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目
一、“枫桥经验”的软法实践与探索二、“枫桥经验”中硬法和软法之不足三、“枫桥经验”中硬法和软法之平衡四、国际视域中的“枫桥经验”
随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传统的单一硬法之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正在崛起的公共治理的现实需要,这为软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枫桥经验”是中国本土的软法治理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中国特色的法治经验、基层治理的方式,是解决基层公共问题的模式创新,也是对本土法律治理道路的经验总结与反思,用实践讲述了社会治理法治中国化的故事。在新的历史时期,“枫桥经验”面对一些实际问题,如何在软法和硬法之间找到平衡,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在国际视域建构中国法律文化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的体现。一、“枫桥经验”的软法实践与探索
软法具有主体多元、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争议自行协商解决的特点,“枫桥经验”的软法特性依据为1963年“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被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几十年来,“枫桥经验”的软法实践和探索不断丰富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
“枫桥经验”诞生之初,其基本精神就是依靠群众,其主要优势就是基层基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可见,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中软法治理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初,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源于革命文化的“发动群众”,让群众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裁量权,即国家的战略方针无论怎样变化,社区或基层有自我治理的空间和动能,“枫桥经验”保留了社区一定的自由灵活性,也为儒学、理学文化发挥民族文化权力留出了空间,是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护持。群众共同认可的道理,以民族文化、传统、道德、风俗习惯等方式呈现,形成与国家正式的法令竞争的、可以选择的非正式的软法法源。“枫桥经验”中的主体身份多元,是软法模式实践的出发点。在当今解决实际问题时,身份仍然是一个突破口。在法学领域,身份一度不被看作是一个建构和影响法律关系和结构的常量。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意识到,多样化又活跃的不同身份等多元因素是对国家主义法律的一种挑战。在“枫桥经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群防群治,以无限的民力来弥补有限的警力;在化解新时期各类社会矛盾中,更是着力强调基层基础,在这些矛盾的化解过程中,在矛盾的调解中,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最终化解矛盾。党政机关有所参与,而更多的是群众的参与,通过互动,信息的交流,达到一种妥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枫桥经验”在调解中,针对不同的身份选择不同的情感策略、文化策略、制度策略等工作策略,在对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经济成本与情理得失等多种选择进行权衡后,达成一种能共同接受的正义追寻。总之,“枫桥经验”所呈现的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具有一定的外在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同于国家强制力,是基于这些协约或者工作模式内在的约束力。软法亦法。软法是具有规范性质的行为规则,调整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这种规范是通过对约束的对象设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在为约束对象提供行为标准的同时,也使他们对应当和不应当作出的行为负有了义务。“枫桥经验”中的民间法、习惯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权利,这与软法的实质是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是契合的。无论是在“枫桥经验”的缘起时期“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成功经验,还是改革开放后创新产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化解矛盾,维护治安,促进稳定,保障发展”等新经验,“枫桥经验”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一种基层社会运转的秩序,为包括村民、村委会、村组织等主体提供行为规范,规范基层社会成员行为。近些年来,有些法学学者提出国家法和民间法、习惯法二元划分的法律渊源范畴。这种新型范畴的提出极大扩展了法学研究的范围,开拓了研究者的视野,对于法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枫桥经验”用朴素的语言总结出:小事依规(村规民约、厂规厂纪)、大事依法(国家法律)、网格管理(社会综合治安管理机构)、知良树德(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就地化解矛盾、基层解决问题。“枫桥经验”既包含有公共权力治理方面的,也包含有民间治理方面的,它们是上下联动,相互作用的一种体制。软法是一定主体通过其成员参与、协商方式制定或认可的,其内容具有相应的民主性、公开性、普遍性和规范性。“枫桥经验”是通过国家主体之外的基层干部与群众民主协商形成的,这与软法的商谈民主形式相契合。“枫桥经验”的创制和修改是通过柔性的民主协商和说理方式完成的,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表现在,“枫桥经验”创制和修改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人们平等的民主协商进行的,体现的是当地干部群众的公共意志。比如改革开放后,绍兴市各地按照“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创造了“八创八进”模式、“老乡管老乡”、“村务简报”等新做法,也是通过内部民主协商的制定方式形成经验的。换句话说,只有那些符合群众公共意志的做法才被保留了下来并进而上升为经验。“枫桥经验”是由普通百姓协商制定、共同认可的,规范他们行为的一种治理模式,在社会组织、公民与行政机关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的行为规则,不仅实现了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地位之平等,而且体现了公民参与治理和自我自治的精神。“枫桥经验”因为具备了软法这些核心特征,而成为软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软法的争议一般不是由法院裁决,而是由民间调解、仲裁机构处理或争议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枫桥经验”则是一种大调解机制,具有“和为贵”的精神意境。