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3卷目录

上海市法学会 上海市法学会 东方法学 2022-11-11

为进一步推动法学法律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应用,2019年起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知网战略合作在线出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每年公开出版24卷千万字规模的大型法学法律原创学术文库,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可在线查询、下载电子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集中呈现法学法律界年度有品质、有特色的内容生产。截至2021年11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2020、2021年全部72卷2300余篇文章全面完成编辑任务,1851篇文章已在中国知网全文上线,单篇下载量高达3000次。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3卷目录———京津沪渝法治论坛文集

主题百年大党的法治历程与未来展望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法律适用统一机制研究——以“类案类判”规则构建为视角


郑天衣 沈俊翔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逻辑理路


秦周权


近平法治思想中科学立法论的系统诠释


 


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内核及其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案例法治理论研究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路径研究


李公惜 崔成元


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


扩张与融合:新时代人民法院党组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思考为切入点


张劲姿  


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党领导立法的逻辑进路研究


吴家兴


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的路径探索——以党建工作和审判管理有机融合为视角


郑博涵


百年大党的民主集中制:观念变迁、现状审视与法治进路


袁瑞霞  


中央苏区监察法制的历史考察——基于三个维度的分析


 



党内法规研究

“党内法规”合理性之新论


刘涵文


党政联合发文中行政规范性条款的监督


李幸祥


依规治党应贯彻权利保障理念


李淑婷 孙玉元


论备案审查在依规治党中的运用


刘玉青


依规治党之“规”的属性及价值功能探析


王鹏才


党内反腐败法规在治理腐败中的规制困境与路径完善


张一献



司法建设


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探索——以村委会参与法院巡回审判为路径


乌云嘎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基层法院参与诉源治理路径分析——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严玉婷 张晓玲


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助推智慧法院建设——论线上庭审的现实痛点与完善路径


杨夏倩  


法治工作队伍:中国特色“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视角


何建良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党建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路径研究——基于全国172家样本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现状的实证分析


 


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审判工作路线


廖希飞


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公正感的获得


 


疑案裁判的立场、法源及其功用——以智慧法院建设为背景


韩振文



理论前沿


新时代国际法治的地位和中国表达


张晓君


法治的中国话语流变


邹  鹏


批判性法治人才塑造路径研究


单光新


“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国际供给的国内法促进


滕长利


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某区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违纪违法犯罪问题为样本


广州市花都区纪委监委课题组


全国依法治国新格局下涉众型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路径探析——以上海市Y法院三年的执行实践为分析样本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调研专项课题组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检察建议规范发展实证研究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课题组


论纪检监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孙紫轩 陈思彤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1.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法律适用统一机制研究——以“类案类判”规则构建为视角

作者:郑天衣(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沈俊翔(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统一法律适用是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民法典于2021年正式实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讲话:“《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民法典颁布及实施现状,以民事案件为实证样本,深度剖析“类案类判”对于法律适用统一的重要性,厘定“类案类判”功能定位。特别是明确识别类案的三项核心判断要素和五项辅助校正要素,对类案裁判作了四个层级的拘束力分类,构建类案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和调整规则,以期推动我国法律适用统一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律适用 类案类判 法律适用统一机制 民法典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逻辑理路

作者:秦周权(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依法治国原则的确立初步构建了我国法治的框架,进入新时代,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涵义。依法治国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内容要素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宪法法律的实施力推建设法治中国,彰显了依法治国原则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独特的价值蕴含,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思想结晶。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科学立法理论的系统诠释
作者:李俊(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科学立法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立法理论明确了立法的根本保障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民为本,并从方法论角度阐明了科学立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实践导向、坚持大局观念遵循客观规律;在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路径上,强调要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体制、完善地方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立法队伍建设。经由根本保障、方法论以及具体路径的系统诠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科学立法理论得以全面构建,更将助推新时代立法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科学立法 党的领导 以民为本 立法体制 全面依法治国

4.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内核及其展开

作者:翟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讲师)

内容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指引,其辩证内核是坚持马克思法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法治建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现实统一。我国法治实践中对原则性与灵活性在理论上的关联实质与在实践中的反馈效果缺少深入细致地分析,导致我国法治建设中灵活性策略往往越俎代庖,抵消甚至否定了原则性之约束。因此,有必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提炼出法治建设中灵活性选择的合理限制,作出法治建设的灵活性策略选择,使法治建设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得益彰。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 原则性 灵活性 法治中国


