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编的话:今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团赴美,展开中美贸易和技术争端的第二轮磋商与谈判。小号转载新三届学友李山泉的两篇近文,期待对列位看官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李山泉,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统系计划班,分配到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工作。1985年受美国政府邀请参加 “翰福莱计划”在波士顿大学经济系学习一年;继而攻读布兰斯特大学金融硕士和波士顿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华尔街金融圈,现任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高级基金经理,仍频繁往来于中外论坛,致力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中美有智慧避免一场贸易战
作者:李山泉
原载《环球时报》2018-03-12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在特朗普总统的主导下突变。不仅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紧张起来。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不断升级,不仅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的未来,更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秩序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本文着重就中美贸易问题讲几点看法。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在美元
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与中国关系大,与世界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系都不小。这其中大多是长时间逐步形成的。虽然原因涉及很多方面,但最主要的恐怕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引起的。众所周知,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美国成为全球的大市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美国市场作为销售的主战场。没有几个厂家不重视美国这个市场。结果造成美国成为世界各类商品的顶尖竞争地。在美国销售的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价格上,与产地国相比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于是乎,美国又成了全球的购物天堂。
美国这种得天独厚的“购买力”亢奋多年后,却造成在美元这个国际货币光环掩盖下的美国制造业实体的不断恶化。表现在:一方面,美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美国的债务不断攀升。换句话说,美国的贸易不平衡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十几年前,面对巨额的贸易逆差,美国理论界就有一些质疑的声音。然而,这种质疑最终被一种“贸易账户与资本账户总体平衡的理论”所压倒。
这种理论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只要外国贸易伙伴从美国赚取的美元,能以投资方式返回美国,实现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大体的综合平衡,美国的贸易赤字就不成其为问题。过去很多届总统与其经济顾问基本上都相信这套理论。尽管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与其他国家摩擦不断,但历届政府仍以促进自由贸易为方向,并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国际贸易框架。在WTO框架下,美国即使与不同地区和国家进一步签订很多贸易协定,但这些协定都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为目标。
特朗普上台以后,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共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未见得相信这套贸易理论。他的首席经济顾问最近迅速辞职,足见特朗普对这种理论的不屑。在实践上,特朗普更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多有烦言,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贸易条约,是造成美国衰落的主要原因。特朗普对前任极力主张的TPP也大加挞伐,认为这是坑美国的。即使最近表态准备重返TPP谈判,但估计谈判的条件也会异常苛刻。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特朗普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波澜。
贸易问题要通过贸易来解决
特朗普抱怨贸易不平衡是问题可以,但他解决问题的对策却走错了方向。道理十分简单,沿着特朗普的路子走,肯定是倒退。增加关税的结果,必将引起其他贸易伙伴的反制,最终推高全球关税,迫使各国重启贸易壁垒。曾几何时,国际贸易关税高企、进出口配额繁多、各类贸易惩罚不断的历史似乎还在眼前。以中美贸易为例,即使美国单方面提高来自中国产品的关税,却无助于改变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不平衡。因为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很容易迅速转化为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不平衡。在中美贸易问题上也有个长、短板问题。
如果将中国对美出口看作是长板,中国从美国进口可被视为是短板。特朗普的做法是砍长板。但笔者认为,双赢的做法不是砍长板,而是补短板。也就是说,中美双方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如何扩大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问题上。如果能够补足中国从美国增加进口的这个短板,中美贸易总额不仅不会缩减,反而会大幅度提高,贸易不平衡也会相应缩减。那有没有扩大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美都将面临选择
贸易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任何变动常常都具有两面性。无论美国还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减不仅容易被政治化,还在于对外贸易的变更常常直接关系到本国经济发展、劳动就业以及政府财税收入的增减,可谓影响面巨大。正是基于这个特点,笔者认为,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中美双方都有意愿解决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不宜操之过急。至少应该把平衡中美贸易纳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例如,中美能否就平衡贸易问题达成一个五到十年的规划?每年把贸易缺口缩短一个数量级,通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实现贸易的基本平衡。这样做不仅切实可行,更主要是要防止中美因过度贸易摩擦,导致世界两大经济体严重下滑,从而重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然中国有自己的难处。难处在于,如何在扩大从美国进口、适当限制出口美国之间作出战略平衡。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直接面临着买什么、买多少,美国哪里能提供,国内哪里是最大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削减出口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例如,削减什么,如何处理这些产能,都将是棘手的问题。
对美国而言难度可能更大。美国必须面对一个贸易项下与资本项下的平衡关系问题。中国如果决定有计划地增加进口美国的产品,以达到削减贸易不平衡的目标,其用于资本项下购买美国政府的债券必然会相应减少,否则钱从哪里来?即使中国不立马削减其所持有的美国债券,未来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美国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加难以取舍的问题。同时,长久以来美国习惯于从世界各地购买各种产品,即使各种宏观条件具备,其现有经济结构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步调整到位,来满足本国的需求。特朗普有几个梦想,制造业回归美国、实现贸易平衡以及维持强势美元等等,但这些梦想似乎充满了矛盾。
