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量喝酒能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吗?|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5

今天是第1317期日报。

适量酒精摄入改善小鼠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

PNAS[IF:9.58]

①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雄鼠与雌鼠在诱导EAE之前,每日喂食含有2.6%酒精的饮食或对照饮食,持续3周;② 相比于喂食对照饮食的雄鼠及喂食含酒精饮食的雌鼠,喂食含酒精饮食的雄鼠的EAE评分显著降低,提示在雄鼠中,适量酒精摄入显著缓解了EAE的发展;③ 疾病晚期,适量酒精摄入导致雄鼠(而非雌鼠)脊髓中的小神经胶质密度显著降低;④ 适量酒精摄入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的性别特异性变化,包括一些关键的免疫调节细菌。

Alcohol shifts gut microbial networks and ameliorates a murine model of neuroinflammation in a sex-specific pattern
12-02, doi: 10.1073/pnas.1912359116

【主编评语】酒精被认为具有促炎症效应,但一些研究报道了酒精可能改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适量酒精摄入可改善雄鼠(而非雌鼠)的神经炎症,并以性别特异性方式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szx)

肠道T细胞如何影响多发性硬化小鼠的自身免疫症状

PNAS[IF:9.58]

① 在多发性硬化模型——视神经脊髓型脑脊髓炎(OSE)小鼠中,CD4+ T细胞特异性缺失Smad7可降低OSE的严重程度及发病率;② 而过表达Smad7可恶化OSE症状,并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脱髓鞘;③ Smad7的缺失促进CD4+ T细胞向Treg及失能(anergic) T细胞的分化,Smad7的过表达促进CD4+ T细胞向IFN-γ+ T细胞的分化,并促进CD4+ T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④ 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TGF-β信号受到抑制,且T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变化。

Smad7 in intestinal CD4+ T cells determines autoimmunity in a spontaneous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12-03, doi: 10.1073/pnas.1905955116

【主编评语】TGF-β与其抑制剂Smad7共同调控naive CD4+ T细胞的分化。来自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多发性硬化模型——视神经脑脊髓炎(OSE)小鼠中,Smad7表达量决定了肠道CD4+ T细胞的分化方向,并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另外,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的TGF-β/Smad7信号失调,提示肠道T细胞中的TGF-β/Smad7信号或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靶点。(@szx)

肠道菌群调控放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2.282]

① 放射治疗(RT)通过将肿瘤相关抗原(TAA)交叉呈递给CD8+ T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② 黑色素瘤和肺癌/宫颈癌小鼠模型中,口服万古霉素增强RT的直接和潜在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③ 机制上,万古霉素促进肿瘤浸润树突细胞对TAA的交叉呈递及CD8+ T细胞对TAA的识别,以增强RT诱导的抗肿瘤应答,并依赖于IFN-γ;④ 万古霉素可清除丁酸盐产生细菌,而在体外及体内,丁酸盐均可消除万古霉素对RT诱导的抗肿瘤应答的增强效应。

Gut microbiota modulate dendritic cell antigen presentation and radiotherapy-induce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12-09, doi: 10.1172/JCI124332

【主编评语】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肿瘤小鼠模型中,万古霉素可增强放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上,万古霉素通过清除丁酸盐产生细菌,增强树突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交叉呈递及CD8+ T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从而增强IFN-γ依赖性放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szx)

抗生素引起恒河猴肠道中的菌群及免疫应答变化

Mucosal Immunology[IF:7.352]

① 4种不同抗生素(恩诺沙星、头孢氨苄、巴龙霉素、克林霉素)处理健康雌性恒河猴;② 所有抗生素均可破坏恒河猴的肠道菌群,降低螺杆菌科等发酵细菌的丰度,增加肠杆菌科等潜在致病菌的丰度;③ 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与短链脂肪酸的减少相关;④ 抗生素处理改变了结肠粘膜免疫应答,增加中性粒细胞及Th17细胞的数量,并升高了血浆中可溶性CD14的水平,提示菌群易位的增加。

Antibiotic-induced microbiome perturb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to colonic mucosal immunity in rhesus macaques
12-04, doi: 10.1038/s41385-019-0238-1

【主编评语】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恒河猴中分析了抗生素处理对肠道菌群及免疫的改变,发现抗生素引起了肠道菌群组成的显著变化,以及结肠粘膜免疫应答的变化。(@szx)

哺乳动物中的菌群-免疫互作(综述)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IF:10.242]

