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凡四训》有声书 11 | 积善之方-5


▲ 有声书由了凡弘法学会录制,点击播放,边听边读

 -11

第三篇 积善之方-5


积善之方-5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想要立些功德,要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却不肯做,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了;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做些好事,都会有很大的因难,所以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更是可贵啊!我们为人处事,应该遇到机缘,就去做救济众人的事。不过救济众人,也不是容易的事。

而救济众人的种类很多,简单的说,它的重要项目,大约有十种。

【救济众人事,种类有很多,简单而言之,大约有十种】

第一、是与人为善。看到别人有一点善心,就去帮他,使他善心增长。别人做善事,力量不够,做不成功,我也去帮他,使他做成功,这都是与人为善。

第二、是爱敬存心。就是对(比我)学问好,年纪大,辈份高的人,都应该心存敬重。而对比我年纪小,辈份低,和贫穷的人,也都应该要心存爱护。 

第三、是成人之美。譬如一个人,想要做件好事,可是尚未决定,我就应该劝他尽心尽力去做。而别人做善事的时候,遇到了阻碍,不能成功,就应该想方法指引他,劝导他使得他成功;而不可生嫉妒心去破坏他。 

第四、是劝人为善。碰到做恶的人,应该要劝告他做恶绝对有苦报,恶事是万万做不得的呀。碰到不肯为善,或者只肯做些小善的人,就应当劝导他行善绝对有好报,善事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得多。做得大。

第五、是救人危急。一般人大多喜欢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精神;每当他人遇到最危险、最困难、最紧急的关头;能及时向他伸出援手,拉他一把,也要能够出钱出力帮他解决困境,这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但是万万不可以引以为傲!
 
第六、是兴建大利。有大利益的事情,自然要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到,一个人既然有大力量,自然应该做些大利益的事情,来利益大众。例如,修筑水利系统、救济大灾害等等。即使没有大力量的人,一样也可以做到啊。譬如,发现河堤上有个小洞,水从洞里冒出来,只要用些泥土、石块,将小洞塞住,这堤防就可以保住,而防止了水灾的发生。事情虽然小,但这种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七、是舍财作福。俗语说:人为财死,世人的心总爱钱财,求财都来不及,还愿意去舍财济助他人呢?因此,能舍财去消除别人的灾难,解决他人的危急;对于一个常人而言,已经是不简单,而对穷人来说,那就更加的了不起了。如按照因果来讲,‘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就不得。’;做一分善事就会有一分福报,所以不必忧愁我们会因为舍财救人,而使自己的生活陷于绝境。
 
第八、是护持正法。这种法,就是指各种宗教的法。宗教有正,有邪,法也有正,有邪,邪教的邪法最害人心,自然应该禁止。而具有正知正见的佛法,是最容易劝导人心,挽回善良风俗的。若是见到了有人破坏,一定要尽全力保护维持,不可让他得逞。
 
第九、是敬重尊长。凡是学问深,见识广,职位高,辈份大,年纪老的人,都称为尊长。我们也都应该敬重,不可看轻他们。
 
第十、是爱惜物命。凡是有性命的东西,虽然像蚂蚁那样小;也是有知觉的,晓得痛苦,并且也会贪生怕死。应该要哀怜它们,不可以乱杀乱吃。有人常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要给人吃的。这话最是不妥的,而且也都是贪吃的人造出来的话。



以上所讲的十种,只是大概的说明,下面我们再分别的举例说明:什么叫做与人善呢?从前虞朝的舜,在他还没有做君主之前,在雷泽湖边看见年轻力壮的渔夫,都挑选湖水最深的地方去抓鱼;而那些年老体弱的渔夫,就只能在水流得急而且水较浅的地方抓鱼。水流急,鱼停不住,浅滩的水少,鱼也比较少,当然不比水深的地方,鱼都在那里游来游去,较容易抓。而那些年轻力壮的渔夫,都把好的地方给占去了。舜看见这种情形,心里面悲伤同情他们。就想了一个方法,自己也去参加捉鱼,看见那些喜欢抢夺的人,就把他们的过失,掩盖起来,而且也不对外讲;看见那些比较谦让的渔夫,便到处称赞他们,拿他们作榜样,并且学习他们谦让的模样。就这样,舜抓了一年的鱼,大家都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出来了。
 
