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重要警示:乳化剂大多会破坏肠道菌群! | 热心肠日报
新视角——微生态角度评估膳食乳化剂
Microbiome[IF:11.607]
① 利用肠道微生态体外模拟系统检验20种膳食乳化剂的影响,发现除了卵磷脂外,大部分乳化剂对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负面影响;②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等会长效增加微生物密度,而琼脂、DATEM、HPMC和油酸甘油酯等不可逆地降低微生物密度;③ 不同乳化剂对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有差异,硬脂酸甘油酯等通过增加脂多糖、鞭毛蛋白等分子的释放,有可能促进肠道炎症;④ 聚山梨酯80等不可逆地改变微生态结构和功能,应优先评估其体内影响。
Direct impact of commonly used dietary emulsifiers on human gut microbiota
03-22, doi: 10.1186/s40168-020-00996-6
【主编评语】膳食乳化剂对肠道炎症、代谢疾病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得到关注。Microbiom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利用体外的肠道微生态模拟系统检测20种常用膳食乳化剂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尽管不同乳化剂对于微生态的改变具有差异性,大部分乳化剂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负面影响,有必要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对这类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估。这一结果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筛选、安全性的评估提出了新见解,值得参考。(@周旸)
杨鹏辉&王军团队:新冠肺炎患者的特征肠道病毒和细菌组
Gut Microbes[IF:7.74]
① 13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细菌组多样性低于健康人群,不同患者中肠道病毒组的丰度变化趋势不同;② 病毒组与细菌组存在强相关性,肠道中新冠病毒的相对丰度非常低;③ 抗生素治疗对细菌组的影响大于病毒组,各有不同的细菌、病毒群落差异分布于症状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体内;④ 重症患者肠道中条件致病细菌较多,产丁酸细菌较低;⑤ 未接种疫苗的小鼠感染新冠病毒后,肠道内发生病毒组变化和细菌组紊乱,肠上皮中免疫/感染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
Integrated gut virome and bacteriome dynamics in COVID-19 patients
03-08, doi: 10.1080/19490976.2021.1887722
【主编评语】肠道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器官之一,研究肠道微生态在新冠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或有助于新冠肺炎的诊疗。中国解放军总医院杨鹏辉团队和中科院王军团队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对比了13名新冠肺炎患者与5名健康人的肠道细菌组与病毒组变化规律,发现两者的组成和变化在新冠患者中具有特殊性,受药物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而且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中具有差异。上述结果在小鼠实验中得到证实。本研究的成果,对于研究新冠肺炎的病程特征、感染过程中共生微生态-宿主互作都具有参考价值。(@周旸)
Nature子刊:新冠病毒可能感染口腔细胞
Nature Medicine[IF:36.13]
① ACE2和TMPRSS广泛富集于唾液腺和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② 在18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尸检中,16/28的唾液腺及5/6的口腔黏膜样本可检测到新冠病毒;③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pCK+)可能是新冠病毒首先感染的细胞亚群,并脱落至唾液中;④ 无症状感染者的唾液中非细胞和细胞组分可在体外传播新冠病毒,恢复后其唾液中持续存在抗新冠病毒IgG抗体;⑤ 同一患者的鼻咽和唾液样本显示出不同的病毒脱落动力学,唾液病毒载量与味觉减退等COVID-19症状相关。
SARS-CoV-2 infection of the oral cavity and saliva
03-25, doi: 10.1038/s41591-021-01296-8
【主编评语】尽管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味觉减退、口干及口腔黏膜损伤,但口腔是否参与新冠病毒的感染关联尚未明确。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口腔粘膜及唾液中的上皮细胞可表达新冠病毒进入因子——如ACE2及TMPRSS,提示口腔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部位,而唾液是新冠病毒传播的潜在途径。本结果对于新冠肺炎检测、感染机制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szx)
Cell子刊:噬菌体-细菌-宿主互作研究新进展(综述)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5.923]
① 噬菌体、细菌和人类宿主三者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机体健康和疾病状态;② 噬菌体可以作为靶向特定肠道致病菌的抗菌剂,同时能影响肠道外其他组织和器官生理功能;③ 利用噬菌体特异性开发纳米材料药物递送系统、噬菌体酶修饰,可用于一系列治疗用化合物和药物的精确递送;④ 噬菌体可以间接通过原核细菌、或直接通过噬菌体内化和受体识别,影响宿主细胞免疫功能;⑤ 宿主免疫反应又可以影响共生细菌和噬菌体,三者共同影响人类疾病状态。
Rethinking phage-bacteria-eukaryo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uman health
03-17, doi: 10.1016/j.chom.2021.02.007
【主编评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噬菌体-细菌-人类宿主形成了三方相互作用,有可能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小综述,系统性回顾了噬菌体影响人体共生微生态以及人体本身状态的机制,着重介绍了噬菌体参与微生态调控、药物递呈的研究进展。本文对于了解共生病毒-共生细菌-宿主免疫之间的最新进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周旸)
Nature:华人团队揭示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Nature[IF:42.778]
① 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区(SCN),核受体REV-ERB节律性调控基因表达,使得GABA神经元的激活呈现节律性;② 敲除小鼠SCN区GABA神经元中的REV-ERB,会破坏GABA神经元的昼夜节律、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觉醒时显著降低糖耐量,但该现象不受进食和运动的影响;③ II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早餐后出现高血糖被称为黎明现象,有黎明现象和无黎明现象患者的REV-ERB表达节律存在显著差异,REV-ERB节律异常或可解释黎明现象。
REV-ERB in GABAergic neurons controls diurnal hepatic insulin sensitivity
03-24, doi: 10.1038/s41586-021-03358-w
【主编评语】正常人体中,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存在昼夜差异,肝脏生糖在觉醒前后达高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丁国莲课题组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课题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丽课题组等合作,发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区GABA神经元的REV-ERB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的昼夜节律。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糖代谢的时空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解释II型糖尿病患者在黎明的血糖异常现象,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指导作用。(@周旸)
关注肠道蠕动性:蓝色粪便追踪+手机APP或优于传统分析法?
