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跨界"正名,艺术、建筑和设计的跨界可以这样玩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1-11-09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① 开启“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现场



万物互联时代,跨界、破壁次元,是这两年各个行业讨论较多的话题,各个形式的联名和跨领域合作层出不穷。关于这个话题,设计师刘晓都和策展人崔灿灿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合作,这个跨设计和艺术领域的一次尝试性探讨,发生在深圳坪山美术馆。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是一次跨界行动,是中国从未有过的展览方向和形式

“九层塔”系列展览由策展人崔灿灿建筑师刘晓都共同在2020年发起,汇集了9位/组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展览基础素材,同时邀请了9位建筑师、9位平面设计师,分别组成9个临时团队。艺术家、建筑师、平面设计师三方联名合作,没有“主次”和“中心”,只是分工与协作,最终形成9个全新类型的展览。


刘晓都(Liu Xiaodu)

建筑师,坪山美术馆馆长


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刘晓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是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之一,2019年6月开始担任深圳坪山美术馆新馆的首任馆长。


刘晓都对于艺术的喜爱是纯粹的,从建筑界跨入到艺术界,“我做这个事情是没有功利上的考虑,就是喜欢。我知道做建筑这么多年,‘功利心’这个东西会把人弄得非常悲惨。”
 
刘晓都接手坪山美术馆,正是因为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让他可以在这里比较容易去实施他理想中的项目。现在,因为美术馆和周边一系列图书馆、剧院,让当地的人们提到坪山就想到了“文化”二字,坪山美术馆也在当代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刘晓都也很清晰地将自己定位为“运营者”,“我不是策展人,也不引导策展人,有些美术馆馆长要自己策展,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喜欢分工清楚。我时常和馆里的同事说,我们需要认真地去找到专业的、合适的策展人,再让他们去确定合适的艺术家。我们做的事不过是确定方向、提供平台、保持沟通。”

延伸阅读:用艺术妆点都市:坪山美术馆成为城市翻转领头羊


崔灿灿(Cui Cancan)

策展人


另一位项目的发起人,是策展人崔灿灿,崔灿灿在当代艺术领域可以说是高能策展人,他一年策划的项目多达二十余个,而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阐述总有自己的一套,能够用浅显易懂和动人的语言让“晦涩”的艺术作品更加的接近人。


延伸阅读:


这样一个跨领域的展览,似乎是为这两位所量身定制的,关于这个展览的背后,ArtAlpha专访了 刘晓都 和 崔灿灿 

 

为什么要“跨界”?



ArtAlpha

为什么要去做“跨界”的展览?


 刘晓都:我觉得这还不只是简单的一个跨界,因为我们一开始讨论的是当代艺术展陈空间的事情,对我来讲,经常看当代艺术的展览,感觉现在展陈方式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白盒子,人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里。

到底这样做是不是对的?我觉得也很少有人去讨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过去很多建筑师在做艺术展陈设计的时候,对艺术作品本身了解不够,导致了最后展览呈现出来,空间与作品的关系比较弱。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现在国内有成千上万新兴的美术馆。这个话题是时候拿出来讨论了。而且不应该只是建筑师讨论,应该策展人和艺术家大家一起来讨论。


刘晓都在”九层塔“展览现场


 崔灿灿:关于跨界,第一,我认为以往我们很多跨界都是低质量的,比如说一个明星和艺术家合作,其实两个人没有特别直接的对互相的需求,很多就是非常商业化的互相蹭流量,换句话说就是明星需要给他的粉丝提供内容,什么样的内容都可以,也不一定非得是艺术;而一个艺术家有必要一定跟蔡徐坤合作吗?好像没有必要。

所以,对于彼此这不是一个必然选项。
 
另外我觉得挺重要是现在国内每个领域越来越狭隘,越来越专业化,其实专业化就是把我们网格化。

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共同的话题,比如记忆也好,还是集体主义也好,为什么我们不把各领域的认识放在一起去讨论。我觉得社会的话题是公共的,所谓的专业只不过是一个技术方式而已。

所以某些方面跨界的目的是因为我们需要打破专业的牢笼,打破过去的小圈子和小话语的一种方式,因为它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我们太以某种巫术学术自居。



ArtAlpha

您认为什么样的“跨界”才不是低质量的呢?可以比成是“跨界”进化中的2.0,3.0吗?