舜的故事,不过是用来劝化人,千万不可误解是劝人去抓鱼。要知道抓鱼是犯杀生的罪孽,绝对是不可以做啊!那么像舜那样明白聪明的圣人,为什么不干脆说几句中肯的话,来教化众人,而一定要亲自参与捉鱼呢?要晓得舜不用言语来教化众人,而是拿自己做为榜样,使人见了,心生渐愧而改变自己的自私心理,这真是一个用心良深的人,所费的苦心啊!



我们生长在这个人心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做人很不容易;因此,别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长处,去盖过旁人。别人有不善的事情,不可以拿自己的善,来跟别人比较。别人能力不及我,也不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来为难别人。自己纵然有才干聪明,也要收敛起来,不可以外露炫耀,要做到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要将聪明才干看成,都是虚的、假的一般。
 
看到别人有过失,应该替他包含掩盖。如此,一方面可以使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使他有所顾忌而不敢放肆。若是扯破面皮,他就没有顾忌了。
 
看到别人有些小的长处,可以学的,或有小的善心善事,可以记的;都应该立刻放下自己的主见,学他的长处;并且称赞他,替他广为传扬。一个人在平常生活中,不论讲句话或是做件事,都不可为自己,发起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念头;应该要全为了社会大众设想,定出一种规则来,使大众可以通行遵守,这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把天下所有的一切,都看做是公而不是私的一种伟大的度量!



什么叫做爱敬存心呢?君子与小人,从外貌来看,常常容易混淆,分不出真假。因为小人会装假仁假义的样子,来冒充君子。而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就在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恶,彼此相去很远,他们的分别,就像黑白两种颜色,是绝对相反不同。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存心啊!君子所存的心,只有爱人敬人的心。因为人虽然有亲近的,疏远的,有尊贵的,有低微的,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有道德的,有下流的,千千万万不同的种类;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同胞,都和我们一样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呀!哪一个不该爱他敬他呢?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人。能够明白众人的意思,也就是明白圣贤人的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圣贤人本来都希望世界上的人,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能够处处爱人,处处敬人,使世上的人,个个平安幸福,也就可以说是代替圣贤,使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能够平安快乐了。


什么叫做成人之美呢?举例来说,若是把一块里面有玉的石头,随便乱丢抛弃,那么这块里面藏有美玉的石头也不过是和瓦片碎石一样,一文不值了。若是把它好好的加以雕刻琢磨,那么这块石头,就会变成非常珍贵的宝物圭璋了。一个人也是如此,也全是靠劝导提引;所以看到别人做一件善事,或者是这个人立志向上,而且他的资质足以造就的话;那就应该好好的引导他,提拔他,使他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或是夸赞他,激励他,扶持他;如果是有人冤枉他,就应该当替他辩解冤屈,来替他分担无端被人恶意的毁谤,甚至可以设法代替他,顶替他被毁谤的事实,减轻他所受承受的毁谤,这就叫做分谤。
 
务必要使他能够立身于社会,而后才算是尽了我的心意。大概一般人对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都不免会有厌恶感,譬如小人恨君子,恶人恨善人。而在同一个乡里的人,也都是善的少,不善的多。正因为山的人很少,不善的人很多,所以善人处在世俗里,常常被恶人欺负孤立,很难立得住脚,况且豪杰的性情大多是刚正不屈,他们并不刻意修饰外表,而世俗的眼光,见识不高,只看外表,就会对他们说长道短,随便批评;所以做善事也常常容易失败,善人也常常被人毁谤。
 
碰到这种情形,只有全靠仁人长者,才能够纠正那些邪恶不善的人,也才能够教导指引他们改邪归正啊。此外还要保护,帮助善人,使他能成就善业;像这种辟邪显正的功德,实在是最大的呀。

连载中,敬请关注收听


感谢转发,随喜分享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回复关键词“脑场

可获取最新资料下载地址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了凡四训》有声书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