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沙市总体城市设计与风貌区规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规划中国 Author 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纯干货,不啰嗦




  



以城市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建立城市设计制度。从注重“量”到 注重“质”,关注城市特色风貌和空间品质问题。


城市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作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类型之一,总体城市设计(下文简称“总设”)实践亦广泛开展。


梳理我国总设项目实践的脉络可以看到,在80-90年代的萌芽雏形时期,以风貌规划为主开展实践,从视觉美学角度关注风貌特色塑造。


2000年后总设蓬勃发展,进一步关注城市文化和形象塑造,探索工作内容边界,但出现“大而全”倾向。


2015年后,以法定化形式明确了总设的工作内容框架,制度化和实施导向得到重视,总设工作也日益明朗和成熟。


我国总设项目实践发展脉络 


近年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其编制重点是对于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修复”。


总设可以与不同层次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内容进行融合及衔接。通过总设,体现对大尺度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性把控,加强城市三维形态和特色风貌的塑造,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落实。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总设工作的趋势 


以长沙市总体城市设计与风貌区规划项目为例,长沙在2014年就已开展了控规城市设计全覆盖工作,并制定相关技术规定和编制相关规划。


2017年,长沙入选住建部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将城市设计作为打造城市亮点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包括总设在内的一系列工作。


同时,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开始进行编制,并拟将总设核心内容同步纳入其中。


因而,面对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新的工作要求,本次长沙市总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优化成果,加强衔接。


面对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从追求速度到追求品质、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描绘愿景到落地服务等转型需求,长沙总设的实践方向和方法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时期背景下总设实践方向 


1
战略性——目标统领


存量背景下,总设工作内容已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愈加强调具有一定高度的战略性指引,与总体层面相关规划内容进行衔接。


建立共识,强调高屋建瓴的战略性思维,明确风貌定位和格局结构,对国土全域空间进行整体性、框架性、战略性的提炼与构思。


首先,通过明确特色定位,形成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的城市共识。既形成目标统领总设全盘工作,也直观描绘出城市未来的风貌意象,得到各层次受众的共鸣。


风貌定位是总设工作的关注焦点之一 


以长沙总体城市设计为例,在资源特色维度上,长沙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是以湘江为代表的水环境以及以岳麓山为代表的山环境,同时,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自然要素与长沙老城之间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山水洲城”关系,成为城市的核心自然特色。


在历史文化上,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形成了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民性格,也孕育了近代红色文化以及现代时尚文化。在时代发展方面,长株潭一体背景下,创新动力十足,需要呈现引领地区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面貌。 


长沙的山水洲城核心特色 


由此,从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时代发展进行综合考量,长沙总设提出“山水洲城景,湖湘人文韵,时尚现代貌”的风貌定位,并进一步提炼“山水洲城诗画景,星耀湘都楚风情”的风貌愿景,对长沙未来的风貌形象进行更加直观的描述和表达。


在战略性风貌格局上,本次长沙总设站在区域视角,顺发展大势、契山川形势,从国家层面到区域层面再到长株潭层面及国土空间层面来逐层递进和聚焦,进而确立长沙都市区风貌格局。


百里江廊提出打造一江两岸功能和生态复合的景观走廊。


东西辉映则借由两岸差异化特征,形成动静两分的城市意象。


聚心控城,梳理最重要的精华片区进行重点打造,形成城市集中核心。


八脉通江则关注对山体和河流生态廊道的保护和控制。


长沙都市区风貌格局 


2
战术性——策略传领


战术性强调采用问题导向,寻找切实可行的切入点,并运用灵活方法,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城市环境和空间品质。


基于上述长沙风貌定位及风貌格局,进一步确定长沙风貌塑造的六大战略抓手,即“一江、两岸、五核、一心、两河、三山”,并确立七大风貌策略予以落实。


提出落实风貌定位和格局的六大抓手及策略 


拥江策略:强化一江两岸的城市风貌特色


湘江是长沙的核心风貌资源,也是长株潭一体化的文化纽带。


严控湘江河道蓝线和滨江绿线,沿岸规划建设滨江绿带。加强湘江十五洲岛的保护和利用。


控制滨江建筑高度与整体尺度,塑造富有层次、错落有致的滨江天际轮廓线,形成共享舒适、文化魅力的一江两岸城市空间。


长沙80公里湘江岸线划分为4个各具特征的主题段落 


傍山策略:形成青山入城的和谐山与城关系


山体与城市的融合是长沙重要的风貌特色,对山体加以保护和控制。重点控制谷山、岳麓山、大王山等山前地区的建设。


严控山体绿线,建设沿山绿带,控制近山建筑高度。城市外围地区的山体加强保护,通过绿带建设将山体融入城市。


山体分类管控 


依河策略:塑造尺度宜人、市民乐享的滨河城市风貌


除湘江外,长沙拥有多条尺度宜人的河道,应加强浏阳河、捞刀河、圭塘河、龙王港、靳江河两岸的控制,保护生态湿地,重点对沿河道路、绿化景观、建筑高度和体量进行管控,形成良好的滨河城市景观。


