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兴良教授: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

2018-02-22 陈兴良及辩护人等 法莱利法律资讯

一、陈兴良教授: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

目前我国处在一个冤案频现的时期,媒体对各种冤案的披露与报道,已经使我们的神经麻痹,使我们的感官迟钝。本栏目讨论的四起冤案,都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本世纪初期。这个时期1996年刑事诉讼法已经修改、1997年刑法已经修订,我国已经开始进入法治建设的一个新阶段。因此,四起案件五名被害人虽然冤屈多年,但在留有余地判决之下,总算没有丧命。而藤兴善、聂树斌以及更多无名的冤案被害人因为发生的年代更为久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也许,在现在法治状态下,冤案少多了。但,这只是我们善良的想法。如果不从理念、制度、操作等各个司法层面对冤案进行深刻反思,冤案离我们并不遥远。这就是我们今天反思冤案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最高法最强音:零容忍,惩治司法腐败!(点击可阅读)


一、赵作海冤案反思:刑讯逼供结恶果

赵作海


赵作海故意杀人冤案是以死者生还而获得平反的,最终以喜剧而告终。然而,仔细审视赵作海案,我们发现赵作海在1999年5月9日刑拘,从5月10日至6月18日,赵作海却做了9次有罪供述。但本案迟至2002年10月商丘市人民检察院才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杀人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多达9次承认自己杀人?而在公安机关已经拿下有罪供述以后,为什么二年半以后才提起公诉?可以明确作出的回答是:刑讯逼供,以及此后的翻供。在2010年5月本案获得纠正以后,6月26日商丘市龙亭区人民法院以刑讯逼供罪对导致赵作海冤案负有直接责任的侦查人员王松林等六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对以上疑问作了最好的回答。


几乎每一个冤案背后都徘徊着刑讯逼供的阴影,赵作海案也不例外。刑讯逼供的目的在于逼取口供,以此获取证据对被告人定罪。


美国司法界把刑讯逼供获取的证据称为毒树之果所谓毒树之果是美国刑事诉讼中对某种证据所作的一个形象化的概括,意指根据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所获得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口供,并获得的第二手证据(派生性证据)。以非法手段所获得的口供是毒树,而以此所获得的第二手证据是毒树之果。


事实上,虽然每一个冤案的铸成都离不开刑讯逼供,但绝非每一次刑讯逼供都一定会造成冤案。应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刑讯逼供所获取的口供,收集到的是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客观证据。这种证据是所谓毒树之果:树虽然有毒,其果则无毒。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将毒树之果毫无条件地予以排除,以此杜绝冤案的发生。而在赵作海冤案中,毒树结出了毒果:刑讯逼供逼取有罪口供以后,并没有通过口供获得能够证明赵作海有罪的客观证据,但赵作海仍然被定罪。由此可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多么大的漏洞。

一纳粹军官审讯战俘的另类方法:“我有办法让你开口”!(点击可阅读)


刑讯逼供在我国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刑法将其规定为犯罪,但为什么刑讯逼供仍然屡禁不止呢?我认为,这与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认清刑讯逼供的危害性有关。


在我看来,刑讯逼供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甚至根本就不在于它会造成冤案。因为,绝大多数刑讯逼供并不会造成冤案,相反,通过刑讯逼供获取口供取得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客观证据,从而有利于惩治犯罪。如果我们仅仅从造成冤案的角度认识刑讯逼供的危害性,那么,是否可以说,没有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就是没有危害性的,甚至是具有积极效果的呢?这样,刑讯逼供就被分为两种: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与没有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


