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目进度|全职育儿人画像01:生活多维度平衡重建的过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安于隅 Author 王大安


www.actionvillager.com

让行动没那么难


项目发起日:5 月 31 日
项目发起人:王大安
项目时长:6个月
项目名称:全职育儿人面对面访谈计划
项目地点:杭州


全职育儿人面对面访谈计划发起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在这两个多月时间内, 大安采访了3个全职妈妈, 她们中或有反复再全职和职场之间反复的妈妈,也有二宝意外的到来, 让她离开全职岗位的,在其中我们看到了作为全职育儿人这个百年职业的不易, 通过大安的笔下记录每一个有趣的妈妈们, 打破外界对全职妈妈的刻板印象。


麦麦妈
2013年投入全职育儿
孩子入园后重回职场
在幼升小阶段
二次回归全职育儿状态
全职资历迄今4年


            
现在时
 
周末的商城,人头攒动,到处都是纳凉会友的人儿们。在麦当劳的一张小桌旁,寻到了如约而至的麦麦妈,黄色连衣裙衬得她皮肤白皙,微透红光。
 
麦麦妈说,她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也没做过类似访谈,不知道从何说起。她边说边笑,略带羞赧。麦麦妈的眼角始终带着笑意,有时开怀,有时内敛。就这样,在喧闹人声的包围下,我们聊起了她的全职育儿故事。轻松地,欢快地。
 


回溯过去
 
怀孕前,麦麦妈在一家公司做着企业咨询管理类工作,强度不大,朝九晚五。那时,她已经在公司做了5年,状态不错,工作积极,勤勉努力。当时,她从没想过要全职带娃。
 
产后的她陷入了吃饭、喂奶、吃饭、喂奶的奶牛角色里,新生命的初来乍到,一下子让她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四个月产假后,公司老板打来电话,让她回去上班。那一刻,她突然犹豫了。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麦麦妈实在不忍割舍,加上公司离家路程遥远,通勤不便,她萌生了离开职场的心思。
 
和队友沟通后,两人达成一致认知,麦麦妈暂时脱离职场,以给予孩子最好的母乳哺育。
 
麦麦妈说,对她而言,进入全职育儿后的最大挑战来自夫妻关系。伴侣之间的相处,婚前婚后会有变化,产前产后更会有巨大变化。而这一切,她都不曾有过预期。人们都说孩子是爱的结晶,却没人愿意坦言,孩子也有可能是夫妻矛盾的催化剂。
 
全职育儿近一年后,有次,麦麦妈带孩子回了湖北老家。像往常一样,她和队友打电话。但那通电话里,队友寥寥几语就借机挂断了。她隐隐觉得不太对劲,后来队友回复了麦麦妈的短信询问,具体内容她已模糊,但有一句她记得特别清晰,那句话写着“你对工作怎么没有追求呢?”
 
麦麦妈说,当时她真的感觉要被气伤了…
 
过去一年里,她尽心尽责地照顾女儿,打理家庭内外,还经历了母亲的过世。她尽己所能地做到独立处理各种事务,包括情感消化,女儿生病时的焦虑,家庭变故中的承担,她从没有将这些问题发泄在队友身上,也没有主动烦扰过他。
 
在她看来,她是像之前对待工作那样地,对待全职育儿这件事,兢兢业业,让女儿得到最好的照顾。她不理解,为什么最亲爱的人,却看不到自己在职场之外的价值?她已满负荷投入,却为何仍被嫌弃没有追求,没有上进心?
 
事后回想这一幕,她说,后来她站在队友的角度看了看,好像也可以理解一些他的感受。
 
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她的生活重心几乎都在女儿身上,队友感觉到了明显的被忽略。再加上他在金融行业,工作强度非常大,他得一个人扛起这份压力。初为人父的他,也在角色调整期,内忧外患,难免会有情绪滋生。另外,在队友的认知里,一年哺乳期后,麦麦妈就该重新出山了,却不曾想麦麦妈自己的心理预期是全职育儿至孩子入园,在他看来,这违背了当初约定。
 
之前彼此的一致认知,渐渐出现误差,然后扩大成误会,最后成为夫妻之间的矛盾和持续冷战。
 
那段时间,偶尔得闲空下来的麦麦妈,面对独处时的自己,渐心生不喜。她看到了空虚,没有外界的肯定,她缺失了一份安全感,空落落的,空洞处时时冒出自我怀疑的声音。面对不解的队友,她压抑不住埋怨之情,黑脸相对。
 
