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松 | 达曼的油

张松 友朋说 2022-04-23


我们曾试探天,发现天上布满坚强的卫士和灿烂的星宿。


      ——《古兰经》(72 : 8)

 

达曼是我出访沙特阿拉伯到达的第三个城市。因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的总部位于达曼,也正是他们邀请我前来沙特洽谈双方企业合作事宜。


 

达曼位于沙特阿拉伯的东部,其东和南,一直到北全部被海湾(波斯湾,沙特人喜欢称阿拉伯湾)包围,西部延伸到代赫纳沙漠。达曼不仅有辽阔的海岸线,并且多山,环境优美。紧邻的胡巴尔和宰赫兰两座小城,车程只需10分钟左右。随着沙特阿拉伯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展,3座城市三合一统一管理,成为沙特东部区首府和最大城市,总计人口约200万。达曼是波斯湾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沙特阿拉伯仅次于吉达港的第二大港口。1999年建成的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是当时世界面积最大的机场。


 

胡巴尔是商业中心,城市建设颇具现代化,有法赫德国王跨海大桥与中东最富饶的巴林王国相连。而我这次主要去的是宰赫兰,位于胡巴尔以西约10公里处,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


 

前文说过,早期沙特国家的岁入,主要来自战利品的劫掠和天课的征纳,正式立国后,朝觐税和贸易以及天课和人丁税构成沙特国家岁入的基本来源。自20世纪30年代起,油田的发现和石油的开采,导致沙特王国岁入结构的明显变化。油田的租让和石油公司的利润分享成为沙特王国的首要岁入来源,石油产量的提高与沙特王国的岁入增长呈同步状态。

 

我们知道沙特阿拉伯具有及其丰富的石油资源。2000年,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26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四分之一。如同古代的阿拉伯人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而经历了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深刻历史变革,石油的开采和石油经济的急速发展促使沙特阿拉伯逐步告别传统社会,进而构成推动沙特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杠杆。



1930年,沙特国王伊本·沙特邀请美国商人尔斯·克莱因派遣技术人员进入哈萨勘探水源和矿产资源。1932年,美国工程师卡尔·推特切尔在宰赫兰发现石油。1933年,沙特王国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美孚石油)签署关于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协议。根据协议,美孚石油公司拥有在沙特东部约1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油田勘探权和石油开采权,期限60年,美方在协议生效后向沙特政府提供5万英镑的贷款,每年向沙特政府支付5000英镑的租金。随后,美孚石油公司成立加利福尼亚—阿拉伯标准石油公司,负责沙特阿拉伯境内的油田勘探和石油开采。1939年,油田勘探和石油开采土地另外又增加了20万平方公里,公司改名为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简称“阿美石油”。

 

二战结束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急剧攀升。1948年,沙特与美国签署新的协议,提高在石油开采方面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分成比率。1950年颁布法令,实行五五分成制的原则,要求在其境内开采石油的外国公司支付全部利润的1/2作为所得税上缴。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制定统一的石油政策,进而逐步收回石油公司控制的定价权和定产权。1974年,沙特政府与阿美石油签署新的协议,以支付5亿美金作为赔偿,换取该公司60%的股份。1976年再次达成协议,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1980年,沙特的石油国有化最终完成。1986年,阿美石油公司结束在美国注册的历史,正式成为在沙特阿拉伯注册的石油公司。


 

沙特富了,但政治制度决定财富分配的相应制度。伊本·沙特国王当政时期,沙特家族垄断国家权力,进而控制国家财富,国家收支与王室收支并无明显的区别。国家的石油收入由国王支配,用于王室成员的开销、军队的支出和教俗贵族的封赏,普通民众所得无几。

 

石油资源国有化和石油作为首要财富的国家所有制,石油生产长期采用国有的经营模式,沙特家族沿袭阿拉伯人的传统习俗,援引伊斯兰教关于财产支配权的相关规定,将急剧增长的石油财富据为己有。沙特家族对于国家权力的垄断无疑是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国家所有制的前提条件,而通过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支配丰厚的石油收入则是沙特家族垄断国家权力和控制民众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沙特政府授意官方欧莱玛宣传伊斯兰教的温和性、沙特家族的宗教性和反叛政府的非法性,宣称沙特家族是伊斯兰教的捍卫者、沙里亚的执行者、圣城的监护者和国家财富的管理者,进而向民众灌输如下的思想:狂热分子留长胡须,游手好闲,仅仅热衷于礼拜和斋戒,以虔诚的穆斯林自居。这不是伊斯兰教,而是教士的模仿。(真正的穆斯林)应当通过劳作而享受舒适的生活。应当娶妻生子,努力工作,去国外旅行。应当履行拜功和斋功,诵读《古兰经》,遵循教法的规定。这是“先知指引的道路”。

 

沙特家族当然也知道仅靠强力和洗脑宣传还是不够笼络民众和稳定社会,他们同时也长期实行福利化的财政政策,不断扩大福利性的财政支出,实施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发放住房补贴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改善就业环境,作为缓解社会矛盾和争取民众支持。同时,因为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石油的出口,而不是来自征纳民间的赋税,沙特家族与民众社会之间似乎并无明显的经济对立。但毫无疑问,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是被沙特家族据为己有的。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沙特阿拉伯这种极端封闭统治(妇女基本权、世界唯一没有电影院的国家等)也终于有了不同声音。1953年和1956年石油工人举行的两次罢工,开辟了沙特阿拉伯现代模式之民众运动的先河;1956年爆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导致诸多阿拉伯国家掀起新的民族主义浪潮,也进而波及沙特。1958年,“阿拉伯半岛人民联盟”的领导人纳赛尔·赛义德发表致国王沙特的公开信,主张举行议会选举、制定宪法和实行宪政,呼吁沙特政府承认民众的结社权和罢工权,保障民众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释放政治犯,反对歧视什叶派穆斯林,废除奴隶制,关闭宰赫兰的美军基地。结局当然是被王室置之不理,没有任何效果。


