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JAMA特别关注:不吃早餐,增重还是减肥?|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1

今天是第1106期日报。

JAMA:吃早餐能减肥吗?

JAMA[IF:44.405]

① 传统认为不吃早餐会引起新陈代谢减慢,导致随后暴饮暴食,体重增加;② 最近的系统性综述提出不吃早餐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然而相关研究存在持续时间过短,未控制食物种类、能量或营养素等缺陷;③ 费城小学生参与的课堂早餐项目出现肥胖发生率增加,可能是早餐中精致碳水化合物过多、全天总能量摄入过高所致;④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早餐有助于提升饱腹感、控制血糖、改善饮食行为;⑤ 需更多研究证实是否用早餐及高蛋白早餐对体重控制的影响。

Does Skipping Breakfast Lead to Weight Loss or Weight Gain?
05-01, doi: 10.1001/jama.2019.2927

【主编评语】《JAMA》近期发表评论文章,总结了今年来关于早餐与体重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出要判断食用早餐是否有助于控制体重和代谢状况,需要考虑早餐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更为长久的人群研究,,也强调了提高早餐中蛋白质比例的潜在促健康作用。(@小肠君)

Cell:未折叠蛋白应答反映连接代谢和免疫

Cell[IF:31.398]

① 高脂饮食导致代谢改变,激活Toll样受体(TLR)依赖型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反应;② 脂肪酸抑制由TLR激活的己糖激酶活性、干扰三羧酸循环,进而增强线粒体活性氧族(mtROS) 的产生、增加未折叠蛋白应答(UPR),改变细胞转录、增加IL-23;③ 通过化学或基因编辑抑制糖酵解,即可引起上述特征性免疫反应;④ mtROS减少或树突状细胞特异性XBP1缺乏会抑制IL-23表达,减缓IL-23依赖型银屑病小鼠的皮肤炎症;⑤ 代谢稳态和最小化的UPR有助于固有免疫稳态。

Metabolic and Innate Immune Cues Merge into a Specif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via the UPR
04-25, doi: 10.1016/j.cell.2019.03.018

【主编评语】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反应有重要联系,但是机制尚不明确。《Cell》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有高脂饮食引起机体代谢状态变化,进而改变Toll样受体依赖型树突状细胞的激活状态、增加IL-23,最终加剧银屑病皮肤炎症症状。该研究指出未折叠蛋白应答合是连接代谢和免疫的重要因素,有助于阐述代谢与免疫之间的互作机制。(@小肠君)

Cell子刊:拟杆菌鞘脂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拟杆菌在IBD病人体内丰度降低,且与宿主产生的神经酰胺总浓度度呈负相关;② 缺乏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PT)的多形拟杆菌突变株(BTΔSPT)无法正常合成鞘脂类物质,引起BTΔSPT定植的小鼠肠道炎症,表现为隐窝增生、IL-6和MCP-1上调以及F4/80+巨噬细胞增多;③ 拟杆菌SPT催化了一系列鞘脂类物质的合成,合成通路始于酮脑氨酸向鞘氨醇转化;④ 在人体粪便中,拟杆菌产生的CerPI、CerPE及二氢神经酰胺在溃疡性结肠炎人群显著低于非IBD人群。

Bacteroides-Derived Sphingolipids Are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Symbiosis
05-08, doi: 10.1016/j.chom.2019.04.002

【主编评语】鞘脂类是细菌重要的结构物质,也是真核生物的信号物质。《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拟杆菌对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依赖于表面鞘脂的合成。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细菌-宿主互作的一种新机制,还详细阐述了新的细菌鞘脂的合成通路,值得参考。(@小肠君)

生殖道代谢谱解读菌群、病毒、炎症与癌症的复杂关系

EBioMedicine[IF:6.183]

① 纳入78名女性,包括HPV阴性/阳性志愿者,宫颈非典型增生或宫颈癌患者;② 三羟基丁酸盐、二十烯酸盐和油酸盐/月桂酸盐等子宫阴道代谢物可显著区别癌症患者和健康人;③ 鞘脂类、缩醛磷脂和亚油酸酯与生殖器炎症显著正相关;④ 非乳酸菌占优的菌群,其氨基酸、核苷酸代谢受干扰,该现象在宫颈增生人群中尤其显著;⑤ 腺苷和胞嘧啶与乳酸杆菌丰度正相关,与生殖器炎症负相关;⑥ 糖原脱氧胆酸盐和肉碱代谢与非乳酸杆菌占优势、生殖器炎症呈正相关。

Deciphering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microbiota, HPV,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through cervicovaginal metabolic profiling
04-24, doi: 10.1016/j.ebiom.2019.04.028

【主编评语】阴道微菌群紊乱可能有助于持续性HPV感染介导的宫颈癌和生殖器炎症的产生。《EBioMedicine》近期发表研究,探讨了子宫阴道代谢谱与菌群结构、生殖道炎症、癌症状态的关系,有助于阐释生殖道菌群-宿主互作和发现鉴别宫颈癌的新标记物。(@小肠君)