 刘晓都:我觉得“跨界”不是简单的技术上的跨界,比如我们这个展览在探讨建筑设计和艺术之间的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建筑师就可以去做艺术家了,也不是艺术家就可以来做建筑师。

比如我举个你们都知道的“贺兰山房”的例子,让艺术家每个人来设计一个建筑,其结果对于我们职业建筑师来说是非常可笑的。

很多东西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跨界而跨界,有些基本的东西不能违背。

所以,我觉得最好还是要守住自己应该做的那一块东西,然后去尝试与别的领域融合,配合,这才是一个高质量跨界的基础,不是说我去做你的事,你去做我的事。


 崔灿灿:“跨界”我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有“实际需求”,而且也要“分工得当”。比如我们做布展,需要做空间设计,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建筑师的资源放进来,我们做展览肯定要做平面设计,那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更独立更适合的平面设计师一起来做。

所以首先“跨界”要建立在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有“实际需求”而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跨界。

可以把它比作2.0,3.0,但是1.0的配置实在是有点低,所以我们还是要做一个5.0,6.0的东西,对现在低级版跨界的一个升级。



如何开启的“九层塔”



ArtAlpha

如何开启的“九层塔”这个项目?


 刘晓都:我在思考这个项目的时候,看到崔灿灿的“策展课”,他的很多想法让我很感兴趣,而且他要实现“策展课”上的一系列想法的话,我正好可以帮助到。
 
于是我们一起探讨出来《九层塔》这个方案,他来邀请艺术家,我邀请建筑师,设计师共同来实现展览。我们一共设计了9个展览来做呈现,这样一个强度的重复性,应该是可以把我们关于艺术展陈的讨论展开的。

通过已经做出来的几个展览看,虽然很辛苦,这比一般的展览要累,但是我觉得结果是蛮不错的。


崔灿灿在”九层塔“展览现场


 崔灿灿:大家都知道我可以算是劳模式的策展人,一年策划十几二十个展览,近六七年里面做了将近100个展览,100个展览里面至少有40个是在建筑师做的美术馆里的,里面各种好用不好用的空间都有。

空间问题,永远是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有些建筑师玩的比较飞,但是空间根本不适合做展览,所以经常需要改造空间,不同的建筑师给我们出了不同的难题。
 
另外找一个合适的平面设计师,也很难。好的很贵,还不能改稿,自己的设计师是能改搞,但是东西一出来就得来回改。
 
所以“九层塔”来源于我的实际经验和需求。而且艺术家和建筑师他们都关心空间的话题,材料的话题;做过展览的艺术家都知道,一做展览就需要跟平面设计师打交道,画册海报等等,所以这样的艺术家、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之间的“跨界”是有实际需求的。
 
而“九层塔”这个项目跟刘晓都合作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弥补了很多我的短项。比如说关于建筑施工,而且深圳本身又是建筑和设计之都,效率很高,所以我觉得特别合适。




“九层塔”是怎么“搭”起来的?



ArtAlpha

您们选择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是怎么一个分工,逻辑是什么?


 刘晓都:建筑师这边我来选择,每个项目可以有20万的搭建预算。灿灿负责艺术家,我们在展览的逻辑上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仍然假设这是一个正式的艺术家的展览,然后由建筑师、设计师根据艺术家的作品设计一个呈现。


 崔灿灿:艺术家是我在选择,以及就是艺术展览的主体策展。

我选择艺术家的逻辑特别简单,比如说为什么要选“政纯办”,因为他是艺术圈这么多年唯一的几个没有解散的艺术小组,我把它作为一个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九层塔: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开幕现场


而李青的展览主题叫“陈列与重现”,因为我们所有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大家都在关心一件事——如何陈列故事,如何重现感知。

