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梦堂呈现法国艺术家雨果·席德个展“自然的生息”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杜梦堂(上海)荣幸呈现法国艺术家雨果·席德 (Ugo Schildge) 在画廊的第二次个展“自然的生息”,展览以24件作品集中展现艺术家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上的最新进展,作品均创作于2020-2021疫情期间。


以2018年上海个展“花粉”为开端,到2019年纽约个展“花蜜”,再到 2020年巴黎个展“精华”,结合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艺术家发起了一个以自然平衡为研究对象的多章循环,此次展览正是结合这些阶段性成果的综述(Synthesis[1])。
 

森林大火的蔓延
关于新陈代谢的炽热与能量
 
展览以森林大火为主要载体,突出强调了自然现象、哲学思考以及艺术家自身实践中的悖论。火灾以其强势蹂躏、破坏、吞噬周遭及其居民,然而它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长间隔、低强度的野火使森林得以喘息,土壤得到滋养,摆脱杂草的困扰,这也是森林新陈代谢的一种方式。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雨果·席德的作品存在着与森林大火相似的两面性。他使用的混凝土、石膏和木材等工业建筑材料是人类为谋求城市发展不断侵占、毁坏自然的“帮凶”,但在席德的创作中,它们被用来创造森林、繁花与群鸟,以及大自然中各种脆弱、短暂的生命。正如森林大火开启了森林生态的新篇章,席德也通过他独特的表现手法让那些在我们印象中单调、坚硬、或冰冷的材料拥有缤纷色彩和万千形态,向我们传递来自大自然的讯息。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同时,以火作为创作主体是为了满足艺术家对自身语言的进一步探索。和水一样,火也是无形的,这为视觉再现带来了挑战和新的可能。席德通过不同场景的构建——比如燃烧的火焰、直达树冠的高强度大火,以及火后的碳化森林——极尽可能地探索火的形态变化,并引导观众从对其艺术概念的思考转移到对其技巧的观察上。着色的石膏和混凝土在木条的勾勒和树脂的点缀下或朦胧或闪亮,形、色、质的无限变化像一份无法抗拒的邀请,吸引观者走近细看,在感受细节的同时体会艺术家在创作时流露的不同情绪。
 
 
雕塑与绘画的空间实验
形态与伪装,技巧与观感的动态平衡
 
雨果·席德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基于对图像和运动之间关系的研究,他曾将齿轮作为重塑图像来源的机制,并进一步挖掘齿轮作为画面主体的表达潜力。在这些实践中,艺术家逐渐发展出自身凌驾于架上绘画的独特语言,并将这些新的技巧融入对自然和人文主题的创作中。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在2018年雨果·席德在杜梦堂的第一次个展“花粉”中,他就曾强调“伪装”作为一种表达技巧对其创作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对图像的变形很感兴趣,例如根据你所观看的角度去隐藏或强调一幅图像。‘伪装’对我的作品非常重要。因为比起完全隐藏想法,我更喜欢去遮掩一小部分,可能是一个秘密,一个禁忌,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伪装’来实现。” 在此次展览中,伪装被用于表现人和其他动物的存在。例如,在《丛林炸弹》中,植物元素的图形力量远胜于以半身像形式出现的人的轮廓——他与景观融为一体,几乎难以察觉。与火共生的是人类过剩的欲望和追求,唤起我们的自省和反思。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雨果·席德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在绘画的平面上呈现出雕塑所特有的体量感。他的作品模糊了绘画和雕塑,画布和媒介,控制和自由之间的界限,并利用形态和伪装创造了技巧与观感之间的动态平衡。
 
 
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建
万物循环的生动演绎
 
长期以来,森林作为孕育生命的贮所,也是人类美学灵感的重要来源。但面对自然,人类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熟不知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来无关主导与被主导,而是相互适应与妥协。雨果·席德的作品以高达2米的尺幅,通过第一视角展现大自然不同生命的图景,让被数字图像围绕的的我们看清自己的位置。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在这个突出“火”的系列中,艺术家加入了两幅以《莲》为主体的作品,作为舒缓的结尾。基于席德的乐观个性,以水作为火的对应,从而恢复了他所珍视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描绘了由不同形式生命构成的集合,用其材料和技术所特有的逼真质感还原了池塘的反射性和深度。其中,为《莲II》定制的旋转框架既是对艺术家自身创作的出发点,即基于“齿轮”的图像变换的回顾,也是对东方哲思万物循环的动态演绎。很显然,艺术家选择了野性的自然,人造的生态景观仅通过《向日葵》花田以及致敬大师梵高的作品《花束》点到即止。

 “自然的生息”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2021年, %U00A9Susan TAN
 

通过此次展览,雨果·席德从不同层面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生息”。他没有高声疾呼,而是以理性的姿态邀请观众和他一起面对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全球环境的恶化。他希望通过作品在石膏和混凝土中延续自然的循环和万物的复苏,给我们一个见证,一丝希望。同时,他用这些悖论提醒我们,一旦自然停止生息,我们也会跟着消失,人类文明的延续必须以正视气候与环境的变化为前提。

注:[1]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中,“综述(Synthesis)”一词指的是真理的更高阶段,它结合了论题(Thesis)和对立面(Antithesis)。


关于作品
 
《丛林炸弹》

在作品《丛林炸弹》中,雨果·席德用近似蘑菇云的形态展现了直达树冠的高强度大火在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效果,层叠的绿色和棕色枝叶与肆虐的红黄火苗与黑色浓烟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色彩的狂想曲。整幅作品构成了一个以半身像形式出现的人的轮廓,画面底部的黑色部分就是整个雕像的底座,画面中心偏右的位置是他的眼睛。
 