尽管未来中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变数,但相信两国有智慧避免一场贸易战,使中美贸易能够更加繁荣,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
延伸阅读
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战
作者:李山泉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0-03-30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一直不太愿意谈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仅是目前的热门话题,还在于大家对这个问题在看法上的两极化。我觉得很有必要谈几点个人看法。
汇率相对稳定是解决贸易问题的前提
人民币的现有汇率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期政策累积的结果,任何期望在短期内通过一次性升值而彻底解决问题的想法都是天真而不可行的。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都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才能避免两败俱伤的结局,才能避免伤害到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金融秩序的最坏结果出现。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应该坐下来谈,只要着眼于中美双方的长远利益,一定能够智慧地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来讲,中国要有效地向美国有关方面做工作,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绝不是靠政治或经济的压力所能解决的。要给中国更多的时间,使其集中精力在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上尽快取得长足的进展,为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创造条件。可以肯定地说,只有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才会实现制度上的转变。
贸易问题要通过贸易的办法来解决
中美在贸易上存在的不平衡是一个事实,作为中国应该能够正视这个事实。这种长期存在的双边贸易上的巨大不平衡,无论对美国经济还是对中国经济,都产生了很多结构上的矛盾,很难沿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发展。
解决的办法恐怕还是要在贸易上着手。从中国方面来讲,应该研究“进口战略”。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仅仅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是肯定不行的。最后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买美国的产品。
在过去,中美贸易上产生矛盾时,有计划地组织到美国采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仔细研究购买什么和如何买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而且要建立在互惠互利和长期可行的基础之上。
对美国来说,自然是要重新审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特别是对一些高科技产品应该适当放宽管制,允许中国从美国购买更多产品。这样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迅速复苏、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出售美国国债不是中国的利器
中国有些学者不太了解人民币问题的主要症结。今年4月份美国财政部是否把中国列为汇率操控国,与美国国会议员们对中国课征惩罚性的关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到底哪个威胁更大,能否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现在暂时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人民币是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就这个制度本身,如果是管理大大高于浮动,在自由经济学派看来,当然有汇率操控的嫌疑。
常常听到一些学者说,如果美国对我们课征25%关税,我们不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美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征同样的税,还可以把持有的美国国债卖光,打击美国的金融体系。
权且不说中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上的巨大差别,单就出售美国国债一事就显得天真可笑。
的确8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就国际市场的吸纳能力来说,这不足以动摇美国在国际上的金融大国地位。更何况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利用这样的机会逢低购入这样的债券,从长远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应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对于中国来说,逢低脱手的巨大损失,和如此规模的外汇储备要找到除美国债券以外的替代品的代价之巨大,可能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有些学者真要从操作的角度多加考虑些。
人民币升值真的利大于弊吗?
有些学者说,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有效抑制中国的通胀,还能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的长期发展。
的确,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高,人民币逐步升值可能是个必然的趋势。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购买力的提高明显有利,对进口的好处不容置疑。
但对出口企业来说,到底能够化解多少这样的成本上升,而不至于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了。因为,行业差别很大,不是一个简单的百分比能够回答得了的。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经济飞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资的直接投资获得的。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结果,对外国投资人来讲是成本的立即上升,是利润率的下降,是竞争力的相对减弱,其直接结果是投资意愿的下降。
当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会招致大量的热钱涌入,但这不是中国需要的,因为,其撤离的速度之快和造成的影响之坏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的。
有些学者认为,美元与人民币升到1∶5 也不可怕。我看不一定,因为那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竞争力马上下降25%,不知道有多少企业能消化这样的成本上升而继续保持盈利;也不知道中国经济增长会下降几个百分点?
“小步快跑”应该可行
在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以前,实行“小步快跑”的汇率调整策略可能是较好的办法。
相对于固定汇率而言,人民币逐步浮动起来恐怕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小幅的频繁调整可以使市场的参与者逐步习惯汇率的变动,在其经济行为中,例如规划未来、评估项目、投资国内或国际市场时都会逐步考虑汇率因素。
对于那些出口企业来说,也能逐步采取措施和对策,缓解因汇率变动带来的成本提高的压力,不至于造成大面积的企业亏损而影响到整个经济或金融体系的稳定。
更为主要的是给央行赢得时间,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浮动汇率的机制。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外汇市场还基本没有成型,即期、远期以及外汇期货市场的建立需要时日,外汇交易机构和市场的培育与完善也要花很长的时间。没有这些,我们不可能过渡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尽快抓紧实施,否则,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在人民币汇率这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上,没有绝对的赢家和输家,各种预期相互作用发生在事前,但其实际经济利益盈亏相互抵消在其后,更是一个长久的经济政策的博弈。对中国来说,要防止赢了短期而丢了长期。
相关阅读
文图转载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思享库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