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丨世卫公布老年痴呆12大诱因,吸烟少动等上榜

新三届 2020-02-26


原题

世卫公布老年痴呆12大诱因






英媒称,世界卫生组织在迄今为止关于如何避免晚年智力衰退的最为明确的清单中,指出了12种诱发痴呆症的生活方式选择和身体状况。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4日报道,根据对数十年研究结果的分析而制定的新指南认为,缺乏身体运动、吸烟、饮食不健康和过量饮酒,大大增加了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威胁。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肥胖在内的身体状况,也在认知能力下降和全面痴呆症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健康专家还警告,听力下降与抑郁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尽管他们称,这两项因素可能属于症状,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助听器或抗抑郁药可以阻止痴呆症。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在今后30年中,痴呆症患者的人数预计将增加两倍。”


根据这项新的指南,65岁以上的人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的适度锻炼以及强化肌肉的活动。除了吸烟和高血压之外,中年时期缺乏身体运动也被认为是造成痴呆症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


该指南的建议还包括采用地中海式或平衡饮食,即每天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来自糖和脂肪的能量摄入应分别低于10%和30%。


不过,世卫组织的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Ω-3脂肪酸或银杏等膳食补剂有助于预防痴呆症。专家们鼓励人们从事锻炼大脑的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进行社交互动。


参考消息网5月16日报道




延伸阅读

三个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的故事




 

说起老年痴呆,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当我们忘事、记错事儿时,常自嘲“老年痴呆了”,但大家对这种病了解多少呢?如果有家人得了此病,你知道它又会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2018年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记者采访了3位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属,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老年痴呆症,提醒大家早预防、早治疗。同时,我们也呼吁政府、社会给予老年痴呆病人更多关注、爱护与尊重。

  

“这病把我家拖垮了”

  

讲述人:张女士,45岁,目前待业。

  

7年前的秋天,我丈夫50岁,突发脑血栓,半个身子没有劲。痊愈后开始上班了,但有天中午,他去后海钓鱼,说找不到回单位的路了,不久便无法上班。

  

经专家会诊,我爱人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医生说,检查发现,他的大脑已经衰老到70多岁了,但智力连小孩都不如。你让他喝水,他站起来后不知道干嘛;算不出70减15等于多少;大小便经常无法自控。但他能清楚地告诉你自己在哪里上的小学,在哪个单位上班,就是“记远不记近”。

  

2013年,他开始总想着往外跑。国庆节前一天,他竟一个人半夜出门了。我连夜跑遍了他常去的后海、鼓楼,在各个派出所留了电话。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派出所来电话说,在北京市大兴线最后一站的地铁上找到了他。我赶过去,看到他满脸满身都是泥,好像马上要哭出来的那一刻,所有的着急、害怕、委屈,一瞬间都没了。

  

别看他现在活动和思维能力都不行,他却特想上班。去年春节,他说,单位打电话让他回去上班。我解释无数遍,说都放假了,没人上班。但他还是不信,大年初二,我不得已带着他上单位。他看到只有几个值班人员,才相信了我,回来消停了一阵。

  

对我来说,除了照顾他和女儿外,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压力。疾病已经差不多把我家拖垮了。去年11月份开始,为了专心照料他,我把工作辞了。家里没有一点收入来源,我愁得经常睡不好觉。走投无路的时候,只好向父母借钱。我想着,借吧,总有一天会还给他们。可他一点好转都没有,实在没办法,家里的房子我也卖了。

  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他有几个姐姐却十多年没来往。如果我不管他,他孤苦伶仃一个人怎么办?我有时想,我在北京真待不下去了,女儿今年上大学了,要不就带他回我陕西老家吧,起码可以和家人一起照顾他,我说不定还能出去找份工作。

  

“老痴成兄妹心中的疙瘩”

  

讲述人:高先生,60岁,国企退休职工。

  

好好的一个家,没想到竟然因为母亲的病,搞得这么不和谐。我母亲今年82岁,3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我们家5个兄弟姐妹,作为大儿子,我主动担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其他弟妹怕我太累,给母亲雇了保姆。但每次下班回来,母亲都抱怨:“保姆不给我饭吃……我的钱少了,肯定是保姆偷的。”可我问父亲,发现这都是空穴来风。最“闹腾”的一次,她竟拿着扫帚打骂保姆,一个月内我家换了7个保姆,最后家政公司不敢再派人来了。

  

一次,妹妹在给母亲清洗衣物时,发现上个月洗的衣物还堆在洗衣机里,鞋刷子竟被放在炒菜锅里。妹妹看到这一幕,生气又难过,就劝母亲凡事不要亲力亲为。但母亲却认为妹妹嫌弃她,摔门而去,没走几步就在楼下哭闹起来,坐在地上喊闹:“儿女都不孝啊!不养我了!……”自那以后,其他弟妹们比较少来看母亲了。

  

父亲在和母亲的一次争吵中,突发心梗,幸亏抢救及时,并无大碍,但此后,母亲的病情却恶化了。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刚刚吃过饭,就说自己没吃,一天要给她准备七八顿饭菜。我担心母亲的胃受不了,就有意控制着。母亲不理解,抱怨着说:“现在连饭都不给我吃了!我死了算了!”

