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Alpha专栏 | 新秩序的重整,艺术市场在线化的观察

谢盈盈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现代人有如滚动中的陀螺,忙着东奔西跑,又是博览会、又是开幕展……马不停蹄,片刻不得停歇,于是,忙与盲,成为现代人写照。有一天,当老天爷实在看不下去,对世界按了个暂停键,强迫大家停下脚步,让日子不再是赶赶赶。于是,有人重新省视自己的目标;静下心思,重新思考未来计划。


2020年这个疫情,成为忙碌社会转机点,虽然来得过于仓促,大家不知所措,甚至哀鸿遍野。艺术产业界在面面相觑过后,丢出新话题:画廊能否重新洗牌?扮演艺术年度市集的艺博会,可否打翻过去模式,重新起造新的2.0版本?




4月8日,一向交游广阔、活跃社交的佩斯(Pace)画廊总裁马克.格里姆砌MacGlimcher (1963)发布了篇“我与Covid-19相处的一个月”(点击阅读)的文章,震惊业界。马克.格里姆砌康复后百感交集,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画廊的方向。


格里姆砌表示,艺术世界正在以大家从未经历过的方式发生着变化。画廊们尽力用技术和互联网来持续让艺术家发声,举办在线展览。而维持画廊生命商业交易,似乎开始显得超现实,在一周之内,与藏家谈论购买艺术品的过程从毫无结果变为了不合时宜。




1
“线上”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藏家们的购买欲是否还在



视频版权归©巴塞尔艺术展所有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因疫情取消,转为“在线展厅”,乍听之下,免费为画廊服务、化实体为虚拟,理应服务到更多的艺术同好与收藏家。但事与愿违,成果并不如人意。问题的核心未必是巴塞尔线上展厅的体验感如何,藏家们愿意不愿意在这个时期买艺术品才是关键。


多位资深藏表示,他们完全没有上线观看,因为不熟悉操作,也没有心情。一位藏家感性地说,疫情铺天盖地,好不容易把在国外念书的儿子,弄回国内,捡命要紧,艺术真的已经不是他现在关注的重点。“心情不对,就不会全力以赴,更不会想再花钱购藏艺术品⋯!”


延伸阅读: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



一般来说当经济向好时,艺术市场会跟随其后复苏。但景气反转、经济下滑时,艺术品首当其冲被抛售。当然,因为艺术品较差的变现能力,即便是卖家们急于抛售,也未必能及时出货,经常会成为滞销压在手里,很难救急与救穷。


在艺术前景依然不乐观的情况下,拍卖日期一延再延。画廊与拍卖端,期待收藏家赶紧放下恐惧,出来消费,制造市场的现金流,但历经过SARS 危机,大家记忆犹新,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留着现金在手,似乎是最实际的事。



2019香港苏富比拍卖现场



企业有政府抒困救济,谁来给收藏家质押套现,或转卖变现、减少艺术品库存压力?这成为艺术产业界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互相观望,也互相期待,也互相翻白眼。


延伸阅读:

因美国疫情的发展,移师纽约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将回到香港举行

拍卖日期一再延期,拍卖公司降薪裁员



“目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让一切基于当下,并重新考虑某些并不太可持续发展的做法的可行性:新的定价、过度营销、迎合投机商、相互破坏的竞争、精心设计的拍卖记录以及绝望地寻找资金并花掉它们,只为了证明自己有钱可花。


疫情下街道空旷的纽约,图源:《纽约时报》



在我生病的第19天早上3点,我的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以至于我醒过来挣扎着去呼吸一点空气。躺在黑暗中,试图不吵醒我的妻子,我的害怕升级为恐慌。在那个黑暗的时刻,就像大多数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一样,所有关于租金、工资、保险的计算都消失了,我人生的核心显露出来:什么是我会有所不舍的,什么人是我会有所不舍的,我做出了什么贡献?”马克・格里姆砌此时此刻头脑清楚,感受非常深切。


 


2
线下依然是无可替代的



艺术品市场是依靠人与人关系来维系,艺术品的现场体验非常重要,全凭创意、直觉,价值与价格都非常主观,定价操作机制背后有非常复杂严密的过程。



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Art Basel)2019,图源:Art Basel



关于线下人与人见面与交流所碰撞出的火花又有多重要,马克・格里姆砌提到:“作为画廊主,我们的业务与未来紧密相连:一次工作室访问,使我们想到未来的展览;一次客户拜访,使我们考虑未来的博览会;与策展团队的会议,使我们想象新书或表演项目。目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让一切基于当下,重新考虑,对某些并不太可持续发展作可行性修正。”


而能真正通过在线卖出东西,大概只剩好品牌的大画廊,名气大、资历完整的艺术家,平常也许一画难求,现在比较容易到手。


倘若是一般的艺术品,或市场能见度不强的艺术家,在线销售就难上加难,除非把价格杀得很低,摆明让消费者捡便宜。这样的交易模式不值得鼓励,艺术家有现有的价格体系,降价除了对艺术家有极大伤害,对于过去收藏过的藏家也一样伤害,特别在乱世中更需要去尊重与呵护的。


