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菌群研究或可助力濒危动物保护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063期日报。


保护濒危黑犀牛,或可从肠道菌群入手

Microbiome[IF:9.133]

① 极度濒危的东部黑犀牛,其肠道菌群组成受宿主、饲养机构、繁殖成功率和卵巢周期的影响;② 妊娠和产后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③ 约三分之一的细菌类群与助孕素和/或糖皮质激素浓度的相关性大于±10%,菌群变化趋势与激素相同;④ 气球菌科、Atopostipes科、肉芽杆菌科和梭杆菌属4个类群在菌群中相对丰度较低,但与繁殖成功、怀孕和/或分娩后以及粪便中较高的孕激素代谢物浓度显著相关;⑤ 上述类群可以作为提高黑犀牛繁殖成功率的候选益生菌。

Rare gut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breeding success, hormone metabolites and ovarian cycle phase in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eastern black rhino
02-15, doi: 10.1186/s40168-019-0639-0

【主编评语】《Microbiom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发现极度濒危的东部黑犀牛的肠道菌群与繁殖、荷尔蒙水平显著相关,还从菌群中分析出4类丰度低但有潜在生殖调节能力的细菌类群。该结果对保护濒危动物、改善期繁殖情况具有借鉴意义。(@小肠君)

Lancet:饮食因素对全球人群健康的影响

Lancet[IF:53.254]

① 评估全球195国>25岁成年人饮食状况及其对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② 2017年由饮食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DALY)分别达到1100万人和2.55亿年;③ 大部分国家中,盐摄入过多、全谷物和水果摄入过低是主要饮食风险因素;④ 高盐摄入造300万人死亡和合计7000万年寿命损失,全谷物摄入不足造成300万人死亡和合计8200万年寿命损失,水果摄入不足造成200万人死亡和合计6500万年寿命损失。⑤ 膳食数据来源可能影响结论准确性。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04-03, doi: 10.1016/S0140-6736(19)30041-8

【主编评语】优化饮食结构是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重要方式。《柳叶刀》最新发表一项涉及全球195个国家的荟萃分析,发现饮食因素造成了大量人口和寿命损失,高盐、低全谷物和低水果摄入量是最主要饮食风险因素。该结果为研究饮食与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全面的人口数据基础,强调了全球范围内改善饮食结构的急迫性,有助于制定合理饮食指导建议和评估饮食风险因素。(@小肠君)

用液体代餐改善胖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效果如何?

Diabetes Care[IF:13.397]

① 纳入9项≥2周的随机试验,涉及961例受试者,评估在超重/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中,用液体代餐替代传统的低热量减肥餐,对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因素的影响;② 与传统减肥餐相比,液体代餐可适度降低体重、BMI和收缩压,并可降低体脂、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舒张压,但对血脂没有影响;③ 由于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不精确和/或不一致性,用GRADE系统评估得出的整体证据确定性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试验来提高证据可靠性。

The Effect of Liquid Meal Replacements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Overweight/Obese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03-28, doi: 10.2337/dc18-2270

【主编评语】对于比较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减肥可带来明显的健康益处。《Diabetes Care》近期发表的研究,对9项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表明与传统的低热量饮食干预相比,用液体代餐减肥,对超重/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有适度改善,但整体证据确定性不高,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行验证。(@李丹宜)

全谷物膳食可能改善糖尿病风险人群状况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IF:5.151]

① 分别给13名久坐的糖尿病前期成人提供等热量的全谷物(WG)和加工细粮(RG)饮食,共计8周,而后进行8-10周的交叉膳食缓冲;② 两种膳食均使脂肪降低了约2千克,但对早期的葡萄糖激发的胰岛素分泌(GSIS)无影响;③ 两种膳食均未影响肠促胰素GIP和PYY,WG增加了总的GSIS和β-cell的功能,RG在30min的时候增加了肠促胰素GLP-1;④ 葡萄糖耐受实验中,两组的胃饥饿素峰值均在60min;⑤ WG改善糖尿病前期成人的β-cell功能,且不依赖于胃肠激素。

A Whole-Grain Diet Increases 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Independent of Gut Hormones in Adults at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02-14, doi: 10.1002/mnfr.201800967

【主编评语】《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全谷物饮食可改善糖尿病前期成人的β-cell功能,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胃肠激素。该结果对开发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干预方法具有借鉴价值。(@小肠君)

张和平团队:益生菌的作用或与摄入者的年龄有关

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5.511]

