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卓纳画廊
6个内容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在艺术行业,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不但从与艺术家合作上下功夫,发展亲近而深入的藏家关系,不遗余力地推广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家与作品,还一直保持着对整体艺术行业的关心和思考,也为此做出过各种探索和努力。
对于新模式和新技术,画廊也一直存有好奇心,从来没有保守过,这促使了画廊自身的改变不断地深化。
从疫情期间在线展览OVR的率先使用,到刚刚推出的大型艺术品交易平台——Platform,再到昨日针对内地受众的小程序的登场,这些革新的动机都是由何而来?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而卓纳对于如今的艺术市场又是如何看待的?我们采访了卓纳画廊香港空间资深总监许宇。
ArtAlpha: 卓纳画廊在内地推出小程序,能介绍下你们这个计划的背景吗? 许 宇:随着全球化打破了地域界限,大部分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加重数字化发展。当时的卓纳画廊除了本身实体画廊业务以外,一年会参加全球将近20多个艺博会,足迹遍布许多大陆和国家。艺博会为我们与全球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产生了联系,但背后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着实不轻,这种实体博览会模式其实很容易碰触到天花板。同时,我们也看到画廊的数字营销策略大多局限于自家的官网或Artsy、Ocula这些第三方门户网站上,精简地介绍代理艺术家、艺术品和展览等。于是在2017年,我们决定进一步深化官方网站,研发独家的在线展览和问询平台——卓纳线上展览(Online Viewing Room)。自此以后,很多画廊、拍卖行和艺博会都以Online Viewing Room(OVR)来命名他们的网上展厅,这个布局无疑在过去四年内成为了全球的艺术机构的标杆。《立夏》截图,卓纳画廊双语线上展览,2020年,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ArtAlpha: 小程序的功能主要是什么?面向什么样的人群? 许 宇:小程序会带来一系列展览,及便捷的购买渠道。第一个展览是草间弥生、乔治·莫兰迪、尼奥·劳赫、吕克·图伊曼斯、约瑟夫·阿尔伯斯等14位艺术家的群展。在小程序中不但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还可以了解艺术家本人以及与客服在线会话沟通。我们面对任何对艺术感兴趣的人们,包括专业的藏家与艺术爱好者,希望我们的小程序成为现存的实体模式和线上模式有力的扩展与延伸,为大家带来更为便捷的接触艺术的方式。
ArtAlpha: 卓纳画廊最近在全球范围推出一系列线上动作,能大概介绍一下吗? 许 宇:我们今年开展了几个新的全球数字策略产品:比如《节目》(Program)和《对话》(Dialogue)。它们并非只是单纯的直播,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网上盛事,包括邀请到多位艺术圈的领军人物来做演讲及直播导览,当中提及的作品也会在画廊的实体空间里出现。还有新成立的公司Platform,是专注于提供线上购买艺术品的服务平台。我们严选了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画廊的优秀作品,从下单到运输,是一套完整的流程体验,这个创举是艺术行业首次实现了大型电商平台的模式。
卓纳画廊近日公布的全新艺术电商公司Platform,platformart.com卓纳画廊为了更好地与亚洲市场展开互动,三年前在香港开办了画廊空间。我们一直希望能跟使用华语的观众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也察觉到中国的客群近年集中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平台,所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也孜孜不断地为国内观众提供便捷的资讯和对话平台。微信和小程序坐拥强大的数据功能,也没有年龄限制。无论是00后的新用户或资深客群,都可以透过互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家当下对于艺术品的需求,和人们的审美趋势。卓纳画廊微信公众号
ArtAlpha: 小程序的推出,显示卓纳对于内地市场更为关注了,内地市场最近从拍卖来看是非常火爆了,您从画廊的角度看,市场目前的反馈如何?您们会加大对于内地市场的投入吗? 许 宇:内地的市场在呈几何形增长,不同年龄段的都有,有不同收藏背景的客人,不同审美趣味的客人都在扩充这个群体,这种增长的发展的潜力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媲美。我们也在逐年增加对内地市场的投入,比如我们参加的博览会更多,展出作品的质量也加强,希望拿出最好作品回馈内地的受众 。2019年巴塞尔艺术展的卓纳画廊展位
2019年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的卓纳画廊展位
