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粮票都用上了,俄罗斯距离苏联还有多远?

如是大牛哥 第五十六区 2023-01-04

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实行计划经济,连沙子都会短缺。

——米塞斯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称:在俄罗斯,当局已经开始向民众印刷和发行食品券(粮票、肉票)。因为制裁,俄罗斯重新回到了短缺时代,就像一些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蘇耳关)时代一样。我按照文章中提供的线索进行了核查。得出的结论有二。第一,确实在俄罗斯的图拉地区开始向民众推出供应食品和非食品产品的票券。而且这地方距离莫斯科还并不远。据称此举目的是解决几个月以来市场上出现的食品短缺和囤积居奇的问题。第二,虽然并不能证明俄罗斯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生活物资短缺,但某些举动似乎正在重蹈前(蘇耳关)的覆辙。

我们在分析这件事情之前,首先要了解或者是回顾一下前(蘇耳关)的票证经济到底是咋回事。有这么一个著名的(蘇耳关)笑话。有多著名呢?美国总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的历史性会面的时候,曾亲自把它讲给戈尔巴乔夫。而据里根回忆,格尔巴乔夫听后哈哈一笑,说这个笑话他也听到过。笑话是这样讲的:

一个俄国男子要买一辆汽车,车行说,他要等10年才能交货。

男子问:“是早上还是下午?”

车行疑:“你要等10年以后呢,是早上还是下午有什么区别?”

男子答:“啊,因为那天管工要早上来。”


这个笑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今天读起来依然鲜活。尤其是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的人来说很有共鸣。还有太多的笑话就不展开讲了。因为再讲下去,今天的文章就又会看不见了。

(蘇耳关)的“票证供应制度”从布尔什维克夺取俄罗斯政权后即告开始,持续到1991年(蘇耳关)解体才彻底消亡。1918年的时候,彼得堡工人每天所得口粮配给是125克。事实上,有些人连一口都领不到。同一时期的莫斯科工人口粮配给是每天100克。当然,这些配给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按照四个等级。高体力劳动者,例如彼得堡“高温车间”工人的标准是每天半俄磅(227克)面包、每月一俄磅糖、半俄磅油脂和四俄磅鲱鱼。知识分子或其他被认为不能为国家贡献价值的人往往什么都领不到。而率先使用“面包票”并实现粮食计划分配的,竟然是以世界粮仓著称的乌克兰。粮食征收制几乎夺走了乌克兰农民的所有粮食。以至于后来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此后,虽然粮食配给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蘇耳关)民众依然没有摆脱物资匮乏的困扰。很多人还是吃不饱。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商店门口排队等候购买商品。连国营企业的职工也会在工作时间脱岗跑出去排队。就算能幸运的买到商品也不会有任何挑选的余地。

在(蘇耳关),几乎没有什么是不需要凭票购买的。1989 年“消费品篮子”里1200 多种商品中有 1050 种短缺,221 种食品中有 188 种实行票证供应。为了让这些票证听起来高大上一些,免得被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笑柄。不同地方还费尽心机给票证想了很多好听的名字。例如,“购货订单”(伊尔比特,1992)、“采办请帖”(伊尔库茨克,1985)、“新婚本子”(塔什干)、“顾客名片”(莫斯科,1991)、“限额卡”(下诺夫哥罗德,1991),甚至“酒精是您健康的敌人”(库尔干伏特加票,1991)等等。因为短缺,使偷窃和各种不合法的手段成为“有本事”的象征。在饥饿和短缺面前,道德和法律显得格外苍白。这其实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伟大(蘇耳关)的真实一面。

那么,今天在俄罗斯“局部”出现的“粮票”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导致重回(蘇耳关)的老路?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可能要问那位宣称“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的总统。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生活物资配给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一旦实行配给制,则意味着社会经济开始进入螺旋式下降。伴随而来的将是整个社会的退化。


我以前在文章里讲过。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都不可能完全控制住整个市场。因为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动态需求。分配,则意味着忽视个体差异。不是在满足需求,而是遏制需求。当需求被遏制的时候就会出现三个现象。

第一是消费力下降。市场越发失去活力。商品积压,生产积极性自然下降。继而会造成短缺。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计划经济的本质是短缺经济。虽然在计划分配的初期,人们可以得到“价廉物美且供应充足”的商品。但那只会是短时间的假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缺必然是唯一的结果。米塞斯有一句经典的评论: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实行计划经济,连沙子都会短缺。