只有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才是恶的,没有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岂非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显然,这个逻辑是十分危险的,但也是现实中对待刑讯逼供的态度。在这样一种认识之下,禁绝刑讯逼供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上,目前在我国刑法司法实践中,只有在冤案获得平反之后,才有刑讯逼供责任的追究。在其他情况下,除非刑讯逼供致人死亡或者重伤才被追究。而那些刑讯逼供获取口供,通过获得客观证据证明了犯罪,由此破获了案件,尤其是在破获了大案要案的情况下,从来没有被以刑讯逼供而定罪的。因此,刑讯逼供被说成是臭豆腐:闻着是臭的,吃着是香的。进而,在某些重大案件的侦破中,刑讯逼供就在打击犯罪的冠冕堂皇的名义下实施。这才是令人恐惧的。

柴静:没有法律保障,谁都可能被冤到死亡边缘!(点击可阅读)


刑讯逼供之恶在于其对人性的摧残,是专制司法的残余,是与法治文明格格不入的。正如我国学者指出:“刑讯逼供犹如诉讼程序中的一颗毒瘤,侵蚀着公众的法律信仰和对司法公正的期盼,在一次次的毒瘤破裂时,一个个人间悲剧就会悲壮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因此无论是造成了冤案的刑讯逼供还是没有造成冤案的刑讯逼供,都是应当绝对禁止的。刑讯逼供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司法活动中。在中国古代,刑讯甚至是合法的,通过刑讯获取的口供是证据之王。甚至在已经有客观证据能够证明犯罪的情况下,也必须通过刑讯获取有罪供述才能结案。

人民日报:公检法“默契配合”,出冤假错案!(点击可阅读)


因此,刑讯成为古代司法的应有之意。我们从表现古代司法的戏曲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犯人押上审讯台,尚未开始询问,先大刑伺候,然后才开始询问,此谓之“下马威”。在这种专制的司法制度下,犯人不是司法的主体,而是司法的客体,这种司法制度的本质就是使人不成其为人。我们可以从出狱以后赵作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讲述中还原其被刑讯逼供的真实场景:

新京报:你还记得当时怎么打你的吗?


赵作海:拳打脚踢,从抓走那天就开始打。你看我头上的伤,这是用枪头打的,留下了疤。他们用擀面杖一样的小棍敲我的脑袋,一直敲一直敲,敲的头发晕。他们还在我头上放鞭炮。我被拷在板凳腿上,头晕乎乎的时候,他们就把一个一个鞭炮放在我头上,点着了,炸我的头。


新京报:疼吗?


赵作海:直接放头上,咋不疼呢。炸一下炸一下的,让你没法睡觉。他们还用开水兑上啥药给我喝,一喝就不知道了。用脚跺我,我动不了,连站都站不起来。


新京报:能睡觉吗?


赵作海:拷在板凳上,那三十多天都不让你睡觉。


新京报:受的了吗?


赵作海:受不了咋办啊?他要你死,你就该死。后来我说,不要打了,你让我说啥我说啥。

正所谓:“重杵之下,何求不得。”冤案就是如此造成的。


今天,赵作海的冤案虽然获得了平反,当年刑讯逼供的侦查人员王松林等人也被刑事追究。这个冤案总算有了一个好的结局:有冤的伸冤,作恶的受罚。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此,那么,这只是恶性循环的开始。只有从制度上杜绝刑讯逼供,才能防止类似赵作海这样冤案的再度发生。

“李庄案”全程大揭秘:堪比大片精彩!》(点击可阅读)


二、佘祥林冤案反思:政法委不当协调出错案

佘祥林


在佘祥林冤案中,同样存在刑讯逼供,在此不再谈刑讯逼供问题,而是讨论造成佘祥林冤案的一个体制性原因,这就是政法委的协调。

 

佘祥林在1998年6月15日被京山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被荆门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之前,从1994年10月第一次被荆门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后又多次发回,已经长达四年。显然,这是一个久拖不决的案件,其中的疑点始终不能排除。那么,为什么在1998年这个案件突然以有罪而定案了?从事后的材料可以发现,这一从疑案案件向冤案转折的背后推手,就是政法委:正是经过荆门市、县两级政法委的协调,佘祥林案件迅速得以结案,冤案由此铸成。

