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和你去乡村:在冬天开始的故事,夏天也不会结束

刘恩保 乡村笔记BTC 2021-11-13



大家好,这里是乡村笔记Beyond The City。


今天是端午节,周末的两期端午插秧亲子营刚刚结束。


我们的项目,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319天了,而这一篇,是我在这里写下的第99篇文章。一期一期的营不断完善,目送着一批一批的孩子来来去去,欢声笑语。



曾经有人问,在乡村能学到什么。当然现在也有人问。


我也时常对自己给出的答案感到些许后悔,不过不是因为说错了,而是因为乡村实在有太多面目,我自己也未曾完全认识。


之前在《所以,我为什么请一周的假也要去乡村笔记?》中简单叙述了我的见闻感想,但现在看起来仍是不够。


仅仅叙述那些我在旅程中,获得了那些没有空闲报名、觉得去乡村没有必要、或是还迟疑不决的人所得不到的成长、视野和感触,还不足以让更多的人认识乡土研学……至少不能说服现在的自己。


所以需要不断回忆。回忆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它不是新瓶装旧酒,甚至有可能是重新酿造的过程。



回忆未必是旧的事物结束,但必定会接纳新的事物。在印度,有这么四句圣言: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新的回忆,依旧是冗长的。不过就如同我在一开始的文章就说过的那样,“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真的很长的文章,但不会长过你人生的长度。关于成长,关于视野,关于去乡村,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


在奔波的路上,一切都有轻重缓急,就像在不同的星系中,所有行星都有截然不同的运行轨迹,恒星诞生、成长、坍缩、最终变成黑洞,万物自有其时。


为什么要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回忆的故事?因为一次远行,就是一次微缩的人生。你以前走得怎么样,以后会怎么走,全在里面。


希望你在这些故事中,能够隔着烈阳夏日,和一旦踏上就不会轻易抬起头的人行道,感受到万物自有其时的心跳。


(ps:如果觉得文章真的太长,也可以直接划到文末点个赞啦~顺手转发也不错哟)


原文载于《成才与就业》5月刊 总第537期 本文略有增改

原标题《去乡村,遇见另一个自己》

作者:刘恩保


在来乡村之前,我从未想过,能与另一个自己相遇。


1月26日到2月11日,从大雪纷飞转变为晴空万里的日子,我一直待在湘西,跟着乡村笔记走访山村,去学习写作方法,调研乡村生活。

 

1

我相信,乡村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故事和启发


起初,吸引我来到乡村的是乡村笔记创始人汪星宇说的那句话——“城市孩子需要乡村视野,乡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他说这话的时候,音调既不过分激动也不沉闷,恰到好处的深沉,仿佛直击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虽然老家在乡村,但也只有偶尔过年时才会回去喝一喝亲戚们的喜酒。而且,建筑是焕然一新的三四层小白楼、宽敞的水泥大马路一直延伸到农田边上的老家,并没能在我的成长中留下少许值得记忆的东西。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视野的狭窄。写文章的时候,思路已经被那种固定的套路给模板化了——所有的场景,都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从一个购物广场变换到另一个西餐厅;所有的人物,都是意气风发的学生或摸爬滚打的职场人物;所有的情节,在写出一个开头的时候,就已经能看到结尾。


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来自我所陌生的“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让我僵化的思维活跃起来,让我继续成长。


我相信,乡村能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故事和启发,让我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乡村笔记走进了我的视野,而它带着我走进了乡村。

 


2

没有沟通交流,我们的世界永远只有那么大


乡村笔记的寒假项目有两个营,一个是写作营,一个是调研营。写作营沿沅江逆流而上,重走沈从文老先生作品《湘行散记》中的路线;调研营则住在花垣县双龙镇金龙村,融入乡村生活、学习社会调研。


