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友讲述:我的一天

《鸿渐风》文友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抗疫特稿】


文友讲述:我的一天

文/《鸿渐风》众文友


(按交稿时间排序)

 

魂兮归来!

文/一天一曲

 

2019年的12月份,听说武汉有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耳边风,不当一回事。接着我家乔迁,诸多烦事。又过了几天,说武汉肺病蔓延了,还死人了,比2003的非典还厉害,84岁的老将钟南山挂帅出征到武汉来了,确实感到势态的严重。元月23日武汉采取了前所没有的封城隔离,天天宅在家里看新闻,每天的新增病例过几千,吓人哪!2月6日,11点多了,我还在滑手机,从朋友圈里看到了医生李文亮病逝的信息,我好惊讶,可惜呀!李文亮,34岁,一个优秀的医生,是这场疫情的吹哨人,然而,他就这么走了。说心里话,这一夜是我最难受的一天,心里揪的疼,不禁泪流满面,一夜难眠。我曾经怀疑过,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是我的当然之想。当夜在日记里写下:这场飞来横祸,损我中华名声,害我中华人,无处诉说无处泣吟。英雄辞世成鬼神。夜难眠,心也疼,不屈魂,人已走,精神存,世世代代将记住你的芳名。
李文亮
你的名字闪闪发亮:
“新型冠状病毒”
你把哨声吹响,
而人们大脑严重缺氧,
胡言噫语污你造谣说谎,
你被训诫说教。
而当疫情掀起狂飙,
愚人恐慌又彷徨时,
你毅然决然冲到一线战场,
为民除害救死扶伤,
不幸病魔染身上,
张着饕餮大口
吞噬了你的勇气和坚强,
叫世人怎想?
为你呼喊狂嚎,
也不能唤回你中华好儿郎,
你怎能离别你那老父和亲娘
丢下称的爱妻和儿女一双?
魂兮归来!民族英雄,
中华的脊梁!
 2020.2.7正月十四


你听明白了吗?

文/因菏藕然

 
早晨坐在马桶上,照例刷手机。这是半个多月来,我每天惟一最冷静的时刻了。
李文亮医生的去世,早已成了旧闻。但他生前的生活,却被移花接木,P成了各种视频,在网上疯传。我依稀看到那些蹭流量的商家们,在暗中窃喜。一件悲愤的事情,终于“化腐朽为神奇”,娱乐足不出户的人们。中国人的幽默天真,总是超出自已的想象,让世界瞠目结舌。
有人传来李文亮医生盖过手印的那张纸。我已经收到N多次了。还是那样刺眼。
几次放大那句一问一答:
“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
据说这个场景,发生在李医生下班后的晚上。
我想知道问的那个人:你明白了你问的理由没有?
我也不知道李文亮医生到底明白了什么?
我更不知道我为什么想弄明白。
“明白了吗?”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其实,大多数人是明白的。但无法说出口。因为它是五千年文明沉淀出来的精华。妙不可言,只能意会。
李文亮医生生前的几张照片,总在我脑海中萦回。他的眼神很清纯。是大学毕业时,那种意气风发的清纯。我一直挥之不去。
看着这些照片,我好像有泪水,但始终没有流出来……
那就不能算是泪,也就不能叫“泪水”。
下午,看疫情滚动:
2月10日15:33实时更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0246宗。死亡909人。已经超过17年前的“非典”了。
据说最少还有一个爆发期,我担心这又是谣言,不敢发出去警示亲朋好友。
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已经是N多天失眠了。不如安安心心整几个小炒慰劳自己。
自酌自饮,很是无趣。
以前说“杏花村“是”酒魂“,我深以为然。今天却怎么这样难以下喉?
我怀疑自己。怀疑这酒的品质。
不想看手机。却在网上与人发生了争论。
喝酒误事,一点不假。
稍微清醒后,狠狠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
不如早早上床睡觉。
还是失眠。
几次扒开窗帘看月亮,乌云还是很厚。
猪肉降了点价,蔬菜价格一天一天的涨,早已超过猪肉了。
老鼠“吱”的一声没了踪影。貌似有狗的叫声。再听时没有了。翻了几个身,发现天透过窗隙,已经蒙蒙泛着微光了……只是这样的光色,仿佛是一百年前迅翁笔下的景致,让我恍惚中有隔世之感。                                         
                                 庚子鼠年正月十七于陋室