 中国版肖申克:14年越狱4次,亡命3万里云南偷越边境娶妻生子等昭雪!点击可阅读)


政法委是党的内设机构,体现了党对公检法司的领导,这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的。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检法三机关作为办案机关各自的职权,坚持三机关互相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对于政法委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能,在相关法律中完全没有规定。


因此,政法委在刑事司法运作中的权力来源并不是来自法律规定,而是来自政治体制。政法委设立的初衷是要在三机关之外形成一种对司法权统合性的权力,避免三机关各自为营,造成权力的分散,不利于对司法活动的管治。那么,政法委的具体职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能从正式的法律文本中找到答案,而只能从党的文件中获得结论。


根据有关文件的解释,政法委全称中国共产党党委政法委员会,它既是政法部门,又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同级党委加强政法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地方政法委的主要职责是:(1)指导督促政法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及同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2)定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对一定时期本地的政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3)组织推动政法部门开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革政法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向同级党委提出建议和意见。(4)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各部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5)研究指导政法执委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协助组织部门做好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科、处、队、庭、室干部的考察和管理。(6)切实履行政法委职能,抓好执法督促工作,支持和督促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重大业务问题和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7)指导下级综治委、政法委工作。(8)地方政法委完成同级党委和上级政法委交办的其他事项。在以上八项职能中,与佘祥林冤案有关的应该说是第(6)项职能中的“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关系,重大业务问题和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


这项职能往往被简称为具体案件协调职能。尤其是那些大案要案、疑案案件,需要在公检法三机关之间进行协调,这也是政法委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工作之一。政法委对具体案件的协调,除了那些政法委亲自抓的重大案件,如打黑除恶案件以外,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三机关之间对某一案件发生意见分歧,应某一机关的请求,政法书记以召开“三长会”(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进行协调。由于过去公安局长往往兼任政法委书记,因此,在“三长会”上公安机关较有话语权,而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同属控方,其意见也较接近于公安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审判权的法院就成为弱势方。法院的杀手锏是向上级法院请示,在获得上级法院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坚持己见。


不过,在佘祥林冤案中,法院的这一杀手锏也无法发挥作用,因为对佘祥林定罪是市、县两级政法委协调决定的。我国学者对政法委如何协调佘祥林案作了生动的说明和描述:

政法委之所以过问具体案件,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刑事案件属于“大案要案”,引起了群众关注,造成了社会影响,对这些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往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群众的反响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刑事案件本身并不符合司法机关的法律标准,案件处于“办不下去”的境地。例如,案件达不到立案、起诉、定罪的法律标准或者证据标准,在侦查、检察或审判机关受阻,如果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只会导致不立案、不起诉、宣告无罪的结果,而这种法律结果与社会舆论预期的结果是完全相反的。在案件“办不下去”的情况下,就需要政法委发挥领导和协调功能。例如,在佘祥林杀妻案中,由于证据中仅有被告人口供,且证据存在多处疑点,案件被湖北省高院一再退查,而在退回补充侦查之后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又拿不出更新、更有力的证据,荆门中院只有多次拒绝接受检方起诉,案件处于“办不下去”的境地;另外,来自群众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严惩佘祥林的呼声又异常强大,在此情况下,在案件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寄送中共京山县委政法委员会后,报请中共荆门市政法委员会协调,于是政法委作出了降格处理的决定。

 

而正是这个决定,在铸成佘祥林冤案的方向猛推了一把,可以说是造成佘祥林冤案的终极原因。佘祥林冤案促使我们反思政法委在司法活动中的职能,否则,还可能会有其他冤案在政法委这一“推手”的作用下形成。事实上,正如在佘祥林冤案中存在刑讯逼供,而在赵作海冤案的背后也同样出现了政法委协调的阴影。1999年5月通过刑讯逼供获取有罪供述以后,河南省柘城县公安局将赵作海案多次向检察院移送起诉,检察院拒不受理。及至2002年全国清理超期羁押专项活动期间,柘城县政法委召开会议协调研究该案,认为案件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充分,商丘市检察院可尽快起诉。后商丘市政法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由市检察院重新阅卷。同年11月11日,河南省商丘市人民检察院对赵作海案一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由此而使赵作海案走上了通向冤案的“快车道”。

