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癌症患者永远不明白的真相
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
癌症患者永远不明白的真相
转载自微信公号科普中国
这是一位肿瘤科医生的自述,关于医院治疗的一些事实,关于癌症的真实看法。看完后发现,癌症其实并不可怕,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正确对待,而有时候是我们自己害死自己或亲人。
2009年毕业后,我幸运地成为某省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
工作第一天,我穿上白大褂,和主任一起查房。查房一上午,共有40多个癌症病人,他们病情各不大相同,相同的是,对我们的话都言听计从。
1
有一天,我接诊了一个肝癌晚期的老人。看他的影像片子,癌细胞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治疗价值了。再说,从老人的穿着来看,家境并不太好,更没有必要白花钱了。
出于好心,我把老人的女儿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放弃治疗。老人的女儿放声大哭,伤心地把老人带走了。不料,一个多星期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老人竟然被收住院了!
后来护士长告诉我,老人回家后不甘心 “等死”,把自己的房子卖了30万,又挂了肿瘤科的一个专家号求治。护士长还悄悄告诉我:老人还在病房里说你医德不行,自己没本事治他的病,就让他回家等死!
2
这件事没过几天,病房就住进一个患前列腺癌的离休干部,癌细胞也已经转移腹腔了。有了前面的教训,我试探性地找他的妻子谈话:我建议用相对好一点的药物,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我的话音未落,他的妻子就鸡啄米似点头,“什么药好就用什么药,我舍得给我们家老张花钱!”虽然都用了最好的药,但最后老人在病房里住了两个月,共花费了40万元,最终还是去世了。
我心里自觉愧对老人,可是家属办完后事,竟专门给我送来一面锦旗,说我把病人当亲人,努力提高了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3
更加可笑的是,有一回一个肺癌术后病人,已经70多岁,早期肺癌,即使不做化疗也可以长期生存。不料,我好心告诉他可以保守治疗的时候,他却质问我 “癌症手术后化疗放疗是常规治疗,如果听你的保守治疗,我的癌症复发了你负责?”
其实,化疗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对这种年老体弱的癌症病人来说,副作用更是致命的。勉强挺过4个月疗程的化疗,老人的免疫力就急剧下降,肺癌也随之复发,并出现了脑转移。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给老人再次手术,结果导致了更大范围的肿瘤转移......如此折腾了一年多,老人最终在痛苦中离去!
癌症 ≠ 绝症
癌症≠绝症,癌症患者第一要冷静、科学的对待自己的疾病,不要病急乱投医,焦急、恐惧,都有害无益。
我看过许多医生认为必死无疑的癌症病人,也看了很多关于癌症病人存活的研究,有的都说是晚期了,医生给判断没多少时间活了,但二三十年活得好好的。有的癌肿还在,有的癌肿消失。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都要采用手术切除,但很多人手术后复发更快。当然不排除有的癌症患者切除后没有再复发。然而,谁也没有办法证明这是切除的疗效。
不过,手术前必须极其慎重斟酌。既然癌症是细胞中癌基因变异,手术只能切除生癌的部位,不能把癌基因变异的原因切除掉,过去有的人认为术后复发或扩散是因为手术做不干净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病人受手术的损害,术后之所以复发,甚至使癌细胞更快生长,是因为降低了生命自组织的抗癌的能力。
有些癌症是可能自愈的
身体对全身细胞的管理,也像我们政府的管理。不管癌症是大是小,是如何厉害。人只要活着,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就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拼搏。
健康,是因为自组织能力有序;得了癌症,是因为自组织能力失序。不管如何失序,自组织能力还是在努力恢复有序化。因此,有的癌症,虽已被宣布为后期,被认定为不可挽救,后来竟然奇迹般地消失,就是这个原因。
以平常心看待癌症
认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对许多癌症患者,起到了安慰的作用。这种安慰,不是欺骗,符合科学,符合实际。
著名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说道:“工作中遇到很多病人,没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体反而一天不如一天。”
何裕民介绍,临床至少有两三成的病症患者是死于严重的心理休克和极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等恶劣情感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主因是精神情感不利于肿瘤的治疗与康复。此类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临床观察表明,天天神叨叨的,惶恐不安,时时惦记着是不是转移复发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茶饭不香、寝食不安者,既怕查体、又怕不查有麻烦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倾向均大大高于情绪相对稳定的其他癌症患者,复发率的差异率可大于40-50%。
“前几年,我接诊了一个上海著名中学的德育老师,患了胃癌,3年间治疗、护理的都不错,年前去做复查,自我感觉良好,各项指标均正常。”
“但他去B超室检查时,做B超的年轻医师,一边做一边说“你这个病很容易复发转移”。之后这位医师在肝内发现了有异常回声,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你肝内可能转移了。”这位老师愣了一愣,一声不响地走了。回到家后,没过几周就走了。”
其实,许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被癌症吓死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科学、正确的看待癌症,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癌症。
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健康系列
陈小鲁:亲身经历让我决心推动生前预嘱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到底住哪儿好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