看着方法不一样,但是大家目标其实都一样,大家用不同的手法来作为一个创作者。


“九层塔: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开幕现场

 
毛焰和韩东的展览,它象征着中国八九十年代的一个黄金时代,诗人、作家、艺术家的一个联合,就像毛焰那张最著名的画《我的诗人》,它是一个跨界的例证。


“九层塔:我的诗人”毛焰、韩东展览开幕现场

 
另外一个厉槟源,我们定了一个主题叫“天堂电影院”,我们觉得无论建筑、设计、艺术,包括音乐,大家都在做一件事——试图在这里面饱含情感,传达一种情感。


“九层塔: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开幕现场


所以从这4个已经做了的项目来看,我们对于艺术家的选择,不是说好艺术家都可以参加,而是更适合我们项目需求的

比如那种比较单一风格的纯绘画或者大型装置,就不适合我们,因为它只需要白空间、白房子就行了。

所以我们选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一个是从作品的角度,希望它是适合建筑师来工作的;第二个从媒介的角度,我选了绘画、装置、影像、行为等等不同的媒介,因为不同的媒介对空间和设计的需求不一样,会让我们整个项目显得更加的完整。

这9个项目我要选不同的媒介,配合不同类型的展览,比如说群展、个展和双个展等等
 


ArtAlpha

所以这个展览从本质上来说,是把过去展览中隐藏在艺术作品之后的建筑和设计提出来了,让三者变成平行的、同等重要的了?


 崔灿灿:是这样的,其实在以前我们展览里面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们这一次是把隐藏在背后的东西都给它挖出来了,我们有意的把空间体验和海报的作用给放大了
 
以前我们去看一个展览,一定是涵盖空间体验,只不过以前这个空间体验被我们隐藏了,还有比如说一个展览它的品质很差,但是因为找了一个好设计师做了一款好海报、好的微信推送,你可能觉得这个展览内容很好,设计在这里面起到很重要的视觉传达作用。

所以我们这次是把这些被遮蔽的东西,平时不被我们重视的东西给它重新提出来,被大家看到,重新思考。
 

ArtAlpha

平均准备一个项目需要多长时间?


 崔灿灿:远远超出我们的规划,比如说我们原先计划布展是7天,后来发现改成14天也不够,有的展览甚至需要一个月,所以我们永远在改展览开幕的时间,因为永远不知道工程什么时候能完成,以及永远不知道建筑师有多么的实验。

因为他会用一些新的语言和新的方式,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把握能把这个东西做好,所以导致我们的工期会一直拖,虽然出来的效果很好,但是这是一个永远被延期的展览,也因此它变得非常有实验性和可能性



ArtAlpha

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们所有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艺术家的展览作品?


 刘晓都:我们把艺术家作品作为首位,建筑师和设计师根据艺术家作品来展开。

但是我们把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权利放大,让他们独立地去完成呈现,对艺术家作品做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阐释,帮助观众能够更好的去理解艺术作品。

这对建筑师是一个考验,因为建筑师本来就是一个主体性的角色,他也有作品意识。所以我们给的权利也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不能过度去阐释,我们不希望展陈压过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建筑师也不能去决定艺术家展什么样的作品。另外预算也是一个限制,每个项目就是这么多。

所以,比如和王子耕与李涵,我们有过好几个回合的讨论,怎么来更好的体现我们展览的思路。最后大家也懂了,但是这都需要沟通。


布展现场


 崔灿灿:对,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个流程,这个流程中最轻松的是艺术家,他们只需要提供作品给我们策展人。

我们选择好了之后,把它抛给建筑师、设计师,然后艺术家就等着看方案就行了,而且我们这个方案也没有设计大家需要坐一起讨论的环节,建筑师和设计师愿意怎么样做,也是自己来决定,虽然建筑师和设计师是依据艺术家的概念来延伸出来的,但是他们各自依然保持了在此基础创作的独立性。

因为当你做这种三方变量展览的时候,肯定要寻找一方是稳定不变的。
 

 

晦涩是一种美感 



ArtAlpha

这样的一个有深度的跨界合作,展览的流量你们会担心吗?


