统协助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入和释放
核心素养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生命观念
划重点
02
遗传与进化模块(必修)
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病毒的分类:可根据遗传物质的种类分为DNA病毒&RNA病毒。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DNA分子结构、DNA复制、基因表达
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RNA病毒:自我复制:
逆转录 :
DNA病毒: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遗传信息的流向
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概率可能提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发生癌变。
关注:病毒致癌因子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概念4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4.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关注: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 疫苗研制的挑战
核心素养
阐明复制、转录、翻译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生命观念
运用遗传与变异的观点,解释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科学思维
划重点
03
稳态与调节模块(选择性必修)
概念1 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1.2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3 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1.4 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关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发热后的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1.5 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关注:新冠病毒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疫苗的制备原理
核心素养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分析说明人体通过各大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了解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划重点
04
生物与环境模块(选择性必修)
概念2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
2.1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种间关系)。
关注:冠状病毒寄生对宿主的影响
核心素养
分析和解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因素。——科学思维
划重点
05
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选择性必修)
概念4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
单克隆抗体应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生物导弹)。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前景
概念5 基因工程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基因表达载体的建构,以某些病毒作为载体。
核心素养
结合生活或生产实例,说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生命观念
针对人类的生产或生活需求,尝试提出初步的工程学构想。——科学探究
解析新冠
SARS-CoV-2隶属网巢病毒目(Nidovi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Betacoronavirus属(根据ICTV第十次病毒分类报告),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结构由外部的囊膜和内部的核心组成。囊膜是宿主细胞来源的脂双层结构,脂质上镶嵌有病毒编码的蛋白质,主要包括刺突蛋白(S蛋白)、膜蛋白(M蛋白)和小囊膜蛋白(E蛋白)等;核心由病毒基因组RNA和核心蛋白组成。
SARS-CoV-2模式图(引用自Wiki百科)
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是膜蛋白中的主要抗原,是决定病毒毒力的关键因素,在病毒侵入时介导与受体的结合和膜融合,因刺突蛋白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的王冠状结构而得冠状病毒之名。小囊膜蛋白(E蛋白)在囊膜上含量较少,合成后靶向宿主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病毒囊膜形成以及病毒释放相关。膜蛋白(M蛋白)是囊膜上数量最多的蛋白质,目前SARS-CoV-2的M蛋白的功能尚不十分清楚。血凝素酯酶(HE蛋白)只出现在部分冠状病毒中(如2003年的SARS-CoV-1没有),能帮助病毒吸附宿主细胞,从而促进病毒扩散。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RNA结构类似真核生物的mRNA,5’端有帽子结构,3’端有poly A(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尾巴,与病毒编码的核蛋白(N蛋白)相结合。SARS-CoV-2基因组RNA共有29,903个碱基(NCBI genome ID:MN908947),有10个病毒编码的ORF(可读框,可以大致理解为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其中既包括病毒的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蛋白)、膜蛋白(M蛋白)、小囊膜蛋白(E蛋白)和核蛋白(N蛋白)等,也包括核酸复制所需的复制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由2个亚基组成,分别由ORF1a和ORF1b编码)。
SARS-CoV-2基因组结构(引用自NCBI)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的病原体SARS-CoV-2依靠囊膜上的刺突蛋白(S蛋白)以人类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侵入的受体。ACE2蛋白广泛分布在人体内皮细胞膜上,因此SARS-CoV-2可以入侵肺泡细胞、肾细胞、生殖道细胞等内皮细胞。虽然入侵的细胞广泛,但是严重的炎症反应主要出现在肺部,故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的侵染过程分为7个步骤(如下图):
(1)病毒S蛋白和宿主细胞膜上的ACE2“接头”,一旦“暗号”对上,细胞胞吞病毒,将病毒“请”进细胞;
(2)溶酶体帮助病毒溶解囊膜和结构蛋白;
(3)病毒正好借此将RNA释放,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早期蛋白;
(4)病毒利用RNA指导的RNA聚合酶大量复制病毒的遗传物质;
(5)大量翻译结构蛋白;
(6)在高尔基体将病毒的遗传物质和结构蛋白组装成新的病毒;
(7)新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膜泡运输系统,通过胞吐释放出去,完成整个生活史。
SARS-CoV-2的生活史
(引用自Fung & Liu 2019)
SARS-CoV-2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SARS-CoV-2感染会引类似感冒的症状,轻症患者大约1-2周即可治愈,这与人类的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识别和呈递,随后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与病毒结合并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清除病毒。进入肺泡细胞的病毒,也往往难逃细胞免疫。对于重症患者,病毒若未被及时清除,在肺部大量增殖,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引发呼吸衰竭乃至死亡。
SARS-CoV-2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相比于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遗传物质稳定性低,且无错配修复机制,容易发生突变。一旦疫苗或抗体针对的靶点发生突变,很容易造成药物失效,因此SARS-CoV-2疫苗的研制是很大的挑战。
