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熬浆糊:在世界的尽头

小熬浆糊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影评】


   在世界的尽头

   ——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爱


                            小熬浆糊



入夜,妈妈把大卫带到密林深处。

大卫:这是个游戏吗?

妈妈:不是,你要留下来。

大卫:妈咪!你几时来接我?

妈妈说:不会了……

大卫哭了:不!不!妈咪!求你!

妈妈也哭了:他们会毁了你的,大卫!

大卫紧紧抱着妈妈不放:妈咪!我再也不弄坏我自己,也不偷着剪你的头发了,我会做你真正的儿子的……

妈妈强塞给大卫一些钱,告诉他千万不要往屠宰场那边去。她哭喊着一把推开大卫.:大卫!原谅我没有告诉你真实的世界!

妈妈哭泣着开车离去。

汽车灯光消失在远方,只有大卫悲伤地站在森林里。和他一起留下来的,是他的好朋友——毛茸茸的泰迪熊,一只超级机器玩具。


这是一部电影里的情节,一个叫人撕心裂肺的场景。我把这段视频录了下来。时间过去了好几年,大卫那双忧伤的蓝眼睛依然时不时在我眼前晃动,一眨不眨。在电影里,大卫的眼睛真的从没有眨过哪怕一下。于是我很想写点什么,试图通过写作来平复那双蓝眼睛传递给我的难过。

大卫是智能机器人,一个人造小孩。


大卫和泰迪绝望地看着妈妈的汽车消失在黑夜里



电影描写的是21世纪下半叶的事。妈妈叫莫尼卡,儿子马丁得了绝症,夫妇俩把儿子冷冻起来。在机器人研究部门工作的丈夫,带回了一个小男孩,用以填补马丁留下的情感空白。这是他们刚研制的,全球首个输入了情感程序的机器小孩。除了不吃不喝不睡,看上去和真小孩毫无差别。莫尼卡从拒绝到喜爱,一家子快乐无比,直到她自己的亲生儿子马丁因医学发展而被治好归来。

马丁受不了家里还有一个分享母爱的孩子,经常作弄欺凌大卫,大卫又频频惹祸。一次在游泳池,大卫不慎和马丁一起跌入水里,人们忙着救起马丁,大卫却被遗忘在水底,马丁父母甚至怀疑是大卫把马丁拉到了水里。更要命的是,由于智能机器人日渐增多,人类认为影响到了自己一统江湖的美好愿景,建立了机器人屠宰场,专职的机器人猎手四处出击,大量捕杀机器人。这就有了本文开头莫尼卡抛弃大卫的场景。

大卫在彷徨无计之时,结识了另一个智能机器人乔,乔是个专门取悦女性的舞男。

很快,机器人猎手的直升机发现了他们,天罗地网将他们和四散奔逃的各种机器人一网打尽。泰迪本来已成漏网之“熊”,为了大卫又自投罗网。泰迪在危急关头体现了比人类还充分的“人性”。

恐怖的机器人屠宰场像古罗马角斗场,人类把这里变成了满足自己追求血腥刺激的杀戮盛宴。大卫他们被关在铁笼里,目睹了拉出去的机器人被巨大的电锯切割,或是装入炮筒,射向火堆,或是浇上机油焚烧。总之,怎么刺激怎么玩。一个面容姣好的女机器人在被焚烧前,没忘了送给大卫最后的微笑。而看台上的观众则哇哇乱叫,欣喜若狂。