两个盲人
文/张明
 
公元2020年元月23日是己亥腊月29
早上醒来,微信弹出一条武汉即将封城的信息,将无数人从睡梦中惊醒。汉口火车站广场滚动播放着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一号通告
“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自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起,武汉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凭我在汉生活多年的经历看,今天无疑要进入历史史册了。
电视屏幕,汉口火车站进站口,背着行囊的旅客蜂拥向进站口,当汉口站钟楼分针指向09:45分时,一群威严的武警和公安挺胸排列组成两堵人墙,关闭了进站口。手持车票的旅客耷拉着脑袋沮丧的离去。
10点过后,汉口火车站慢慢寂静下来,我的心绪却难平静。我要看看这封城究竟是个么板眼。
住二七路的我立即出小区,在旁边的益丰药店排队买了10个口罩,6分钟后到达二七路与解放大道交汇口,这里是1号轻轨线的站。只见进出口已经关闭。“来真格的了”我心想着。
从二七路自南向北,我仔细看着这条人生走过无数次的路,眼前的情形是那样的陌生。公交、地铁停运,餐饮娱乐停业,这无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规律。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依然闪烁着,看上去是那样孤寂。
10:25我正准备穿过西侧的公交站,蓦然回首,见两个盲人站在车站,身边偶尔有路人经过。也不知我大脑受什么指令驱使停下了脚步。两位盲人看上去年近五旬,穿着十分简朴,那外套资历绝对超过20年。他俩手持八铆丝圆钢条。手握的那一端发白光亮,显然是经常外出之人。
我对他俩说:"两位师傅,武汉今天十点封城,公交地铁都停了,你们别等了。"那位男盲人回复我说,"谢谢提醒,十点前最后一班725公交会在10:25分到这里,我们赶得上。"
我连忙看时间是10:23。我想这奇了怪了,十年来我无数次乘725公交,从未留心过这个中间站的到离时间,两位盲人却记得如此精准。我好奇地问:"恁郎怎么这样清楚725路的运行时刻?"他告诉我725从春兰街开往武汉火车站,上午9:50有一辆车始发,35分钟左右到达这里,说赶得到。
我的天啊!两位盲人为生计奔波,居然具有如此乘车经验。他们虽然双目失明,于己而言世界一片黑暗,心里亮着呢。世上该有多少眼明的人却像瞎子!此刻的我,不禁对两位盲人肃然起敬。
我与他俩聊了近3分钟,果然见一辆公交车徐徐进站。我扶他俩登上了车门,随手将两个口罩悄悄塞进他们的口袋。司机显然认识这对盲人,招呼他们坐好。车徐徐启动,渐渐远去,直到从我的视野消失。
封城首日就这样来临,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格局,也将改变这座城市的格局。
我想:根据封城令,这公交也会停运,那两个盲人时间拿捏得再准,又将如何?
2019.1.23己亥腊月29


画饼充饥
文/棉花格格
 
今天中午,我跟五岁的女儿说:宝宝,冰箱里的肉快吃完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只能吃菜园里的白菜和红菜苔了。                               
妈妈,病毒怪兽什么时候走呀?要是白菜和红菜苔也吃完了,我们吃什么呀?女儿听了我说的话,也皱起眉头,忧心忡忡。
封城、封村、封路已经快二十多天了,现在每天报道的感染人数都有二三千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菜园里的菜一天天减少,连大米都只能吃二十多天了,我们还是有自家三分菜园子的农村,可想而知封城的城市人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
“妈妈,要是一点食物也没有了,我们可以画饼充饥”。当我沉浸在思索里,不知如何回答女儿问题的时候,她扬起天真的笑脸,大声对我说。
我哑然失笑。“画饼充饥”是去年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女儿缠着不让我起床,我和她在床上玩的名为“画饼充饥”的游戏。记得那一天女儿在床上画了薯条、汉堡、披萨⋯⋯女儿一直留守在老家,这些都是她心心念念的食物。看着女儿画着画着,口水都流出来了,我的心酸极了,当天下午就带女儿到天门,去大润发楼下吃了她画的美食。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一天后,也就是腊月三十的中午,我所在的天门小城也封了。我们不能带女儿去逛街了,开始了足不出户的日子,女儿再也没有吵着"画饼充饥"了。她从大人的口中及电视,手机上知道了"冠状病毒",知道了"武汉肺炎",知道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门",也知道了连医生都打不过病毒怪兽,大人小孩只有躲在家里才最安全。她不停地叮嘱爷爷奶奶"多喝水,小心感冒。"看了抖音小视频后她甚至跟我说:妈妈,是不是有人喝了蝙蝠汤才生病了,老师说要保护野生动物,为什么人们要吃野生动物⋯⋯

很多时候我都无法回答她的这些问题,这个春节每天在各种消息里,我的心像一叶小舟漂在茫茫大海里,没有方向。我想女儿今天想到"画饼充饥",一定是回忆起了曾经的心中美好吧。此后的一个多星期里,女儿每天早上都在床上兴致勃勃地玩着画饼充饥的游戏。慢慢的,她除了画食物,也开始画芭比娃娃、画小书包、画公主裙,年前那些日子我们几乎每一天都在天门逛,每天吃好吃的,每天买新的玩具,她开心极了。
然而,小家伙刚才居然跟我说:妈妈!画饼充饥不好玩,画的又不是真的!
一声叹息。期待不用画饼充饥的日子尽快来临。
2020.2.10于天门老家
 