Gut[IF:19.819]
① 研究利用低成本、易分辨的食用性蓝色染料,检测1098名志愿者的肠道转运时间;② 验证此方法可代替传统粪样一致性、排便频率分析法且应用性更强;③ 发现微生物组成可按肠道转运时间快慢区分,菌群α多样性、特异细菌如Akk菌及其代谢通路都与转运时间相关;④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计算肠道转运时间、微生物组、饮食与健康之间的相关性;⑤ 发现其与菌群强相关,与内脏脂肪量、餐后反应独立相关,或可预测心脏代谢健康。
Blue poo: impact of gut transit time on the gut microbiome using a novel marker
03-15, doi: 10.1136/gutjnl-2020-323877
【主编评语】Gut上最新发表的文章,采用可食用蓝色染料标记测量肠道转运时间与人肠道微生物组间的关系,既便宜又方便,或可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推广。蓝色染料添加入松饼服用,配合手机APP记录。有时候一个小创新,在实践中就可能大有作为。(@solo)
死细菌——人类肠道菌群的培养盲区?
Gut Microbes[IF:7.74]
① 将来自8个健康人的粪便细菌菌群,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为活细菌、受损细菌和死亡细菌,与58种培养条件下的培养组检测结果比对;② FACS结合16S扩增子测序检测,发现了1020 个细菌OTUs,其中735个OTUs来自活细菌,涵盖42%已知菌种,单个人粪便菌群中87%的细菌来自于该735个OTUs;③ 培养组方法分离出495株细菌菌株;④ 肠道中存在无法培养菌株的原因,不仅是培养条件受限,也可能是菌株丰度低,或者菌体在远端肠道死亡、受损。
Running after ghosts: are dead bacteria the dark matter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03-23, doi: 10.1080/19490976.2021.1897208
【主编评语】尽可能多地分离培养肠道细菌,对于研究肠道微生态以及进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限于目前技术条件,人体肠道中存在大量不可培养细菌菌株。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一项研究,通过联合使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高通量测序和培养组技术,发现培养技术的局限性并不是部分菌株难以培养的唯一原因,标本的来源很可能对肠道菌株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不仅建立了宏基因组-培养组联用的新型分析方法,也为肠道菌株培养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周旸)
塑造肠道菌群:驯化与工业化并进
eLife[IF:7.08]
① 比较野生和家养动物及黑猩猩和人类的肠道菌群,发现驯化显著影响肠道微生态,影响效应和人类工业化类似;② 小鼠和犬科动物中,驯化与野生肠道菌群组成的不同可由饮食互换而逆转;③ 驯化造成的细菌消失无法通过饮食复得,但可通过实验手段在小鼠中定植“野生样”微生物;④ 尽管本质上不同,研究提示驯化和工业化可能通过共同的生态变化以相关的方式影响肠道菌群;⑤ 驯化动物模型在人类研究及宿主和菌群共进化的领域中兼具实用性和局限性。
Effects of domestication on the gut microbiota parallel those of human industrialization
03-23, doi: 10.7554/eLife.60197
【主编评语】elife上近期发表的文章,阐述人类对动物的驯化家养对不同物种的肠道菌群起着显著地、类似地影响。在进化过程中塑造动物肠道微生物组上,驯化或可与饮食、宿主生理等因素相提并论。且类似的影响也体现在人类和猩猩肠道菌群的不同中。不禁让人感叹,是否在某个时间点我们也将自己驯化了呢?(@solo)
多吃加工肉类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对493,888名参与者进行平均8年随访,评估肉类摄入情况,期间共发生2896例全因痴呆(包含1006例阿尔兹海默症及490例血管性痴呆);② 每天摄入的加工肉类增加25g,与全因痴呆(HR=1.44)及阿尔兹海默症(HR=1.52)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③ 每天摄入的未加工红肉增加50g,与全因痴呆(HR=0.81)及阿尔兹海默症(HR=0.70)的风险降低显著相关;④ 摄入更多的加工肉类与更高的血管性痴呆风险非显著地相关;⑤ 上述关联不因APOE ε4等位基因而变化。
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cohort study of 493,888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03-22, doi: 10.1093/ajcn/nqab028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50万名参与者进行8年随访后发现,加工肉类的摄入与全因痴呆及阿尔兹海默症风险的增加相关,而未加工红肉的摄入反而与全因痴呆及阿尔兹海默症风险的降低相关。(@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lzm,Johnson,临床营养陈彬林,大月半,楸楸,周旸,白蓝木,szx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328 | 食品科学重要突破:准确预测食物组分影响健康的机制
0327 | 清华郭晓欢团队突破:揭示丁酸增强化疗效果的免疫机制
0326 | 今日Science:一文说透肿瘤与菌群+180种野生动物菌群分析
0322 | 33106人长期随访:年轻时糖喝太多,确实易得肠癌!
0321 | Cell子刊特别提醒:过度运动,或影响血糖控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