这样狂热血腥的场面我们似曾相识。

18世纪,38岁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走向绞刑架时,不慎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赶紧道一声”对不起”,尽管她知道“道歉”不会改变她在革命群众狂热的欢呼声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命运,也不能改变两百多年来人们对她所作所为的争议;更早的,是两千多年前白起坑杀40余万战俘和遗臭万年的“焚书坑儒”;二战时期奥斯维辛“毒气集中营”的士兵最忙的不是焚尸,而是快乐地清点从死者身上搜刮来的金表、珠宝和钞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上世纪W.G初期发生于北京郊区大兴,以及湖南道县的大规模屠杀“黑五类”事件。“火烧”、“炮打”、“砸乱”的口号一如附着在“画皮”中的魑魅魍魉,从大字报中走入现实。大兴数天杀几百人,道县两月杀几千人,多是“灭门”——投井、勒死、铡刀铡、乱棍打,婴幼儿被劈成两半……“广大革命群众"恃强凌弱驾轻就熟,嗜血施虐举重若轻。无辜人头成为彰显阶级立场的投名状,凶残兽性则是他们招摇过市的刺青。

21世纪的下半叶正向我们疾步走来,不知届时地球上是否真的会出现电影中这样的场景。不过也没敢有多少奢望,毕竟,人类对同类是不止一次下过死手的,遑论人类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


女机器人被毁灭前不忘向大卫微笑告别



有赖于屠宰场观众中一个小女孩的帮助,大卫一行侥幸逃离。他们就此踏上了流浪地球的旅程。


大卫和乔流浪地球


曾经,在马丁康复回家前,大卫度过了令他心醉的美好时光。大卫现在一心要成为real boy——真正的男孩,他要再回到妈妈身边。在他心目中,惟有成为real boy,他才能重新获得妈咪慕尼卡的爱。

他们驾着抢来的水陆两栖直升机流浪,大卫忧郁而焦急地寻找变成real boy之路。大卫在一架自动机器“万事通”那儿得知,只有“蓝仙女”才能满足他心中的愿望。观影者得恶补一点关于“蓝仙女”的知识。在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名著《木偶奇遇记》里,正是“蓝仙女”,让调皮捣蛋的木偶人匹若曹浪子回头,最终变成了real boy。电影的借用意味深长。

蓝仙女”在哪儿?“万事通”的答案是:在“世界的尽头”。

乔说:那就是曼哈顿啊!

1942年,美国陆军启动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核武的出现不就意味着“世界的尽头”么!这是我看到的伟大导演通过情节设置与电影角色之口表达观念的杰出范例。

彼时的地球早已是“水漫金山”,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大部分淹没在水中。在一栋大楼上部尚未淹没的楼层里,大卫找到了自己的出生之地——某AI(人工智能)研制基地。在这里,他赫然看到已经完工的,以及还在生产线上的很多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孩,很多个“自己”!原来自己终究只是这些机器人中的一个!

这场景成为击垮大卫精神的致命一击——他不是real boy,不可能获得人类的认可,更不可能获得他朝思梦想的妈妈的爱。他吼叫着,愤怒地打倒了另外一个“自己”。


大卫看到了生产线上的很多个“自己”


大卫走到楼边,坐在楼沿,绝望地面对浩瀚的海洋。

这是世界的尽头,也是大卫的尽头,他静静地向着海水倒落下去。

然而,乔及时从海底救起了大卫。说及时,是因为大卫在沉入海底的刹那间,看到了“蓝仙女”,重新燃起了成为real boy的希望。他要再次潜入海底找“蓝仙女”。

很不幸,此刻乔却被“机器人猎手”抓走了。乔挣扎着留给大卫最后一句话:告诉那些女孩子,有一个乔来过这世界!