5.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案例法治理论研究

作者:陈玲(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

内容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包含了一系列关于案例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案例法治的基本概念、案例与法律的关系、案例法治的价值内涵和评价主体。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案例法治理论是传统面向和国际面向的逻辑统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推进案例法治的实践展开,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完善以指导性案例为核心的案例法律制度体系和推广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例法治实践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案例法治 以人民为中心 指导性案例 案-件比


6.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路径研究

作者:李公惜(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助理),崔成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员额法官)

内容摘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具有深刻的逻辑基础。通过考察现有文书样本发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渐已成为主流共识,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等主客观原因,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会说理、不愿说理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司法审判弘扬核心价值观功能的有效发挥。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文书说理,首先要做到精准化,把合适的价值内涵融入到合适的案件中;还要做到深层化,切实融入到法律规范选择、解释和漏洞填补的各个论证环节;同时,还可借助陪审员参审案件实质化,向群众汲取智慧,提高裁判结果的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裁判文书说理 司法审判


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


1.扩张与融合:新时代人民法院党组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思考为切入点

作者:张劲姿(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庭长),姚强(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员额法官)

内容摘要:党组是党在人民法院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处于法院科层制度的权力顶端,在全院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作用至关重要。传统意义上党组功能主要为政治教育功能、领导决策功能和沟通协调功能,新时代党组功能发生了扩张,扩展出对业务工作的政治监督功能以及对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传导功能,而法院党组在这些扩展功能的发挥履行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面对不足,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强化党组对重大案件的把关定向作用、对审委会工作的政治领导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外宣教和斗争的正面推动作用以及对法院内部的政治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党组必须严格自制与他律,遵循不干涉案件审判原则。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组 人民法院 政治领导 政治监督


2.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党领导立法的逻辑进路研究

作者:吴家兴(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内容摘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党中央向全社会正式发布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年—2025年)》,这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系统宏大的历史性工程,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方面面,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制度前提。揭示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党的领导与人大立法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进路。党领导立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中的应有之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立法工作,从理论层面辨析党的领导及立法工作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彰显党领导立法工作的特点,在实践中要处理好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党领导立法与党带头守法之间的关系;还要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通过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新人大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依靠正确的政策指引立法等方式来健全和完善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关键词:法治中国 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立法工作 党领导立法 人大主导立法


3.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的路径探索——以党建工作和审判管理有机融合为视角
作者:郑博涵(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法官、天津市司法案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内容摘要:在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中,“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处理好此问题既是涉及我国根本制度的大是大非问题,又是极难把握政策界限和操作尺度的复杂问题以审判实践中“党的领导”的实例,通过对司法改革过程中有的法院院长、庭长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不到位、审服判率下降、重大敏感案件失控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新时代实现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键在于紧抓院庭长这个“关键少数”,用制度设计破除不敢管、不会管问题从审判团队党小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主要任务明确了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从明确党小组组长是本审判团队综治工作直接责任人、细化明确党小组组长对“四类案件”行使审判监督管理权的职权范围等四个方面勾画“党建”“审判管理”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索优化党的领导的具体方案。关键词:党的领导 独立审判 党建工作 审判管理 融合路径
4.百年大党的民主集中制:观念变迁、现状审视与法治进路

作者:袁瑞霞(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讲师、统计学博士),马迅(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

内容摘要:建党百年来,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历经“过度偏向集中—逐步强化民主—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三个阶段。新时代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背景下,党内民主集中制研究应实现由政治口号向法治话语的重心迁移。作为观察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窗口,民主集中制党内法规整体上较为粗疏,其制定工作远未成熟。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法治化必须克服地方实践中个别产生的诸如民主虚化、泛化、集中主体错位和集中效果落空等几种不良倾向,不断夯实主干制度的规范基础,充分发挥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的纽带作用,妥善实现党内和党外的有机协调。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观念变迁 立规探索 执行偏差 建党百年 法治话语


5.中央苏区监察法制的历史考察——基于三个维度的分析

作者:周磊(北京工商大学法学讲师)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开启了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制度的初始实践。在中央苏区时期,形成了由人民群众掌握选举权和监督权,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监察思想体系建立了以各级工农监察机关为主,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讯员为辅的党统一领导下的监察机构组织体系制定了以宪法性法律文件为总纲政府组织法、监察机关单行法为基础,相关决定、命令、指示为补充的监察法律体系中央苏区监察制度建设的现代意义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监察理念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提供法律支撑完善中国特色监察法律体系中央苏区监察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国家监察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农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 中央苏区 廉政建设 反腐败

