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你知道多少?

新三届 2020-02-26

2019世界高血压日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包括心肌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轻则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死、致残,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9亿的人群患有高血压,成为了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


高血压常见问题答疑



1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时,应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腿自然下垂,上臂置于桌上,肱动脉与心脏位置平齐。将血压计袖带紧缚于被测者上臂,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袖带的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3厘米左右。



将听诊器膜面置于肘窝部肱动脉搏动,匀速充气至听不到脉搏搏动后,再打高20—30mmHg。松开气球上的放气旋钮,使气囊匀速缓慢放气(下降速率2~3毫米汞柱/秒),水平注视汞柱凸面。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柯氏第一音)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最终消失时(柯氏消失音)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测血压时,一般需重复测2次,取其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测量值相差大于5毫米汞柱,则再次进行测量,取3次平均值。重复测量血压时,应将气袖完全放气2~3分钟后再测。



2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哪个好?


目前在医院仍多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这种测量是公认的血压测量金标准。但水银血压计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测量,而且汞污染问题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对于家庭血压测量,完全可以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建议用电子血压计逐步取代水银血压计。


血压计认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BHS)和 美国仪器协会(AAMI)标准,我国推荐使用ESH标准。


另外血压计需每半年校准一次。



3测血压测左手好还是右手好


在测量血压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医院经常只测右手?两侧测量数值不一样怎么办?



对于首次测血压的患者,应该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的血压,以较高一侧的读数为准,而且以后测量血压时应该取较高一侧进行测量。多数人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毫米汞柱,所以诊室多测量右侧上肢血压。对于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因偏瘫肢体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如果连续3次测量发现左、右上至测量值收缩压相差大于20 mm Hg或舒张压相差大于10 mm Hg,应进一步评估及排除锁骨下动脉疾病(粥样硬化或炎症)、主动脉瓣上狭窄、主动脉缩窄、上臂血管有畸形、血管炎等动脉疾病的可能。



4测量血压的“四定”


测量血压时,要做到1、定时间;2、定体位;3、定部位;4、定血压计。测量的数值才有参考意义。



5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怎么监测


初诊、血压未达标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取后2天的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参考的依据。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


测量最好选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



6首次发现高血压要用药吗


首次发现血压高用药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去就诊,确定下高血压的性质(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同时需要做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病情,如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等。


首次发现高血压用药的时机:


对于年龄≥60岁者,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立即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血压在150/100mmHg 以下,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可以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1-3个月,如果血压能将至140/90mmHg以下,可以暂时不吃降压药物。


如果血压高于150/100mmHg,或者已经出现了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必须马上开始口服降压药物。



7改善生活方式的降压作用



8如何选择高血压药


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有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B1受体阻滞剂、ɑ受体阻滞剂几大类,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选用降压药的第一原则是必须先把血压降下来,达不到目标值时降压药所谓的其他额外保护作用都无法实现。


一般原则上应该至少选一种长效制剂控制血压,每天只吃一次,血压不会忽高忽低,会使血压控制的比较平稳。在开始服药5天内,血压可能降得不明显,如果血压特别高,收缩压>180mmHg,可临时加用一粒其他短效制剂降压药。


根据血压高低、患者自身特点必要时可以小剂量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物。



9降压目标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可再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年龄≥60岁者,降压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对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者,收缩压目标值<140mmhg。



10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1、药物尚未充分起效。常用的很多降压药属于长效药物,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1~3周)才能充分起效。


2、不良生活方式没有变。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只要吃降压药就行了,继续抽烟,高盐饮食,不注意控制肥胖、血糖等。其实高血压患者,不管是否吃药,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必须得,甚至有些人在体重控制下来后血压也可降至正常。


3、降压药物效能不足。一种降压药物一般可使收缩压下降1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 mmHg,需要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小剂量联合用药比单纯加大药物剂量效果好。


4、服药不规律。有些人想起来吃一片降压药,血压高了多吃一片,不高就忘了吃,这种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还不如不吃。



11血压平稳后降压药可以停吗


高血压患者95%需终身长期用药,仅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能根治,千万不要自己擅自减药或停药。



少数高血压患者在戒烟、控制住体重,改善饮食和作息后血压也可能降到正常,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降压药可逐步减量甚至停药。部分血压长期稳定或偏低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在心血管医生的指导下逐步缓慢减药,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为止。



12老年人高血压的管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自己的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


2、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4、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



13老年人降压药遵循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降压不宜过低过快。


2、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3、多需要联合用药。


4、根据老人的合并症及降压药特性个性化用药。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存在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普遍偏低的治疗现状。高血压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哪些人易患高血压?文字太多看着乱?一张图带你读懂!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健康之窗

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

日本人普遍不运动,为何还全球最长寿?

明天的医生,都是数据“调配师”

作家马原:他和癌症和平共处12年了

李开复:患癌后我更加确信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我与癌症抗争的日子睡觉不好是短命的事

她88岁患癌现在却被誉"中国最美老寿星"

李咏话题:央视主持人患癌率偏高吗?

一个杭州人在美国治疗癌症的经历

肿瘤专家抗癌12年的经验

50年没感冒,靠免疫力战胜癌症

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

癌症患者永远不明白的真相

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国,到底为什么?

全球胃癌一半在中国,这4种人离胃癌最近

中国平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肺癌居首

癌细胞的自述:我是可以被预防和治愈的!

癌症多是吃出来的,记住这4个字!

常做五件事你就是下个癌症患者

初春晒太陽,抗癌、延寿、強免疫

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60岁小心"微肿瘤"! 警惕这15个癌症信号

一生不得癌的方法!不用吃药,简单实用

梅奥诊所治得了马原的肺癌吗?

美国公布第三版癌症预防报告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饮食、营养、运动建议

从疲劳到癌症,只有四步之遥!

十大顶级名医的防癌铁律,不可不知!

美国癌症治愈率高出中国一倍?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

     当兵岁月   青工光阴  高考之路

校园回望  浪漫故事  菁英人物

       职业生涯  学术   追师长

子女教育  健身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