 

应该说,如何看待政法委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问题上,在我国始终是存在争议的。党的领导也许是政法委存在的最崇高的理由,也是最拿得出手的理由。但是,因此会有造成冤案可能的时候,这一理由还能否成立,就是可疑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我国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这种情况下,依法办案就是最大的服从党的领导,办案的法律效果就是最大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难道协调三机关违法办案就是党的领导吗?难道协调三机关办成冤案就是党的领导吗?答案的否定的。由此可见,政法委协调案件并没有加强党的领导。我国学者曾经提出了“保留中央政法委员会,取消地方政法委员会”的建议,指出:“党对司法工作的全局性领导方式决定了党不宜插手具体案件的审理,否则既与司法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党集中精力搞好对司法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而对于这个意见,我深以为然。

 

冤案在任何司法体制下都不可避免。但是,越是完善的司法体制越能够有效地防止冤案的发生。即使是在冤案发生以后,也越能够得到平反。我国目前冤案频频暴露,显示了现行司法体制的缺陷。当然,造成冤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司法体制原因是最为根本的。为了有效地防止冤案的发生,必须完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途径,尤其是要以审判为中心建立刑事诉讼结构,同时还要在具体案件的办理上赋予司法机关,尤其是法院以更大的独立权限,使之能够抵御来自外部的干预,包括政法委的干预。其实,干预没有当与不当之分,一切干预都是违法的。即使是没有造成冤案的干预也是违法的,审判独立是神圣的,这应当成为我们这一代法律人的理念。

 

冤案平反以后,公检法办案人员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政纪或者法律的追究,但是从来没有造成冤案的幕后推手政法委的相关人员受到责任追究。可见,政法委不当协调这一司法缺陷不除,冤案难止。

 匪夷所思与发人深思:杜-培-武案!点击可阅读)

三、于英生冤案反思:有罪推定陷歧途

于英生


从1996年12月22日于英生被捕丧失人身自由到2013年8月13日于英生被安微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无罪重新获得人身自由,过去了将近17年。


案件的事实与证据都没有改变:事实还是那些事实,证据还是那些证据,但判决结果却截然不同:17年前判决认定于英生杀妻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因而判决于英生罪名故意杀人罪名成立。17年后判决则认定于英生杀妻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宣告于英生无罪。

这是为什么?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就在于对案件事实与证据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变化: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有罪推定是指有罪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是无罪。换言之,不能证明无罪就是有罪。


有罪推定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警察询问犯罪嫌疑人:“你是否承认有罪?”

犯罪嫌疑人回答:“我没有罪。”

警察质问:“你没有罪怎么会在公安局接受审讯?”

警察最后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一个人为什么在公安局接受审讯,恰恰是公安局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名犯罪嫌疑人并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而是公安机关应该证明这名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推定是指无罪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是有罪。换言之,不能证明有罪就是无罪。


因此,无罪推定与有罪推定在逻辑上是出于对立地位的:无罪推定是有罪推定的反面。过去有一种说法,我们既不搞有罪推定,也不搞无罪推定,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其实,这种说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实事求是是以查清案件事实为前提的,在案件事实已经查清的情况下,有罪就是有罪,无罪就是无罪,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但在案件事实难以查清或者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既不能证明有罪,又不能证明无罪,怎么实事求是?对此,只有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两种选择:要么是有罪推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证明无罪,所以有罪;要么是无罪推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证明有罪,所以无罪。可见,那种主张以实事求是原则取代无罪推定的人,其实根本没有理解无罪推定的真正含义。