党政领导、多部门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和机制,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大调解是在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下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的纠纷排查调处方式,目的在于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它是一种党政主导、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反应灵敏、协调顺畅的矛盾纠纷的协商和处理方式,强调解纷主体的多元化和联动化,强调纠纷的事前预防与事后解决的并重。“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理念,是“枫桥经验”的精髓。产生于乡土邻里之间的矛盾,采用诉讼的方式不仅成本大,而且容易激化矛盾。而调解关注的是具体的人的性格、气质、情境,可以利用感情、面子、人情的收获等策略,散结驱障,有可能做到弥合二者之间的不同步带来的法律真空和时空距离,综合考虑、平衡各方利益,看似不平等却实际可能是一种实质正义。调解制度可以发挥制定法与非制定法之间营养运输的作用,使得两种机制的有益部分呈现效用最大化发挥。枫桥调解机制的形成,是枫桥人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法律和民间的风俗、习惯、惯例之间的相互调适,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的具体做法。软法和软权力成为“枫桥经验”软治理的法理基础。“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既不是行政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也不是司法式的居中裁断,而是和群众一起参与到矛盾的解决中来,通过信息的交流,不断地协商,以期多方达成一种合意,最终化解矛盾。“枫桥经验”的实施机制是“软”的,更多的是采用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柔性”执法手段;治理的对象从有形的物、制度等向无形的“人心”转变。通过内部的教育和文化感染、舆论压力将规范的要求内部化来实现“枫桥经验”的一种软约束力。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法律多元、价值多元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在身份多元、利益多元的场景下,不回避矛盾,将调解制度看成为一种温馨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运用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等,在基层群众的参与、推动、创新中,“枫桥经验”依然活力四射硬法不可能将村民自治的每个方面都规定得完善,而依靠农村熟人社会的礼俗也远远不够,这时候,“枫桥经验”中的软法就有了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的软法在填补法律空白、调整公共关系、规范公共权力、实现公域之治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比如“枫桥经验”中的政法惯例、公共政策、自律规范、专业标准等软法制度,有效地满足了公域之治的现实需要。硬法与软法在法治化进程中的并行不悖,在推动公域之治时的齐心协力,已经成我国法治的典型本土特色。当前,农村和社区的治理主力是村委会、居委会。但实际上也呈现多元化的治理格局,比如说在农村,既有大学生村官、驻村指导员,又有具有声望的宗族长辈、回归乡贤等,参与“多元共治”。如此,虽能体现最广泛的民主,但也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混乱无序的状况,从而导致权责不一,治理效率低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枫桥镇经济迅速发展,跻身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但是现在也产生了新问题。首先,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但失地农民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等问题日益凸现,给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其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态势。除了传统的“田水之争”“邻里之争”外,产权之争、劳资纠纷、经济合同纠纷、拆迁征地等新的矛盾接踵而至。再次,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到来和“归正人员”的回归,也给枫桥镇的治理带来了一些隐患。最后,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枫桥镇经历了两次行政区域的调整,辖区面积不断扩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枫桥经验”的软法机制有时候有可能被置之不理或者因一味迁就团结合作而损害了实质的公平正义,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多数主义暴政”的倾向。因此,“枫桥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法治结合起来,相对人的法定权益保护和自治组织的权利保障成为适用软法救济抑或硬法救济的两个主要考量因素。在这种软法与硬法共同治理的模式下,两者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应当是:硬法为软法的制定提供依据、划定界限,软法在硬法的框架内享有足够的自治空间,使相对人既在软法的治理下有序地参加各种活动,又在硬法的保护下免受不当权力的侵害。“枫桥经验”的成功,说明硬法与软法在法治化进程中的并行不悖,说明基层活力、理论创新与法律规范之间张力得以平衡的可能性。首先,法律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刚性。这种刚性是为维护公共秩序和为公众服务的根本所在。如果法律的随意性太大,则必然有悖于情理、也有悖于法律自身。任何法律如果没有刚性,则该法律不会有任何严肃性,公众只会把它当成可能会伤人的玩具。第二,法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理性。通俗地说,就是软法的因地制宜和个性化必需遵守法律条文,为法律的刚性所制约。否则任何一个随意性的软法只会导致社会大众对我们的法律失去信任,其后果不堪设想。第三,软法是一种柔性约束力,但是柔而不弱。“枫桥经验”这种软法可以有效节省国家的治理成本。国家权力在落实中会遭到自然的消解努力,在延伸触角的过程中有可能遭遇社会的多种抵抗,强制力也有可能在与权力的对抗与合作中变弱。“枫桥经验”的软约束力是一种重要的柔性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柔而不弱”。“枫桥经验”中的软法之所以可以更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更能调动民众力量参与监督,往往比硬法更加省力与有效。第四,软法因为其柔性特征更容易被人接受,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与融洽。通过对“枫桥经验”的遵守,人们会逐渐尝试将矛盾消化在纠纷发生前,更尊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乡村秩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传统社区中,“枫桥经验”会提供一个明确的协商与处理机制,而这无疑有助于乡村生活秩序的形成与巩固。