(图文无关)

身边的真心英雄           

  文/ 小小

2020年鼠年的春节不寻常,封城封路,关门闭户,自我隔离,互不往来。今生难得的一次清静。

机不离手,信息全有。手机成了惟一能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特别是各个微信好友,微信群里,每时每刻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真伪难辨,只当是看新闻联播。没有多往心里过。

二月一日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天。当天看到一则信息,是武汉紧急招聘志愿者,刚看完,就在我们鸿渐风群里看到这样的一个快讯,我们的家乡文友,居住武汉的竟陵古月老师已经报名参加了紧急物资运送车队的志愿者。大家纷纷惊呼点赞。

这是几天来发生在我身边最感动的事情。看到古月老师的这一英雄举动,我随即也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上海还没有发展到需要招募志愿者的地步,多么希望我现在是在武汉,以古月老师为榜样,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面对朋友们的关心,古月老师却十分坦然、淡定。



  整整一天,我的手机一直没有离手,不时地打开,生怕漏掉一点点信息,我把心思全部都放在古月老师的身上,很想知道他在干些什么,是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任务怎么派发,搬运工怎么解决,封路后交通是

否畅通,闯了红灯怎么办……一个个问号在大脑中回放,当然,更担心的是古月老师的安全。直到他忙完一天的战斗,深夜抽空回复群友的关切后才放下心来。古月老师每天的任务是很繁重的,一天要跑上十家单位。晚上几个主要成员还要远程开会商量事情(《每日任务战报》略)。

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啊,比看得见敌人的血肉战场更危险!这是一个普通“鸿渐风”人的英雄之举!

我看到,家乡《鸿渐风》微信公号在此次全民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连续十几天,一天不拉地在线上推发抗疫主题文章,关注民生、砥砺斗志。而在线下,编辑部和众文友们也积极参与抗疫活动。或是配合社区和有关部门做好抗疫工作;或是积极在网上传播各方救助信息,帮助医院协调接收救援物质;或是支持帮助自己的亲友子女参与筹措救灾物质。编辑部张老师把自己栽种的蔬菜拿到路口,送给需要的人们,还将亲自做好的豆皮等食物提供给社区志愿者;还有的编辑为家乡抗疫慷慨解囊捐款……《鸿渐风》的文友们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病魔的关键时刻,践行了公号“扬故土之芳,品文化之美,彰人性之善”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天门人的担当和情怀, 历史会记住他们。

我作为天门人,作为一个普通文友,深为感动,特此记录。

抗击疫情,《鸿渐风》与家乡人民同行!

2020.2.11正月初九于上海
 

编辑张老师无偿提供给周围居民和志愿者的的蔬菜、豆皮等物

编辑给天门市慈善总会的捐款

        

多少豪雄带血行

文/郭良原
 
        昨夜无法入睡,一个84的老人逆向而行的身影在眼前挥之不去。
        那是钟南山。他一面在呼吁人们不要到武汉去,一面却挤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
        感佩之余,连夜写下了一首《七律  咏钟南山》。
        凌晨,打开手机,赫然见朋友圈发出的武汉市封城的消息。自当日10时开始,武汉全城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天啦!那是我读书、工作和生活了13年的武汉啊!
        不到十万火急,不到万不得已,是断断不会采取如此非常之举的啊!看来此次疫情非同小可。
        前所未有,欲哭无泪!
        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信息,此起彼伏的爆料,无不透露出惊恐,无不发散着不安。而同时,“武汉,挺住!”的呼号也不绝于耳。
        我在长春,在远离武汉的北方。
        然而,我的心像长了翅膀,飞向了武汉。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啊!
        我的武汉,我的武汉乡亲,你们受得了吗?
        横竖是睡不着了,我得干点什么。
        起床,开灯,取出日记本,写诗。
        我是一个诗人,此刻,我只有用我的诗为武汉加油!
        心焦急,意纷乱,难平静。
        写一句,划一句;写一张,废一张。
        终于,两个小时后,我完成了一首诗:
 

《七律   武汉武汉

多少豪雄带血行,萋萋芳草死还生。

曾驱大水连天涌,岂怕妖炎动地惊。

万众同心甘舍我,千秋绝杀宁封城。

龟蛇亘古长桥在,且待来年再赏樱。


挺住,武汉!

2020.1.23已亥大年三十于长春


(责编:鳝鱼臊子)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飞鱼:江城蜗居日记(节选)

兰若:古城宅年

大鱼海棠:疫情之殇——妈妈!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榕树:一个返乡天门人的春节历程

李俊安:美国来信

竟陵古月:讲述2——穿行在疫情高危区

抗疫诗词特辑:一片诗心在梓桑

疫情面前,他们为什么经不起镜头的“拷问”?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