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11时,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下起了阵雨,天气阴凉,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专门从外地赶来,献上一束鲜花。“袁老,一路走好!”人们一声声深情呼唤,此情此景,令人泪目。
午夜,南方农村报记者赶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个袁隆平一手创立的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机构,他在这里工作了30年有余,5年前,记者在此采访过他。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享誉国内外的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机构,2015年卸任该中心主任职务时,袁隆平曾表示,仍将继续负责科研项目,并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
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心系水稻事业发展。就在今年2月,还委托秘书向南方农村报关切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事宜。南方农村报创刊58年来,报社一批记者先后与袁隆平有过工作联系,采访过他,接受过他的指导。自1998年至今,本报刊发与袁老相关的报道数量超过400篇。与他接触过的记者都认为,袁老给人的印象是那么亲和、富有远见,永远给人以力量。袁老曾给本报题词“祝愿‘南方农村报’为建设新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月23日一早,南方农村报记者专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送上花圈,表达报社对袁老的敬意、追思以及多年支持。南方农村报一行与袁隆平合照。
2006年,南方农村报牵头发起“2006年·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评选活动,袁隆平入选。记者来到他下榻的宾馆,将证书送到他手上,袁老显得很高兴,他说,“服务三农,终生有幸,媒体力量,让人感动”,并欣然执笔在当期南方农村报留言。南方农村报一行为袁隆平颁奖。
袁隆平在南方农村报上留言表示感谢。
袁隆平86岁寿辰时,南方农村报送上生日祝福。
“这些稻穗都是我的‘仪仗队’”,稻田里袁老向记者讲述“两个梦”关注水稻生产,是袁隆平的“主业”,袁隆平出现在各地测产现场,南方农村报记者见多了视为平常。2016年,广东梅州兴宁市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测产现场,袁隆平选育的超级稻新组合年亩产达1537.78公斤,打破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袁隆平现场见证了超级稻双季亩产数字超过1500公斤。在测产现场,兴宁市新陂镇种粮大户李志新说,袁院士选育推广的品种优势是穗子长,谷粒多,好种又高产,“杂交稻,隆平造”。袁隆平听后非常高兴。
2016年,袁隆平在测产现场与种植户交谈。
2020年,梅州兴宁市丝苗香米测得19香丝苗米年亩产1300.12公斤,创世界纪录。袁隆平发来题词表示祝贺。
2017年,听闻袁隆平在三亚进行试验,南方农村报记者很顺利地约上采访,拿起相机便奔赴师部农场的水稻基地。袁隆平看起来精神不错,87岁的他笑起来有种纯真劲,令人觉得很放松,很亲切。一问一答的采访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身体微微前倾、耳朵往前凑的姿势,始终与记者互动。正是在那次采访中,袁隆平向记者说出了他的梦。一个“禾下乘凉”的梦。他一字一句地描绘着梦境,眼中有光,字字铿锵有力,还一边掰着手指计算产量,说得坚定,“禾下乘凉”的画面也一点点具象化。他不愿意一直坐在办公室聊,便提出要带记者去稻田,只见他动作娴熟地钻进地里,摸着稻穗说:“这些都是我的‘仪仗队’,将他们推广到全球是我的第二个梦想。”袁隆平一直活跃在一线,不是在稻田间,就是在向更多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大讲台上。“科学发展无止境,我们的水稻高产也没有止境。”2017年,袁隆平在三亚师部农场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
2019年原定作论坛发言,他改为杂交水稻发展战略报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隆平一生都在践行的梦想。南繁,是袁隆平育种启航的地方。从野败发现,到提出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再到超级稻的育成……每个阶段都绕不开这片火热的地方。南繁种世界源,中国稻世界粮!2017年4月,以此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在中国•海南三亚召开,交流全球水稻育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助力中国水稻走向世界。该论坛至2021年一共举办了四届。袁隆平在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袁隆平在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认真听取报告。
“这是袁老发起、谋划,亲自担任主席的论坛。”南方农村报记者李晓芬回忆,在2016年8月,时任三亚市副市长李劲松、三亚市南繁科学院院长柯用春、南方农村报社主编陈永等人到长沙向袁隆平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汇报筹备进展,共商下一步计划。袁隆平全程参加筹备会,并要求将论坛搭建为具有国际化、推动杂交稻全球化的重要平台。袁隆平在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袁隆平在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听报告。
他亲自给水稻界九位院士写函,牵头成立十大院士领衔的主席团。审核方案、发表讲话、听报告……论坛举办期间,参会人员总能看到他的身影。2019年4月,在第三届论坛上,89岁的他取消了发言,改作主题报告《杂交水稻发展战略》,报告精彩之处,800多位参会者频频鼓掌。他还邀请了好朋友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理事长Kenneth M.Quinn做报告《一稻一路,农业带来和平的公式》,展现杂交稻走向世界的价值。
2019年,袁隆平在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论坛停办一年。2021年2月,就在他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摔跤前一个月,他还委托秘书询问论坛筹备情况。在李晓芬的印象中,“袁老平易近人,给人力量,言谈间时刻牵挂着全球粮食安全”。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激励着一代代“稻田守望者”持续奉献。
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隆平带领团队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杂交水稻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国外每年种植面积达到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与袁隆平相知相交44年的水稻专家褚启人,他拉起的两个水稻科研与专业人士微信群里,联名悼念的名单已达200多人,大家纷纷表示“后人当自强”,让老人家放心。袁隆平,大国名士筚路蓝缕的拼劲,心怀天下的赤忱,是激励一代代“稻田守望者”奋力前行的楷模。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期编辑:蔡丹燕(微信号Ivyzeng116,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一个颠覆性划时代产品
一个蓄势待发的蓝海市场一场引领中国水产养殖模式升级的风向标↓↓↓
↓↓↓会议详情联系莫记者13726946585
扫码添加好友
寻找中华好蟹苗系列(2021):
农财宝典-蟹行家-大国渔业
将用直播+文字报道的方式
带大家探索更多优秀苗企
敬请期待
重磅消息!
农财宝典水产版最新开通抖音号、快手号——大国渔业!换个维度看水产抖音搜索“大国渔业”
一起为“大国渔业”加油!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