第五,软法可以作为过渡性立法,为落实新出台的硬法营造共识。可以将“枫桥经验”中一些好的做法,特别是成熟且有普适意义的经验慢慢规范出来,转化成法律或法规,这可以为硬法出台提供技术、经验上的支持。最后,软法可以有效弥补硬法因为兼顾各地不同情况而出现的模糊地带,将硬法中的相关规定明确化、具体化,提高硬法的实效。“枫桥经验”的政治生命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枫桥经验”的诞生,源于毛泽东的敏锐发现,这一经验的试点、推广、发展、宣传都是在党委领导下的行动,“枫桥经验”中各种基层治理的组织建设,都是党组织在基层的延伸,包括村两委组织、调解委员会、工青妇组织等和个人(如村民代表、党员)等。这些组织得以运转、维持的经济来源是财政。工作人员的工资来源于财政,调解员多是公检法司退休人员,同时具有群众威望。从调解员的身份来看,既具有我党组织多年培养、体制内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又须得到群众内心的认同与尊重。“枫桥经验”中的底线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实践。强世功教授认为“政策、党法在法治秩序建构中,法律始终是执行和落实党的政策的有效工具,法治是实现社会治理的工具”。倡导软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硬法之治”,完全依靠软法来治理国家。相反,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阶段之际,刚性的硬法规范仍然是维护法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努力建构的仍应是硬法的制度体系、程序设计和责任机制,以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统一,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裁判和依法行事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软硬兼施的混合法模式是我国解决公共问题的基本模式。这就要求我国公法学回应公域之治的现实需要,在对软法作用加以客观评析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全面提升公域软法的理性品质,并按照宪政精神与法治原则的要求推动中国公法朝着软硬兼施的混合法结构方向发展,全面实现公域之治与法治目标。为此需要建构一种“一元多样混合法”治理模式,即以宪法为“一元”,既发挥硬法的基础性、框架性调整功能,也发挥软法的延伸性、辅助性规范作用,从单一的硬法之治转向软硬并举的混合法治理。一个国家的治理规则通常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硬法规则,即传统意义上的“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建立在严格的法律位阶和单项传达的命令。刚性的硬法规范是维护法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是社会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底线规则,是长期需要的。但是,硬法规则是最低层次的一种治理规则。实践证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下的硬法因其刚性、滞后性、僵化性与强制性等缺陷导致其与国家治理的现代的价值目标不相契合,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陷入了诸多困境。这就出现了国家治理的第二个层次:软法规则。软法规则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一个治理规则,是社会治理当中大量需要而且是实际存在的一个的治理规则。软法具有协商、共识和合法性等核心要素,在满足现实规范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维护权利、化解冲突、推动和谐,更好地回应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主体与诉求多元化的趋势,构造和维护着无所不在的社会或其他秩序,在复杂、多元和速变的当代社会中承担着大量公共治理的功能,维系着社会和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看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不应该只看硬法规则的数量和执行情况,还要看这个国家的软法规则的数量被遵守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者连接起来就是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关键在于法治化。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管理落后就不是现代化,会阻碍国家的发展,所以中央提出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软法也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理论,所以我们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去挖掘和应用软法的理念和理论。从治理的视角来看,软法的核心概念是平衡,这个平衡表现在公法与私法的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同时,在国家治理的主体上,软法除了强调国家的组织,比如党、政府、司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之外,还重视国家的自治组织、公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在治理手段上,软法除了从强调有传统的命令、强制、处罚的手段管理国家,要更多地过渡到协商、合作、自觉,靠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软法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理论,要挖掘和应用软法的理念和理论,抓住机遇,努力构建研究平台、整合研究资源、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层次,让软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可否认硬法是实现法治目标的基础,但单靠硬法显然无法胜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重任,法治目标的全面实现有赖于硬法与软法的优势互补,形成法治合力。软法的崛起将长期以来局限于硬法调整对象的法治精神与法治原则解放出来,延伸至软法规范的社会领域,即使得过去因遭拒之于法律门外得不到法治精神熏陶的软法及其调整领域,不再游离于法治之外。此外,软法的崛起也使得人们不再消极、机械、片面地理解法治目标,而是更加积极、能动、辩证地领悟刚性的法治目标与弹性的法治化之间的关系、主观满意与客观最优之间的关系以及诸如秩序与自由、公平与效率、公益与私益等不同法治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法律制度资源配置因软法的崛起而得以优化,规则之治的功能也因软法的崛起而得以全面发挥,有力地松动了规则之治即硬法之治的传统理解,认识到法治不仅是硬法之治,同时还应是软法之治;硬法与软法在法治化过程中应当并行不悖,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这意味着法治化不再单纯是从命令到服从,不再完全指望国家强制,而是寻求更加多样化与更加开放性的治理方式,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并行不悖,国家管理与公共参与相辅相成。