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楼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知识阶层》(总47期)

编委会 中古史研究 2022-04-12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10
页数:524
定价:108.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311052485
作者简介:     

楼劲,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古官制、礼制、法制史等,出版《北魏开国史探》《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等专著,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卷系统讨论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知识分子的构成及其生存状态和社会作用。全卷以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发展为背景,把此期知识阶层分为4组7个群体加以分析,着重探讨了各知识群体的养成体制、出路与登进、生计与生活方式、社交与社会关系,梳理了他们的知识活动及其社会作用和地位。

本卷的讨论并不限于少量知识精英或部分代表人物,而是突出了其所处阶层和群体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其中下层成员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本书的讨论亦不限于知识分子的政治言论和思想状态,而是着重就知识活动来揭示其社会作用和地位;本书的讨论特别关注各知识群体的生存状态,注意围绕此来建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知识分子研究的问题序列和资料序列。这3点构成了本书内容和结构上的主要特色。

目次1 魏晋南北朝隋唐知识群体的概观/ 31.1 文儒之士与文书之人/ 31.1.1 文儒之士/ 41.1.2 文书之人/ 141.2 方术之士与伎巧之人/ 211.2.1 方术之士/ 211.2.2 伎巧之人/ 341.3 宗教人士、部族智者、才识女子/ 491.3.1 宗教人士/ 501.3.2 部族智者/ 651.3.3 才识女子/ 802 魏晋南北朝隋唐知识者的养成体制/ 932.1 国学各学及其培养体制/ 942.1.1 国学各学的构成与规模/ 952.1.2 各学的生源及其身份/ 1012.1.3 课程内容及其培养的主要群体/ 1072.1.4 教学方式与培养效果/ 1172.2 地方州郡县学体系/ 1272.2.1 州、郡、县学的设置与规模/ 1282.2.2 地方官学及其教学培养/ 1352.2.3 主要培养对象/ 1432.3 部门之学及其教学和训练/ 1462.3.1 律学/ 1472.3.2 方术之学/ 1502.3.3 乐舞之学/ 1572.3.4 工巧之学及其他/ 1642.4 民间学校及其教学培养方式/ 1702.4.1 乡校与家馆/ 1712.4.2 名师学馆/ 1802.4.3 民间方技之学/ 1982.5 自学、游学与讲学论学/ 2012.5.1 自学/ 2012.5.2 游学/ 2132.5.3 讲学论学/ 2222.6 家传世授与职业见习/ 2342.6.1 家传世授/ 2352.6.2 职业见习/ 2552.7 佛、道师徒及寺、观之学/ 2642.7.1 佛教寺院之学及其教学活动/ 2652.7.2 道教师徒及道观之学/ 2773 魏晋南北朝隋唐知识者的出路/ 2923.1 仕途结构及其不同境遇/ 2923.1.1 以地方官学生徒登进为例的考察/ 2933.1.2 不同的仕途、出身和遭逢/ 3003.2 依附于私家的奴客与馆客/ 3053.2.1 知识技艺者充私家奴客、仆役/ 3063.2.2 充当馆客的知识技艺者/ 3093.2.3 馆客的层类区分及不同处境/ 3183.3 民间知识技艺职业/ 3203.3.1 执教民间/ 3213.3.2 佣书等业/ 3243.3.3 行医、卖卜之类/ 3273.3.4 匠师、乐伎之业/ 3323.4 避世隐逸与出世方外/ 3343.4.1 隐逸遁世者之况/ 3353.4.2 皈依佛、道及其俗缘/ 3414 魏晋南北朝隋唐知识者的生计/ 3474.1 官吏的俸禄收入及其代表性/ 3474.1.1 各级官员的俸禄及其赡养能力/ 3474.1.2 地方官和吏员的俸禄问题/ 3564.2 民间知识技艺职业的收入/ 3634.2.1 民间教师的收入/ 3644.2.2 佣书等业的收入/ 3694.2.3 医师收入/ 3734.2.4 卜筮占相的收入/ 3764.2.5 匠作、伎乐者的收入/ 3784.3 负担、赡养及生活水平/ 384
4.3.1 公家负担之况/ 385
4.3.2 家庭成员和亲属的赡养/ 3944.3.3 基本收、支情况的估测/ 4014.4 资产、积累及聚敛与散财/ 4034.4.1 田产及其收入概要/ 4044.4.2 其他资产的积累和经营/ 4064.4.3 治产聚敛与散财亲故/ 4125 魏晋南北朝隋唐知识者的阶层流动/ 4195.1 士、庶之别及其逐渐瓦解/ 4195.1.1 士、庶之别与士族垄断清要官职/ 4205.1.2 寒庶之人的登进与士、庶淆杂/ 4295.1.3 士族的衰落及其流风余韵/ 4355.2 官吏、文武之别及文教官与伎术官/ 4385.2.1 官、吏之别及由吏为官之途/ 4385.2.2 文、武之别及其关系演变/ 4475.2.3 文教官与伎术官的界限/ 4615.3 官、民之别及其相互关系/ 4845.3.1 官、民之别的新动向/ 4845.3.2 官员的身份化及其特权/ 4885.3.3 知识标准下的官、民流动与沟通/ 496主要参考文献/ 509

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荐书专栏

荐书 |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研究》(附:胡阿祥序)上下(总12期)
荐书 | 王安泰《再造封建:魏晋南北朝的爵制与政治秩序》(附后记)(总28期)荐书 | 北大考古中心编:《两个世界的徘徊:中古时期丧葬观念风俗与礼仪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附后记)(总33期)
荐书 | 邓小南/荣新江/张帆主编:《大节落落 高文炳炳:刘浦江教授纪念文集》(附:刘浦江学术论著目录)(总40期)
荐书 | 贾小军《本位、正统与守国:魏晋南北朝政治格局新论》(附后记)(总44期)荐书 | 李峰《巫蛊之祸:西汉中期政坛秘辛》(附:李振宏序)(总46期)
荐书 | [美]丁爱博《六朝文明》(附:中文本序/译者后记)(总36期)
荐书 | 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附跋语)(总34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