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直白的历史
其他
高考丨苏建敏:1977年高考作文,攻书莫畏难
学者档案
本文作者
苏建敏,1953年生于北京,在北京读小学和初中,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当知青。1974年到西双版纳首府允景洪当了一名中学教师。1977年高考后进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回到北京。这之后一直在北京市委机关和一个人民团体工作,2013年退休。
经历很简单,人也不复杂,爱笑爱玩儿(摄影弹琴)还很健康,只要不是一本正经的事都干得特来劲。在美篇上的自我介绍简单概括为:“爱耍贫嘴的北京大妈”。
原题
我的高考作文
作者 | 苏建敏
下面这篇文字写于1977年12月7号,写作地点是西双版纳景洪中学,高考考场内。
这是我参加“文革”后恢复高考时的语文作文,作文命题《攻书莫畏难》。
这个时期我在西双版纳允景洪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文中的“牛大志”以本班一个学生为原形。
1977年的这次高考,我考上了云南大学。
大学毕业参加新的工作后,单位整理档案,把在档案中的高考全套卷子退给了我,我把它们珍藏起来。
现在把其中的作文原封不动地抄录下来,这是人生旅途上一段真实的纪录。
我和学生们在澜沧江边
《攻书莫畏难》
我在书写得很整齐的作业下面,端端正正地打了一个“5”分,合上作业本,注意了一下本子主人的姓名,“牛大志”三个字清清楚楚地印在我的眼睛里,我不禁欣慰地笑了。
“回答得真好!”我在心里替他叫好。
要说牛大志,学校里整个高二年级没有不知道他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的个头既不高大,长相也并不十分精神,参加文体活动他从来也没拿到过前几名;他的出名,全是靠他那股顽强的刻苦精神。
牛大志去年入校时就已经二十岁了,是个本族,家在山区。虽说班上数他年龄大,可要说功课,那倒着数的第一名就是他。开学没几天,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嗬,差不多各科老师都来向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报告:“牛大志功课太差啦!”“不行,他的基础实在不行。”在他语文练习本上,我给他批的第一个分数就是一个圆圆的圈。
牛大志很不爱说话,总是默默的。我跟他谈了好几次话,才基本上搞清了,原来他小学只上了四年,初中的两年中,由于受“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几乎没正经上过课,怪不得基础这么差!“他能跟得上吗?”我真替他捏把汗。
我的担心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担心变成了信心啦。我的宿舍就在教室斜对面,多少个晚上我发现他一个人还在教室里捧着脑袋思索。青兰的日光灯下,把他的影子大大地投在对面墙上。
多少次学校旁边的部队放电影,我从没在人群中见过他的影子。进入冬季后,当我不得不披着棉袄御寒的时候,我发觉他还赤着脚。我关心地问他为什么不买双鞋穿,他的脸红到耳朵跟,小声地回答:“没有钱。”不对,前些时分明是我把一张汇款单交给他的,他把钱花到哪儿去了?但当我站在他宿舍里他的床边,当我看到他枕边那厚厚一叠书时,我就全明白了。
牛大志平时话虽然少,可开起批判“四人帮”的会来,没有一次他不发言的。他的稿子写得并不高明,念起来也结结巴巴,但他总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我知道,他心里面有着对于“四人帮”的强烈仇恨,有着战胜一切困难、攻破读书这一关的坚强信心。
第一个学期结束时,除了政治,牛大志其它的功课仍然都是不及格。但我,不,还有各科老师,没有一个对他摇头的了。
我和学生们在校学农基地操场
第二个学期开学时,牛大志扛着三把扫帚来报道。原来上个学期他发觉做值日时总是找不到扫帚,于是在假期中自己扎了几把带来了。没想到,经过一个假期,牛大志的学习情况有了很大好转,作文中语言已经基本通顺了,甚至还可以不时地用上几个形容词。我为他高兴。当然,我也可以想象得出,这一个假期中他又下了多少功夫!刚二十出头的人,他的额头上,都已经显出浅浅的皱纹了。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学校里组织义务劳动----平整操场。要说当时的干劲儿,那没有什么词可以形容的。傍晚的时候,大家都感到筋疲力尽了。吃过晚饭,我无力地倒在床上,桌上那厚厚的一叠作业还没有改,“管他呢,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我把头一侧,神志开始迷糊起来。
等我一觉醒来时,已经快十一点了。我走出门去,发觉对面教室里灯还亮着。我不由自主地朝灯光走去。
教室里,牛大志伏在桌上正在专心地写着什么,我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后,他并没有发觉。桌上堆满了算草纸,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些图形和计算数字。数学书上中间的一道题前面,被红笔打了一个五星。我看了一下题,是道三角函数的题,并不是很难。“怎么,还算不出来么?”我的问话先是把他吓了一跳,接着,他轻轻地点了点头。
“先回去休息吧,太晚了,明天再算!”
“老师,您先去休息吧,这道题我昨天就没作出来,已经放到今天了。明天又要上课了,不能再拖了!”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很坚决。
“那么,我来给你提示一下好吗?”他考虑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我知道,劝他是没有多少用的。便在他旁边坐下来,随手拿起他的数学笔记本来翻看。
第一页的上面,大大地写着四个字“数学公式”,下面第一条记着:“攻城莫畏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怎么,这也是数学公式?”我不禁吃惊地问。
“什么公式?”他不解地看着我,但他一看到我手指的地方,就微微笑了,接着说:“嗯,它不仅是数学公式,也是我学习各门功课的第一条公式。”
我不说话了,安静地坐在他旁边,端详着他。他袖子还挽在半肘上,脚上的泥也还没洗 …….
啊,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牛大志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走过来了。他的顽强的学习精神,全班没有哪个同学不佩服。尽管他的学习成绩目前还排不到班内前几名,但大家都感到他是我们学习中的榜样。
我再一次细细地看着作业本封面上“牛大志”三个字,又抬起头向斜对面的教室望了望,那里的灯还亮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还映在墙壁上。我不由得又想起牛大志学习上那条公式:攻城莫畏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云南知青之页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六一快到了
给孩子终生受益的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