我跟着乡村笔记走完了两个营。


在浦市古镇,我们穿行在弥漫着砂糖橘和古朴沉木气息的老建筑间,寻访市井乡民,进行文学采风。


真的会有那么多现成的故事吗?这是我一开始的想法。因为此前很少有跟陌生人打交道的经验,我一开始相当紧张,站在老乡面前支吾半天,却不知如何开口。


但随着遇见的人多了,再多的拘谨、慌乱、尴尬,都会变成开放、包容、善意。



老街旁有一位画画的老人,她带着我们到家里看她的画作,还送了好些糍粑、橘子。


而让我惊奇的是我的同学们,他们的适应力甚至比我提升得还快。在问路的时候,张嘉月和镇子上刚放学的两个小女孩飞快地成了好朋友,互相加了QQ好友,小女孩还邀请她到家里去玩。


这样的经历实在难能可贵,因为在城市里,我们很少会有在路上和一个陌生人聊天的机会。同学在做社会调查,需要到街上发问卷时,人们的拒访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在初高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老师讲课,自然没有什么机会去锻炼表达自己的能力。可当我们步入大学,各种课程的presentation、志愿者活动、学生工作,都要求我们和各色各样的人交往沟通,虽然不一定要成为一个擅长演讲的人,但至少也要镇定自若,畅所欲言。步入社会后更是如此。


和我一起参加调研营的张韵杨说,“在城市里想要找个人问问题、调研,他们的警惕性都很高。但跟老乡们访谈不一样,有的时候你还没开口他们就会热情地跟你聊天。即使有时太忙,他们也会跟你说在哪里能够问到答案。”她对村民的热情记忆犹新。



我还记得,到村子后,我们第一次进村调研,刚跨进老乡家的家门,还没怎么开口,老乡就盛了几大碗糯米饭,热情地说:“来,吃饭!饭可甜了!”


去到一个地方,和那里的人有眼神、语言乃至心灵上的交汇,才算得上是真正到过那里。现在许多人喜欢做随心所欲的布朗运动,认为走过越多的地方,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所谓“一双脚能透露关于这个人的一切”。


可即使我们走过再多地方,如果没有去沟通交流、学习当地的文化,我们的履历可能可以写得很丰富,但我们的思想是干瘪的。


文学采风时,和我一个小组的王赠婷是项目中年纪最小的学员,以前去过西班牙、美国等好几个国家。


一度比较害羞的赠婷,刚开始在老街上走了好几个来回,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和老乡搭话。不过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去向卖花椒种子的老人问问题,去和做木椅的大哥聊天,发现老乡们都出乎意料地好相处。



“就像老师说的,你来到这个地方,一定要和那些当地的人沟通,体验他们的生活琐事和日常。”在最后一天的分享会上,王赠婷略带羞涩但十分肯定地说。

 

3

凡有所遇,皆成性格


从上海到湘西的路漫长而曲折,五十年不遇的暴雪下让这段距离仿佛变成了咫尺天涯。从灯火辉煌的街头走向重重叠叠的山川,车窗外是望不到边际的林海波澜起伏。


在跟随乡村笔记一起去乡村的过程中,我很少拍照。因为,眨一下眼睛就是按一次快门。


这次最重要的收获大概是,我体验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接触过,以后没有机会的话可能也不会接触的东西。坐K字头的火车,烤火,赶集,还有冰天雪地的美景。这些我以前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将会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多一分领悟生活的智慧。


在乡村,我发现了许多原来不知道的事情。之前,我许多身边的朋友都不清楚“赶集”是什么。可在乡村,集市是最热闹、最有生气的地方,小贩们的高声吆喝、村民的讨价还价、鸡鸭鹅发出的高亢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日常生活的曲调。




我们到集市上去调研,不仅是走走逛逛,更带着从义乌进来的货物摆起了摊,吆喝叫卖,可以说真正变成了一个“乡村人”。


凡有所遇,皆成性格。


在一个距江有一小时山路的村庄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和我们聊天。他并不好奇外面有什么,而是给我们讲他当兵的故事。


