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师角度出发的《摄影的核心》
书名:《摄影的核心》
作者:【美】托德·帕帕乔治
导读《摄影的核心》
文 | 吴毅强
这是一本从摄影师创作角度出发的书,也不乏对他人摄影作品的精彩评论,虽然谈不上成体系,不过也确实有很多闪光之处,对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都有一定价值。
第一,帕帕乔治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也就是他的问题意识。
这本书是帕帕乔治近40年职业生涯的一个评论文章的合集。很多都是他在各个大学的演讲稿,也有一些是为一些展览写的评论文章。所以这本书是个很松散的结构,并没有一个集中的主题和清晰的逻辑结构,从任何一篇文章开始翻阅都是可以的。帕帕乔治自1978年进入耶鲁大学担任摄影教师以来,就有很多机会为摄影师、作品及展览撰写文章。帕帕乔治本身是摄影师,所以他觉得对学生而言,最有必要的摄影史就是摄影领域中最强实践者的历史。他要写的,就是他认为最值得书写的对象,希望他们的实践能给后人以启发。这是他写作本书的初衷。
第二,这部书写了什么?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核心观点。
全书总共20篇文章,其中5篇演讲稿,3篇访谈,12篇评论文章。评论的范围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期,差不多70年的摄影历史。文章基本上都是个案分析,评论他认为的最强摄影师,从20年代的尤金阿杰特到70年代的维诺格兰德、罗伯特亚当斯和约瑟夫寇德卡。时间虽然不长,但作者的野心很大。他认为这70年基本可以定义摄影这个媒介所具有的影响力和表现力。也就是说,摄影在这一时期得以充分地展开,获得世界性的成就和影响。而那些杰出摄影师为这个过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评论这些摄影师的成就时,帕帕乔治有一个很特别的观点。他认为这些摄影师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照片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很大原因跟他们经历的战争有关。就好像古希腊时期的三大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之所以写出伟大的悲喜剧,就跟雅典、斯巴达城邦以及希波战争有着密切联系一样。
仔细一想,不无道理。阿杰特经历了一战,布列松和弗兰克经历了二战,维诺格拉德经历了古巴导弹危机,寇德卡经历了苏联出兵布拉格,罗伯特亚当斯经历了越南战争。这些战争的影响就像连绵起伏的山脉一般,或隐或现地体现在他们的创作背景中。比如,阿杰特目睹巴黎被轰炸,养子在战争中丧生,他对巴黎的拍摄夹杂着复杂的情感;布列松从纳粹集中营越狱三次才成功逃脱,这一时期的照片显得非常激进,战后他一如既往地关注革命、冲突和动荡的世界局势;更不要提寇德卡在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的时候,拍摄的极具视觉张力的街头照片。确实可以说,是战争催生了他们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帕帕乔治在评价摄影师时,也回应了一些重要批评家的评论,有一些话题意味深长,是理论史上的大课题。比如:摄影要如何才能被鉴定为艺术?《十月》派批评家罗莎琳德·克劳斯,在她著名的文章《摄影的话语空间》里,就对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尤金阿杰特举办的展览颇有微词,她认为这些摄影作品侵犯了美术馆的“审美空间”,也就是说,这些摄影作品在她看来根本就不是艺术。克劳斯的理由是,所谓的作品数量太多,她没法理解由一万张照片组成的“艺术作品”。
帕帕乔治在回应克劳斯的批评中,有一段话值得摘录到这里,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表达,值得深思:“艺术家和诗人可以修改其已有的某一作品,而不需要积累起一系列与修改次数相同数量的实物版本,摄影师则不同,只要一拍照就会随即产生出这样一个照片的档案。”
他点出了摄影和其他艺术形式完全不同的创作方式。言外之意是,如果要产生一张或者多张杰作,需要生产很多相关的照片,从而使得照片数量庞大起来。比如弗兰克的《美国人》,就是从2.7万张照片中选出了83张编辑而成,那么剩下的那些照片就不能成为艺术了吗?只是阿杰特直到去世也没有去做这样的选择和编辑,只留下大量未经出版的照片。但就此否定他的艺术地位,是不是有些苛刻了?当然,即便到今天,这个话题可能都还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
帕帕乔治不同意克劳斯的另一点在于,克劳斯太急切地下结论。实际上,她根本就没看完阿杰特全部的作品,甚至只看了四分之一就下了判断。帕帕乔治提到阿杰特后期很多作品非常之优秀,是以“一种前无古人的摄影理念在创作,而这张摄影理念引领他去探寻摄影本身的一种更为个人化、更难以捉摸的方式。”他认为阿杰特有开创之功,这也是他把阿杰特作为最开始来评论的原因。
他花了很多篇幅进行非常具体的作品分析,一张一张指出他认为优秀的地方,有些我觉得也有过奖之词,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说服力的。尤其是他站在一个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摄影师的角度,有很多技术方面的支撑分析,比如阿杰特对大画幅机背取景相机的坚持使用,造就了他独特的摄影美学。这些分析都不是纯理论出身的批评家能轻松驾驭的。在评论布列松的摄影美学时,他也不断提到,布列松选择徕卡小型相机非常适合他描述世界的方式,方便,动感。
除了非常具体的摄影师案例分析,也有一些理论阐述的文章让人受启发。比如《美学还是真相》(P173),帕帕乔治在这篇文章里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自己对摄影的基本理解。它指出了我们在观看照片时通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误认为照片里面的内容或者主题就代表真相,从而忘了摄影也只是一种观看方式,“它们所包含的真相充其量是一个被校正过的真相,是一个被斡旋后的真相,是摄影师和他的拍摄对象乃至摄影本身之间合作的产物。”它唯一能说明的真相是"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真相,而是一个处于某个特定时刻的特定状态的真相。"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点,作者非常重视摄影和诗歌的关系。这或许得益于他早期写诗的经历。或者说,他是因为觉得摄影像诗歌而迷恋上摄影的。在全书最后一篇文章《照片的词语》中,他以一首1978年自己写的诗歌,再次论述了摄影和诗歌之间神秘莫测的关系。他甚至认为,最好的评论家都是诗人。以这篇文章结尾,也说明了帕帕乔治对摄影的理解,以及他自己的创作方向。他非常看重直觉,在意摄影的神秘气质和诗性力量。
第三,这本书写得怎么样?就是做一个简要的评价。
总的来说,帕帕乔治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摄影师和作品的评价有其独特的角度。尤其是他讲到了相机本身的特点,对于摄影师创作的影响,摄影师如何选择自己的工具,相机各自擅长表现怎样的美学追求得等都说的很到位。书里也触及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话题,比如摄影和艺术的关系,摄影和真相的关系以及摄影和诗歌的关系等等,虽然谈不上很深入系统,但也能给人启发。
帕帕乔治还把自己作为一个写作者,所经历的痛苦写了出来,从忐忑不安、心理矛盾,到把散落的词汇连缀成文,再到能凭借自己的写作获得一定的专业口碑望等等,能给很多对写作怀有畏惧心理的人以信心。
最后建议花个三五天,读一下这本书,丰富一下对摄影的理解。
推荐指数:★★★★
作者简介
吴毅强,浙江大学美学博士,摄影艺术批评家
往期精选
公众号新开一个栏目《千字短评》,希望用简短的文字,对摄影艺术领域发生的现象及动态进行及时地批评,参与当下摄影艺术文化知识生产。包括思潮、书籍、作品、展览及一般的生态批评。
栏目宗旨:不能说真话,那么请闭嘴。
欢迎投稿
微信:wuyiqiang926
邮箱:393222588@qq.com
添加管理员微信进入“理解摄影”群聊
Gofor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