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才不再挨饿? | 循迹晓讲

涂洋洋 循迹晓讲 2021-05-29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涂洋洋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36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微信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重发一年前的旧文


昨天(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逝世,享年91岁。


◎ 图/网络


袁隆平生前曾对媒体谈过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造福人类,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由此可见,袁隆平花费毕生精力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饥饿”的恐惧。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才不再挨饿?


◎ 袁隆平讲述饥荒之年 点击即可观看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可见在食物产量极低的古代,“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收入水平越低,其在食物消费占生活支出比重必然很高。


反之,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重心自然会向穿、用、行等方面转移。


◎ 1978年~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走势(%)


到了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总结出一个规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系数。


◎ 乱世,人相食是常态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百姓除了要面对朝廷的盘剥压榨以外,还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日子并不多见,如真遇到“丰年”就得感谢祖宗保佑,圣上英明了。


◎ 《步辇图》阎立本绘


即便在所谓的“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大部分百姓也仅仅是保证不被饿死;而中国人真正进入温饱则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距现在也不过30年而已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是一部饥饿的历史,而有关于饥荒的例子史书比比皆是,下面仅举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公元385这一年中,就有三个例子。

 

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资治通鉴》


翻译过来就是:前秦苻坚在长安宴请群臣,那一年长安已经人相食。群臣宴席回家后吐出吃下的肉给妻儿食用。

 

冲又遣其尚书令高盖率众夜袭长安,攻陷南门,入于南城。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击败之,斩首千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


大概内容是:慕容冲的部队夜袭长安被击败,士兵的尸体被前秦部队吃掉了

 

燕、秦相持经年,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燕之军士多饿死,燕王垂禁民养蚕,以桑椹为军粮。


大概内容是:后燕和前秦多年战争,导致幽州和冀州大范围饥荒。后燕军队士兵饿死不少,后燕慕容垂禁止民众养蚕,因为桑叶要用于军粮。

 

◎ 黄巢的军队也不逞多让


约500年后,唐末的秦宗权则将吃人肉的技术提升了一个台阶。


贼首皆慓锐惨毒,所至屠残人物,燔烧郡邑。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贼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关东郡邑,多被攻陷。唯赵犨兄弟守陈州,朱温保汴州,城门之外,为贼疆场。汴帅与兖、郓合势,屡败贼军,凶势日削。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翻译一下重点:秦宗权军中缺少食物,于是就拿人肉腌制后作为军粮。


每逢乱世,人相食,乃至为了战争把没有抵抗能力的百姓充作军粮,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 想要避免饥荒问题怎么办?


承平年间,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影响下,帝国的人口会不可避免的快速增长。


然而人口增长就意味着粮食的消耗也会跟着增长。


◎ 都江堰


在古代为了避免人口膨胀导致的饥荒,有效的手段包括兴修水利(比如都江堰),设置劝农使鼓励耕种,推广农业技术;无效的手段包括祈雨、求蝗神(李世民吃蝗虫)、狗肉汤浇地等。


除了基本的农业技术推广、兴修水利等基本操作以外,要想增加粮食产量,保证人口持续增长,则必须从国外引进高产作物。

 

◎ 占城稻


比如占城稻的推广。


占城位于如今越南南部,占城人培养了一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属性的水稻。


占城稻从北宋初年传入福建,宋真宗时代推广至长江中下游(遣使福建州,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三路转运使)。


占城稻的推广,使得北宋时期的中国人口由3千万迅速飙升至1.2亿,这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人口第一次突破一亿,并由此产生了百万人口级别的城市。


◎ 古占城国势力范围


占城稻的传入,为什么不是从广西开始呢?


我想,大概是陆路难行,想当年王勃从交趾回来,走的就是海路。


所以占城稻在中国生根发芽得益于热爱航海的福建人。当然,福建山多田少也是养成福建人经商习气的重要原因。


 

◎ 番薯没能给大明续命


古代中国人口第二次爆发式增长要归功于一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番薯(也有学者研究指出,“美洲农作物的引进导致清代人口大爆炸”是一个伪常识。没有足够的材料能够证明在所谓的“人口大爆炸”——也就是高人口基数带来的高指数增长——出现之前,美洲农作物已在清代被普遍种植;相反,这些农作物得到政府部门的推广,是在所谓的“人口大爆炸”发生之后,且推广的效果仍相当有限。换言之,不是美洲农作物引爆了清代人口,而是清代中后期的人口压力,略促进了美洲农作物的栽种规模。“美洲农作物引发清代人口大爆炸”之说,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引用自:《「美洲农作物引发清代人口大爆炸」之说是错的 | 短史记》作者:言九林 https://mp.weixin.qq.com/s/QhpnIkKRnNWqgvlo60hW4A)。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将红薯、玉米、番茄等物种带到了欧洲。