 刘晓都:们坪山美术馆这个区域有图书馆、大剧院,大家都知道坪山的文化做的不错,而美术馆又是核心的作用,这两年这个区域已经越来越受关注,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美术馆不收门票,没有票房的压力,但是如何用美术馆来让人们认识了解坪山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而怎么来跟这些人呈现艺术,我依然认为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所以我们的展览都会邀请策展人来策划。

所以流量对于一个运营者是双方面的考虑,如何保量的同时保质。

现在坪山美术馆,不只是深圳这个区域内,全国的当代艺术领域,很多人也都知道,这点我们是很欣慰的。


 崔灿灿:刚刚我提到过,这个项目源于实际策展的遭遇,所以我选择做艺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探讨,它是有一个很具有学术研究的,应该严肃认真的坐在桌子上讨论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一定要把它弄得那么流行,那么时尚,这两年我们被浮夸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我个人觉得做这样的项目,有些时候保持某种晦涩是一种美感。

我希望它既不那么晦涩,有一定的可阅读性,但是又不至于丧失它的阅读深度,就是“深入浅出,言之有物。”吧。

艺术从某种角度看,需要保持它的一个自足。它是很独立的,不是每个作品都是创作给公众的。

而且艺术也不能沦落到像娱乐节目,观众想换台就换台。一个艺术家没观众,他也一样画画,有些展览就是做给懂的人看的,不是所有人。

所以“九层塔”,我们希望好的艺术、建筑和设计能给内容加分,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我不希望把这个东西搞得要牺牲或者说降低我们的内容来满足更多的人。
 

ArtAlpha

已经做了的几个展览项目反馈如何?


 刘晓都:观众来了都觉得有趣,比一般的展览进了一个白盒子里,看看艺术家作品就走了相比,要更有意思。

这种氛围的营造让观众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但它又不是市面上流行的那种“沉浸式”那么夸张,这种氛围能让观众安静下来,体验和思考。


展览现场


 崔灿灿:我觉得完全超乎我的想象,这跟我一开始规划的完全不一样。

我发现我特别有把握,并且完全按照一开始想象执行的那些展览最后都很普通。但是凡是这些完全脱离了我的想象的展览,到最后效果都很棒。


展览现场
 


怎么在系统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ArtAlpha

在自己领域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怎么保持独立和清醒呢?怎么去保持自己独立于系统的审视?


 刘晓都:我觉得现在每个职业的人,喜欢思考的人,都在探讨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能走到哪,这个很重要。

我是建筑师,但是我又运营坪山美术馆,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给了我对于自身职业的另一个角度的思考


 崔灿灿:第一是靠一种反思力,我会不断的觉得自己做的有问题,经常觉得我的展览有很大的缺陷。所以导致我总是觉得下一个展览应该变一下,这是导致我愿意去变化的一个很基础的原因。

另外一点可能是一种特别简单的冲动,就是我想认识更多人,想做更多事。这是一种生理本能,这点就是好奇心。

所以保持一个好奇心,反思力,是我保持清醒的一种方式。



”九层塔“的前四回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①
“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  

+ 空间呈现
王子耕  
+ 平面设计
刘治治  
+ 策展人
崔灿灿  
+ 出品人
刘晓都  
+ 展期
2020年10月24日-11月29日  
+ 地点
坪山美术馆 三层空间
+ 主办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为“九层塔”的第一个项目,“团结就是力量”成为一个开篇,一个号角和新声,象征9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合作的价值,开放的状态。展览以艺术小组“政纯办”的作品为基础,邀请建筑师王子耕进行空间呈现的创作,平面设计师刘治治进行海报等视觉系统的创作。

政纯办是由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冷林组成的艺术小组,从2005年开始以集体创作的方式进行工作。政纯办面向世界,聚焦精神世界的建设,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纯形式化,模糊界限,将思考、讨论、足迹、享乐和思想变成形式。

选择“政纯办”是因为他们的概念和属性,他们是中国时间最长的艺术小组之一,不断磨合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现叠加和共生的价值。选择政纯办,是选择一种组织和创作模式,一种“团结就是力量”的形式与观念。