在江边,我们住在渔排上。渔排的主人有儿有女,生活在这里纯粹是因为热爱这里,热爱接待不同的游人。她刚从巴基斯坦回来,以后想去北京看天安门。


在古镇上,老人们带着傩面具、穿着草衣草裙,教我们体验傩戏。他们年过半百,时间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因为对于傩文化的热爱,老人们一直自发地练习传统戏曲。


这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场景,听到的故事,并非只是一片烟云。乡村其实是可以给人智慧,启发人思想的。



当沈从文老先生的小船在湘西的沅江上飘摇时,他发现自己“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所以他想要用自己的文字,写出那些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写出对生活的敬畏,写出生命的庄严。


现代社会,城市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初生的婴儿,而乡土中国却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在用它最后的力量为城市中国传递新生,而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乡土中国学习。张韵杨说,她觉得在城市里有很多压力,竞争的压力,所以很难安静下来。在城市里住一段时间,她就会去乡下散散心。


晚上住过渔排,然后早上去镇上赶集、吆喝着卖货,我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乡村和城市的差别;更看到了我自己的另一面,一个不断拓展视野、增长见闻,想要探索更多未知的自己。

 

4

寻找自己的人生课题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识过了高楼大厦、纽约巴黎,也体验过乡村田野、乡土中国,同学们才会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更清晰的把握。



也许还谈不上明确的理想和方向,但确确实实地,真的有同学找到了自己想要解决的“人生课题”。


张嘉月在古镇采风后的交流会上,说:“我找到了想投身的事业。在调研中我跑了几家医馆、药店,发现城乡之间的医疗条件差距远远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医疗水平的差距,大概就是我人生的课题吧!


她说,以前有想要从医的想法,不过是因为家里人的想法,而现在,她真正想把它作为一个目标来奋斗。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乡村体验,我觉得,为什么要去乡村,我也很有答案了。



来乡村干什么?是把我们的知识给他们吗?是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发展有多快、让他们赶紧和外面的世界接轨?


我不想只是带着原来的知识结构到乡村,那样到最后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是去乡村学习的。学习和他人沟通交流,学习拓展不同的视野,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乡村的自然地理,村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人以前从军打仗的经历,人的道德,我都想通过和他们聊天来知道。我希望不止是到过乡村,更把乡村刻在了成长历程的记忆中。

之前,当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变成了套路模板后,我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焦虑。一个没有个性的写作者,不就成了可以被机器人替代的角色吗?而且这样的未来似乎并非遥不可及。前段时间,京东不就推出了一款“莎士比亚”系统,在一秒内能根据不同的关键字生成上千条文案。


但在乡村走了那么多地方,我知道,机器人是写不出来我的文字的。哪怕输入再多关于风景、地理、村庄的数据,机器人也写不出来“情感”。机器人可以生产文字,可以生产风格,但无法生产情感。即便是模仿,也是一眼就能洞穿的低仿品。


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没有人生经历,它不可能凭空编造一个故事出来。


所谓成长,最低的境界是给我们一个模板去套用,就像上学时被当做典范的“满分作文”。可模板只能让我们不失败,却无法让我们成就自我。



成长的视野是双向的,既要有向上的高楼大厦、纽约巴黎,也要有向下的乡村田野、乡土中国。因为唯有完整的视野才能使人成才,唯有乡村才能使人视野完整。


凡有所遇,皆成性格。那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中的美好与善意,会成为我们品性中最纯真质朴的部分;那些在乡村的所见所闻,与城市交叉对比,会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中的重要素材和课题。


在乡村,你真的能够和另一个成长的自己相遇。


乡村笔记 · 乡土研学



写作营最后招募 | 培养好人的秘诀是,去自然中读诗、写作、生活


乡行书简•学员作品集 | 改变


甘孜试运行招募|走进香巴拉深处,探秘藏族文化传奇



去乡村

遇见另一个自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