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山上艺术空间的大门 王俨用“捍卫”诠释“个”展

张桂森 因赛艺术 2021-02-05

用心生活 发现艺术



7月,盛夏环岛路的半山腰迎来了山上艺术空间的诞生,这个前身为艺术家王俨的工作室正式调频为艺术空间,迎来空间首展。开幕之夜,福建艺术界各方朋友从四面八方而来,半山腰的交通一度被各路车马堵得水泄不通,人们的热情仿佛诉说着一种姗姗来迟的邂逅。
 
“山上艺术空间的馆长告诉我,这个头要我来起,所以第一个展必须是我的个展。”王俨本想让馆长拉着大家一起做联展,但因为空间前身本是王俨自己的工作室,索性由前主人起个头,再把空间交出来,打造青年艺术家的展示平台。
 


王俨的创作,多以动物为主角,从流浪动物的人文关怀到濒危动物的深入了解,王俨从未停止过思考。在他的世界,这些动物是他的朋友,伙伴,缪斯。从它们身上,王俨也看见了参差多态的自己。

本次展览作品属于王俨“I LIKE BANANA”系列的最新作品,名为“捍卫”。展览名为王俨“个”展,是因为此次展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个展,而是“捍卫”这一个作品的不同状态,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上的多样呈现。



>>展览现场


展览学术主持陈亚力评价王俨的近期作品,总是充满着力量感,一种强力的体量和质地,一种强力的表情,动态张力,塑造语言。王俨在表达对力量的尊崇也在表达对力量的怀疑,因为力量可以用来建构也可以用来毁灭。“捍卫”这件作品呈现了一个类似拳击手的准备姿态——在击准备的同时也在自我防御。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被守护物亦可是工具或武器。这件作品如同当代都市人存在状态的象征,每个人和他者都处在一种交织的紧张状态中。
 
生于鼓浪屿的王俨早先于岛上毕业之后到了国企上班。‍
 
后来开始找工作室创作,王俨喜欢找一些地方,要嘛临海,要嘛靠山最早的工作室找的地方是造船厂。他不喜欢扎堆,第二个工作室找的是靠山的弹药库,墙面都是特别厚的石头墙。
 



>>展览现场


第三个工作室就是山上艺术空间的前身,环岛路的半山腰,还是靠山。2016年开始,王俨找了几个集装箱扔进去,开始建工作室。山上艺术空间就是这么“生长”出来的。
 
‍厦门市寸土寸金,要找到合适的很难。王俨从小在鼓浪屿长大,爷爷为厦门工艺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的创始人之一。王俨调侃说出于“岛民”思想,不想出去岛外,一定要在岛内工作和生活。
 
“‍我不知道它能长成什么样?能不能长得起来?”在第三个工作室开始,王俨用了另一种心态去对待这个“作品”。



>>展览现场

“开始独立创作时算是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之前两个工作室时期还处在为公共工程做项目的阶段。王俨说到。
 
‍‍王俨开始折腾,改造着他徒手建起来的工作室,想象着这也是自己的一件作品。慢慢的,空间的展示功能渐渐齐全,王俨在空间里挖了一个鱼池,养着他喜爱的锦鲤,有时对着鱼池可以发呆一晚上。

随性的王俨也会在第二天随手买了机票出行,当有朋友路过环岛路问王俨在没在,他说没有,要去空间泡茶可以自己开锁,然后告诉朋友门栓的密码。
 




>>展览现场


不期而遇的艺术空间

因为喜欢交朋友和分享,王俨开始觉得空间就自己玩有点浪费,他找来了馆长干馨香帮他谋划成一个大家都可以“玩”的艺术空间。
 
“没有预设,这个地方就跟做作品一样,起初我就丢了几个集装箱进去,然后叫一个无人机在空中看一下,考虑集装箱体块之间怎么穿插,然后微调一下。别人问我山上艺术空间怎么定位,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玩的空间,但是有品味的好玩。因为一开始我已经抱着它随时会没掉的心态,人活着就是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点。”王俨说到。
 





>>展览现场


因为从小喜欢动物,王俨调侃他的身上就是一个动物园,纹身爬满了各种动物,包括小猪佩奇。所以,王俨“个”展也算是欢迎大家来参观王俨一手打造的“动物园”。
 
“‍厦门为什么很多人认识我?大众其实不会看你的作品,大家认为翔安隧道(中国第一条海底隧道)‍的那个公共雕塑是作品,从某种定义下也算作品但是他属于团队协作下的作品,现在为自己做的这些才是个人作品。‍‍”王俨说到。
 
在王俨看来,此次的作品“捍卫”其实就是在做自己。“每个时间段的状态做的作品都不一样,但这次的作品是创作的状态,蛮真实的那种状态。”
 