有罪推定和无罪推定所要解决的是一个举证责任问题:在一个刑事诉讼中,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责任应当由控方承担,犯罪嫌疑人既没有自证其罪的义务,也没有自证无罪的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明确规定:“告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在刑事辩护过程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当然可以进行无罪辩解或者无罪辩护。但法官只能根据控方的有罪指控是否达到法律所规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而不是根据被告人或者辩护人的辩解或者辩护是否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为根据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

 

当然,于英生冤案的平反还是值得称道的。前面所论及的赵作海冤案是因为真凶现身而被平反,佘祥林冤案是因为死者(被害人)复生而被平反。而于英生冤案则是在真凶没有归案的情况下被平反的:2013年8月13日,安徽省高院再审以犯罪证据“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宣判已服刑近17年的“杀妻案犯”于英生无罪,警方随即启动再侦程序。


警方称,专案组克服多种困难,从嫌犯遗留痕迹物证中检测出DNA样本独特信息,经排查锁定嫌犯。由于案发时间久远,摸排工作困难重重,专案组通过缜密分析、大胆设想,联系全国多家刑事科研单位进行反复比对、分析,运用高科技手段成功检测出犯罪嫌疑人DNA样本中的独特信息,经江苏、安徽等多地警方的密切协查,最终从排查的数千名犯罪嫌疑人中锁定武某某,并于今年11月27日将其拘传到案。至此,本案真凶落入法网。于英生冤案据称是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安徽首次执行“疑罪从无”。无论这一表述是否存在瑕疵,通过于英生冤案的平反,无罪推定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肯定,得到了一次曝光,这是值得欣慰的。

 

疑罪从无是无罪推定的应有之意:在法院判决的时候,基于罪疑从无的精神,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在这方面,李怀亮案件是一个积极的典型。李怀亮案至今还没有找到真凶,但其还是在羁押了十余年后,获得了无罪判决。在申诉的时候,基于罪疑从无的精神,也同样应当予以平反。在这方面,于英生案是一个正面的典型。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进入公众视野多年的聂树斌案就是一个典型,1995年4月27聂树斌因为在河北省石家庄西郊某地强奸杀人而被执行死刑。十年之后,2005年1月18日王书金被抓获,坦白曾在河北省石家庄等地强奸多名妇女并杀害其中4人,包括认定聂树斌实施的强奸杀人案亦其所为。


2007年4月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王书金死刑,王书金以“未起诉在石家庄西郊玉米地那起强奸杀人案”为由提起上诉。2007年7月31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不公开审理了王书金案,但长达六年没有下判。2013年6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书金案再次开庭审理,并于6月27日作出二审判决,认为王书金的供述与检察机关提供的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多项证据不符,认定王树金不是聂树斌案真凶。


那么,由此是否可以坐实聂树斌案呢?我的答案的否定的。即使否定王书金系聂树斌案的真凶,也不能成为排除聂树斌案是冤案。既然对王书金案采取了疑罪从无原则,那么,对于聂树斌案也同样应当采取这一原则。如果聂树斌案确实没有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根据罪疑从无原则,也同样应当平反。因此,绝不能认为只要按下了王书金案这个葫芦,就起不来聂树斌案这个瓢。应该明白:葫芦是葫芦,瓢是瓢。

  《吃饺子没蘸酱油,进了监狱!点击可阅读)


四、张氏叔侄冤案反思:留有余地判决埋祸根

图左为张辉、右为张高平


近年浙江司法界曝光了数起冤案,张氏叔侄(张辉、张高平)强奸杀人冤案是其中著名的一起,另外一起就是陈建阳等五青年抢劫杀人案。两起冤案都有共同特点:一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二审改判死刑缓期执行。