  

我爱人有糖尿病,我也有严重的心脏病。我俩也是一把年纪了,照顾母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就向其他弟妹提议能不能“轮流照顾母亲”。但这想法一提出,其他弟妹就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二妹说:“咱妈不是一直都是你们照顾嘛,我们来了她肯定不愿意。”三弟说:“要是差钱,我们家出。”四妹说:“我们家闺女要高考,我得陪读,没时间啊!”我一气之下掀了桌子,这次“家庭会议”不欢而散了……从那以后,弟妹们除了过年,平时基本不来了。母亲的“老痴”竟成了我们兄妹心中的“疙瘩”。

  

现在,母亲还是由我们一家人照顾。今年我和爱人正式退休了,本打算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如今这基本上“泡汤”了。现在,家里一分钟都不能离开人,照顾母亲就是我退休后的主要“工作”。最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也不太好,经常失眠头痛。妻子苦笑着说:“要不了多久,估计我们也得老年痴呆了!”

 

“我活着,能动,你就还能点享福”

  

讲述人:李先生。78岁,退休工人。

  

老伴今年75岁,2009年,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刚开始时,她老忘事儿,想不起东西放哪,但生活能自理。后来,吃饭只有一半能吃进嘴里,还爱把钱藏起来,尽管吐字不清但仍能说话。

  

一年多前,她开始说不了话,吃饭必须得喂,不认识钱,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连我和一双儿女也不认识了。实话讲,如果真能换,我宁愿照顾两个癌症病人,也不愿意照顾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癌症病人至少是懂事的,他们“不乱来”,不给你“惹事”。这么多年照顾下来,我总结了下,有“三怕”。

  

一怕她丢。她丢了得有四五次了。第一次是在2013年,我们去完超市等公车回家。我在前,她在后,上了车却没想到她没跟上来,而是坐后面一辆车去了北京市近郊门头沟那边;有几次是在公园,我上完厕所出来她就不见了;还有次在餐厅,我结账时,她走了。现在,我的原则就是绝不撒手!

  

二怕她惹事。她现在的智商、是非观,连小孩子也不如。我下楼买菜,把她锁家里,她一阵捣腾把门给上保险了。我摸出她两三个小时小便一次的规律,但你让她尿时,她死活不脱裤子,一着急大小便就拉裤子里。每天光洗衣服都累得腰直疼。还有一次,她解完大便半天没出来,进去一看,正用笤帚戳大便。当时,我是真不想管她呀!

  

三怕伤她自尊。结婚53年来,我俩从没红过脸。但她有时真气人,我真忍不住跟她急。比如晚上你帮她脱衣服睡觉,她紧紧拽着不让脱。给她脱裤子大小便也是,她拼命往上拽,以为我对她图谋不轨。她哪怕什么都不知道,连自己是谁都忘了,但自尊心还很强。

  

这个病看不到头,它只会越来越严重。有时是真累、真烦,但还得告诉自己要耐心。一日夫妻百日恩。老伴呀,我活着、能动,你还能享点福。万一我动不了,先走了,就只能靠孩子们了。


专家说法

  

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张振馨教授介绍,像上述3个故事中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国约有600万,如果算上其他类型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总数超过了900万。张振馨说,社会上对老年痴呆症有一种“病耻感”。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老糊涂”、“不懂事”,而是有着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比如大脑负责记忆部分的海马区发生萎缩、脑脊液里出现影像学改变等。一般从记忆减退症状(如记不住事)到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要3~7年,平均为5年。

  

清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乔立艳告诉记者,阿尔茨海默病会损害患者多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判断力等。这些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会增加患者遭遇意外的风险,且到了后期,患者往往得卧床,从而导致肺栓塞、静脉曲张等严重并发症。

  

有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不用治,也治不好。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主任王华丽说,如果做到早确诊及规范治疗,能节约照料者每天1小时的时间,患者寿命延长2年。王华丽呼吁,除医院外,还应借助社区卫生中心、社工组织、养老机构等,积极开展认知功能筛查,让患者更早得到关注和救治。

  

乔立艳提醒,一旦发现家里的长辈有记不住事、不认路、算不清数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在照顾过程中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他们可能给家人带来很多麻烦,惹出很多事,但一定要理解,他们毕竟是病人,需要我们用爱和耐心去呵护,而不应跟他们争吵。而照顾患者的人也要注意身体,比如保证每周给自己放一天假,放松一下心情,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才能照顾好家里的病人。


(原载《生命时报》,记者江大红 高 阳 谭卓曌)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健康之窗

黄渤彻底成配角:这档9.4分神综艺,

戳破1000万中国家庭的难言之隐

最新研究:睡眠不足是老年痴呆症的元凶

一位失智症医生得知自己失智后

日本国民百岁不痴呆的11个秘诀

一张图测痴呆、脑梗、视力

玩字符捉迷藏游戏筛查老年痴呆,靠谱么?

脑不萎缩,80不痴呆、竟然这么简单

法国人的退休生活是啥样的?

李银河:退休后生活真是神仙的日子

外国人不跳广场舞 退休后在干嘛?

退休之后,养生就全靠这一个字

珊伊:在美国退休你必须提前做好财务规划

 珊伊:我在太平洋两岸候鸟般的退休生活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到底住哪儿好?

年近90岁的郭兰英,养生之道是什么?

想活,是人的本能;会活,才是人的本事

大城市"老漂":为了看个病"迁徙"3000里

102岁的老爸要把75岁的儿子送进养老院

失独老人:孩子走后,我好希望世上有“鬼”

叶永烈:不服老不行

老爸老妈的孤独, 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

日本人普遍不运动,为何还全球最长寿?

世界高血压日,防治高血压你知道多少?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

     当兵岁月   青工光阴  高考之路

校园回望  浪漫故事  菁英人物

       职业生涯  学术   追师长

子女教育  健身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