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毅强:艺术家的地方史再书写
不扫径|地方史的沟通与转译
艺术家的地方史再书写
文 | 吴毅强
昨晚,桂林井田艺术空间迎来了一个新展:“不扫径”地方史的沟通与转译。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展。在我的观展经验中,看过不少大型华丽的三年展、双年展,也看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个展、群展,但这一次的体验让我有焕然一新之感,值得回味和思索。
这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孙晓枫策划,参展艺术家一共12位,其中7位画家,5位影像艺术家。这次展览并非艺术家的一次临时聚集和展演,也不是庸俗意义上的艺术介入乡村。而是历史与当下、乡村与城市、绘画与摄影之间的一次平等对话。
早在一年前,井田艺术空间就组织艺术家们,前往湖南与广西之间的“湘桂古道”进行田野考察。他们从桂林出发,寻访古道留存遗迹,沿途破败的乡村和留守的老人,试图在数千年层层叠叠的时间褶皱中,重新发现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变奏和回响。
所以,这个展览不是一个大杂烩拼盘,而是一次有着明显创作主题和行动路径的研究型展览,是他们这一年来,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完成的考察成果,绘画,摄影,视频,实物装置,都有呈现,丰富多元。
地方史的书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早已湮没在数不胜数的游客传记之中,成为一个只剩好山好水甲天下的符号化所在。事实上,桂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非常丰富灿烂的文化肌理和历史传承。但是,在全球化这一强大漩涡之下,这些内在属性已悄然隐退,不知所踪。
全球化的另一端,其实是在地性的生长。单一化符号化的地方史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书写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艺术家的集结才显得有为重要。当然,艺术家并非考古学家或者历史学家,可以用数据和考证来还原一个严谨的历史框架,艺术家更多通过他们敏锐的感受力,打捞历史遗绪,在新的时空唤起新的精神,重新构建关于桂林的公共记忆。
基于这样一种展览理念,这次展览的展陈方式就颇费心思。展览基于两方面的考量来展开,第一层考虑,是如何把艺术家的作品经由“湘桂古道”这一主题而串联起来,起承转合,让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形成一种共振。比如在展厅楼梯入口,画家黄少鹏的一张几乎极简主义风格的白塔,似乎隐喻了整场展览的基调,历史涂涂改改,古塔巍然屹立,艺术家们该如何续写?上得楼来,正对着的,就是摄影师以绘的三屏古道摄影,绿色渲染,氲氤弥漫,仍在述说着昔日的幽密繁华,也是这次展览的点题之作。
接下来,黄少鹏、黄菁、何光、文瑶、汪鹏飞、黄光良、于轶文七位画家的绘画作品合力,在展厅中部展开了一次六重奏。凉亭古塔、佛龛碑林、古桥渔翁、山林老叟乃至观光游客,纷纷以油画丙烯和水彩炭笔的方式,从画家笔下汩汩而出,再一次把视觉语言作了一次语词图像的精彩“转译”,借由这种“转译”,艺术家对本土经验的贡献才得以完成。
在展厅的后半部分,几位摄影师的创作同样精彩。李揽月一改以往比较传统的创作方式,这次在一个凉亭之内,嵌入了三屏视频装置,视频内容为湘桂古道风土人情,动静结合,非常有新意。邹壁宇呈现了东镇门的一次拆迁现场,摄影师出身的他,影像依然扎实有力。刘宪标围绕雄(熊)村古镇展开拍摄,带来了一部纪录片、一本摄影手工书以及三联屏录像装置。影像呈现极为丰富立体,也给空间带来了非常多的变化。最后,在赵杰或明或暗的湿版摄影《半山》中,新版桂林山水犹如一个长长的尾音,为展览划上了句号。
除了以“湘桂古道”为主题的视觉演义,绘画和摄影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展览的一个亮点。历史上,绘画和摄影的关系非常复杂,但展览这次以同样的视觉主题为切入点,来关照绘画和摄影的关系就非常直观而特别。印象最深的是,黄光良的两张关于凉亭和灵渠描绘的油画,和李揽月的凉亭视频摄影装置的一种对话关系,媒介语言的差异表现一览无余。
看多了假大空的各种形式主义展览,已经有了看展疲劳症。但这个小而精的展览,犹如炎炎夏日中的一股清泉,带来阵阵清凉。值得推荐!
不发图片了,大家一定要去现场!
推荐指数:★★★★★
作者简介
吴毅强,浙江大学美学博士,批评家
往期推荐
短评 | 读《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 纪实摄影的艺术》
公众号新开一个栏目《千字短评》,希望用简短的文字,对摄影艺术领域发生的现象及动态进行及时地批评,参与当下摄影艺术文化知识生产。包括思潮、书籍、作品、展览及一般的生态批评。
栏目宗旨:不能说真话,那么请闭嘴。
欢迎投稿
微信:wuyiqiang926
邮箱:393222588@qq.com
添加管理员微信进入“理解摄影”群聊
Gofor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