>>展览现场


而关于山上艺术空间,王俨坦言这次展览相当于他起一个头,接下来要怎么“玩”,他并没有太多的预设。
 
“家里的长辈从小对我没什么要求,只要平安顺利不哭闹闯祸就行。山上艺术空间也是,我希望它能自由并且野蛮地生长,能长成什么样全然未知,长好了就很棒,万一不幸夭折了也都是命。”王俨说到。


>>艺术家王俨

对话王俨
 
Q:为什么这次的展览叫“个”展,而不是个展?
A:我觉得做一个作品的展览蛮好玩的。其实这次展览我把矛头指向的是对“个展”的反问。‍做一个大型个展,叫个展,而我做一件作品,其实也是另一个层面的个展。我觉得这样想挺好玩就做了。‍不是说我没有能力拿出很多不同的作品,而是反问以前有人这么做过吗?没有,那我来做。总而言之,我觉得做个展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作品需要思考得非常成熟,然后再来做。做完这次我对个展有个重新认识。
 



>>展览现场


Q:创作“捍卫”和以前的状态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A:最早开始独立创作的时候,我有想法会慢慢琢磨,‍‍可能一个作品泥稿可以做一年,就是想要磨到极致的那种状态。现在做作品完全不是,“捍卫”的原型用了5个小时左右就调整好了,基本上是一气呵成。“捍卫”同样属于“I LIKE BANANA”的系列,在我创作不同系列作品之间是会互相联名,我觉得这种联名会裂变出很多可能性的操作对我来讲很好玩。


Q:你的创作原型基本上都是动物,为什么不是别的原型,非得是动物?
A:从小就喜欢动物是原因之一,你看我身上各种纹身都是动物,还有小猪佩奇呢;此外我觉得人太复杂了,我不想去过多描述人的东西,没意义。不是说我做人物做不好,而是我可以通过动物去表达人。我比较注重当下的感觉,比如“捍卫”这个名字也是展前才想到的,其实叫什么也无所谓,观众自己去解读。每个人的审美和认知都不一样,你为什么要去控制观者对作品解读的权利?所以每次人家问我你这个作品要表达什么?我都会抵抗,我不想以我的角度去介入观者。
 
‍Q:最早的创作涉及到对动物的思考和现在裂变出很多的作品,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
A:小时候家人出差外地工作的时候,家人就丢给我录像带,全是动物世界,就是赵忠祥配话的动物世界,录了一堆,我没事就在那边看,一个片子看几百遍。早期作品其实是对人类欲望的反思,欲望是好的还是坏的?看在什么角度去看,对社会来讲,欲望是进步的。但是对这些动物的话,你的欲望往往对他们来讲就是屠杀,灭绝。现阶段我的状态来讲的话,我觉得“捍卫”是在做我自己。
 





>>展览现场

Q:你怎么看待你的身份?
A:我觉得是游离在体制内和外,更多时候我其实是野生的状态,因为我全家都是体制内的,这个是生下来带的,不是说我愿意体制,我的背书是体制内的,但作为艺术家状态时,我觉得我很野生。
 
Q:虽然对山上艺术空间没有预设,但你希望它能承载哪些任务或者责任?
A:个人来讲的话,我觉得艺术是没有目的性的,我不会想说作品做出来了还要怎么样,但我还是希望作品是能‍发散性的,我不会去排斥商业,也希望商业来跟艺术结合。所以我做这个空间实际上还是有考虑的,因为艺术家是一种状态他并非是职业,需要延续这种状态必须有持续支撑这种状态的资本,看着每年那么多有才华的艺术家放弃创作融入存活于社会里,大都得为了活而活,我希望山上艺术空间能承载一部分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和孵化。
 






王俨“个”

时间:2020.7.11~2020.9.13

主办:山上艺术空间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环岛南路2687-45

门票:20元/人  1.2m以下儿童免费




用心生活 发现艺术


【往期推荐】


>>墨滴星河 · 林国成|草木星空两寂寥 一切历史都是未来史


>>观点 | 林国成:新冠,熵灭,未来秩序与朋友圈


>>观察|陈叫兽:落幕倒计时?一地鸡毛的宋庄


更多>>

>>因赛视频 | 廖生祥:光的暗面

>>大厦与基石|壹美美术馆新展还原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

>>因赛艺术 | 黄方启:时间斋 我的工作室“道场”

>>观察 | 老宅的新生:万科打造榕城新文化样本

>>对话 | 许哲瑜:第三只脚和活在媒体世界的人

>>董鹤:安静甚至略带羞涩的造梦

>>曾健勇:如何离开绘画和回到绘画

>>【因赛视频】奇幻之城开幕式现场回放

>>北京西直门凯德MALL11周年庆特别艺术项目 “登月计划”现场回顾


- THE END -

————————————

用心生活 发现艺术

原创投稿|艺术咨询|项目合作

Email:insightart@163.com

WeChat:13811349952 15810311085

来信请注明作者和联系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