例如张氏叔侄案,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半年后,2004年10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张辉死刑缓期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直到将近十年以后,发现真凶才获得平反出狱。从一审死刑立即执行到二审死刑缓期执行的改判,将张辉从死神面前拖了回来。问题在于:为什么改判?案件事实还是那些事实,证据还是那些证据。难道是二审法官突现怜悯之心?非也。在二审判决书中一如既往地不讲道理,除了重复“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套话以外,对于改判理由以“根据本案具体情况”一语带过。其实,这里的本案具体情况,就是定罪证据存在疑点,没有排除合理怀疑。十年后真凶发现,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既然证据存在疑点,为什么不按照无罪推定原则,罪疑从无,作出无罪判决,二审降格以求,作出留有余地的有罪判决呢?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说,留有余地的判决几乎成为处理此类疑案的通行做法,正是这一做法给冤案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留有余地的判决,本来是我国司法解释所设立的一项有利于被告人的死刑判决方法。其本来的含义是:定罪证据达到了确实、充分的程度,但是量刑证据存在合理怀疑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判死刑立即执行,而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应该说,这种留有余地的死缓判决是被司法解释所认可的。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已经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依法作出裁判。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对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定罪的证据确实,但影响量刑的证据存有疑点,处刑时应当留有余地。”这种留有余地的死缓判决,在定罪上证据已经达到了确实、充分的程度,可以认定为有罪。但影响量刑的证据存有疑点,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司法实践规定,可以判处死缓。


其实,这里的量刑证据存有疑点还应该进一步加以辨析。因为量刑证据可以分为有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例如从轻处罚情节的证据,和不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例如从重处罚的量刑证据。在因为量刑证据存有疑点而留有余地判处死缓的情况下,这里的量刑证据是指不利于被告人的量刑证据,根据这些证据才能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如果这种类型证据存在疑点,虽然不影响定罪,但影响是否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因此,基于留有余地的考量,对被告人适用死缓,这是对被告人有利的处理结果。这种情况不能认为是疑罪从轻的判决结果,其实仍然坚持了疑罪从无原则。因为从重处罚的量刑证据有疑而没有采用,在这个意义上,就是从无而非从有。但排除这一从重处罚的量刑证据以后,基于其他证据所证明的事实仍然符合判处死缓的条件。在这情况下判处死缓,并无不当。


但是,在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这种留有余地的判决发生了重大异化,演变为在定罪证据存在疑点的情况下,本来应该判决无罪,因为罪行重大,为缓解各方面关系,降格以求采用留有余地的判决。按照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定罪证据没有排除合理怀疑,但仍然认定有罪,但为了避免错杀留有余地,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这种情形,显然是没有法律根据的,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并且,在判决书中采用“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这种惯常性的表述。张氏叔侄冤案就是这一留有余地判决的受害人,可以说,这种判决对于冤案的发生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当然,这种留有余地的判决使被告人得以活命,也为平反留下了余地。因此,在真凶发现获得平反以后,二审法官以及法院在后怕的同时,也往往窃喜,没有造成更为严重的错杀后果。我认为,不能把没有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作为掩盖已经发生的严重后果的理由,更不能因为没有将被告人错杀而觉得自己“有功”而不是“有过”。留有余地的判决使我们反思罪疑从轻的做法是否符合司法规律。其实,罪疑是从有还是从无是就定罪证据而言的,与量刑证据无关。在定罪时出现罪疑的情况下,要么从无,要么从有,而不存在从轻的问题。因此,罪疑从轻的提法是与无罪推定原则背道而驰的,应当彻底摈弃。我国学者提出了罪疑从轻是刑事冤案迭出的祸根的命题,指出:

 

罪疑从轻的观念为冤案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因而也是产生冤案的祸根所在。在当代社会中,要使冤案不发生或者少发生,关键还是要彻底摈弃罪疑从轻的观念,并真正确立和大力弘扬罪疑从无的先进理念。

 

对于上述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罪疑从轻是在罪疑从无与罪疑从有之间的某种妥协,似乎比罪疑从有有进步,但尚未达到罪疑从无的程度。其实,罪疑从轻仍然是一种变相的罪疑从有,应在根绝之列。

 