整故策略: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魅力


加强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控制周边地区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各项要素。结合历史遗迹、公共空间,建设主题鲜明的历史文化步行路径。


优径策略:优化城市主要干道的道路景观


根据交通服务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两个维度的耦合关系,针对长沙主要城市干道的特点进行风貌优化与引导。


同时,梳理和构建能够将长沙核心风貌区系统串联的精华路径。


主要干道的风貌分类引导 


塑核策略:建立长沙重要风貌节点


重点加强对风貌核心区的管控,加强风貌核心区的风貌塑造,引导标志建筑与开放空间相结合,加强风貌核心区之间的交通及视线连接。


控廊策略:控制城市视线廊道


构建“核心风貌区之间的战略性结构视廊-地区性视廊-局部性视廊”三级体系,将景观及功能的核心地区串联为眺山、望水、见园、看建筑的视廊系统,并依据视廊要求及其他策略要求优化城市高度分区。


3
管控性——政策引领
如何使总设成果有用,便于操作和管控,也是总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关注城市设计的有效落地,与法定规划的多层次衔接,进行总设成果的转译,完善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程序和制度。


在本次长沙总设中,以重点风貌区+风貌分区的方式进行重点区段和特色分区的双重管控


通过划定30处重点风貌区,突出历史文化型、公园绿心型、中心功能型和城市门户型的不同特色,加强风貌核心区之间的交通及视线连接。重点风貌区总面积占市区面积的20%。


划定城市重点风貌区 


从空间塑造、地标引导、高度控制、密度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引导标志建筑与开放空间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通过后续城市设计不断跟进,完善重点地区风貌。 


对城市中心地区(公共服务)类型的重点风貌区的引导示例 


对于重点地区之外的一般地区,进行风貌基本面的引导。结合地方管理单元,划定风貌分区,通过通则式管控,进行风貌及特色引导,控制城市风貌基本面。 


划定风貌分区,管控风貌基本面 


4
实施性——行动纲领


总设的落地性需求日益凸显,需要从人本角度满足市民的需求和感知。


通过加强一系列行动导向的实施层面工作,谋划实施项目,构建管理衔接,并结合双修工作,使总设成果可用宜用,设计意图可被延续,特色风貌可被感知,实现以人为本和提升品质的设计初衷


长沙总设的实施项目谋划紧密结合“山水洲城”的核心特色打造。结合七大策略,提出观山景观视廊、湘江特色画廊、中央洲岛翠链、活力城市客厅、最美城市林荫道、历史文化步道、山水洲城特色拓展区等7个行动进行风貌特色的塑造,使其可视,可达,可读,可游。


控制观山景观视廊 


打造湘江特色画廊


5
小结


新时期背景下,制度建设已经明确了城市设计的常规动作和底线,并有效推进了工作成熟。总设的实践在战略性、战术性、管控性、实施性等方向进行了探索。 



未来更需要考虑,总设如何在多尺度、多维度上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的价值。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总设工作将依然会发挥其独特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缔造高品质生活。 


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主要完成人员:陈振羽、蒋朝晖、魏钢、魏维、管京、唐睿琦、袁璐、武晋

撰文:魏钢

感谢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指导和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协助。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的第四篇:基于长沙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体会与思考,欢迎分享。

视频
【视频】节目首秀,一座地标建筑的诞生

院士
王建国院士讲城市设计
孟建民院士:面向未来的新型城市
吴志强院士讲未来城市设计
崔愷院士:城市设计的维度和视角
何镜堂院士:城市IP的关键是文化
段进院士:新时期城市设计发展趋势几点思考
十位院士眼中的智慧城市

企业

AECOM|刘泓志:城市设计的三大策略

KPF|城市设计与人工智能

霍普股份|龚俊:重要的不是手法,而是解决问题的逻辑

中规院|石家庄总体城市设计战略

THAD|万载古城

奥雅纳|李宝章:我的一万步公园——深圳蛇口 · 东角头地铁站公园



院校
北建工|张杰院长: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策略

哈工大|金广君院长:城市设计在中国能走多远?

东南大学|段进院士:新时期城市设计发展趋势几点思考

同济大学|吴志强院士讲未来城市设计

西建大|中国大学生对巴西贫民窟的更新之策——最高奖


竞赛

HPP: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深化城市设计竞赛中标方案

四分钟,看HASSELL如何用重庆话讲完一个滨江设计竞赛项目


科普

CNN评出世界最美街道,名列榜首的就在大中国!

新加坡如何在设计中脱颖而出?

总规、控规、修规、概念性规划及相互关系





添加城市设计联盟助理微信,加入社群

城市设计联盟

内容定位:传播城市设计理念,分享经典项目案例和专家观点

面向人群 :政府主管部门、城市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和设计爱好者

视频访谈节目:定期邀请采访城市规划,建筑,市政,园林领域专家

打造跨专业交流、咨询、媒体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