大卫驾驶直升机又深入到海底,停在巨大的“蓝仙女”面前。他不知道,这“蓝仙女”只不过是被淹没的游乐园里的一尊雕像。

更大的厄运骤然降临。因直升机搅动海水,浸泡日久的巨型游乐架突然倒塌,死死压住直升机,也封住了舱门。

大卫和他的忠实朋友泰迪,就这样坐在直升机内,透过舷窗,凝视着咫尺之外美丽的“蓝仙女”,一直到身上的能量耗尽。

为了梦想,为了爱,大卫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大海冰封,万籁俱寂。

如此长夜漫漫两千年。

直到——


大卫被困在海底2000年



直到外星人来到。

几个身材修长、面目模糊的外星人救出了大卫。

两千年的岁月并没有磨蚀掉大卫的梦想。他迫不及待走到“蓝仙女”跟前,伸手触碰之际,“蓝仙女”应声坍塌破碎(海水腐蚀两千年啊)。

大卫几近绝望。

此时,人类早已消亡

外星人手搭着大卫,片刻功夫,便读取了大卫前世今生的一切信息。他们重塑了一个美丽的,长着翅膀的“蓝仙女”。面对“蓝仙女”,大卫只有一句话:让我成为real boy!我要找妈咪!

蓝仙女”亲切地说:大卫!我可以复制出你熟悉的所有环境,也可以用某个人留下的肌肤、毛发复原整个人。但是,两千年了,这世上已经没有了你妈妈的任何痕迹……

哦!神奇的泰迪!这时从衣兜里掏出了一缕秀发——那是大卫当初偷偷从妈妈慕尼卡头上剪下来的。

大卫在焦急中等待……


大卫与“蓝仙女”


外星人亲自来了,他对大卫说:我们了解了人类的艺术、诗歌、情感等,也许这就是生存的意义,可惜他们已经不存在了。你是一个奇迹,是人类留下的最好的记忆。我们试图满足你的愿望,但是,我们发现,任何一个人的时空轨迹一旦用过,就再也无法重复使用。我们可以让你妈妈复活,但至多一天,当她睡去,就再也不能醒来。

大卫急切地说:也许我妈咪很特别,她不会死?

外星人:很遗憾我们还做不到。

两千年的梦想,两千年的爱如海潮在大卫胸中奔涌,他满怀憧憬地说:也许,就像我被冰封在直升机里的那一刻,一天,就是永恒

外星人柔声说:孩子!你一生都不快乐,我们只想让你快乐!去吧,去那边,你看那是谁……


外星人与大卫交谈


大卫奔了过去。

熟悉的环境,亲切的家!他走进卧室,妈妈莫妮卡慵懒地躺在床上,他走过去,伸手轻轻触摸妈妈的脸庞。妈妈醒了,朝大卫浅浅一笑,大卫的心一下子融化了……

一整天他(她)们都在一起形影不离,做家务、做游戏。妈妈准备了生日蛋糕和蜡烛,为大卫举行了他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日庆祝仪式。

夜晚,大卫躺在妈妈身旁,妈妈搂着大卫,给他讲书中的童话。然后,妈妈困了。

大卫看着妈妈安详的面容,他知道,永恒的时刻来到了。

他捧着妈妈的手,静静地享受这走向永恒的时光,泰迪也蹦到了床上作伴。

母子相依相偎,大卫慢慢闭上了眼睛……



大卫捧着妈妈的手走向永恒



对了,我差点忘了说,电影有个十分中性,甚至冷冰冰的名字——《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这部未来派科幻史诗巨片被列为十大科幻电影经典之一。曾获“奥斯卡奖”提名,并获得多个“土星奖”奖项及其他众多电影类奖。

这本来是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想拍的电影,他为此准备了约20年,限于科技条件,一直未如愿。库克力克于1998年去世,去世前,他已经邀请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担纲导演。斯皮尔伯格是大家熟知的大导演,其作品《大白鲨》、《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系列、《拯救大兵瑞恩》等,无一不是鸿篇巨制,拿“奥斯卡”奖拿到手软。

感谢斯皮尔伯格,让我们得以领略这部将科幻与人性,理想与商业完美结合的情怀之作。

这是一部以科幻为外壳,以情感为内核的科幻电影。影片透露出创作者对爱的执念和礼赞,时时处处洋溢着脉脉温情。一个为人类的情感需要而生产的AI具有了人类的情感,本属于人类的爱,成为大卫生存的惟一理由。大卫将“爱”演绎得如此纯粹高迈,光芒万丈,历两千年而矢志不渝。惟有“爱”能超越物我,跨越时空。所以,这也是一部童话片,让我们(应该还有导演)想起自己缺乏安全感的童年。回首审视,甚至发现整个人类似乎都还处于童年期;