① 肠道树突细胞通过M细胞或杯状细胞获取菌群抗原,并呈递给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② 不同树突细胞亚群诱导T细胞分化为Treg、Th1或Th17细胞,表达CCR6的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抑制共生菌群特异性T细胞应答;③ 菌群可通过3种方式激活T细胞以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激活TCR、激活TLR或细胞因子受体、分子模拟;④ 肠道中的IgA通过与结合菌群抗原对粘膜相关菌群群落起到调节作用;⑤ 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色氨酸代谢产物、生物胺等)调控宿主免疫系统。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icrobiota and Mammalian Immunity
2018-06-21, doi: 10.1146/annurev-micro-090817-062307

【主编评语】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进化与菌群密切相关。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哺乳动物的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机制,包括免疫系统如何对共生菌群及入侵菌群产生应答,共生菌群如何调控宿主免疫系统等。(@szx)

IL-22介导结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Gut[IF:17.943]

① 结肠上皮细胞中,IL-17A增强IL-22诱导的内质网(ER)应激反应转录模块,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凋亡;② IL-22是慢性结肠炎中结肠ER应激的驱动因素,靶向IL-22可缓解结肠上皮细胞ER应激并减轻结肠炎;③ IBD患者结肠中IL-22反应性转录产物增加,并与粘膜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和严重程度相关;④ 活动性结肠炎中上皮细胞特异性ER应激驱动转录程序增加,并与IL-22反应性转录产物相关;⑤ 阻断IL-23/IL-22轴,可逆转克罗恩病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ER应激反应。

Interleukin-22 orchestrates a pathological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ponse transcriptional programme in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12-02, doi: 10.1136/gutjnl-2019-318483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在IBD中,IL-22介导了结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靶向IL-22相关通路以缓解内质网应激或是治疗IBD的潜在策略。(@szx)

Nature子刊:瘦素诱导促炎症免疫应答以促进肠道炎症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报道一例获得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合并克罗恩病(AGLCD)患者,患者表现出脂肪组织缺失、瘦素缺陷及肠道炎症;② 相比于克罗恩病患者及健康人,AGLCD患者的免疫细胞组成、功能及代谢发生变化,③ 包括CD14+ 单核细胞的减少,NK细胞及T细胞中CD38(活化标志物)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NK细胞、与CD8+ T细胞中脂滴沉积的增加等;④ 注射重组瘦素治疗促进了免疫细胞的炎症应答(产生TNF-α)以恶化克罗恩病,接受抗TNF-α治疗可逆转。

Leptin induces TNFα-dependent inflammation in acquired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 and combined Crohn’s disease
12-10, doi: 10.1038/s41467-019-13559-7

【主编评语】瘦素可调控小鼠的肠道炎症,但其在克罗恩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尚未明确。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一例罕见的获得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合并克罗恩病(AGLCD)患者中,观察到患者的瘦素缺陷、肠道炎症及免疫细胞组成、功能及代谢的异常,经注射重组瘦素治疗后,免疫细胞产生的TNF-α增加以恶化克罗恩病,并可被抗TNF-α治疗逆转。(@szx)

Robo4调控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B细胞组成

Mucosal Immunology[IF:7.352]

① 通过对被膜下淋巴窦及淋巴窦上皮细胞进行基因组分析,发现Robo4在淋巴窦淋巴管中选择性表达,并仅在传出淋巴管的派尔集合淋巴结中高表达;② Robo4敲除小鼠中,派尔集合淋巴结中naive B细胞(CD19+ CD62Lhi CD40lo)显著增加,而其它淋巴细胞亚群未发生显著变化;③ Robo4敲除小鼠中,淋巴细胞通过高内皮微静脉到外周及肠系膜淋巴结和派尔集合淋巴结的短期归巢轻微受损;④ Robo4缺陷轻微增加了派尔集合淋巴结中B220+ B细胞的凋亡。

Robo4 contributes to the turnover of Peyer’s patch B cells
11-26, doi: 10.1038/s41385-019-0230-9

【主编评语】所有白细胞均可通过输入淋巴管进入引流淋巴结,但只有淋巴细胞才能离开淋巴结,其分子机制未知。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Robo4高表达于传出淋巴管的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缺失Robo4导致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naive B细胞累积,并抑制了淋巴细胞向肠系膜淋巴结及派尔集合淋巴结的归巢。(@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szx,爱的抉择,一个像夏天,王文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216 | 《柳叶刀》子刊详解胃癌全球负担,我国是重灾区

1215 | 不同糖,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

1214 | 益生菌小专题:转化应用中的奇思妙想

1213 | 《科学》新方法,解析菌群产物对宿主的影响

1212 | 改善肠道菌群的疫苗,或能预防炎症疾病和肥胖

1211 | 植物微生物组专题:研究方法、当前热点及未来方向

1210 | 《自然综述》年度回顾:菌群代谢物调控免疫细胞的新招数

1209 | 促肠癌的菌群,悄悄修改宿主的表观遗传

1208 | 牛奶、咖啡、茶... 常见饮品的是与非

1207 | 糖尿病研究进展新知小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