 《向日葵花束》

致敬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雨果席徳用自己的视觉语言表现人类想要留住消逝的美丽的愿望。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如火焰般一样炙热,像一朵朵燃烧的生命。席徳刻画的向日葵花束虽然色彩饱满鲜艳,可是它们的花姿显下垂状,似乎已经过了它们的黄金绽放期,正走向下一步的凋零阶段。不仅是为了欣赏,也为了引起反思。人们在花朵绽放的最美丽的时候摘下,占为己有,希望留住它那炙热夺目的美。而花瓶中过度放置的花束以及其昏睡的形态,影射出人类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对于自然的干预。
 
转动装置作品:《向日葵花束》&《莲II》

艺术家在两幅圆形画框的作品《向日葵花束》和《莲II》中巧妙设置了可转动的圆盘,使得原本静态的画面演变出动态的景象。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席徳想通过“转动”《向日葵花束》的方式给观者带来希望。倒置状态下的向日葵花束不再沉睡,反而向上生长。每个角度下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充满生气。席徳表达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野性自然和热情的生命体。《莲II》的“旋转”则是对东方哲思万物循环、阴阳相生的动态演绎。老子曾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天下)斯不善已。”
 
 《向日葵花田》

12朵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委,高昂着头颅,扭曲着身躯,绽放着,挣扎着。席徳展示了处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向日葵花朵,表现了花的精神,而这些花也提醒着人们生命和死亡的循环。艺术家使用混凝土、石膏和木材这类坚硬冰冷的材料来刻画出富有神韵、姿态各异的向日葵。材料的独特属性与作品的“绘画性” 使席徳所创造的向日葵似乎比现实中更具活力,留存了它们绽放生命的痕迹。十二件作品放置在一起,席徳创造了一个向日葵花田。通过对向日葵大小、正斜、疏密、浓淡灵巧有致的排列,用富有运动感的线条向观众呈现出充满生机的向日葵,一片可呼吸的花田。
 
《梨果仙人掌》

《梨果仙人掌》是席德藉由对个体生命的观察表达自己对生态、人性观点的又一例证。在梨果仙人掌中,艺术家强化了色彩,弱化了线条的边界感,画面整体是绿色和沙漠色,果实和花朵由高饱和度的黄色和红色点缀——体现出金属般光泽,非常夺目。丰盈的色彩和交错的线条紧密排列,轻而重,虚而实,体现了画面的质地。对席徳来说,梨果仙人掌有着粗狂的外表和细腻的内心。仙人掌具有承受最不利的环境的特质。即使在烈日下也能保持其形状。这种植物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形象,代表着永续和定力。

《木兰花》
《失火的香蕉林》
《大火后》
                                 
席德通过不同的场景构建极尽可能地探索森林大火这一主题,比如《失火的香蕉林》中可控的火势,《木兰花》中燃烧的火焰,《丛林炸弹》中直达树冠的高强度大火,以及《大火后》的碳化森林等。这些具象的场景和突出刻画的细节会让你自然而然地从对艺术概念的思考转移到对技术的观察上。木条是勾勒轮廓的线条,被矿物色粉着色的石膏和混凝土就是填充的色块,它们有的在树脂的覆盖下如瓷器的釉色般闪亮,有的则展现出自身所特有的哑光与朦胧,这些形状、颜色、和质地的无限变化像一份无法抗拒的邀请,吸引着观众感受作品细节的同时体会艺术家在创作时流露的不同情绪。


关于展览



雨果·席德 Ugo Schildge
自然的生息 Synthesis

2021.05.15 – 2021.07.10
上海市衡山路199号永平里105栋
11:00 – 19:00,周二至周六







“ 本文图文来源于杜梦堂。”



往期 · 推荐

艺术家邱志杰在三源里菜市场写字,五一假期火出圈

朱德群2.29亿破最高拍卖纪录,毕加索1.39亿打破亚洲拍卖最高纪录,香港春拍第一弹苏富比现代艺术战绩

佳士得NFT作品4.5亿元成交,艺术品交易的里程碑!次世代艺术已来,什么是NFT一篇看懂

2021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2%,网上销售创新高,富人更富,收藏动机依旧强烈年轻拍卖人成团出道,“开拍”将给内地艺术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把这个老爷爷“玩坏”这事,各界网友都兴奋了,艺术圈也坐不住了

ArtAlpha观察| 苏富比对2021年全球艺术市场的8个预测

波提切利巨制5.9亿破纪录,或被俄罗斯买家竞得,亚洲藏家为前一口买家

他于荒野居住,一年只拍一条小溪,大寒之日在湖面上做了“最孤独的展览”

2021,万物互联继续!近期品牌与艺术联名的那些成果

都2021了,为什么安利你来艺术圈工作?

彭斯:从肖像再出发

2021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22%,网上销售创新高,富人更富,收藏动机依旧强烈

ArtAlpha观察|“沉重的深度”抵不过“高颜值”和“治愈系”?

艺术圈顶流村上隆直播带货赶不上薇娅一个零头?卖了什么,卖的怎么样?

ArtAlpha观察| 新买家已入场

2020全球TOP200收藏家榜单出炉,看看都有哪些华人面孔

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

“三十而已”的艺术主线,从“梵高的睡莲”到男主偶像蔡国强

天价艺术品是怎么在拍卖会拍出来的

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

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

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

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