第二是黑市泛滥。因为个性化的需求可以通过黑市释放。黑市,源于短缺同时也在推动短缺。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第三是权力借机寻租。囤积居奇的现象并不可能通过配给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反而给了掌管分配权的人更好的获利空间。在权力的控制下,任何稀缺物资都可能成为拿捏普通民众的“软肋”。计划经济里不是没有腐败,而是你有没有资格接触到腐败。

计划经济还会不断自我膨胀。因为计划经济的设计者会不断发现没有被计划到的地方出现问题。然后一再增加细分和控制。最终形成一种庞大的,用无数的层级进行分割的系统。每个层级都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因而遍布漏洞,盗洞。为了解决这种系统不稳定因素就必须加入自上而下的监管。这种强行插入的监管体系又成为新一类层级。不仅监管成本极高,而且每个监管层级本身,又可以成为新的漏洞,盗洞;并造成系统失稳崩溃的重大影响因素。压垮计划经济的正是计划经济本身。


计划经济对社会的伤害还在于,培养了国民的依赖性。而一个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是不会有公共意识的。他们也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那些还在怀念(蘇耳关)的俄罗斯人,其实骨子里并不是对物资匮乏的日子有多眷恋;而是放不下给自己找“一个主人”的渴望。


那么,俄罗斯真的会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吗?我觉得大概率是不会的。因为它很有可能会选择另一条更为危险的路:半计划经济半市场经济。现在的俄罗斯,哪怕是受到了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但依然没有和世界完全脱钩。在其内部,也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市场经济。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人已经睁眼看过了世界。所以,想要像以前一样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几乎不可能。那么,为什么说半计划经济半市场经济更危险呢?因为它会兼具两种经济的缺点。每当市场应该起作用的时候,会在“计划”面前卡壳。无法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而负责分蛋糕的人,会利用操控市场、掠夺私有财富制造出更严重的腐败。在(蘇耳关)时期,就公然繁殖出一批“特权阶层”。其本质是一种用制度的形式固化的集体性腐败。这些既得利益者也是(蘇耳关)无法实现经济改革的主要阻碍。

其实我们在分析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停留在新闻本身;而是应该关注新闻传递出的意义和信号。举例来说,昨天有朋友在我写的关于伊朗“道德警察”的文章后面留言称,官媒否认了伊朗会取缔道德警察。我给他的回复是,首先,我文章的重点并不是讨论伊朗是否真的已经这么做,而是在于伊朗民众应摆脱“自愿为女又”。其次,对于伊朗这样的国家,能够把取缔道德警察拿出来讨论,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进步。


今天探讨俄罗斯在部分地区推行“粮票”的新闻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推行了什么样的票证;而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坐拥一望无际的黑土地的俄罗斯,为何会重现上个世纪的食品短缺。这预示着俄罗斯社会正在产生哪些微妙的变化。如果再结合此前发生的俄军150万套过冬军装不翼而飞的神秘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某些人一直吹捧的“战斗民族”,不过是个空壳巨兽。掀开神话的袍子,底下是奴隶般的民众供养着一群吸血鬼。俄罗斯一定不会回到当年的(蘇耳关)。因为它不可能再拥有(蘇耳关)当年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但极有可能变成大号伊朗。而那位梦想重现(蘇耳关)荣光的演技派明星,下场肯定比当年的(蘇耳关)高层的下场难看得多。他对俄罗斯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俄罗斯最有可能走上现代泯主化道路的时候飞铲了一脚。而俄罗斯今天的局面也无疑是给伊朗敲响了警钟:别玩火,会自焚的!



~END~

最近三篇原创文章

各地都在逐步放开,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接受

伊朗取缔“道德警察”,人民脖子上的铁链能否解开?

如果你觉得说出真相太辛苦,那么试试沉默的代价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的公众号

求是大牛哥

wgct-001

提示:鉴于不言自明的原因,请还没有加好友的朋友添加好友。请勿重复添加。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好的内容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wgct-002


大牛哥精选原创文章

1

这不应是我们的“软肋”,而是我们的“逆鳞”!

2

我们可能正在面临一场难以承受的危机,但遗憾的是我们还一无所知

3

走出奴役,从出埃及到俄乌之战

4

所谓的愚蠢,就是看不到别人的灾难和自己的联系

5

俄乌之战的反思:一个人的改变,从愿意接受真相开始

6

让7亿农民重回公有制?你这是在玩火!

7

神秘的凯勒奇计划,阴谋论还是大预言?!

8

两千年前,我们和西方早已分道扬镳

9

中国历史转折,一场流氓战胜规则的悲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点赞、在看和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