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硬法治国、硬法之治,软法同样值得重视和研究,才能全方位地推动法治目标的全面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枫桥已走在实践探索的前列。在乡土文化日渐式微背景下,枫桥软治理在法理基础、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枫桥软治理强调政府的“官治”与村民的“自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私治与共治相结合。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等第三部门的“黏合剂”作用。政府权力从基层向上收缩,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下移”到农村社区,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乡村治理是最能达到善政的一个部分,尤其要从管理思维转变到治理理念,增进规矩意识,强化法治思维,注重柔性治理。近60岁的“枫桥经验”,作为以“村、镇”为主体的基层组织,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创新,积累、总结的一套实践做法,是中国法律多元实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枫桥探索“三治合一”,即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之路,融合传统与现代、党治与自治。在信息化的今天,“枫桥经验”建立了依靠传统的群防群治力量收集信息,还运用了“古镇枫桥”的公众号,除了网格长、网格员,还有“红枫网友”。遍布全镇的网格长、网格员和热心群众,用移动智能手机共同织起了一张覆盖全镇的信息搜集网。通过微信、手机APP等,“枫桥经验”使依靠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变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公安实战中心、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形成三者合一的共享“110”体系,打破信息壁垒,利用大数据、移动智能、网络互联创造出一套独特的信息共享机制。诸暨已建成市镇两级“一张网”信息指挥中心,组建了“全科型”网格队伍(全科网格员承担社会矛盾、公共安全、违法监管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治安“天网工程”、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实现了城市公共场所道路、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共享信息。利用信息技术之翼,解决了过去群防力量分散、信息沟通不畅等难题。镇综合指挥中心汇集各种信息后,再通过线上、线下两张网的协同处理,对重大矛盾纠纷、重大问题隐患、重大涉稳事项,进行预警信息收集、汇总、梳理,确保第一时间精细分析、精确研判、精准处理,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诸暨的平安建设信息系统软件,贴近实际工作,根植乡镇现实工作,联合阿里巴巴研究应用大数据进行人口管理。在技术引擎下,这里的信息化法治实践让人耳目一新。软法的使用,有两种语境,一是在国际法研究领域,另一是在国内法领域。毋庸置疑,软法在国际法研究领域中的使用是最早的。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国际间的来往越发密集,在国际法领域对于软法的研究也越发兴盛。可以说,在国际法领域中对于软法的研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另外一个语境是在国内法意义之上的,尽管聚焦于国内法,但是在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背景却也与国际趋势不可分离。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软法的治理也是必然的。认为软法有许多作用:可以弥补硬法不足、推动公法结构的均衡化、强化法律的正当性、促进行政法的转化,推动公共治理的转型等等。中国正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经历法治的现代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法律发展的全球趋同,我们传统的法律本土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更有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枫桥经验”中的软法是注重本土化的软法,其中的村规民约建设、地方性知识、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等本土资源,有效地填补了国家法因为各地差异、社会快速发展造成的权力真空。“枫桥经验”对中国本土社会治理坚守的软法模式值得总结、推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良好的社会治理。而博登海默认为,只有那些以某种具体的和妥协的方式将刚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法律制度,才是真正伟大的法律制度,在这些法律制度的原则、具体制度和技术中,它们把稳定连续性的优势同发展变化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一种在不利的情形下也可以长期存在和避免灾难的能力。在作为基层乡镇的枫桥,党的领导、中华法系传统是“枫桥经验”法文化中的主体因素,同时吸收西方现代法律文明,兼顾当地风俗,形成富有中国智慧的法治道路。在我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国门的被动打开与主动开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弱势文化被迫采取了放弃自己的传统,从而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能力。而今天的“枫桥经验”则是对盲目西化的法治道路的反思,是对“枫桥经验”的本土法律治理道路的经验总结,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思所探索的治理路径。“枫桥经验”重新定义了软法规则,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用行动坚持着中国人用自己智慧开创的道路,坚守信念,砥砺前行,走向文明的法律政治体制,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而不东施效颦亦步亦趋。“枫桥经验”的法律治理经验,不仅属于中国,也应该属于世界。众多类似“枫桥经验”的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现代治理的重要课题,这一重要课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正式法律制度,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把硬法、软法都纳入法学研究的视野中来,将法学研究路径拓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深入研究基层治理中的软法社会调整器作用和软法运行机制,加快基层治理的法律构造,为世界法治理论贡献中国的智慧。往期精彩回顾
上海市法学会官网
http://www.sl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