留有余地判决遭到的另一个尴尬是:控方并不买账。因为留有余地的判决在证据存疑的情况下,不是根据罪疑从无原则作出无罪判决,而是为了照顾控方的面子,罪疑从轻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但法院与检察院在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上也会存在分歧意见:法院认为定罪证据存疑,因此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但检察院认为证据并不存在疑点,因而提起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指导性案例(检例第2号)忻元龙绑架案,被告人忻元龙一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在证据上存在疑点,因此以“本案的具体情况”为由改判忻元龙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对于二审法院的改判,高检向高法提出了抗诉,高法对本案做出了指令重审的处理。二审法院经过重审,又判处被告人忻元龙死刑立即执行。十分巧合的是,这起案件同样发生在浙江,这里的二审法院就是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我们可以对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所判的三起留有余地判决的案件列出一个时间表:(1)陈建阳等五青年抢劫杀人案:1997年12月,浙江省高院二审以“本案的具体情况”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3人改判死缓,其他2人维持原判。

(2)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2004年10月,浙江省高院二审以“本案的具体情况”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张辉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将判处无期徒刑的张高平改判15年有期徒刑。

(3)2007年4月,浙江省高院二审以“本案的具体情况”将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忻元龙改判死刑缓期执行。但事实证明,这三起留有余地的判决都有问题:前两起是冤案,后一起则是错案。以此理解,留有余地的判决使法院处于一种左右为难,动辄得咎的被动境地。

 

我认为,留有余地的判决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是有待于从思想认识上的矫正。在刑事诉讼中,我们始终强调的是不枉不纵,既反对宁枉勿纵,也反对宁纵勿枉。正如实事求是是以查清案件事实为前提的,不枉不纵也是如此。但在案件存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不枉不纵,而只能是宁枉勿纵与宁纵勿枉之间,二者必居其一。

在命案必破的压力之下,司法机关,尤其是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是天然地偏向于前者而非后者。当然,这不是说司法机关故意制造冤案,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在司法制度的设计与案件流程的管理上,隐含了这一逻辑。就以上三个留有余地的判决而言,前两个案件事后已经被证明是冤案,为什么检察机关并不抗诉而是任其发生?后一个案件法院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对被告人作出了留有余地的判决,为什么检察机关提出了抗诉?对于法院来说,不枉不纵的要求无异于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可能吗?我倒不是为法院鸣冤叫屈,真正遭受冤屈的是赵作海、佘祥林、于英生、张氏叔侄。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遭受司法冤屈的被害人面前,对于司法机关无论进行何种责难都应该。为了避免冤案,对于司法机关无论提出何种要求都不为过。冤案的制造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都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难以实现,我仍然要说:

司法的最高境界是无冤。




二、推荐文章: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

来源:中华青年、侨声等

武松出差离开阳谷县后,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的撮合下,勾搭成奸。为了长做夫妻,在王婆的点拨下,用砒霜毒死了武大并火化成灰,企图把事情做得干干净净,不露痕迹,瞒天过海。

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费心费神,因为,根本没有人管这事。郓城县各级官府对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这件骇人听闻的人命事件根本置若罔闻。

好在武大还有一个弟弟武松。武松回来,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找到了证人——何九叔和郓哥,证物——两块酥黑的骨头,一锭十两银子,还有一张纸,写着火化日期、现场送丧人名字,证实了自己的怀疑:哥哥武大是被害死的。

而且,他还锁定了嫌疑人——嫂子潘金莲和西门庆。此时,除了具体的作案细节,案情基本清楚。

这时,武松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能这样想的,是好百姓,是相信政府并尊重政府的好百姓。如果能让好百姓实现这样想法的,就是好社会,好政府。但是,可惜的是,武松碰到的,不是这样的社会,不是这样的政府。

所以,武松也就做不成好百姓。

武松把何九叔、郓哥一直带到县厅上。对知县说:“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杀性命。这两个便是证见。要相公做主则个。”