党内法规研究


1.“党内法规”合理性之新论

作者:刘涵文(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干部)

内容摘要:党内法规概念应具合理性党内法规具有软法以外的其他理念及外在特征等属性,故党内法规不完全属于软法,进而以软法理论证明党内法规概念合理性必然存在局限为进一步证明党内法规概念的合理性,还需从党内法规的历史沿革、权力限制的法治理念以及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着手。

关键词:党内法规 软法 权利限制 从严治党 法治理念


2.党政联合发文中行政规范性条款的监督

作者:李幸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法律事务处副处长、法学博士)

内容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党政联合发文含有行政规范性条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由于党政联合发文中的行政规范性条款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无论是基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还是政务公开制度,都有必要加强对此类条款的监督。然而,监督的难点在于上级政府如何监督、本级人大如何监督、法院如何进行司法审查监督的建议路径为建立党政联合发文中是否存在行政规范性条款的判断机制,完善党政联合发文的合法性审核机制、备案审查衔接机制及司法审查衔接机制。

关键词:党政联合发文 行政规范性条款 备案审查 司法审查 监督


3.依规治党应贯彻权利保障理念

作者:李淑婷(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孙玉元(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法院法官)

内容摘要:依规治党是党中央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全面依法治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依规治党的思想内核是法治思维,权利和义务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元概念,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是保障权利、限制权力,这一思想在依规治党中也同样适用。在依规治党的进程中,顶层制度设计应当将权利保障理念渗透至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权利保障、权利救济、权力监督机制,切实提升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依规治党 权利保障 权力限制 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思维


4.论备案审查在依规治党中的运用

作者:刘玉青(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干部)

内容摘要: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案的党内法规体系和有效的党内法规实施,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通过有效的备案审查,把好“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文风关”,解决地方性法规政治表述“不规范”、部分内容“不合法”、政策举措“不合规”、制发程序“不严谨”、文件形式“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要求贯穿到基层,全面提升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质量,有效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执行。

关键词:依规治党 党内法规 备案审查 规范性文件 法治体系
5.依规治党之“规”的属性及价值功能探析

作者:王鹏才(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分局法制支队三大队副队长)

内容摘要:依规治党作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实务界与理论界形成了共识。但发挥依规治党的治理效能,就必须要对依规治党之“规”的属性及价值功能进行探析,可以说,这是研究依规治党的逻辑起点,对依规治党的实施路径及改进等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依规治党 依法治国 党内监督 党内法规定


6.党内反腐败法规在治理腐败中的规制困境与路径完善

作者:张一献(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党内反腐败法规作为党内反腐重器,其兼具道德教化和规范约束之功能,对于党内腐败的预防和抑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属于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当前,党内反腐败法规在立法、执法和普法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其权威性和威慑力。在实践中,通过提升党内反腐败法规立法的体系化和精细化、执法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普法的针对性和务实性方能充分发挥其在遏制腐败时的治理功能。

关键词:党内法规 治理腐败 依规治党 依法治国 反腐败

  司法建设


1.人民法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探索——以村委会参与法院巡回审判为路径

作者:乌云嘎(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四级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党对法院群众工作的要求努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与认同感是法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法庭巡回审判制度,不断提高巡回审判的效果和水平乡村是社会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巡回审判制度服务乡村群众是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内容以村委会介入人民法庭巡回审判为路径,充分释放巡回审判制度的潜能打通司法服务乡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群众路线 巡回审判 乡村法治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 村民委员会


2.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基层法院参与诉源治理路径分析——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作者:严玉婷(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晓玲(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院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承担更高的社会治理之责但当前社会迈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社会的过高期待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基层法院在进行诉源治理时陷入了定位模糊效果良莠不齐的困境更存在着减损司法权威和法官中立地位的风险从与系统性要求相契合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将法院作为社会多元化治理循环系统的并以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中系统的AGIL功能模式分析基层法院参与诉源治理大循环和优化内部结构小循环的路径在该模式框架分析视角下推导出法院参与诉源治理应当秉承司法为民的价值导向,厘清法院在多元化治理系统中的基本定位,以有限参与为原则充分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中司法系统本身也应当改革体制协调性、系统性和整合性,通过AGIL四项系统功能,挖掘体制内部潜力。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诉源治理 社会基层治理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多元化治理


3.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助推智慧法院建设——论线上庭审的现实痛点与完善路径

作者:杨夏倩(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干部),王敏(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干部)