肠源短链脂肪酸或有助于霍乱毒素的佐剂作用

Journal of Immunology[IF:4.539]

① 肠道微生物的减少降低了由口福卵清蛋白和霍乱毒素(CT)造成的粘膜和系统性抗体反应;② 喂食短链脂肪酸(SCFA)促进了CT引发的抗体反应,恢复了抗生素减菌处理小鼠的抗体反应;③ GPR43敲除鼠中,抗体反应降低,CT的佐剂作用被削弱,更易受鼠柠檬酸杆菌感染;④ 灌喂SCFA提高肠道中抗体反应,SCFA通过促进血浆B细胞分化间接促进了B细胞抗体的产生;⑤ 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SCFA在通过GPR43受体,在提高CT的粘膜佐剂活性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Microbiota Metabolite Short-Chain Fatty Acids Facilitate Mucosal Adjuvant Activity of Cholera Toxin through GPR43
05-10, doi: 10.4049/jimmunol.1801068

【主编评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上海十院、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华人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Immunology》发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通过GPR43受体促进霍乱毒素的佐剂活性,有助于阐释肠道菌群在霍乱感染中的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小肠君)

Nature子刊:GWAS分析鉴定出31个新结直肠癌风险基因位点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对来自欧洲的34627名结直肠癌患者及71379名健康对照的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② 鉴定出31个新的结直肠癌风险基因位点,其中包含9个先前在亚洲人群中发现的位点,这一结果将欧洲人群的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SNP增加至79个;③ 结直肠癌相关SNP大多集中在富含增强子活化标记(H3K4me1及H3K27ac)附近;④ 并鉴定出一些受到风险基因位点调控的功能靶基因,例如TNS3编码黏着斑蛋白TENSIN3,缺失Tns3的小鼠肠道上皮细胞发育受损。

Assoc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31 new risk loci for colorectal cancer susceptibility
05-14, doi: 10.1038/s41467-019-09775-w

【主编评语】《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近3.5万名结直肠癌患者及超过7万名健康人的数据进行GWAS分析,鉴定出了31个新的结直肠癌风险基因位点。该结果或有助与结直肠癌的预防和筛查。(@沈志勋)

牙周炎与近端结直肠肿瘤风险增加相关

Scientific Reports[IF:4.122]

① 纳入2504名接受结直肠镜检及牙科检查的受试者,进行一项横断面研究,其中216名患有牙周炎;② 在牙周炎患者中,近端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为25.0%,显著高于非牙周炎受试者的12.3%,牙周炎与近端结直肠肿瘤及近端晚期结直肠肿瘤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③ 在多变量分析中,近端结直肠肿瘤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牙周炎、吸烟、年龄、腰围及甘油三脂水平;④ 对于所有类型的结直肠肿瘤及晚期结直肠癌,牙周炎并非风险因素。

Periodontitis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proximal colorectal neoplasms
05-17, doi: 10.1038/s41598-019-44014-8

【主编评语】《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分析结果,在超过2500名受试者中发现,牙周炎患者的近端结直肠肿瘤发病率更高。该结果或有助于识别结直肠癌风险人群。(@沈志勋)

解读母乳低聚糖与婴儿菌群的互作关系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IF:5.151]

① 纳入121名来自荷兰的纯母乳喂养的一月龄婴儿,影响婴儿的粪便菌群结构的因素包括性别、出生方式和母乳低聚糖(HMO)——乳糖-N-岩藻糖基乳糖I和2’-岩藻糖基乳糖;② 婴儿粪便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志贺氏-埃希菌属和副拟杆菌属是丰度最高的细菌类群;③ 婴儿肠道分解HMO的能力与菌群结构密切相关,利用特定HMO的能力与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乳酸菌属中的细菌有关。

Correlating Infant Fa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nd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Consumption by Microbiota of One-Month Old Breastfed Infants
04-24, doi: 10.1002/mnfr.201801214

【主编评语】解读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与婴儿菌群之间的关联有助于解读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近期发表研究,发现母乳低聚糖成分显著影响一月龄婴儿的粪便菌群结构,富集的菌群可能参与特定低聚糖的分解。该结果对于解读母乳成分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及互作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方芳,小肠君,波。。,梦淌在旅途,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18 | 不想长胖?从拒绝超加工食品做起

0516 | 多吃果蔬少抽烟,健康生活方式规避食管癌

0515 | 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率,与饮食有何关联?

0514 | 饮食干预+锻炼,对糖代谢异常者有长期健康益处

0513 | 领域大牛解读益生菌和益生菌研究

0512 | 益生菌专题:近期研究进展汇总

0511 | 褪黑素新用途,应对高脂饮食副作用

0510 | 菌群紊乱也可能“遗传”

0509 | 主食还得吃!长期低碳水饮食或不利健康

0508 | CGF2019专刊:学术演讲现场记录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