◎ 哥伦布登上新大陆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又将红薯带到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番薯在菲律宾取得高产后,西班牙殖民者却禁止输出番薯。


一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为了让家乡百姓免于饥饿,决心做一个盗火者。


为了躲避海关的盘查,1593年,在通过贿赂当地土著、得到番薯藤后,陈振龙将薯藤绞入汲水绳,混过关卡后,最终历经七昼夜的颠簸航行,从菲律宾回到福州。


◎ 番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福建引入红薯后,当地的农业格局发生了改变,番薯“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很快,福建全省“遍地皆种,物多价廉,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而且“若遭旱潦凶歉相仍,至今三十年来,滨海相沿而不闻灾生”。


番薯虽然在福建取得高产养活了当地人,但明帝国却在陈振龙带回番薯后半个世纪后,于大旱和饥荒中走向了末路。



◎ “饥饿的盛世”


历史走到了清朝,上有乾隆皇帝下令北方推广,下有陈振龙后人陈世元积极推广,番薯从此扎根北方。


公元1785年(乾隆五十年),八十高龄的陈世元在受政府委派前往河南传授种植番薯之法的途中逝世,乾隆帝闻讯,开恩追赠陈世元一个国子监学正职衔,这是一个区区正八品的官位,和他的功劳并不相称。


◎ 中国历代人口


与此同时(康乾盛世期间),玉米和土豆这两种原产美洲的农作物也在中国大面积推广,使得中国人口突破了3亿。


虽然玉米、土豆、番薯让帝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帝国的百姓吃的并不算好。


公元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的七月,英国伯爵马戛尔尼、勋爵(一说为男爵)斯当东带着“印度斯坦号”、“克拉伦斯号”、“狮子号”、“豺狼号”、“勉励号”组成的船队驶入了大清内河。


◎ 沿白河溯源而上的英国使船 图源:《西洋镜:衣冠举止图解》


马戛尔尼们在一路接受了沿路的“盛情款待”后,他们却发现一个现象:


“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运河而上去京城的日子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英国使团的船停在大沽口,清廷每天派人运送大量猪羊鱼虾供他们食用。


◎ 单膝下跪的马戛尔尼


因为关系到帝国(皇帝)的荣誉(面子),所以每天大批供应新鲜食材,英国人只得把无法保存的多余食物投入大海。


帝国的百姓冒着被淹死危险,下海打捞食物。


 

◎ 科技和贸易至关重要


进入近代,为了减缓白银外流,不少大臣提出国内种植鸦片。而种植鸦片的后果是造成粮食进一步减产,人口压力更大。


到了民国,东部沿海需要进口粮食。


新中国成立后,和平环境加上医疗技术发展,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


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随之带来的就是人口压力,当时各地试图通过深耕密植等方法提高产量,最后的结果是,找到加拿大赊销了小麦应急


而真正能让中国人吃饱吃好的因素,还是化肥、育种和国际贸易


在缺少化肥的年代,农民为了肥田将河底的淤泥打捞上来撒田里,甚至将死虾腐烂后当肥料撒,而这种所谓肥料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 过去60年中,我国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图


而现代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可通过这幅图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1973年引进了13条化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中国化肥生产能力,中国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正是在此时期。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育种这方面不需要多说,袁隆平已经耳熟能详。不过笔者想到一个问题,水稻在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占比是多少呢?


◎  全国各类粮食作物占比


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大约三分之一。

 

另外,国际贸易这方面则容易被忽略。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国的耕地上产出的粮食,不能满足全国牲畜所需的饲料原料。


如果中国人需要吃到足够的肉类(猪肉),则必须依靠进口。因为猪饲料中需要大量的豆粕,这些豆粕的供应只能依靠进口。


在外部环境作用下2018年11月1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发布的《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两项标准均减少了蛋白含量,每年将减少大豆需求1400万吨。

 

由此可见,中国人能够吃饱吃好,既依靠国家的奋斗也依赖全球化的进程。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能吃好吃饱的光景并不长,这样的日子值得大家去热爱和珍惜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镇压太平军的“洋枪队”,最终是什么结局?| 循迹晓讲


二战期间,苏军究竟死了多少人?| 循迹晓讲


以色列真是“美国的狗”吗?| 循迹晓讲


为什么说骑士武装可以吊打秦制军队?|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