如果说政纯办是针对集体主义的思考,那么在建筑和平面设计中,这种思考也极为普遍。建筑师王子耕为展览创作的全新空间,与政纯办合成的《政先生》异曲同工。“筒子楼”式的展厅结构,水房、食堂、放映厅、理发店、澡堂,五种集体主义的空间形式在走廊上混合。抽象的空间、器物与生活记忆在这里交汇,现实与遥远的历史,梦境般的结合。人们必须穿过“似曾相识”,却又“素昧平生”的蓝色空间才能抵达,抵达展览的全新语境。

亦如政纯办和许多人走过的足迹,经历的历史,集体主义在工厂、农村和名胜中,在折页、海报、颜色、字体和极简风中,在不同的术语、门类和学科中,形成一个个彼此折叠的几度空间。

文/策展人:崔灿灿



1
艺术小组



政纯办作品 《Beijing Do the same good thing(720p)》视频截帧


政纯办是由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冷林组成的艺术小组,从2005年开始以集体创作的方式进行工作。政纯办面向世界,聚焦精神世界的建设,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等纯形式化,模糊界限,将思考、讨论、足迹、享乐和思想等形成形式。政纯办的足迹及讨论遍及工厂、农村、学校、名胜、工作室、画廊、博物馆、运动场、车站、码头、机场、酒店、餐馆、酒吧、茶舍、澡堂、娱乐场所、商场和地摊。

2
 空间呈现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① 开启“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空间呈现效果图

王子耕,建筑师,PILLS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式课程导师。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评审专家。曾获得FAIRYTALES 2015国际建筑竞赛一等奖、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大奖等。曾担任姜文电影《邪不压正》导演组建筑历史顾问。作品参展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港深建筑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策展包括威尼斯“Steel Home Still”等项目。出版多本书籍,作品及文章发表于国内外多家期刊和媒体。


3
 平面设计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①“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折页设计示意图

刘治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AGI(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设计机构“立入禁止”联合创始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师。


4
策展人

崔灿灿,一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从2012年开始策展的展览近百场,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策展课等。


“团结就是力量”政纯办个展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②“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
+ 空间呈现李涵  + 平面设计梅数植  
+ 策展人崔灿灿  + 出品人刘晓都  + 展期2020年10月24日-11月29日  + 地点坪山美术馆  四层空间+ 主办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为“九层塔”的第二个项目,“陈列与重现”表明了艺术、建筑、设计的共同工作,也是整个展览追求的核心,如何陈列文本与视觉?如何重现思想和感知?展览以艺术家李青的作品为基础,邀请建筑师李涵进行空间呈现的创作,平面设计师梅数植进行海报等视觉系统的创作。

2019年,李青在上海荣宅的展览中,作品“窗户”和旧时宅邸有着别样的对话。重现的故事,似乎回到了往昔的昭华中,而《杭州房子》的陈设,却将殖民地的靡靡之音,片刻的温情记忆推回现实,一切荒诞、冲突。事实总是既不是这样,又不是那般的纯粹与戏仿,真实与复制。三年前,在香港,李青的“灯光字”与窗外的中环、六国饭店、东方大班,对面的九龙,有另一种奇妙的关系。电影里衡量香港房子的好坏,总看有没有窗,再往上是能不能看到远处,看到海。“窗”在不同时空中陈列,有截然不同的状态和命运,它有时承载故事,重现希望,有时只是为了区隔距离。

选择李青,是因为这些作品和建筑、设计的关系,窗本是建筑的基本构件,是城市中的风景。它们因为“艺术”被观看,被体验和观察。又像这个展览的模式,“空间”重现和陈列作品,“设计”概括和重建文本。故事总被另一个故事描述,描述总被另一种描述“目击”。

所有的窗户都有阶层,就像所有的设计都暗含一种立场。建筑师李涵和李青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对新旧建筑、城乡变迁、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李涵将展场理解为一个即将拆光的建筑,在这片人为搭建的废墟中,新与旧,建筑群像和考古遗址记载着消失的历史。七彩的瓷砖,装饰的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不清是在窗里看到城市,还是在这个城市看到你。

故事可以是各种故事。但无论是艺术家、建筑师还是设计师,都有差异之下的共性,一个同谋的工作重心:如何陈列和重现故事,如何观看事物的连接和转折?我们都深刻的理解“修辞”的意义。

