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眼中的乡土中国:在这个年纪,应该多一点“浅浅的尝试”


大家好,这里是乡村笔记Beyond The City。


上周,7月15日到7月22日,我们开展了第二期的湘西乡土写作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员的习作:《我是来乡村学习的》。


去乡村学些什么?


学员们在乡村看见了什么不同和差异?


城市的孩子在乡村能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洞见?


摄/黄霁洁


正如学员们所说,


“将来我们或许和中文渐行渐远,但我们希望在回答外国友人What is CHINA like的时候有一个中肯客观的解释,以此为媒介让当代青年对乡村有一个了解。


“我们要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来时的初衷是看“文学”二字报的名。于我个人而言,实在是对此二字怀有极大的热情。读书、写作,就是对我来说最为享受的两件事。

 

行程开始几天以后,发现“乡村笔记”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实话实说,或许是因为我对虚构小说类的写作更有兴趣,很少研究非虚构写作这样写实的内容,在文学方面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

 

但相对地,我也收获了更多其他有意义的东西。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乡村笔记”给予了我很多摒弃成见,拂去旁枝,进行深刻且有意义的思考的机会。

 

摄/黄霁洁


第一,刚开营的时候,汪老师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条链接,链接的内容是有关于上一次“乡村笔记写作营”的学员返程时在虹桥火车站接受的采访。那位女孩子说的大致内容,是我们参加乡村笔记的初衷以及意义,采访的大标题是“北上广深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这个刚初中毕业的女孩子说的很好,中国的乡村占地面积很大,那里也有很可爱的风景与文化,在这个年纪,我们应该试图去多去思考,去了解,去感受。

 

但当我看到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我的内心突而有些不适。

 

有几条置顶的,也就是获赞较高的微博评论,是这样说的:

“你所浅浅的尝试是有些人一辈子的劳作,而且高一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她的意思是除了北上广深其他的城市都是农村。”

“很多人是不是连活的猪马牛都没见过?”

 

不喜欢。

 

本能地想要反驳这种略带讥讽的语言。当然并不是回答“我没说北上广深之外的城市都是农村”,或者“谁说我没见过活的猪马牛”,毕竟那有些幼稚。

 

北上广深之外的其他地方,是乡村还是城市,我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但我们国家所有的城市,在历史上都是从乡村发展起来的。

 

摄/黄霁洁


可能是有很多人没见过活的猪马牛,不过这正是乡村笔记带我们在做的事情,而且还有越来越多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去乡村,见识陌生的事物。

 

我想说,我们所做的的确是“浅浅的尝试”,这份尝试的确是乡村人一辈子的劳作,但不仅限于此。它包含了城市人仅用眼睛看、耳朵听,却没有朝其迈出脚步的另一个世界。而我们这些初、高中生的双脚,曾真实地走到了那片“未知”的土地上。

 

网络上,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带着有色眼睛甚至是黑色眼睛看待任何事情,负面,悲观,批评,不愿相信正能量,把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强行对别人、别的事发泄,“鸡蛋里挑骨头”。这大概算是近几年来产生的一种奇怪现象,而又因为网络的发达,这种奇怪又令人叹惋的风气传播得极快。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女孩子在初中刚毕业尚未年幼的时刻就可以领略或是认识到许多人一辈子都认识不到的问题,她的观点正确,阳光,新颖且有教育价值。


往小了说,可以说她的思想深刻,或是说乡村笔记这个研学营十分有价值;往大了说,可以说这是当代年轻人或是青少年思想的拓宽,他们不仅仅更具有来国际视野,还可以关注到中华民族最传统、最纯朴的文化。这何不是一件好事?

 

摄/黄霁洁


或许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的内心或许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是好的。但为何手里打出来的字确实这么的尖酸刻薄?他们也许怀着一种“马太效应”的观念,认为这些孩子都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所谓“北上广深”一类大城市里出来的孩子,所以他们能够拥有这种条件,能够有这个机会。他们也可能想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认为来乡村研学采风的我们,只是单纯为了体验生活,认为我们只是“浅浅的尝试”,是在看低甚至鄙视乡村人的劳作,讽刺我们是“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

 

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此文之意也并不在探讨其原因。我们欢迎讨论,寻求互相的理解,但我认为我们需要给出一个回答。同时,也是在给自己在乡村度过的时光一个回答。

 

附微博原文链接:

https://m.weibo.cn/status/4262490063557789?wm=3333_2001&sourcetype=weixi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摄/湿草

 

到这里,我就要讲到我思考的第二点,也就是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

 

我这里的态度,指的并不仅仅一种装模作样摆出来的态度。比如说,到了老乡家里询问,“大爷,您这个腊肉是怎么做的?能跟我说说让我学习学习吗?”很明显,大爷心里也知道,你一个城里来的孩子为何要学做腊肉呢。

 