这是一部感伤多于温情,悲观大于乐观的伦理电影。电影里人工智能的善良“人性”,无情地映衬出当下人类的异化与堕落。我们给了人工智能作为人的义务,让它拥有智慧与情感,让它为人类服务,却没赋予它人的权利,把它当工具,生杀予夺,这和人类先民的殖民和买卖奴役奴隶并无两样。这些年,“深蓝”、“更深的蓝”、“阿尔法狗(AlphaGo)”、Master等人工智能相继打遍人类无敌手。机器人家政、性爱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AI话题日益大热,我们的心智、人性似乎并没有与时俱进。人工智能更像人,而人,更像机器。如此演绎下去,操盘手有可能最终被操盘。影片中人类最终消亡,而人类的杰作大卫却留了下来,是隐喻,是警示,亦是自挽;

这是一部拷问人类命运,富有哲思的严肃电影。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人工智能一词甚至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这是最复杂的交叉科学,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如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材料学、仿生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关于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前景,给人类带来的后果等等,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哲学问题、伦理问题,可能还是宗教问题。人类将面对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和考验,而人类还远没有思考明白,做好准备。

或有人在窃笑,说大卫的一切行为,不过是既定程序的逻辑演绎,是算法的结果,谈机器人情感是天方夜谭,庸人自扰。先生!你真的那么确定,在将来某一天,一个高度发展了的AI,真的不会产生自主意识吗?想想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吧,才百多年,他虚构的那些上天入地的东西,如今大多早已被人类变成现实并成功超越。

我们不妨对未知事物和未来多一点耐心、警醒,还有敬畏。


斯皮尔伯格与海利·乔·奥斯蒙特在讨论《AI》剧本


结语


回到电影开头一幕——

AI研制负责人:我们要制造一款有“”的机器小孩。

与会者:现在人类都讨厌机器人,你让机器人爱人,人会爱机器吗?

负责人:这问题上帝造亚当(《圣经》中神造出来的人类第一人)时就存在(潜台词:上帝也没考虑过)。

瞧,世界的开头就不好。

世界的尽头也远没有大卫期盼的那样美好。

人类从古到今擅长挖坑,给自己,给AI,给未来。

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谨向大卫扮演者海利·乔·奥斯蒙特(Haley Joel Osment)致意!他凭籍此角色获得土星奖“最佳年轻演员奖”。海利在13岁时出演该片,他为了逼真,拍摄中一直坚持不眨眼睛。

一双漂亮忧郁的蓝眼睛。


                                     

  2019.5.4 完稿于武昌南湖


(责编:皇尝饼)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

小熬浆糊:你是故乡

小熬浆糊:万顷海涛鉴兴替

小熬浆糊:时空之魅,生命之舞

小熬浆糊:天堂是座藏书楼

小熬浆糊:小学春秋

小熬浆糊: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小熬浆糊:说短论长道楹联(下篇)(系列)

沧海一声孤笑杳,红尘万里江湖遥

小熬浆糊:人与细菌的故事(系列)

小熬浆糊:能否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论伪之五--完结篇)

小熬浆糊:与你踏歌而行

小熬浆糊:那些年我们唱过的


公众号近期文章链接:

丁存宽:长篇乡史连载《永漋纪事》(之七)

解智伟:骨子里的秋风

天问:岳口名人金焕模略考

曾庆伟:美食的标准

木划子:四岁进京记

白守成:组诗——反刍的时光

飞鱼:市声浮华,哪得贴心牵挂

丁存宽:长篇乡史连载《永漋纪事》(之六)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互动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