文/策展人:崔灿灿



1
艺术家
有球形的风景 Landscapes with Spheres  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丙烯、布料、印刷品、铝塑板 Wood, Metal, Plexiglass, Oil Color, Acrylic, Fabric, Printed Matters, Aluminium-plastic sheets 99X106X10.5cm 2019-2020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上海。他曾在上海Prada基金会荣宅、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澳门东方基金会、浙江美术馆、上海歌德开放空间等机构举办个展,并于2017年入选法国Jean-Francois Prat奖。他的作品往往在相似性和矛盾中寻找理性的裂隙,通过迂回重叠的结构作用于观者的感觉和认知。近年来的创作检验图像、语言、符号系统和社会空间之间的张力与矛盾,串联起多层次的经验要素,并从中调和出具备冲突性结构的新的叙事界面。

2
 空间呈现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②“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空间呈现效果图
李涵,绘造社创始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从事建筑绘画、城市研究与建筑设计工作。著有城市绘本《一点儿北京》、《一点儿北京﹒大栅栏》、《胡同蘑菇》。作品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和日本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挪威Architecture in Comic-Strip Form等重要展览,获得2018年WAF国际建筑制图奖全场优胜奖及【数字】类别优胜奖和2016年英国 RIBA Journal Eye Line 建筑绘画竞赛奖项,并被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深圳坪山美术馆永久收藏。

3
 平面设计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②“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折页设计示意图
梅数植,2010年创立702design,从事视觉设计实践,并担任艺术指导。他从生活中寻找新鲜和趣味,使设计在生活中发挥更多的可能性。作品曾获得New York ADC 96届金立方奖,Tokyo TDC 2019、2020 TDC Prize,DFA 2019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特别奖大奖、金奖,GDC 2017、2019 Best Awards,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金奖、评审奖,HKDA 2019 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奖金奖等。作为发起人并联合策划展览包括 《超级图片》展、《大,不小》展等。
4
 策展人

崔灿灿,一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从2012年开始策展的展览近百场,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策展课等。

“陈列与重现”李青个展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③

“我的诗人”毛焰、韩东  


+ 空间呈现

王辉  

+ 平面设计

朱砂    

+ 策展人

崔灿灿  

+ 出品人

刘晓都  

+ 开幕

2020年12月26日

+ 地点

坪山美术馆 展览馆四层

+ 主办

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为“九层塔”的第三个项目,“我的诗人”围绕一段交往展开。1997年,毛焰创作了诗人韩东的肖像,成为艺术史和文学史交汇的例证,一段绘画和诗歌的旅程由此浮现。展览以毛焰的绘画,韩东的诗歌、箴言为基础,邀请建筑师王辉进行空间呈现的创作,平面设计师朱砂进行海报等视觉系统的创作。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的和诗人,毛焰和韩东在长达二十多年的交游中,有着相似的日常轨迹和历史回声。他们之间谈论创作,彼此欣赏,互相推荐所钟爱的书籍、观点和朋友,保持着深度的交往和频繁的思想交流。在这个平乏的现实里,这种弥足珍贵的历程,显得无比闪烁。


这个展览是 “故事新编”,它从2018年毛焰和韩东在四方当代美术馆第一个展览开始,那时的空间是建筑师史蒂芬.霍尔的杰作。如今,建筑师王辉为这段诗歌和绘画之旅搭建了一座全新的空间,他引领我们走向别样的观看方式。“迷宫”式的展厅结构,提供了静谧而又纯洁的阅读感受,漫步其中仿佛时光静止不前。曲折的空间换来了悠长的时间。相似的三角彼此叠加,几个门洞似乎提供了新的路径,却又什么都未发生。见到谜底后,才知“绘画”和“诗歌”在迷宫中移步换景,成为一种绵长的格调。这种感受像极了毛焰和韩东的作品,信息层层叠加,语句精炼而又彼此推进,不断的将我们与现实、自我、想象的距离拉远、后退、趋前。以至于当观众凝视某个局部时,犹如黑洞般的微妙秩序,将我们引向一个虚幻的,难以想象的语言世界。