目前已经发现很多药物对SARS-CoV-2的侵染有抑制作用,对靶细胞精准给药将提高治疗的效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个可行思路是:利用以ACE2为受体但不致命的其它冠状病毒,开发靶向治疗的“生物导弹”,以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经过测序分析,发现SARS-CoV-2与蝙蝠冠状病毒有很强的遗传相似性,SARS-CoV-2很可能来源于蝙蝠。一些中外研究机构在穿山甲中发现了与SARS-CoV-2相似的冠状病毒。穿山甲是否为中间宿主,目前尚无定论。
正在研究中的SARS-CoV-2中间宿主和爆发起源
(引用自Fung & Liu 2019)
从最早患者的病毒样本分析显示,可以大致推定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11-12月首次感染人类。而随后证实病毒可以人传人,且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近期在感染者的粪便和尿液中发现了病毒RNA。病毒具有1-14天的潜伏期。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即使在潜伏期,该病毒也可能具有传染性,但这一点尚未得到完全证实。
作为食物出售的野生动物最初被怀疑是SARS-CoV-2的宿主或中间宿主,因为第一批被发现的感染者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工作人员。然而,随后的一些研究表明,华南海鲜市场并不是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最初来源。虽然病毒的起源尚在调查中,但是目前我国已经立法,更加严格地打击非法捕猎、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
小试牛刀
(原创题1)瑞德西韦是一种核糖核苷类似物,结构如图。研究者发现它能作为原料类似物干扰SARS-CoV(某种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从而提高小鼠感染细胞的生存率。由此判断瑞德西韦最可能干扰的生理过程是:
A. DNA复制
B. RNA复制
C. RNA逆转录
D. RNA翻译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
本题创设情境,考察学生对于中心法则的掌握情况。RN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原料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RNA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瑞德西韦作为一种核糖核苷类似物,应该最可能干扰RNA复制的过程。
(原创题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发病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表现出呼吸急促。哺乳动物血液中CO₂和O₂浓度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下图展示了血液中CO₂浓度增高引起的调节过程:
(1)图中CO₂浓度增加导致呼吸改变是由_______调节和_______调节共同实现的,正常情况下肺通气量增加可使血液中CO₂浓度降低,有利于维持内环境_______,与血红蛋白结合的CO₂通过______方式离开____细胞,此后至少穿过___层细胞膜进入肺泡腔。写出此调节过程由外周化学感受器参与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摘除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哺乳动物吸入高浓度CO₂仍然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这说明_________;如果保持脑部细胞外液的pH不变,用含高浓度CO₂的人工细胞外液灌流脑部时所引起的呼吸加深加快现象消失,这说明脑部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_____(填“是”或“不是”)CO₂本身。
(3)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既能受到意识的控制也能自主进行,这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人体还有其他的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请举一例:________。
(4)利用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希望分离提取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可以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提取过程中应避免高温等因素引起抗体______。
【参考答案】
(1)神经 体液 稳态(或pH) 自由扩散 红 4
外周化学感受器→传入神经→呼吸中枢→传出神经→呼吸肌
(2)CO₂能通过脑部的感受器对呼吸运动起调节作用 不是
(3)排尿反射既可以被高级神经中枢(脑)控制(有意识的憋尿)又可以被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控制
(4)康复者血浆中可能含有大量冠状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冠状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侵染 凝胶色谱法 变性/失活
【题目分析】
本题以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为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稳态与调节的必备知识分析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以呼吸调节为切入点加深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理解。(1)中易漏填体液调节,除激素外CO₂也可以作为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题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呼吸肌,呼吸肌运动引发胸廓体积变化和胸腔压力变化,引起肺的收缩和扩张。(4)中第一问需要理解抗体参与免疫的原理: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4)中第二问涉及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技术。
(原创题3)自2019年12月,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政府与世卫组织通力合作,全力防控,疫情目前已得到初步遏制。现在科学家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
(1)经研究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组成该物质的单体在新型冠状病毒中共有____种。
(2)如图所示,新型冠状病毒由RNA和蛋白质“N”构成的内核与外侧的囊膜共同组成,囊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镶嵌其上的3种蛋白质“M”、“E”和“S”。 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RNA可直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细胞器)合成病毒的__________酶,再利用该酶完成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再次侵染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囊膜蛋白“S”可以和宿主细胞膜上的________相结合,进一步介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囊膜能够与细胞膜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要突破皮肤、粘膜和吞噬细胞等的阻挡和攻击,上述免疫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新型冠状病毒若侵入肺泡细胞,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识别,并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释放后,被____________细胞所产生的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感染能力,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4)冠状病毒除人类外,还可感染蝙蝠、老鼠、骆驼、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目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7种。与2003年的SARS相比,两种疾病都出现在冬季,早期病例都与接触野生动物有关。非典疫情中的中间宿主被证明是果子狸,最终病毒的来源则是中华菊头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为避免病原体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你认为可行的策略有哪些?(至少从两个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