可是,县令与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关系的,西门庆得知武松要告状,又马上给他们使了银子。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于是,县令和县吏,对武松打起了官腔。一大堆无比正确且无懈可击的官腔,武松听不明白。但武松明白的是:这番官腔的核心就是:不准所告,不予受理。

按说,武松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他的身份还是很特殊的。

第一,他是县步兵都头,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

第二,他刚刚帮知县办过一件私密的家事,也算得是知县的心腹人了。

这样的人,尚且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得到官府的公正对待,一般普通百姓,在这样的社会得到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人碰到官腔,只有忍气吞声。

但是,武松偏偏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说白了,他此时试图通过官府解决问题,是他对官府的尊重,是他在给官府面子,是他在给官府机会——是他给官府做好官府,行使权力的机会。

他本来有力量有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他有刀。

协商不能解决的,用法。

法度不能解决的,用刀。

可见,官府不作为,会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

无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依无靠的顺民。

有力自己解决问题的,成了无法无天的暴民。

顺民是国家的累赘。暴民是国家的祸害。

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既不要暴民,也不要顺民,要的是:公民。

面对知县的官腔,武松几乎一点也不要听,也不给知县找麻烦,马上就打了退堂鼓。

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毫不纠缠。

善打官腔的知县大约觉得很得意:官腔是战无不胜的,只要拿出官腔,小民一般马上就偃旗息鼓,天下马上太平。加微信yesqq0426,更加精彩。但是,他可能没有注意到,当他用官腔堵住了武松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道路后,武松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刀。

这就是他“却又理会”的理会之法。

潘金莲在社会的底层,张大户这样的强势一方强加给她一桩不幸的婚姻,无论是道德、风俗还是法律,都不会给她支持。她哀哀无告。要不,接受命运;要不,只能用非法手段改变自己命运。

于是,她使用砒霜。

武松要为兄报仇,要为被害死的兄长讨还公道,无论是行政,还是法律,也都不会给他主持公道。

要不,忍下这口气,让死者沉冤莫雪,让罪犯逍遥法外。要不也只能用非法手段实现正义。

于是,他使用刀子。

潘金莲的砒霜武松的刀,是他们犯罪的罪证,更是社会不公官府渎职的罪证!

《水浒》就是歌颂复仇之作。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对复仇事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复仇人物热烈的情感倾注,其中隐藏着一个极深刻的社会心理:那就是,全社会对法律的无信任,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当法律不能主持正义时,代表着社会良心的文学必然表现出对法律的失望和鄙视。

当西门庆和潘金莲谋杀武大郎时,法律沉默,官府不作为,于是,人们不再寄希望于法律,不再信任法律,也不会再遵守和维护法律。

而武松这样的强梁会自行解决问题,用个人复仇来讨得被侵犯的公道。

此前,武松并没有杀过人,从杀嫂开始,武松就杀人不眨眼了。

一个人,就这样变成了暴民。




重要忠告:当您遇到法律问题,请您相信律师的专业及经验,能为您创造价值,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对法律交流感兴趣,可加入全国交流群,群主微信号:bestfch001,添加时请备注真实信息:单位+姓名+职业,耐心等待群主邀请入群。




推荐阅读:


1、法律人政治家理想:美国25位律师总统炼成记(附林肯演讲)!


2、酒后死亡家属怒告同饮者:要求巨额赔偿金,法院:同饮者无责!


3、全国律协:律师不得减少收费或不收费!


4、车辆抵押贷款“套路”深:收车理由奇葩,故意让人违约!


5、全国首例:酒后坐副驾被判刑,与酒驾司机同罪!


6、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新规:申诉案件,要由律师代理!


7、香港中大校长:如何不负此生!(掌声多得能掀翻屋顶)


8、复旦女神教师:授课视频走红,这智慧的光芒太撩人!


9、1973年的结婚证:新婚之夜,本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10、手里没有刀的人:东北的圆圆在巴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