她知道,她一定会再次回到职场,和队友赌气也好,实现个人规划也好,一定会回去,也一定要回去。虽然时有低落,但麦麦妈此时的人生目标再清楚不过。
 
三年后,她确实做到了。女儿顺利入园,她再次走入招聘现场。经过四五次的面试失败,最终成功斩获offer,回到了企业咨询管理的战场。
 
我问她,三年的职场缺位不会为找工作带来阻力吗?她说,肯定有啊,找之前她也曾怀疑犹豫过。后来想想,其实她要找的是一家能够接受自己三年缺位的公司,所以她要做的一是坦诚过去,如实告知自己的全职育儿经历,二是真实表达,对于工作与育儿的冲突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去隐瞒。
 
不知是因育儿习得的情绪管理,还是年纪大了人看开了,面对失败的面试经历,她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耿耿于怀,得失心已经变淡。看到失败拦路,她不再用情绪去呼喊口号,而会用方法去解决问题。想做的事情,她一定会去寻得到达途径。
 
淡化得失,实在处事,再加上内心一股倔强自信,这样的状态让她有了能坦诚自己的勇气和挑战重回职场的底气。
 
最后这次面试,她遇到了同为宝妈的上司。上司听了她的经历后,说,你能自己一人全职带娃三年多,还有比这更难的挑战吗?同为妈妈,上司看到了撑起育儿琐事背后的耐心和责任心,这种生活练就的品质让她被成功应聘入这家公司,在之后两年,和这位上司一起,开始了一个新部门从无到有的搭建。
 
这份工作强度颇大,麦麦妈经常要加班,女儿又总会在家等着妈妈回来。她回到家,陪伴女儿,帮她洗漱后,常常要到10点多才吃得上晚饭。这样的节奏引出了她的胃病,身体陷于奔波劳累的状态。
 
而当我问起她对那段时期的印象,她却眼眸带光。她说,其实她最享受那两年的职场生活,工作强度虽大,但终于得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职场上的老母亲仍可以做得风生水起,她从外界获得了有力认可,以及满满成就。
 
回想过去三年,那些不时冒出的自我怀疑,那些因队友一句话、一个迟疑回应而产生的耿耿于怀,麦麦妈开始反思,头脑里嗡嗡散不去的负面声音,到底来自于她对自己的不认同,还是当时外界对她的不认可。
 
那段时间,她和队友慢慢和解了。
 
因为麦麦妈的工作要求,孩子生病或需要照顾时,她无法再全权负责,她和队友会轮流照看。借此,队友也体会了一把边带孩子边工作的心酸。他得先安顿好女儿,再继续工作,有时得工作到深夜凌晨。
 
有天,麦麦妈和队友进行了一番长谈。她坦言自己重找工作的动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队友当年的责难。队友表达了歉意,对麦麦妈的处境也有了更多切身体会。当然,看到麦麦妈带娃也能带,工作也能干,客观事实面前,他无话可说。有种回扇了一巴掌的快感,麦麦妈笑着承认。
 
那段时间,为了顾及女儿幼儿园接送,婆婆曾过来帮忙。直到女儿上了大班,面临幼升小,婆婆自觉能力不足。来自农村的婆婆无法帮助孙女辅导课业、培养学习习惯,陪伴孙女应对竞争压力,顺利过渡至小学阶段。
 
面对现实,麦麦妈再次和队友协商沟通,这次大家又再次达成一致共识,麦麦妈重回家庭,为了帮助女儿打好学业根基,给予女儿所需要的家庭后盾。
 
二次回归全职育儿,队友已经没有当初的心理隔阂。麦麦妈说,他自己也理解了,没有人能一边带娃又能一边打拼,对谁这都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夫妻关系之所以在麦麦妈眼中是最大挑战,是因为不知道两人之间会出现怎样分歧,根本无法预测。
 
“你怎么又生气了?”面对麦麦妈的情绪,这是队友的一贯反应。恋爱阶段的互有默契,变成了老夫老妻的枕边隔阂。丈夫看不到妻子忙碌背后的内心空落,妻子得不到亲爱人的贴心回应,这份空落被应激成情绪,化成怨气,去攻击家人,甚至攻击自己。麦麦妈说,找不到自我立足点,求外援又不得,大概是全职育儿人会陷入抑郁低潮的主要原因。
 
回顾那三年里大大小小的夫妻冲突,麦麦妈忽然明白了,夫妻关系并不是最大挑战,最大挑战是自己找到并一直保持自我认同的价值感。不是分歧无法预测,而是自己心无定所,无法在一段关系中摆脱依赖,把持自我。
 
“你怎么变这样了…”面对队友,这一度是麦麦妈心中潜台词。越多相处,她越多看到对方身上的碍眼之处。而在回到职场的这两年,她实打实地重建了自我价值感,补上了内心缺口,哪怕又二次回归全职育儿,她发现自己心态变平稳了,不再那么在意队友的表现,面对他的不完美和不理解,她开始学习去平和接纳,坦诚表达,用沟通方法代替攻击欲望。
 
