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菌群-免疫"休戚与共,高分论文持续多点开花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450期日报。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调控ILC3的抗原呈递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脾脏ILC3与肠道中不表达天然细胞毒性受体(NCR)的ILC3(NCR- ILC3)有着不同的转录组特征,后者激活CD4+ T细胞的能力显著降低;② 肠道NCR- ILC3中的MHCII表达受到抑制,降低了ILC3的抗原呈递能力;③ 机制上,肠道菌群诱导IL-23的表达,IL-23可激活mTORC1-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肠道NCR- ILC3中的MHCII表达;④ 在脾脏环境中,IFN-γ表达的上调可显著诱导ILC3中的MHCII表达,以促进CD4 + T细胞应答。

Microbiota-induced tissue signals regulate ILC3-mediated antigen presentation
04-14, doi: 10.1038/s41467-020-15612-2

【主编评语】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亚群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可以激活T细胞反应。ILC3可有效诱导脾脏T细胞反应,但无法诱导肠道CD4 + T细胞增殖,其背后的机制尚未明确。近来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诱导产生的IL23通过磷酸化以激活mTORC1-STAT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ILC3中的MHCII达,以降低肠道来源的ILC3诱导T细胞激活的能力。(@szx)

乙酸盐增强宿主对艰难梭菌的先天性免疫应答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IF:10.892]

① 喂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或直接喂食乙酸盐,均可抑制小鼠的艰难梭菌感染;② 机制上,乙酸盐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及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上的游离脂肪酸受体2(FFAR2),以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并抑制肠道细菌的易位;③ 在中性粒细胞中,乙酸盐激活FFAR2后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招募,增强炎性小体活化及IL-1β的产生;④ 在ILC3中,乙酸盐激活FFAR2后可增加IL-1受体的表达,从而增强IL-22分泌以应答IL-1β。

Acetate coordinates neutrophil and ILC3 responses against C. difficile through FFAR2
2019-12-26, doi: 10.1084/jem.20190489

【主编评语】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菌群代谢膳食纤维产生的乙酸盐可抑制小鼠的艰难梭菌感染。机制上,乙酸盐通过激活游离脂肪酸受体2,促进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招募并产生IL-1β,同时促进3型天然淋巴细胞产生IL-22,以增强小鼠对艰难梭菌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并抑制肠道细菌的易位。(@szx)

国内团队:短链脂肪酸调控IgA免疫以缓解1型糖尿病

JCI insight[IF:6.014]

① 纳入19名6-18岁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及19名健康对照;② 1型糖尿病患者的粪便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及丁酸)浓度降低,粪便菌群结合IgA的能力增强,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与IgA结合细菌的水平负相关;③ 无菌NOD小鼠中,移植1型糖尿病患者的菌群可增加肠道通透性,改变IgA应答并诱导促炎T细胞应答;④ 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及丁酸)可调节肠道菌群介导的IgA应答;⑤ 长期乙酸处理可减少细菌与IgA的结合,抑制生发中心B细胞形成并缓解胰岛炎。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 alter IgA immunity in type 1 diabetes
04-16, doi: 10.1172/jci.insight.135718

【主编评语】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周智广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JCI insigh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新发1型糖尿病的未成年患者中,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减少,且菌群介导的IgA免疫应答发生变化。而在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模型中,短链脂肪酸可调控IgA应答,并缓解胰岛炎。(@szx)

鼠李糖乳杆菌JB-1通过调节Treg发挥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IF:6.17]

① 口服4周鼠李糖乳杆菌JB-1可在小鼠中起到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② 使用CD25单抗靶向去除Treg可抑制鼠李糖乳杆菌JB-1的上述作用;③ 鼠李糖乳杆菌JB-1可降低小鼠的Ly6C高表达单核细胞,而在CD25单抗处理后的小鼠中,鼠李糖乳杆菌JB-1无上述作用;④ 将鼠李糖乳杆菌JB-1处理后的小鼠的CD4+ CD25+ T细胞转移给其它小鼠,可诱导产生抗焦虑及抗抑郁效应,并显著降低Ly6C高表达单核细胞。

CD4+CD25+ T Cells are Essential for Behavioral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JB-1 in Male BALB/c mice
04-08, doi: 10.1016/j.bbi.2020.04.014

【主编评语】先前的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JB-1在小鼠中具有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并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的产生。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Treg对于鼠李糖乳杆菌JB-1发挥抗焦虑及抗抑郁效应是必需的。(@szx)

济宁医学院:小鼠淋巴组织中的共生菌群影响抑郁症易感性

FASEB Journal[IF:5.391]

① 雄性小鼠暴露于慢性社会失败压力中,根据表现出的抑郁症样行为,将小鼠分为易感组(SUS)及抗性组(RES);② 相比于RES小鼠及对照小鼠,SUS小鼠的派尔集合淋巴结细菌组成显著不同,分节丝状菌(SFB)增加,乳杆菌属减少;③ SUS小鼠的CD4+ CD25+ Foxp3+ T细胞显著减少,回肠中的IL-2表达降低,而Bcl-6、IFN-γ、IL-6及IgA表达上调;④ SUS小鼠的前额皮质中,IL-6及TNF-α上调,IL-10下调;⑤ 小鼠的社交比例与SFB负相关,与乳杆菌属呈正相关。

Association of lymphoid tissue‐resident commensal bacteria in mice with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duced by 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04-25, doi: 10.1096/fj.201902680RR

【主编评语】来自济宁医学院的Yi Qiao团队在FASEB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慢性社会失败压力诱导的抑郁症小鼠模型中,发现相比于不易感小鼠,易感小鼠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菌群组成发生了显著改变,且特定细菌的变化与社交行为相关。另外,易感小鼠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肠道及脑中的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szx)