内容摘要: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法领域改革,智慧法院作为政法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环节,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的重要途径“智慧法院建设”的顶层驱动下,线上庭审以其高效、便捷、利民的优势,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展现了极大潜力然而,在缺乏明确法律规则指引的现状之下,线上庭审面临着技术困难、规则不健全以及合法性存疑等系列困境。为进一步促进线上庭审的规范化、体系化,必须正确定义线上庭审,明确适用范围,规范法庭纪律,破除客观因素阻碍,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使线上庭审发挥“中国优势”,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线上庭审 智慧法院 数字政府 法治社会


4.法治工作队伍:中国特色“法律职业共同体”——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视角

作者:何建良(中共南充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副主任),刘旭(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副主任)

内容摘要:法律职业群体在我国长期缺乏明确定义,但理论界采用2001年强世功所引“法律职业共同体”为多立足该理论大量学术研究和政策规范相继出炉。在20多年的法律职业群体建设中,个案冲突、掮客行径及职业个体违法犯罪问题等屡禁不绝,这些都与理想中的共同体相去甚远令人欣喜的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法治工作队伍”理论为党委领导下的法律职业群体建设指明了道路因此,本文对习近平法治思想重大理论创新进行解析以期能进一步坚定队伍的政治站位强化身份认同,消除职业隔阂,增强业务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党管政法的权威性,推进法治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工作队伍 公平主义 法律职业共同体 法治建设


5.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党建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路径研究——基于全国172家样本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现状的实证分析

作者:吕媛(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机关党建工作组四级主任科员)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科学构建诉源治理工作新格局,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民立场与公平正义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统筹思维方法以党建与诉源治理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创新诉源治理工作开展的价值理念,多学科知识迁移,运用系统科学创新“闭合理念”,从狭义广义加以界定综合应用多种系统构建方法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下的诉源治理新体系即党建与诉源治理“吸附-消化-连锁-闭合”融合体系,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拓宽新格局。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 诉源治理 人民立场 公正正义


6.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审判工作路线

作者:廖希飞(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四级高级法官)

内容摘要:当前,行政审判工作在妥善处理“官民矛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乃至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思想上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在实践中,行政审判工作与人民群众期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促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行政审判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是摆在全体行政审判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从什么是行政审判工作中的“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及如何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个方面,尝试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回应和探讨。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行政审判 群众路线 人民主体地位 法治政府


7.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公正感的获得

作者:陈静(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内容摘要:司法公正的实现及公正感的获得,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涵盖着现代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继而影响公正感获得的,主要有两种场合:一是“形式理性”式微,偶见于涉及特殊民俗习惯的情形。但其实,个案处理的“案结事了”并不足以容纳司法活动的所有价值取向。还有一种是“硬规则”司法出现的机械化问题,此情况在实践中更为常见僵化运用诉讼规则来保全形式公正的司法思维会导致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失衡。鉴于此,有必要倡导“硬规则”司法的祛除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申。具体而言,在法规范意义上表现为法律解释权的严格坚守和对刑事规则预防功能的关照实践中则表现为诉讼的及时性与程序正义的严格遵循并合理发挥案例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司法公正 公正感 以人民为中心 法律解释


8.疑案裁判的立场、法源及其功用——以智慧法院建设为背景

作者:韩振文(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司法深嵌于社会大变革之中,特别是目前着力推行的智慧法院建设,面临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刻挑战。在此背景下疑难案件的解决,应重申依法裁判的坚定立场,包含着特有的法教义学属性,同时裁判对法律的背离超越,也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这一立场。数字治理时代,智慧法院建设也在审判方式、诉讼模式、证据规则等求得变革,疑案裁判拟制的法源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开放包容力正是疑难案件的审慎裁决使“疑难案件出坏法”命题得到反转,驱动着司法治理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从而获致良法善治疑案裁判凸显出司法治理的自治型与回应型,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

关键词:疑难案件 依法裁判 背离与回归 法源 智慧法院 数字治理

理论前沿


1.新时代国际法治地位和中国表达

作者:张晓君(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

内容摘要:国际法治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时代下我国对外法治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逆全球化潮流对国际秩序的冲击给国际法治带来的挑战,反映出当前的国际法治体不能满足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诉求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全球治理的需要因此国际法治体系也急需要变革,为中国引领国际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习近平法治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国参与国际法治建设提供了行为指南和方向指引,我们应深入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明确参与国际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国际法治建设中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中国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国际法治体系


2.法治的中国话语流变

作者:邹鹏(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法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长三角教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学博士)

