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20|致敬那些投诉过“行家”的金融机构!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520|致敬那些投诉过行家的金融机构!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对“欺骗证监会”的投顾机构进行点评,行家在“5.20”翻开了最新的投诉记录。果不其然,又是那些“真爱”的机构。


轮番上场的“鑫鼎盛”


回想今年春节,行家曾经梳理过2022年内收到的32起投诉。时隔数月,出现在后台的红点提示,又有增多的趋势。


这不,来自小号的投诉,出现了这家——鑫鼎盛期货有限公司(简称:鑫鼎盛期货)。


这个名字,行家记忆犹新。


今年4月26日,福建证监局连发三份公告,点名鑫鼎盛期货对网络营销管理不规范,反映出公司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依照《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55号)规定,福建证监局对鑫鼎盛期货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要求其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同时受罚的还有两名管理人员。杨庆华女士作为鑫鼎盛期货运营中心和交易客服部的部门负责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福建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她于2012年3月加入鑫鼎盛期货,现任总经理助理兼部门经理。首席风险官郭海容女士,因未尽到监督责任,也被监管警示。


然而,就是这篇报道,收到了署名“鑫鼎盛期货有限公司”的投诉,指责行家“侵犯名誉/商誉/隐私/肖像”。是非对错,或许毋庸多言。


而这还不是“鑫鼎盛”唯一一份投诉。其股东方厦门市鑫鼎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鑫鼎盛控股),同样因为监管处罚,出现在行家的报道中。

经查证,厦门证监局近年来至少有四份监管罚单,直指鑫鼎盛控股。但在报道次日,鑫鼎盛控股便投诉指责行家“凭借个人臆想对我司的名誉权造成极大影响”。


跨年之后,鑫鼎盛期货再度对这篇报道发起投诉。当然,均被腾讯驳回。本次故技重施,是否会有新的不确定因素呢?


不甘认错的中信期货


在后台投诉行家的期货机构,还有券业“一哥”中信证券旗下的中信期货。


2022年12月,为筹备迎新年度金融交流会,行家从业务和交流的角度,邀请了对财富管理业务在行的“行家”——包括头部券商高管、机构业务负责人,头部券商高管、上市券商总裁,共同探讨打开财富管理的“密钥”。


对应邀出席年会的大咖名单,某位署名“中信期货***总监”的人士,扔过来“三段论”——“讲话的这些人,级别有点弱了““不是大券商,二在市场上无影响力,三职级也很一般”。


为替被diss的券商同行打抱不平,行家发布了《“傲慢”还是“偏见”?中信期货浦东分公司总监了不得》一文。并在文末向网友友询问,这究竟是个人的问题,还是公司属性的问题呢?


或许是意识到出口伤人,这位从业履历不足一年的女士,在聊天对话框中认错道歉。


然而,行家后台还是收到了来自中信期货的投诉,称“通过捏造虚构虚假事实,针对我司进行诽谤,其言论脱离就事论事范畴,针对我司恶意攻击,已经毁坏了我司的名誉……”


行家想知道,“捏造虚构”的究竟是啥,恶意攻击来自何处。当事人是不是入行未久的新人?是不是拿出了中信期货抬头的名片?是不是对券业同行“大发厥词”?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条不是事实?难道是行家“张口就来”。


作为中信证券旗下期货子公司,在收到善意提点的时候,倒打一耙投诉“诽谤”,是否有损中信期货的名誉?是否也应该认个错?


否认官宣的东方投行


与2022年上半年连发30份投诉的黑龙江省容维证券数据程序化有限公司(简称:容维数据)相比,2023年以来的投诉事项有所下降,但来头却不小。


今年2月28日,证监会发布(证监许可〔2023〕425号)批文,其中明确载明“核准东方证券对东方投行的吸收合并。合并完成后,东方证券拟变更业务范围,并修订公司章程。东方投行将解散,旗下北京分公司变更为东方证券北京分公司,工商注销等程序将在6个月内完成”。3月5日,东方证券签发公告,其中并援引了证监会的批文。


为了解东方投行自成立到获准并入母公司的历程,行家通过历年年报和监管信息进行了总结。然而,“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却发起投诉,称“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对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正常开展及公司声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行家也想不明白,由证监会签发的批复文件,东方证券的全体董监高签字保证真实可靠的公告中,白纸黑字的写着“东方投行将解散”,却称行家的报道“侵犯名誉”。这是东方投行还是东方卫视,难道不让人实话实说?


无话可说的招商证券


当然,投诉行家的券商也不只是东方证券。


远的不说,在招商证券2022年报出炉后,行家发布了点评。


很快,行家收到了来自招商证券的投诉。或许是因为base深圳,这一投诉列出了一二三,还比较像是法律文件,只是内容让行家无语。


行家当时就想,这是无话可说了么。居然拿logo来说事?


对投诉产生了免疫力的行家,为了以正视听,全文援引了公开发布的诉讼文书。


果不其然,这一条投诉毫无悬念的被腾讯驳回。


秉持初心的券业行家


这些年来,以机构身份投诉过行家的金融机构,那是双手数不过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覆盖了银行、保险、信托、券商、期货、公募、私募、投资咨询、三方机构,甚至还有上海证券交易所。


自上世纪深耕证券行业以来,行家见证了曾经高光的券商落寞,曾经弱小的券商逆袭,细说忧虑与喜悦,分享光荣与梦想。


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行家作为“真爱”的提醒,初心依然是为了促进行业自律,走向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虽然说,总有一些深情“错付“”。面对行家善意的提醒,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是混淆视听,倒打一耙。既然有这个时间,为何不自我提升,加强合规呢?


当然,行家也要感谢这些投诉行家的机构。在外界的压力下,行家不畏打击报复,始终不忘媒体的职责。这也让行家的报道更加严谨,也更加坚信说真话的重要性!


520,不忘初心,我们同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服务券商二十年,携手业内顶尖精英,汇聚国内一流商务智慧,与您共同:


探讨财富管理行业格局变化

解析未来券商业务转型“新赛道”

探索打造差异化优势“新机遇”


券业行家·走近券商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欺骗证监会?福建天信投顾称系“私盖公章”,难逃被摘牌命运

券业行家·热文

自律警告“代持掮客”,曾是金元顺安基金投资经理

券业行家·热文

投行人士用高科技“打小抄”,断送“三中一华”职业生涯

券业行家·热文

5.18博物馆日 | 亚洲证券三十年

券业行家·热文

“笑果被查”,事件发酵,知名私募入股!

券业行家·热议

格力网红因“未打卡”离职,券商考勤是合规还是**?

券业行家·热议

监管表率,证监会带头降薪!券商谁将跟进

券业行家·爆文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与券业行家一起成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