毛焰和韩东的故事是九层塔所希望的初衷,选择他们,即是选择一段跨学科交集的美好象征,像是我们所熟知的80年代文化界各个领域间密集的往来,又像在展览开篇处的那张《我的诗人》,作为一份礼物,一段回溯,或是更漫长的历史中,在那些黄金年代,艺术家、作家、诗人之间,不胜枚举的经典故事。


文/策展人:崔灿灿




1
艺术家

毛焰《我的诗人》 61x50cm 布面油画 1997

毛焰探讨的不是“肖像”的意义而是“肖像画”的意义,是借用人物的轮廓和动作来完成线条、颜色、构图的实体化,是在写实主义的框架下探讨深幽微妙的人类精神世界。说到底,单纯的绘画不过是一个世界的再现方式,在这一点上,毛焰作品的意义不在开创,而在最准确的、不受时代杂音影响的传承。近几年,毛焰个展相继在北京、日内瓦、纽约、香港举行。作品获首届广州双年展学术奖、第二届中国油画大展优秀作品奖、第十届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第七届AAC年度油画家、 ART POWER 100年度艺术家。

韩东,1961年生,小说家、诗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新状态小说”代表。著有诗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随笔言论集等四十余本,导演电影、话剧各一部。
2
空间呈现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③“我的诗人”毛焰、韩东》空间呈现效果图(上:细节图,下:俯瞰图)
王辉,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建筑学报》等专业期刊编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课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客座教授。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1949-2009)、WA中国建筑奖、美国《建筑实录》中国奖年度建筑大奖、The Plan公共空间设计大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等奖项。同时,王辉还是一位对当代社会积极解读的建筑学者,曾发表大量的研究文章。
3
平面设计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③“我的诗人”毛焰、韩东》折页设计示意图


朱砂,平面设计师。2014年成立一千遍工作室,主要从事品牌设计、艺术指导等工作。作品获东京TDC提名奖、台湾金点奖、金衣奖、德国设计奖、米兰A design、苏格兰国际海报节、德国German design award等奖项。
4
 策展人

崔灿灿,一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从2012年开始策展的展览近百场,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策展课等。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③“我的诗人”毛焰、韩东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④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 
+ 空间呈现吴林寿 + 平面设计何见平+ 策展人崔灿灿  + 出品人刘晓都  + 开幕2020年12月26日+ 地点坪山美术馆 展览馆四层+ 主办深圳市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作为“九层塔”第四个项目,“天堂电影院”像是一首情诗,亦或情感写照,象征艺术、建筑、设计中饱含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力量。展览以艺术家厉槟源的九部影像作品为基础,邀请建筑师吴林寿进行空间呈现的创作,平面设计师何见平进行海报等视觉系统的创作。

“天堂电影院”取自一部意大利同名电影,影片讲诉了主角多多与电影的不解之缘,温暖人心的酸甜让电影的无穷魅力得以释放。天堂电影院坐落于导演的故乡西西里岛,它的状态几经变迁,一栋建筑,一座小镇上唯一的公共广场,承载着几代人的故事和电影的兴衰。

“天堂电影院”亦是厉槟源自传性的展览,它讲述了厉槟源的种种经历,从漂泊不定的工作,歇脚的海鸟,教堂传来的钟声,到用身体耕种的一块乡土,父亲留下的最后一封信。这些往返回复的故乡,长眠的秘密,生命中深埋的欢喜,和人生的起伏形成了一个映衬,洋溢着记忆中的爱。

然而,亦如电影院中的光明与幽暗,9部影像作品对空间有着别样的要求。建筑师吴林寿在展厅中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悲喜交加的感受,神圣和幽暗的结合互为表里,像是希望和失望的关系。一面是俗世中的生活场景,不同城市的胡同、里弄、城中村的角落,热闹又琐碎的人间烟火;另一面是人们向往的天堂,露天电影院提供给我们的理想世界。两个空间之间,像是儿时的影院记忆,推开重重的两扇门,外面的阳光干燥而刺眼,一霎那,过亮的光仿佛一座天堂。

