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墨斗鱼:牛蹄支河旁的故乡

墨斗鱼 鸿渐风 2023-04-30

牛蹄支河旁的故乡

墨斗鱼

 

父亲说:你的衣胞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它消失在哪里,你的牵挂就在哪里。


乡愁是人一生中永恒的情结,在歌中,是一架“吱呀”的水车;在画中,是吴冠中的写意水墨;在诗中,是余光中的一枚小邮票;是流沙河的那一只蟋蟀,是月饼、是桂花、石榴果;是故园飞黄叶,是野塘剩残荷,是南飞的雁,是田间一堆堆草垛;是席慕蓉诗中“一种模糊的怅望”,是卡森·麦卡勒斯笔下“混合着孤独的怀旧”。


你那随时可以切换的乡音,对周围地理的比照,对异乡气候的比较,对他乡风土人情的评判,凡此总总,无不打上你故乡的印记。几株野草,一阵雷声,几片的落叶,抑或是初冬的残雪,都会让你的乡愁骤然而至,毫无防备。而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我们知道家乡永远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总想回家。


你是故乡的产物,你因为故乡而存在。故乡是你心口上的一块痂,只有在乡愁的浸润中,它才能软化。


一、故乡的黄花


江汉平原的乡村,大抵房前屋后都植有黄花,乡民们也叫它金针。盛夏午后在母亲的驱使或劝诱下采摘黄花的经历,更是一个个乡村少年难以磨灭的记忆。这种可以食用的花卉是当时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适合采摘的时间仅仅几个小时。夏日午后,暑气袭人,母亲虽爱子怜子,无奈也必须呵叱他们下田采收,语多强迫,但心实不忍。子女们偶有不愿入田者,母亲也只能摇摇头,叹气了事。但子女更多的是老老实实依言从事。母亲脸上虽有笑意,心却觉得有所亏欠。在朴实的乡间,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大都如此吧!


黄花书名为“萱”,本作“谖”,有忘怀之意。黄花是我国最早载培的观赏作物之一。《诗经·卫风·伯兮》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旨也可解为母亲思念远征儿子之意。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故又名忘忧草。苏颂《图经》里说:“萱草利心志,令人好欢乐无忧”。黄花又名“丹棘”,因此有"欲忘人之忧,则赠之丹棘"的诗句。此“忧”想必是怜子念子之忧,故又称母亲或母亲居住的地方为“萱堂”。古人以“北堂”代表母亲,游子远行前,在北堂种上萱草,希望借此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故《红楼梦》里说“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


乡间母亲及子女采摘的黄花都被当作经济作物换成了钱,又换成了书本、文具或学资。学子成材或不成材,但终归长大成人。黄花也确成了解忧草,既解了家用之愁,又解了哺儿之忧。乡村子女长大后遍及各个地方,这“忧”也随子女蔓延到了各处。

记得那年一个夏天的午后,采摘还未开始而暴雨骤至。我正庆幸可逃过一“劫”,母亲却在雨中抢摘半篮,全身淋湿。表情急切而无奈,我却开心不已,不料却陡然挨了母亲一巴掌。少年时代之不理解父母,总是如此吧!小小的风波过后,暴雨也停了,未经采摘的一大片黄花在雾气氤氲的田野里肆意开放,花香袭人,摇憾人心。虽经多年,回想起那个午后,仍觉得雨气空濛,黄花耀眼。


离开故乡好多年,再也没有见到那样摇憾人心的黄花了。母亲也离去多年,早无忧可忘了。城市公园的苗圃里也种上了观赏用的萱草,在盛夏里三三两两的开放。每次路过,我也不会多看几眼。因为我知道,我与忘忧草的联系己是昨日之黄花,尘封在那记忆里了。我已不再是那个少年,这些黄花也不是我老家门前田野里的忘忧草了……


二、医者常青


前年冬天,父亲打电话来,聊乡村的一些人情物事,末了他说了句“常青死了。”父亲又说他得的是癌症,因不愿拖累家人,自己喝药而死了。死前留下遗嘱,遗嘱上细小的债权债务,人情往来均罗列详细,安排妥帖。父亲很有些伤感。一来是族人,虽是远枝,也是朋友。二来常青作为村里几百户的乡村医生,虽小父亲一些,但几十年的生活中多有交集,我也替常青医生感到十分惋惜。