① 90只狗按年龄分为年长(>5岁)、训练期(9月-2岁)和幼年(<8月)三组,每组内实验组连续20天食用含3株益生菌的复合物的食物;② 益生菌显著提高年长组的日均饮食摄入量,增加所有狗的日均增重量,提高血液IgG、IFN-α和粪便SIgA水平 ,减少TNF-α ;③ 益生菌对年长狗影响最大,食用益生菌显著增加有益菌,减少潜在有害细菌;④ 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强化宿主免疫、改善健康;⑤ 年长狗在食用益生菌后,菌群结构趋向于更年轻的个体。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ompound Probiotics Improved Canine Feed Intake, Weight Gain, Immunity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04-02, doi: 10.3389/fimmu.2019.00666

【主编评语】内蒙古大学张和平团队近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研究,利用复合益生菌改善犬类的摄食、体重、免疫和菌群结构,而且发现犬类对益生菌的响应与年龄有关。由于犬类肠道菌群结构与人相似,该研究结果对开发益生菌促健康手段具有借鉴意义。(@小肠君)

嗜酸性食管炎与IBD的并发风险

Gut[IF:17.016]

① 纳入2009-2016年间134013536名受试者的数据,嗜酸性食管炎(EoO)、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分别为23.1、51.2、55.2/10万人-年;② 相比于非IBD患者,CD及UC患者的EoO发病率均显著升高,同样,相比于非EoO患者,EoO患者的IBD发病率也更高;③ 同时诊断出EoO与IBD,与IBD相关并发症的综合风险更高相关,但与EoO相关并发症的综合风险更低相关。

Epidemiology and implications of concurrent diagnosis of eosinophilic oesophagitis and IBD based on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03-30, doi: 10.1136/gutjnl-2018-318074

【主编评语】《Gut》上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在嗜酸性食管炎患者中,IBD风险显著高于非嗜酸性食管炎患者,而在IBD患者中,嗜酸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也显著高于非IBD患者。该结果对研究IBD和嗜酸性食管炎病理,开发综合治疗手段具有参考价值。(@沈志勋)

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哪个对共生菌群影响更大?

Ecology Letters[IF:9.137]

① 共享一个栖息地的小鼠、田鼠、鼩,其菌群成分会有一定重合,但物种遗传差异对菌群的影响占主导地位;② 在这分属3个属的宿主中,个体的菌群更类似于生活在其他地方的同类物种,而不是同一地点的异种;③ 这种菌群构成的物种特异性,可能源于宿主-菌群的共分化;④ 饮食也影响菌群,但饮食本身受物种差异的影响;⑤ 饮食和遗传因素都很重要,物种差异是决定菌群组成的最重要因素。

Species identity dominates over environment in shaping the microbiota of small mammals
03-13, doi: 10.1111/ele.13240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的形成受遗传背景和饮食等环境因素影响。《Ecology Letters》近期发表一项研究,比较种属差异和环境因素对多个栖息地的小型哺乳动物(小鼠、田鼠、鼩)菌群的影响,发现相对于饮食因素,种属差异决定了共生菌群结构。该结果对研究菌群-宿主共进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Cell子刊:鉴别分布广泛的CRISPR/Cas9抑制蛋白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依据元基因文库的功能活性,通过高通量筛选II-A型CRISPRCas抑制剂(ACR)的基因;② 在体内和体外同时鉴定出AcrIIA7–10四种抑制Cas9的蛋白家族;③ AcrIIA7–10四种抑制Cas9的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厚壁菌门、变形杆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蓝藻门、螺旋体门和Balneolaeota中;④ AcrIIA7–10的传播模式证实细菌门间存在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⑤ ACR的生物功能远比之前认为的更为广泛和丰富。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s9 Inhibitors Disseminated across Seven Bacterial Phyla
02-13, doi: 10.1016/j.chom.2019.01.003

【主编评语】噬菌体会产生抵抗蛋白来抵御细菌、古菌的CRISPR/Cas9免疫系统。《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介绍了一种可根据蛋白功能来筛选CRISPR/Cas9抵抗蛋白的方法,用该方法发现抑制Cas9的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土壤、动物和人体菌群中,对应的基因存在横向转移的可能。(@小肠君)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吴芹,小肠君,沈志勋,祁玉丽,郭兵兵,女巫,张贺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04 | Nature聚焦:被忽视的肠道免疫稳态调节通路

0403 | 以毒攻毒?抵御肠道病毒感染,病毒组干预或有助益

0402 | 《自然·医学》背靠背:菌群特征检测大肠癌不是梦

0401 | 3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331 | 抑郁与肥胖:同源病?共治疗?

0330 | 关注未成年人营养:吃得饱了,亟需重视怎样才能吃得好

0329 | 社交,传递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共生菌群

0328 | 《自然》:超越菌群结构分析!聚焦微生物基因多态性与人类健康

0327 | 请注意:益生菌在体内能变异

0326 | 共生定植还是感染致病?端看肠道真菌如何“变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