 

到了1990年12月,中产阶级首先发难,作为“忠于国王的臣民”公开递交致国王法赫德的所谓世俗请愿书。该请愿书由43名商人和知识分子签名,援引《古兰经》和“圣训”以及伊斯兰教法的相关内容,呼吁召开协商会议和地方议会,建立代议制政府,改革司法体系,改组“扬善惩恶委员会”,给予民众以相应的政治权利,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1991年5月,伊玛目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的教授阿卜杜拉·图瓦吉里向沙特政府递交所谓的宗教请愿书。该请愿书的签名者约400人,分别来自世俗中产阶级和瓦哈卜派欧莱玛诸多阶层,包括瓦哈卜派宗教领袖阿卜杜勒·阿齐兹·本·巴兹,预示着作为沙特家族立国基础之宗教政治联盟出现裂缝。1992年9月,反对派再次递交请愿书,即所谓的建议备忘录。这次内容更具激进色彩,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宗教领域,着重谴责沙特家族统治下腐败现象的泛滥、经济秩序的混乱、公共财富的挥霍、失业率的上升、贫富分化的加剧、司法公正的缺失、宗教传统的崩坏和道德的堕落。

 

面对步步紧逼的反对声音,1992年法赫德国王主持召开大臣会议,正式颁布基本法、国家协商会议和地方组织法,实行有限的政治改革。基本法明确规定:沙特阿拉伯是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阿拉伯语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信仰,《古兰经》和“圣训”是沙特阿拉伯的永久宪法,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沙特阿拉伯实行君主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统治权力属于沙特王国的创立者伊本·沙特的子孙。


图 | 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法赫德国王于1992年颁布的基本法不同于中东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制定的宪法,沿袭沙特阿拉伯的传统政治制度,旨在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化君主制和沙特家族的统治制度,并未涉及诸如保障公民权利、司法独立、议会选举以及组建工会和政党的现代政治准则。基本法和国家协商会议的宗旨,在于巩固现存的政治秩序和强化君主制度,而不是改变现存的政治秩序、限制王权和实现民主。基本法规定的国家制度,尚未突破传统政治的基本框架。虽然经济社会剧烈变革、民众运动的日趋高涨以及王室内部权力角逐迫使改革,然而,所谓的基本法纯系国王授意制定,徒具宪法的形式,却无宪法的实质。法赫德国王明确声称:其他国家采用的民主制度并不适合海湾国家的国情。伊斯兰教是我们的社会和政治法律,是规范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宪法。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反对派来源各异,成分复杂,政治立场差异大。世俗政治反对派与宗教政治反对派错综交织,却因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以及奇里斯马式的政治领袖,难以形成广泛和稳定的政治联盟。


图 | 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费萨尔·阿勒沙特 

沙特家族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沙特王国的创立者伊本·沙特曾经与超过30个部族建立姻亲关系,拥有超过300人的妻室,生有男性子嗣40余人,女性子嗣20余人。第二代国王沙特亦曾与诸多部族广泛联姻,妻妾成群。另据沙特阿拉伯作家估计,伊本·沙特的42位王子娶妻多达1400人。由于政府长期封锁王室内幕的情况,沙特家族的准确人数不得而知。据估计,目前沙特家族的成员约4000到7000人,其中700人为伊本·沙特的直系子嗣,占政府要职,分享国家权力,位于沙特阿拉伯社会结构的顶端,构成沙特王国统治集团的核心。

 

沙特阿拉伯并不是单纯的君主独裁制,比如尼布洛克认为沙特王国系“绝对主义的君主制国家”,亨廷顿则将沙特王国的政治制度称作“君主亲政政体”,其实都不准确。沙特王国的所谓绝对主义和独裁政治,其实质所在并非沙特国王的绝对独裁,而是沙特家族的绝对独裁。长期以来,非王室成员的政治参与程度非常有限,主要局限于部落精英之申诉和请愿的传统形式,名曰“沙漠民主制”。沙特家族作为王室成员,在宗教和司法诸多领域享有特权。沙特家族的所有成员均由政府支付数额不等的年金,年金的数额则不予公开。


 

我在黄昏时分漫步在达曼美丽的波斯湾海滨,看着伊斯兰特色的巨大水塔,车满为患的法赫德国王跨海大桥,霓虹闪耀的城市和海边休闲、海钓的阿拉伯人,回想如此体制国家竟也是美国在中东最坚强的盟友,不禁想到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的美国著名政客的那句著名的话。


 

最后一句,阿美石油公司的宣传片叫《绝对震撼》,还有面积庞大的企业博物馆非常好,馆内还有一个特殊的井道,可以感受深入地层下数千米,清晰看到碧海黄沙下蕴藏的石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亲自感受下石油探钻的感觉。只是我很明白,这些国土下埋藏的石油,它们都写着姓“沙特”,与老百姓没什么大的关系。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

部分插图源于网络

在此鸣谢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 友朋会在线课堂 ——



—— 加入同人读书会学友群 ——



—— 推荐阅读 ——


张松 | 利雅得的楼

孙周兴 | 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有何区别?

高全喜 | 自由主义与人性问题

葛兆光 | 朝贡、礼仪与衣冠

赵林 | 上帝与恺撒的博弈

张松 | 佛陀的脚步

张宏杰 | 是什么造成了有明一代的学术不兴

何兆武 | 天赋人权与人赋人权

钱乘旦 | 美国为什么不会“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李丹慧 | 中苏关系与中国的援越抗美

包刚升 | 蛋糕政治定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