内容摘要:法治作为种话语在中国有其历史流变过程自先秦时期、经学时代、近代到当代,关于法治的话语形式、内涵、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出不同的形态,呈现出个转化过程在流变的过程中,法治从“法我两分”“法我一体”,从权力的话语转化为权利的话语,从统治人民、支持特权转化为捍卫人民权益当代中国法治话语吸收了中国历史上法治话语精华和世界法治话语精粹,反映现代法治取向,体现权利属性,以人民至上作为核心话语。

关键词:法治话语 历史流变 权力话语 权利话语 人民至上


3.批判性法治人才塑造路径研究

作者:单光新(扬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顶层设计文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重大规划和长远目标。高等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文明昌盛之引擎,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法学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部分牵涉国家法治发展之前途和未来前进之走向法治人才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然欲塑造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法科学生批判性法治思维则为法学教育之重心故,应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至法学教育之中,突破当前纯粹知识灌输型教育范式,调整优化法治人才培养格局,从根本上扭转法学教育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构建教育强国夯实人才基础并提供法治保障。

关键词: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 批判性思维 创新能力 教育现代化


4.“一带一路”倡议下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国际供给的国内法促进

作者:滕长利(西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遵义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学院讲师)

内容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并取得较大成就,涉外高等教育事业初具规模,但同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的占有率不高,高等教育服务国际供给的质量有待提高。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出口贸易为目标,以国内法立改废释为手段,着力研究了我国高等教育出口贸易的国内法促进,并分别从跨境交付模式、境外消费模式、商业存在模式、自然人流动模式,提出了国内高等教育立法的修改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以力求弥补我国相关的法律漏洞,并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国际供给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服务 出口贸易 国内法 国际供给


5.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某区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违纪违法犯罪问题为样本

作者:广州市花都区纪委监委课题组:蓝小军(广州市花都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宏成、李红琳、刘勇、廖苑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法治乡村建设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对当前我国乡村法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即当前影响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主要矛盾即我国法治乡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于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缺点在于我国当前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第三部分提出通过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来解决乡村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关键词:乡村建设 法治建设 基层组织负责人 “三资”监管 乡村治理


6.全面依法治国新格局下涉众型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路径探析——以上海市Y法院三年的执行实践为分析样本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调研专项课题组:毛译宇(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三级高级法官),潘杰二(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四级法官助理),琚璐(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四级法官助理)

内容摘要:涉众型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案件执行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乃至阙如以及既有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种种难点、痛点。涉案财物数量巨大、种类较多、权属多发争议致使处置变现难度较大。被害人数众多、逐一确认受损财产数额工作量大且准确度要求较高,发赃比例普遍较低,加剧了防止聚集群访的维稳压力。业务新、内外协调工作量大、执行人手普遍不足,导致该类案件执行困难、追赃挽损效果有限。以目标结果为导向,法院应当在地方党委的统领下建立三项工作机制、确保财产处置规范高效;探索执行事务信息化、社会化,确保受损人员清、受损金额明;加强与地区专班协同配合,确保执行全程公开和社会面稳定;着力内部联动,深挖潜力,确保案件执行质效。

关键词:涉众型 综合治理 信息化 社会化 内部联动 全面依法治国
7.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检察建议规范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课题组:侯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尹力(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综合业务部(检务督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检察委员会委员),冯向军(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综合业务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天津市检察业务专家),王青苗(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综合业务部四级检察官助理)

内容摘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方式,其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价值与功能日益显现,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通过对检察建议制度的历史考察、作用分析和A直辖市检察机关近年来制发检察建议情况的实证研究,总结归纳实践中检察建议在制发程序、格式体例、内容表述、质量效果、管理机制、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需求角度出发,围绕更新理念、规范流程、强化刚性、优化机制、提升素能、做好配套等方面提出完善检察建议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检察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 检察建议 规范发展 新时代 公平正义
8.论纪检监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孙紫轩(上海市闵行区监察委),陈思彤(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内容摘要:纪检监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机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规范、治理工具四个方面进行现代化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本着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的态度,逐步完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同时,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完善纪检监察制度、破解监督难题,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强大科技支撑。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纪检监察 现代化 科技赋能

往期精彩回顾

王秋阳|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解释论——基于民法典第580条的展开

胡涵严|欧盟反补贴规则变革论

王玫黎 叶芷禄|AEO制度在“陆海新通道”落实路径研究

李洋|“家”的多维建构及其制度作用

苗玉霖|论海上行政执法合作协议的签署

时祖光|行政垄断中经营者责任的反垄断规制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