对常青医生最初的记忆,约是在小学二年级时的一个闷热的午后。大雨将至未至,我可能是中暑,肚子疼得在地上直打滚。母亲背了我来到简陋的乡村诊所,常青医生一身短袖的白大褂,不慌不忙,用收腰的玻璃器皿调制了半杯难以下咽药水,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十滴水一类的药,强逼我喝下。记得当时大雨倾盆,过了不到半小时,就云散雨收,我又能在雨后的院子里踩水玩耍了。后来就对医生有了一种特殊的敬畏感,每次在路上遇到常青医生,我总是主动打招呼。


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看到常青医生在路边给一个男人灌一杯又一杯的颜色奇怪的药水。听大人们议论,原来是村里一名强壮的男人因为生活琐事,喝农药自杀,又心生悔意来医院求救。常青医生掐住他的后脖子,强行灌入药水,男人表情狰狞痛苦,喉咙中发出奇怪的吼声,吐出一些暗黄的汁水,地上则是一片狼藉。当时好多人围观,夕阳斜照,给整个场面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在我的记忆中笼罩多年。


1996年我爷爷病重,我去请常青医生。事后临走时他说,你爷爷这个病恐怕是治不好了,每个人都免不了的,你不必过于伤心。而奶奶也在2000年夏的一个午后在躺椅上休息时归山,当时也是常青来进行抢救。后来他对安慰我说,你奶奶说走就走,是有福之人。后来母亲病重时,我回家照料,和常青打交道的时间就多了,他格外细心认真,事后我专门买了礼物上门去感谢过他。

在常青医生几十年的行医经历里,村子里面的一个又一个的老人都在常青医生的眼前逝去。乡人戏言,整个村子里的老人都是死在常青医生手里的。其实大家都知道,在这几十年中,他消除了不知多少人、多少次的痛苦。经历这么多的人逝去,而将死亡的阴影留给了自己,我想常青医生的心理应是够强大的吧。他选择喝药而死,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有轻生的成份,但别人又怎知他作为一个医生,对生命会有怎样的尊重呢?人们常说医者仁心,我想常青的心是仁慈的,也是坚韧的。他自己选择药而死,似乎是轻生,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坚强呢!


古人说“死生亦大矣”!更应“向死而生”。美国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写道,“动物似乎都有这样的本能:独个儿去死,在背人处去死。即使最大、最招眼的动物到时候也想法荫蔽自己”,如鸟类、猫、狗和大象等。它们在死亡来临之前,会寻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后,静静等待死亡,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生命的最后阶段。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意义,那么他将会更有能力抵抗死亡的恐惧。只有真正活过,才能理性而坦然地面对死亡。在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候,选择理智的面对,我想常青医生应就是这样的一个智者吧!


三、唐氏综合症


村西头一户人家,有个独子,叫做“云章”。现在想起来这名字大有来头。《诗·大雅·棫朴》中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于此,似乎可以窥见昔时乡间夫子的影子。云章有残疾,现在想可能是属于“小儿麻痹症”一类,村子人毫无顾忌地称他“云章摆子(乡音念bāi zi)”。


关于他们家,有几件事情至今记忆深刻。


他们家里有一台木制的织布机,当时村里已没有种桑养蚕了,偶有种植苎麻的,但也只是用来制作麻绳用。织布机上丝线缠绕,对一个没有见过这样东西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物件。一个老奶奶满头白发,可能是长期在织布机上操作,脊柱已严重变形,步行都要用拐杖来支撑了。云章就是这位老奶奶的儿子。人长得很清秀,据说很聪明,会做很多手工活,会用补鞋机修补鞋子。他们家特别穷,云章身有残疾,很晚才成家,但老婆是个“傻子”。就是所谓的“唐氏综合症”患者,亦称“先天愚型”。


对“唐氏综合症”这么专业的名词有所了解,是我成年以后的事。彼时才知道多年以前的乡村生活中,就见到过这样的病例,只是当时不知道这么专业的名称罢了。


年少无知的岁月中,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心一个这样的家庭。小小的乡村基本上算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所以还是偶尔能听到一些消息。后来听说云章有了儿子,但也是个“唐氏综合症“患者。