Science子刊:STAT5信号促进ILC3产生IL-22以对抗致病菌感染

Science Immunology[IF:10.551]

① ILC3(而非T细胞)中的STAT5信号缺失,可增加小鼠对数柠檬酸杆菌介导的结肠炎的易感性;② ILC3分泌的IL-22可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在抗菌防御中起到重要作用,STAT5信号对于肠道ILC3产生足够水平的IL-22是必需的;③ IL-2与IL-23可通过激活STAT5信号,促进ILC3产生IL-22;④ 机制上,IL-23可诱导ILC3中的STAT3-STAT5复合物的形成,后者可与IL-22启动子区域结合,促进IL-22的表达。

IL-23 and IL-2 activation of STAT5 is required for optimal IL-22 production in ILC3s during colitis
04-24, doi: 10.1126/sciimmunol.aav1080

【主编评语】STAT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IBD患者通常表现出STAT信号失调,STAT3与STAT5的基因变异与IBD风险增加相关。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数柠檬酸感染介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发现IL-2与IL23可激活肠道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中的STAT5信号,从而促进ILC3产生IL-22,以起到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及抑制致病菌感染的作用。(@szx)

Nature子刊:靶向肠道屏障或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对比40名RA患者、41名健康对照、19名癌症患者及21名丙肝患者,发现RA患者的血清连蛋白水平显著升高;② 纵向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连蛋白水平较高者在1年内发生RA的风险更高;③ RA患者(包括新发病患者)肠道上皮细胞中的紧密连接蛋白(包括occludin与claudin-1)表达显著降低;④ 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小鼠模型中,肠道炎症及T细胞在肠道中的累积发生于关节炎发病之前;⑤ 丁酸盐处理降低肠道通透性,或使用药物靶向抑制连蛋白可缓解CIA。

Targeting zonulin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to prevent onset of arthritis
04-24, doi: 10.1038/s41467-020-15831-7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失调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相关。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受损密切相关,新发病RA患者的血清连蛋白表达增加,而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在关节炎小鼠模型中,肠道炎症发生早于关节炎的发病,而靶向肠道屏障或连蛋白(zonulin)可起到缓解关节炎的作用。该研究提示,靶向肠道屏障或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策略。(@szx)

中山大学:过氧化物酶体介导肠道修复的机制

Developmental Cell[IF:9.19]

① 在果蝇中,肠道损伤可导致肠道干细胞(ISC)及祖细胞中的PE丰度升高;② 在果蝇中肠再生过程中,PE对于ISC向肠上皮细胞的分化是必需的;③ 机制上,PE通过调控RAB7介导的晚期核内体成熟,以增强JAK和STAT-SOX21A信号通路活性,从而促进ISC和祖细胞分化,增强ISC介导的肠道再生;④ 在IBD患者中,隐窝受损导致PE表达升高,同时可发现RAB7及SOX21的上调;⑤ 增强PE增殖可促进肠道修复,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Peroxisome Elevation Induces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stinal Epithelial Repair
04-02, doi: 10.1016/j.devcel.2020.03.002

【主编评语】上皮修复依赖性粘膜愈合与IBD患者较好的预后相关。来自中山大学的陈海洋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IBD患者的受损隐窝中,过氧化物酶体(PE)的表达升高。机制上,PE可通过促进肠道干细胞及祖细胞向肠上皮细胞分化,从而促进肠道修复。该研究提示,促进肠道上皮修复及粘膜愈合可能是IBD治疗的潜在策略。(@szx)

Omenn综合征中的肠-皮肤轴作用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IF:14.11]

① 纳入15名OS患者,并构建携带Rag2 R229Q突变的OS小鼠模型;② OS小鼠模型的表皮屏障受损,皮肤菌群失调且TLR4表达升高,LPS诱导的皮肤炎症增强;③ OS患者与OS小鼠模型中,记忆T细胞/活化T细胞中的皮肤归巢受体——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及CCR4表达升高,并与CCL17、CCL22的高表达相关;④ DSS诱导OS小鼠模型的结肠炎,可增加CCR4+ 脾脏T细胞的比例,并恶化皮肤炎症(表皮增厚、上皮细胞活化增强、Th1效应T细胞的皮肤浸润增加)。

Cutaneous barrier leakage and gut inflammation drive skin disease in Omenn Syndrome
04-17, doi: 10.1016/j.jaci.2020.04.005

【主编评语】Omenn综合征(OS)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缺陷疾病,通常由RAG基因的突变造成,其特征为严重的早发性红皮病、肠道炎症、活化T细胞的大量组织浸润。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OS小鼠模型的表皮屏障受损、皮肤菌群失调、活化T细胞的皮肤浸润增加,而诱导小鼠的肠道炎症可导致皮肤炎症的恶化,同时,在OS患者中,同样可观察到T细胞的皮肤归巢表型增强。(@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Jack Chen,szx,王文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04 | 为有效预防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须少吃辣

0503 | 金梅林等高分突破,揭示肠道特定双歧杆菌或抗流感

0502 | 菌群相关代谢研究进展如何,这几篇文章请别错过

0501 | 4月,最值得看的35篇菌群与肠道健康文献!

0430 | Eran Elinav重磅综述:饮食对菌群和免疫的节律性影响

0429 | 农科院GUT报道:褐藻寡糖或改善菌群,提高精子质量

0428 | 应对自身免疫病,除了植提物,适量喝酒或也有效?

0427 | 再添新证:肿瘤免疫治疗前用抗生素,或缩短生存期

0426 | 多篇新论文聚焦:吃什么能防老年痴呆?

0425 | 完美共生:近期植物微生物组研究频发顶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