明显地,推出小程序也是我们对内地市场投入的表现。拍卖市场只是市场加速发展的一个侧面 ,但从我们的观察来说,客群加速融入和成长,渴望得到更多关于艺术家和艺术流派发展的资讯,及辨识作品的技能和知识。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在艺术的介绍和教育层面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艺术,打开对话。因此,小程序的出现是非常必要和适时的。
ArtAlpha: 这么多年的线上布局推进,有什么成果和反馈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许 宇:线上线下比重各自都会拓展,线上包括网购的电商平台、常态业务基础的在线展览、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小程序。而线下会关注城市拓展,以城市为圆心,更精准地着重开发本地客群。线上平台的开发本身不是为了缓解疫情的局限性,却正好弥补了这个特殊时期产生的阻碍,但是画廊的网络营销布局本身顺应的是艺术市场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双管齐下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现有和未来加入的艺术消费者必然会更频繁地使用线上平台,所以数字化平台是必要的,但线下的根本依然是持续呈现优质的实体展览。
刘野线上工作室,2020年Liu Ye’s Studio, 2020.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刘野2020年纽约卓纳画廊个展《书与花》,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ArtAlpha: 卓纳作为顶级画廊,一直很关注整体业界的生态。而之前业内一直有讨论的赢家通吃,或者头部机构愈发强大,造成其他二三线机构的艰难处境,您怎么看待这样的提法?互联网是否会加剧这种状况? 许 宇:我们很注重整个业态的良性发展,所以一直在倡导很多建设性方法,比如巴塞尔博览会大画廊可能为小画廊均摊更多展位费用,包括疫情期间提供了Platform的OVR支持,把我们的OVR客群资源共享了给更多不同城市,比如纽约、洛杉矶、伦敦、欧洲法语区等地区的中小型画廊。Platform为纽约中小型画廊助力
在过去的20年里,整个艺术发展是非常快的,数字产业和奢侈品产业的革命性巨变带来了影响和启发,所以整个产业本身应该求新求变。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们经常只局限地察觉到头部艺术机构在变强,但很少去讨论、深究或借鉴他们发展的经验。但重要的是,这些经验都是可以借用,甚至是因地制宜地参考与采纳的。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的卓纳画廊展位
2020年上海021博览会的卓纳画廊展位
我们的现状并非是头部机构强大而挤压到了其他机构的生存空间,而是不同梯队的选手其实走进了不同的赛道当中,有些跑道随着模式的变化逐渐变宽,相应的,从我们的视角上来看,另外的跑道就相对变窄了。我们都应该看到更大的蓝图,试着理解蛋糕本身在越做越大,但如果大家本身无法跟上行业变化及潮流发展的话,就会有更多新血去取代之前的老面孔。所以,在这个所谓的版图变化上,大家还是需要更多地去探寻其本质。 ArtAlpha: 卓纳进入亚洲三周年,您一直作为核心在帮助其运营,目前您怎么看待这些年发展的成果?给亚洲市场带来了什么,画廊自身又收获了什么? 许 宇:卓纳画廊在亚洲的三年半其实改变了业内惯常在华语区拓展时的预设模式,比如我们更在乎的是内容发展和市场基础的建设,而不是在地基不稳的情况下加速许多内地项目的露出。我们非常注重内容制作和生产,我们也一直在领导数字平台在亚洲的建设以及传统的纸上出版。比如我们专门为亚洲的观众带来了中英双语的《聚焦》(Spotlight)系列丛书,和这三年半期间深度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希望给国内客群提供多媒体图片、文字资料、视频和最即时的讯息,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可以初步了解艺术家创作的动向和他们作品的来龙去脉。
Spotlight 丛书系列Photo by Kyle Knodell. 图片由卓纳画廊出版提供另外,我们希望通过画廊系统内的一二级市场配合,帮助亚洲的客人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亚洲的展览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核心 ,过去和以后没有作出妥协或质量上的含糊,更不会为了诱导消费,拓展本土市场而刻意展出带着亚洲风情的作品。2021年6月10日开幕的JINGART卓纳画廊展位上的作品在业内刷屏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鸟〉之习作》,2020年 亚麻布面油画 36.2 x 29.8 cm © 米凯尔·博伊曼斯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ArtAlpha: 这次卓纳参加JINGART的参展策略是什么?今年还会有什么样的亚洲区的博览会会参加? 许 宇:这次JINGART的定位是对去年11月在上海的ART021和刚结束的香港巴塞尔进行的呼应和延续,我们希望在每一年的周期里面,华语区的客人可以通过这三个博览会的轮转,以及和画廊的深度沟通能获得最理想的作品。下半年我们还会参加ART021,希望能够继续带来杰出的艺术作品惊艳大家。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源于卓纳画廊,ArtAlpha,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