“天堂电影院”中主角多多在父爱缺失时,艺术填充了他未来的人生,他和放映员艾佛特成了忘年之交。此时,我们在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身上,分明看到那个放映员的身影,多年以后,他将我们推开,望着我们远行,离开那尘世中的烦扰。对于生活在俗世中的人们,电影院、美术馆也许是一座尘世里的天堂,有着一份无与伦比的柔情,温暖心头。

文/策展人:崔灿灿


1
艺术家
自由耕种,5′02″,行为记录 单频录像,湖南,2014,厉槟源

厉槟源,1985年生于中国湖南永州,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厉槟源通过行动、录像和行为艺术表演介入日常中国社会的不同领域,探索身体、物质、观念认知和社会价值。其艺术实践占据了城市和农村空间,包括公共空间,自然环境或偏远的后工业区;他利用身体做为雕塑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及利用断裂和重复来展现雕塑和表演如何交织在一起。在审视我们每天的经历的同时,重新确立了社会行为。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地展出,并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他的近期个展包括:“厉槟源”(昊美术馆,中国,上海,2019),“汲取”(MU艺术中心,荷兰,埃因霍温,2019),“土地:张洹和厉槟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美国,纽约,2018)、“众重行事”(华人当代艺术中心,英国,曼彻斯特,2015),凭借作品“最后一封信”,他获得第37届卡塞尔纪录片电影节金钥匙奖提名(2020)。
2
空间呈现
《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④“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空间呈现效果图
吴林寿,WAU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于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和格勒诺布尔城市规划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18获得中国建筑协会青年建筑师奖。曾参与中国设计大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法国Saint-Etienne 国际设计双年展等重要展览并获得国内外多家刊物、书籍及媒体报道。其作品获得Chicago Athenaeum国际建筑奖、WA中国建筑奖等奖项,并被关山月美术馆收藏。

3
平面设计
《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④“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折页设计示意图
何见平,平面设计师、独立出版人。1973年出生中国,现居柏林。1991-1994年曾就读中国美术学院;1997-2001年就读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专业,获硕士和大师生学位;2011年获得柏林自由大学文化史博士学位。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2002年起在柏林成立设计工作室和出版社hesign。AGI会员。
4
 策展人

崔灿灿,一名活跃在各个领域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从2012年开始策展的展览近百场,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策展课等。

“九层塔:空间与视觉的魔术”④“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



关于坪山美术馆



坪山美术馆位于坪山文化聚落北区,是深圳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坪山美术馆以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传统公立美术馆与民间美术馆的资源融通,汇聚各方能量,办一个专业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正而酷”的美术馆,成为集活力、包容、创意、互动为一体的新时代新都市美术馆新标杆,为市民群众带来新鲜、多元的文化享受和体验。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来自坪山美术馆。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 · 推荐

把这个老爷爷“玩坏”这事,各界网友都兴奋了,艺术圈也坐不住了

他画方块20年,游走在诗意与哲思间

康海涛、仇晓飞、宋琨、韦嘉,步入成熟时期的绘画

他于荒野居住,一年只拍一条小溪,大寒之日在湖面上做了“最孤独的展览”

2021,万物互联继续!近期品牌与艺术联名的那些成果

都2021了,为什么安利你来艺术圈工作?

艺术怎么学才对?从一堂走出去的创作课说起

跨年艺术期末考来了,你准备好了么?!

ArtAlpha观察|“沉重的深度”抵不过“高颜值”和“治愈系”?

艺术圈顶流村上隆直播带货赶不上薇娅一个零头?卖了什么,卖的怎么样?

ArtAlpha观察| 新买家已入场

2020全球TOP200收藏家榜单出炉,看看都有哪些华人面孔

今夜佳士得首创拍卖界“春晚”,全球接力拍了4.21亿美元

今夜朱德群破纪录,常玉创第二高价,4件过亿,香港春拍第一弹现市场振奋

她是理科学霸,毅然放弃生物学做了艺术家,用乐高、黑洞、声波搭建风景

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

“三十而已”的艺术主线,从“梵高的睡莲”到男主偶像蔡国强

天价艺术品是怎么在拍卖会拍出来的

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

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

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