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英:在世界之间行走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如何体验天地,如何表达感知的天地,艺术家刘商英给出了答案。
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南岸的西海美术馆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 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让· 努维尔在依天傍海的美术馆中,用巧妙的结构和玻璃的结合,给观众带来另一种观看海,观看世界的方式,也激发了艺术家和策展人们的灵感。
从2019年开馆至今,这里就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建筑爱好者热衷的打卡地,刚刚热播的《流浪地球2》也在此取景拍摄……
请滑动查看
西海美术馆空间图©西海美术馆
而正在西海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则是在这座重新定义观看方式的美术馆中,展现了另一个天地。
在过去12年间,刘商英在荒野、高原、沙漠和森林里行走、感知、思考、创作,最后将这一切带回,在美术馆呈现给都市的人们。
人们走在让·努维尔的空间中,被刘商英的世界包裹,走过山川河流,高原冰川与荒漠森林,在展览动线的末尾,另一个世界则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展开,广阔而平静的海面闪现,渔船驶过。
此刻,一段完整的地貌之旅完成了,从荒野回到人间,这一幕似乎在给人们提出疑问,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一个才是更好的世界?
在世界之间行走
刘商英出生在70年代,来自一个艺术之家,父母都是清华美院的教授。耳濡目染,自己也选择了艺术这条路,从美院附中到美院油画专业硕士毕业后,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
儿时在内蒙的一段生长经历,在他心中种下了自由的种子,平常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驱车到郊外行走,创作,或者去到更远的地方。
2010年,刘商英在呼伦贝尔草原牧民家里体验生活时,与牧民一起寻找丢失的羊的经历,让他印象深刻,他用创作纪录了这个场景。
200×570cm的巨幅尺寸,仿佛在邀请观者真真正正走入寻羊的那个时空。
寻羊的经历也触发了他的思考:人为什么要离开都市,到荒原中去?到这里,是在寻找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次年他便开启了10年的荒野行走。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在西藏阿里的创作现场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创作现场
更大的改变来自于罗布泊,他将38米长的画布铺在雅丹地貌上,用手拓印出人和自然接触的痕迹。
而这一突破在阿尔金山得到升华,他用10米画布纪录下他追寻牦牛足迹的过程。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在新疆罗布泊的创作现场
行走也不总是艰辛,天山一行则让刘商英意识到甜美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他为了留住天边的彩虹,用鲜艳的色彩画出了它们并植入大地。
从生成,共存到植入,刘商英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获得自由,创作的自由,材料的自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在新疆阿尔金山的创作现场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在新疆天山的创作现场
刘商英的行走不同于“壮游”,走向荒野并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猎奇和探索,而是内心所向,在他看来,身体和灵魂本应属于浩瀚天地。
他在野外的创作也不同于普通的写生,他的创作完全是沉浸式的,他将身体融入天地之间,这是主体,而绘画只是这一行为过程中一个与天地日月对话的出口。
他用笔,用手,用沙,用泥土……创作,所有的表达都是直接、热烈、毫无保留的。他选用巨大尺幅的画布创作,仿佛在诚挚的邀请观者身临其境地走入他所体会的世界。
他的每一次极致而炽烈的表达,都能深深触动观者,让其感同身受,和他一起遨游在天地间,仿佛脱离肉身,在山丘沙漠中狂奔,在山川高原中飞翔……生命的意义在此刻被重新思考。
有观众看过刘商英的创作后,评论到,他不是画家,而是灵魂的摆渡者。
如何呈现刘商英
刘商英的创作,是一场身体和自然的对话,正如他所说,自然在变,那作品也必然发生变化。他的创作既有过程,又有结果。
如何呈现他这十余年的行走和创作也是一个难题。
策展人需要面对形态不一的作品,以及需要给观众一个了解这些看似抽象的作品的背景,以及不动声色的将观众带入艺术家的世界,最后激发共鸣和新的思考……
策展人郭小晖认为刘商英的艺术实践结合了两个部分:思想和行动。
这两个部分也成为了展览策划的线索,展览标题“在世界之间行走”中的“世界”,郭小晖解读为并非单纯地指向人类对周遭空间的简单界定,而是指人类与非人类的共生性动态集合。