(1)RNA;4
(2)RNA聚合;核糖体;受体;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非特异性免疫;效应T;浆(或效应B);抗体
(4)
①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捕捉、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②做好家畜、家禽的检验检疫工作,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野生动物病原通过家禽家畜传播给人类。(合理即可)
【题目分析】
本题内容既考察涉及病毒的基本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系统功能等知识点,又涉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其中(1)(2)(3)注重病毒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必备知识,(2)第一空需要结合中心法则进行推理。(4)侧重考察野生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方面的素养。
追踪高考
(2019·北京)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活细胞 吸附】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浆/效应B】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a c e】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D63 流感病毒】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
【题目分析】
本题既涉及接种流感疫苗和应对传染病的生活实践情境,又涉及检测流感抗体效果进而研制疫苗的学习探索情境,(1)(2)(3)注重考察病毒增殖和免疫调节的必备知识,(4)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5)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易错的是:(4)中第②问不可以答“NA蛋白”,因为该实验直接使用了流感病毒,抗体如果结合流感病毒除NA蛋白之外的其他部分就无法作为对照抗体;(4)中第③问不可以答“选用NA抗体制备流感疫苗”,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生物或其抗原性物质所制成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注射NA抗体不能引起机体自身对NA及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2018·天津)甲型流感病毒为RNA病毒,易引起流感大规模流行。我国科学家在2017年发明了一种制备该病毒活疫苗的新方法,主要环节如下。
(1)改造病毒的部分基因,使其失去在正常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能力。以病毒RNA为模板,逆转录成对应DNA后,利用___________技术扩增,并将其中某些基因(不包括表面抗原基因)内个别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替换成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与改造前的基因相比,改造后的基因表达时不能合成完整长度的___________,因此不能产生子代病毒。将该改造基因、表面抗原等其他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并保存。【PCR 多肽(或蛋白质)】
(2)构建适合改造病毒增殖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设计合成一种特殊tRNA的基因,其产物的反密码子能与(1)中的终止密码子配对结合,并可携带一个非天然氨基酸(Uaa)。将该基因与___________连接后导入宿主细胞。提取宿主细胞的__________进行分子杂交鉴定,筛选获得成功表达上述tRNA的转基因宿主细胞。【载体 总RNA】
(3)利用转基因宿主细胞制备疫苗。将(1)中的重组质粒导入(2)中的转基因宿主细胞,并在补加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该宿主细胞能利用上述特殊tRNA,翻译出改造病毒基因的完整蛋白,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用于制备疫苗。特殊tRNA基因转录时,识别其启动子的酶是_________。
A.病毒的DNA聚合酶
B.宿主的DNA聚合酶
C.病毒的RNA聚合酶
D.宿主的RNA聚合酶
【非天然氨基酸(Uaa) D】
(4)上述子代病毒不能在正常宿主细胞中增殖,没有致病性,因此不经灭活或减毒即可制成疫苗。与不具侵染性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相比,该病毒活疫苗的优势之一是可引起_________免疫,增强免疫保护效果。【细胞】
【题目分析】
基于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制备的生活实践情境,本题考察了基因工程、基因表达、免疫调节多个方面的必备知识。特别是题目整体以技术环节的文字叙述呈现,重点考察了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以及将所学基因表达知识迁移到新情境的思维认知能力。本题引导学生关注新颖的疫苗制备的技术路线,并比较这一技术路线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的区别,学以致用,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易错的是,(2)中第2个空,不可以填“总DNA”,题中要求“筛选获得成功表达转基因的宿主细胞”,如果获得总DNA则无法检测是否成功表产生了期望的tRNA;(4)中,传统上制成疫苗的灭活病毒只能作为抗原引发体液免疫,本题叙述的疫苗可以侵入细胞,之后引起细胞免疫,但由于不会增殖成子代病毒所以不具有致病性。
(2017·全国I)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题目分析】
本题利用确定病毒的类型这一探究情境,立足科学探究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同位素标记法是高中生物课程中常出现的科学探究方法,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对照实验、预测相互印证的实验结果和给出相应结论则体现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科学探究建立在必备知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充分理解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构成上的差异,发现RNA中尿嘧啶和DNA中胸腺嘧啶的差别,同时联系病毒借助宿主细胞增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合成遗传物质的事实,才能准确作答。
2014-2019年更多与病毒相关高考试题请戳这里:2014-2019年更多与病毒相关高考试题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Fung TS, Liu DX. Human Coronavirus: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Annu Rev Microbiol. 2019 Sep 8;73:529-557. doi: 10.1146
https://www.medchemexpress.com/Remdesivir.html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51107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020
王庭槐 等 《生理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感谢以下深圳中学生物学科组老师
林易凡 桂之颀 许 轲
刘 娴 刘 越 黄俊娜
文章转载自:深圳中学
编辑:王子薇
名师说投稿邮箱:
igniteedu@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福利来啦
● 扫码添加师说君小助理
加入:
①名师说粉丝交流群
②深圳教师招聘群 | 名师说
分享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请备注好要加入的群名称)
后台回复更精彩
推荐阅读
名师说
微信:mingshishuo
办深圳最有影响力的
教育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如果觉得不错
请点个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