自己稳了,把持住了,两人关系也就稳了。孩子的到来一度打破了夫妻二人的相处平衡,这平衡重建的过程,是与对方的和解,也是与自己的和解。
 


回到现在
 
如今麦麦妈已回归全职育儿状态,白天女儿入园后,她会做做家务,然后看看书,打理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说,还没想过未来五年、十年会做什么,肯定的是应该没机会再出去工作了。她自知已无缘职场人生,想接下来能做些可以一人完成的事情,比如写作。
 
现在的她独处时,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她说,之所以很感谢重回职场的那两年,是因为她从中获得了对自己价值的再次肯定。自己肯定了,就无需借力外界,安全感就回来了。她找到了和自己独处的模式,不再有自我怀疑,而是能在自我认同中与自身彻底和解。
 
我问麦麦妈,如果将来有天她的女儿跑来和她说,妈妈,我想辞职回家带孩子,她会如何回复。
 
麦麦妈回忆了自己的成长路径。从小到大,她从父母辈获知的信息就是要好好读书,找一份可靠工作,嫁一个靠谱人家,生几个胖娃娃。她所知道的就是这样一条传统的女性成长路,她不曾想过可以有其他可能性。
 
她说,她不希望女儿被传统套路,她希望女儿所选择的生活是建立在自我认同之上的。她可以不婚,也可以不生孩子,也可以回家带娃,她有权利选择她的生活方式,而麦麦妈能做的就是帮助女儿找到她所认同的价值,然后实现它。
 
麦麦妈提到自己和队友的一个争论。假设有一帮人在爬山,目标是爬到山顶,A同学按照自己的速度和体力,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赶趟不着急,但目标明确。B同学呢,在拼尽全力往前赶,他的目标不仅是爬到山顶,还要超过周围所有人,他边看别人的速度和进程,边吭哧吭哧使了劲加速。
 
队友认为,真正的成功是B同学这种,赶超了别人,也实现了自己。他希望麦麦能超越其他小朋友,走向卓越。麦麦妈认为,哪怕是倒数的A同学,只要TA最后到达了终点,实现了目标,TA也获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
 
比起追求卓越,她更希望麦麦能先有清楚的自我认知。如果她是一名普通人,而她也自知自己的普通,接受这份平凡,在平凡中创造她的自我价值,这也是难得的拥有自我认同的人生啊。
 
临近结束,麦麦妈给我分享了她女儿最近的趣事。想来,作为结尾颇合适。
 
麦麦妈有天给女儿读《发光的小孩》一书,麦麦妈说:
“你看,麦麦也是个发光的小孩啊。你会跳舞,又会画画,很棒呢!”
 
麦麦接着便说:

“你也是个发光的妈妈呀,虽然你有点胖,但你会做饭,又会写文章,你也很棒呀!”
 
孩子的眼光,帮我们揩掉了镜片上的模糊,在他们眼里,再平凡的父母,身上都会有光点发亮。全职育儿的父母也好,职场拼搏的父母也好,为人父母,皆会发光。
 
只是有时候,全职育儿的光亮被社会主流的镜片遮蔽,被自我否定滤去,光源变弱,以为眼前是一片黑暗。
 
变弱,不等于消失。变弱,意味着可以再次放大。
 
孩子们看到了光亮,为什么其他大人们还看不见呢?
孩子们看到的光亮,为什么爸爸妈妈自己还看不见呢?
 
发光的育儿人,你看到你的光亮了吗?
 


最近我们搭建了一个线上行动学习平台,对于在成功学所构建的暴力下喘息的你,行动村是一座陪伴你失败的学校。通过立项、找伙伴、协作、自组织,在行动村上试错与实践。
www.actionvillager.com
👇
行动村是什么?
开放式协作学习 | 我们做了一个后现代开源众包平台:行动村

个人可以如何加入?
有教无类 | 个人如何通过行动村进阶为世界公民


没有灵感怎么办?
开源的行动村 | 复制元项目获得工具包


一个社会议题的多元解决方案是什么画面?

(环保类)行动村环保专题 | 花式捡垃圾项目大全

(友善经济类) 学习型社区:在地内生商店的持续 “Upbeing”

(文化类) 用看得见的方式诠释看不见的连接
(气候变化)反转气候变化招式不完全记录

想要轻度参与行动村?
个性化志愿服务 | 众包 @行动村


村民日记
行动村村报 vol.1 | 新社会生产方式下茁壮成长的村民和他们的集体智慧!
行动村村报 vol.2: 村民支持体系与超级个体的进阶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