看不到作品,人们只能相信艺术家名气及画廊口碑,以及与画廊主的信任关系。



苏黎世MAI 36画廊在台北的临时展厅



另外这次疫情,也给因高昂房租经营困难的画廊新的思考,是否需要为房租继续所累,临时展厅未来或许是线下的出路之一。


延伸阅读:ArtAlpha观察|疫情下的替代方案,网上展厅、Pop-up秀、电话长途竞标⋯




3
“线上”不是简单的艺术品上线



国内外大小画廊,无不连夜打造“在线展厅”,各家绞尽脑汁争相呼朋引伴,邀请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上线寻宝,赏览或藏购他们的艺术品。


画廊界有志一同的「在线展厅」的成立与邀请,成为收藏家们近期的压力。尤其,不是每一个人熟悉计算机上线操作。而且东西方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并不相同,例如,在中国网站和电子邮件对大部分藏家来说等同不存在。他们只使用微信;而西方则非常习惯于使用前者。


延伸阅读:拨开云雾,走进画廊们的在线展厅(上)



卓纳画廊的临时展厅:伊莱恩·卡梅伦-威尔(Elaine Cameron-Weir),展览现场,JTT 画廊,纽约,2019,价格:35000美金(一件)



画廊主大卫・卓纳于4月6日接受国际艺术媒体采访表示,在这个资金流入不明确的期间,并不是单纯的把作品放上线上就是有用的。现在的市场是非常两极,非常挑惕的,有一类客人,是完全对在线平台没有兴趣,但是画廊如何对那些有兴趣买艺术品的客人,利用在线平台营造出像博览会期间抢作品的热度与氛围。因此,在线营销和个性化宣传,就是重点。


为什么卓纳的在线展厅会成功,因为前期公关部,以及市场营销部密集的预热,每个页面都是经过巧思设计,例如,主题是什么,如何选材、排版,中间有很多门道,都不像外界想象中的容易。


“不要觉得现在不需要市场公关员工,这个时候是好好紧逼这些员工,找出一条非传统艺术营销模式。”卓纳画廊亚洲艺术总监许宇强调。



Artwork © Sarah Sze; video: Pushpin Films; interview: Louise Neri; special thanks to Mike Barnett and Kelso Wyeth. Courtesy Gagosian



除了卓纳画廊,高古轩也是将在线平台经营得有声有色。去年就率先建立限时在线展厅,首展展出阿尔伯特·奥伦(AlbertOehlen)的画作作品。


2020年4月8日高古轩成立了「艺术家聚焦Artist Spotlight」在线平台,每一周专注推广一位艺术家,向全球观众展示他们一件作品并且仅限小时内于gagosian.com上公开价格进行独家销售。透过这个项目,艺术家不仅可以分享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工作室也能够获得持续运作的支持,每件作品亦会辅以丰富新颖的专题页面——包括视频、采访、文章、艺术家的播放列表、推特。首位参展艺术家为莎拉·塞(Sarah Sze),她原本于高古轩巴黎画廊筹备的展览,受巴黎市封城的影响无法如期开放。虽然她的作品暂时停留在关闭的画廊内,但高古轩以多种形式将她的作品及想法带给全球的在线观众,作品4月10日美东时间早上六点发售,三小时内就已售空。高古轩善于利用公关营销,制造博览会紧张抢作品的商业模式,完全精准掌握藏家心态,颇值得艺术界参考。



高古轩的Ins



或许,这是一个绝佳好时间点,好好检视自己的画廊的客户资料,了解客户上网习惯,是用社么社交软件比较多?不同国度的人,对社交软件的需求都有哪些不一样?通过哪几个媒体平台最能联系到濳在藏家?维系艺术家关系,疫情对艺术家的冲击之大,超乎寻常,因此这个期间继续协助他们推进未来展览和市场对他们尤为重要。培养媒体关系,各大媒体也因为疫情因素,选题大大受影响,现在是个好时机,把自己的艺术家塞进媒体选题,与媒体合作做深度报导或许这比盲目跟风,应景只是把线下的作品摆放在线上,成效更大更为实在。



疫情下的城市地铁,图源:纽约时报



大家必须意识到一件事,新冠病毒对于所有领域的影响而言,并不是临时性的暂停,他其实是新秩序的重整,一但疫情结束之后,浮出水面的便是新的秩序。这一波在线化,让很多画廊得到完整客户数据,是时候好好建立客户关系;这一波也让在线拍卖发现,原来二三线城市对艺术品的需求也是这么的高,他们对艺术家信心关注度不亚于第一线城市。




*  本专栏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刊立场。图片来源已标明。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徐震在澳洲的首个大型个展>艰难时刻,多国巨资救助因疫情受困的文化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应对疫情“黑天鹅”,仅用两周筹备,中国首个“线上艺术周”破壳而出>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疫情是艺术品展示与交易全面转战线上的催化剂?>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星光熠熠、买气人气鼎沸,第二届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迎开门红>关于呼吁减免画廊租金等费用,ArtAlpha专访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池刚>疫情对中国艺术行业的影响调查结果>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不畏香港情势波折,法国前总理家族3月将成立新空间首展赵无极>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赵旭:2020年将是万象启始的一年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