我所说的,是对乡村中的文化抱有一种学习、谦卑的态度。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是我们所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但这些都是老乡们每天亲身经历的事情,不论他们受过多少教育,他们的普通话是否标准,我们都应该带着请教的态度去与他们交流,而并不能心里简单地想着,我们是来关心穷苦人民生活的——当然这也是一方面,不过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在乡村生活这件事情上,在我们想要探索“另一个世界”这件事情上,他们比我们懂得多知道的多,那我们就是应该向他们真真正正地学习。

 

所谓“探索”,就是探查、求索,寻找答案。既然人类对广袤的宇宙和寻常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态度,那去探索自己所不熟悉的另一种生活也是同理。

 

摄/黄霁洁


我们的“文学采风”,就要把这件事情看成一门很大、蕴含知识很渊博的课程,我们要通过这些人们淳朴的一句句话,轻松的调侃甚至是喝酒时吹的牛来学习、来接触。

 

回到前面说的,一些人认为我们在乡村的经历只是“浅浅的尝试”。我承认,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办法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感受、体验、领悟到关于乡村的全部。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确只是进行了几次小小的尝试。

 

但,“尝试”这件事本身,就是“尝而试之”,是做人们出于各种原因没做过、不敢做、不会做的事情。


我们去乡村,在渔排上住一晚,到地里去掰玉米,在古镇上和老乡聊天采风,去到依山而立的山村,见识到不同于凤凰古城张家界一样被同质化模式化的乡村风景,见识到中国真的很大,有大多数青年人所不知道的另一面,见识到乡村和城市的人在思维上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而更多的人,只是站在城市里用眼睛看着乡村的世界,没有往这片土地上迈出一步。

 

我们去乡村,是去学习的,不是把城市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框架强加给乡村,不是把去乡村当成一个需要写实践报告、上交评分的任务。在村子里住两个月,最后写一篇文章说明玉米的采摘方式与关于玉米的渊博历史文化,那应该是农业学家、历史学家,或者为了给学校交作业和完成暑期实践的大学生的任务。

 

摄/黄霁洁


第三,我要讲到和上面两个不相关的点。我不仅思考关于早已老生常谈的“孤寡老人”的问题,更亲身走进他们的生活中。

 

当时去印家村那次的经历,一位同学分享的采风内容让我印象颇深。他说,那里有一位老奶奶,双耳失聪,她的女儿和她住在一起,那位大姐是一位聋哑人。那位同学的小组在那户人家停留了许久,老人家十分愿意交谈,她很希望有人能跟她说说话。因为她的听力不佳,同学们就大声地与她交流。


等他们临走的时候,有一辆车停在了老人家的门口,车上下来几个中年人,他们朝屋内大喊了一声,操着乡音叫着那位老奶奶和大姐,里面奶奶沙哑着嗓子应了一句,那几个中年人就又重新坐上车毫无留恋地往回开,离开了村子。

 

这个过程几乎都没有一分钟。

 

摄/湿草


另一户被我们探访的村人,也是一位老奶奶,当我们问道“奶奶,您的孩子现在在哪儿工作呀?”,老奶奶的眼眶一瞬间就湿润了。

 

我当然也想呼吁大家关心孤寡老人,他们的生活值得我们同情。但我想,他们真的想要获得所谓吃瓜群众们的关注吗?真的想要变成报纸八卦的新闻头条吗?真的想要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故事被写成软文,刷爆朋友圈吗?

 

老人们的心愿,只是看到子女归家。

 

若是他们的亲生子女迟迟未归,甚至回了家,也只愿意在家门口里叫一句就走,那那些所谓的关注又有何大用途呢?

 

在城市里,有为孤寡老人们服务的志愿活动。这挺不错的,志愿者们的心意是好的,但或许,这些活动才容易变成“浅尝辄止”。


我们真的走进过那些老人们的生活吗?我们真的理解他们吗?我们听了他们的故事后,自己能够做到,回家多看看吗?

 

我知道工作的辛苦,也能理解一些人对于自家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着或多或少的“嫌弃”与厌烦。

摄/黄霁洁


可这些老人们,身为他们的亲生父母或者是祖父母,又何尝不能理解呢?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希望看看孩子、多陪陪孩子。


他们付出了一辈子,求的不是孩子能给他们赚更多的钱——请原谅我直白一点说,老人们知道自己没有更多时间了。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是把着手指头算的,能多一分钟是一分钟,能多见一面是一面。

 

有位老人家说:“我不怕我现在没人陪,我怕是当我死了,我的孩子会对他此时此刻对我做的事后悔,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我去了以后,对我留下的唯一念想是愧疚与悔恨,并且在下半辈子中一想起我就难过。我希望能是好一点儿的回忆。”

 

要说的还有很多,在这里也不一一细谈,毕竟文章太长太啰嗦这个恶习我还得好好改改。若是有幸有读者读到这篇文章,又与我观点相悖,那么欢迎您提出意见与反对。

 

请礼貌用语,感恩。


| 本文转载自[边缘文学BoundaryLiterature]


文/湿草

图/湿草 黄霁洁

排版/范希


“我发现,乡土自然的生活场景治好了我的时间焦虑”


在乡村写歌:“很高兴遇见你,在每一个夏季” | 写作营笔记

更多精彩


去乡村

遇见另一个自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