“时间之“世”与空间之“界”正说明了这个集合体多种多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万事万物因其自然必然性而不断进行着接纳与互融的动态运作,这种共生性力量使人类和其他物种,甚至是生物/非生物群体产生影响并相互关联与汇聚在一起。”
展览动线与空间设计围绕艺术家五次行走项目的代表作品,分别以“行走”、“邀光”、“世界”、“诗篇”和“彩虹”作为展厅主题,邀请观众与刘商英一同展开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为了给观众提供了解艺术家创作的背景,展览用短视频画面开头,呈现刘商英的创作过程。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一号展厅“行走”,脚手架和木板打造的环形空间震撼呈现了刘商英最大尺幅的创作,38米的巨幅作品将观者包裹,壮阔的荒野仿佛就在眼前。
这也开门见山般地给观者最直观和迅速了解刘商英创作提供了窗口。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而二号展厅“邀光”则追根溯源,从《寻羊》开始,为观者呈现艺术家荒野行走的初衷和由来。
在这个展厅,可以看到刘商英的绘画功底,这也是为他未来更自由创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三号展厅“世界”中,以阿尔金山创作的《足迹》为线索,环形的展柜中是刘商英行走时留下的物体,有动物的头骨,有胡杨枯枝,也有人留下的痕迹……幽暗的灯光下,呈现了艺术家对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思考。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接下来的“诗篇”则是对于天山创作的展现,走过诗篇欢快的色彩就来到美术馆的玻璃盒子,与巨大的玻璃幕墙外海天相望,让人们再次回到了现实世界,这是策展人为观众设计的“喘息和思考”的空间。
请滑动查看
刘商英个展“在世界之间行走”展览现场
在“彩虹”的展厅,一段45分钟关于刘商英创作的视频为观众打开更多谜团,也再次将这段旅程推向制高点。
尾声,刘商英在阿尔金山创作的20件彩色绘画依次矗立排开,在狭长的展厅组成一道“彩虹”,此时,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交响乐之旅圆满落幕,彩虹的回声似乎成为了某个永恒。
为什么要诗意的栖居
刘商英试图通过把自我置入无限空间,通过行走中的绘画来重新维系个人和大地的联结。
这个过程,是关于海德格尔关于“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的思想的一次重访旅途,也是重启人类与非人类、自然和大地的新交流,使得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宇宙尺度的行星规模中发展生命的活力。
而行走这一举动,则意味着以一种行动中携带的异质化特性,以一种流动的方式去打开原本被固化的同质思维和僵局,为拓展差异性与自由本质打开通路。(*)
*此段来自星空间提供的展览前言部分。
▲ THE END ▼
《玛尼石》,布面丙烯,100 × 200 cm,2012
《玛旁雍错》,布面丙烯,95 × 200 cm,2011
《玛旁雍错19号》,布面油画,160 × 240 cm,2014
《玛旁雍错27号》,布面油画,160 × 240 cm,2014
《荒原16号》,布面丙烯,137.2 × 93.5 cm,2019
《荒原计划19号》,布面油画,沙土,240 × 320 cm,2019
《彩虹-18》,布面油画,160 × 240 cm,2021
《祁曼塔格4号》,布面油画、沙土,240 × 480 cm,2021
《沙子泉4号》,布面油画、沙土,240 × 320 cm,2021
《沙子泉6号》,布面油画、沙土,240 × 320 cm,2021
关于艺术家▼
关于策展人▼
关于展览▼
艺术家 Artist
刘商英
策展人 Curator
郭小晖
展期 Duration
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3月19日
空间 Space
西海美术馆,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银沙滩路1111号
※展览由郭小晖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西海美术馆创始人孟宪伟担任出品人,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的协助支持。
往期推荐
· 90后登场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重大转折?来看看策展人,画廊,拍卖行,收藏家们怎么说
· 亚洲最大型博览会火爆开幕,新加坡SG是否能超越香港巴塞尔?
· ArtAlpha观察 | 与海外拍卖行合作,是否是内地拍卖打开西方市场的机会?
· 总成交15亿美元!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慈善拍卖专场缔造有史以来最贵私人收藏
· 2022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出炉,高净值收藏家继续购买更多、更贵的艺术品
· 销售和人流量强力反弹,豪门艺宴巴塞尔2022现场直击和销售报告
· 90后艺术家与77岁高古轩约会,作品价格从400美元涨到160万美元引争议
· 专访豪瑟·沃斯合伙人马克·佩约特:沃斯夫妇待我如家人,在这里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