有一次,我在屋后的河边看书,看到路边一个长相特别的女人,抱着一个被子包着的孩子,和云章在一起拉拉扯扯。原来他老婆好像在他家受到歧视,过得不开心,抱着孩子回娘家。他们在一起拉拉扯扯半天,女的表情木讷中带着凄惨,想要说什么但只是嗫嚅而已,想要走,脚步却几次趑趄。但对怀中的婴儿,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关切与不舍。由于时间久远,当时他们怎么离开的我却忘记了。


后来到了外地,很少回乡村,偶尔回家时,总能零零星星得到些有关他们的消息。听说他还是一贫如洗,孩子长大了,智商低得可怜。而他已和他老婆离了婚,他母亲也惨然离世。孩子由他父亲抚养,他到外地跑江湖去了,可能还是做点手工活。乡人对于别人的苦难,一向是言虽鄙视、心里却多是感叹。毕竟事情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谁又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呢?


有年春节回乡,在村里的小集市碰到云章的儿子和他爷爷。他儿子蓬头垢面,身上脏乱,在地上捡垃圾,随地大小便。一个乡人骑着自行车经过,他儿子径直迎上,骑车人一个急刹车,差点撞上。骑车人破口大骂,“你个傻儿,早晚有人要遭殃在你手里!”周围的人哄然大笑。他爷爷表情木然,可能是这样的场景经历太多了,已麻木了。


再后来就没有怎么听到云章的确切消息了,似乎听说他到外地后重新成了家,生了小孩云云,但可以确定的是,再没有听到有关他那儿子的消息了,连生死也无人提起。


光阴如流水,与云章一家有关的故事就这样在忘记中划上了句号。但这又似乎的确不是一个故事,缘起不清不楚,没有高潮,没有悬念,没有反转,甚至没有一个称得上结局的东西。当事人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自己没有亲见,妄加揣测当然也只能是水中望月。而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少年对人世间无涯苦难认知的坚强注脚,就这样深深的留在了我有关乡村的记忆中。作为一个个身形健全的乡民,没有人有义务和闲心去探寻当事人的心境、想法,所作的挣扎,抑或是妥协。也许,厌弃这些苦难,嘲笑这样的人或人生,正是给了正常人一种心安理得、置身事外的虚幻的安全感与优越感,给了人们活下去且觉得幸福的理由吧!就像是一面镜子,总能照见光鲜的自己。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力量介入其中,来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是任由这样的人们陷入个人悲剧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当时时常这样想:庄子说,人生于世,如“游于羿之彀中”,运气不好的就会中箭。又说“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说的就是他这种情况吧!


现在知道了,这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产妇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症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最好手段是在产前终止妊娠,且相关的病人不允许结婚。如果当时有这样的知识的话,云章不选择结婚,或是结婚后不生产,是不是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版本呢?或许。


前年春节回乡,在村东头又看到了一个“唐氏综合症”患儿。是个女孩,一样的相貌,表情呆滞的在门口玩泥巴,听说她出生在三年前,即公元2015年。

 

故乡是熟悉的,熟悉得你甚至找不到一句适当的句子来表达;故乡也是陌生的,陌生得你只能借助别人的诗句来怀念。


故乡是鲜活的,鲜活得河流也改变了你记忆中的方向;故乡也是陈旧的,陈旧得如同你被蛛网尘封的记忆。


故乡是苦难的,多少乡村才俊因为历史、环境的局限,一辈子胼手胝足,老死在这片土地上。故乡也是伟大而无私的,哺育了你我的身体,造就了你我的灵魂,让你我去追逐梦想。


故乡是进步的,被汹涌的时代潮流裹挟着艰难前行,但却总也成不了你认为她应当成为的样子。


江汉平原的牛蹄支河故道旁,就是我的故乡。


 【注:照片来自网络】

*********************************

往期文章回顾:

舟帆:端州赏砚

杏黄:巨变时代的家庭悲剧(上)

孟笔韩诗:家庭【群口相声】

老牛:一封迟到的祭文——忆渔薪边明玉先生

天门籍作家杨柳:美学专著《想象论》后记

欣  姥:故乡天门琐忆(之一)


  欢迎大家在公号“发消息”处留言。您的留言,可能出现在每周的留言精选中。应大家的建议,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本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畅叙乡情,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小编将加您入群。

    赐稿者请将大作投递至:tsangsj@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