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如何培养孩子的XXX”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有资格“培养”谁吗?
作者丨小巫
图片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何培养孩子自律?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
这些都是我经常收到的问题,也是最令我不知如何开牙的问题。
市面上,给“如何培养”这种提问支招的文章,都备受欢迎。大家好像认为,任何关乎孩子的“培养”,都跟搅拌一盘子沙拉差不多,按照配方和比例,搭配生菜、番茄、橄榄、苜蓿芽等等自己爱吃的材料,再浇上沙拉汁,就完事大吉啦!
但是,孩子的各种品质和能力是不是一盘一盘按配方搅拌出来的沙拉呢?
“培养”二字意味着什么呢?这个词看上去与种植和耕作相关。那么,“培养”某种植物或者作物,①首先要了解它成长的规律和需求;②培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经验和智慧,才能做到为这种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帮助;③另外还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培养”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培养者必须具备很多的耐心和毅力,也要具备长远的视野与宽广的格局。
谈到“培养”人,那对培养者的要求就更高了!有资格是第一要素。我们都知道,从事大部分工作都需要某种“合格证”(上岗证),尤其是跟人打交道的事业。老师要合格才能教书育人,医生要合格才能治病救人,咨询师要合格才能疗愈心灵。。。等等等等,此不赘述,大家都懂。
那么父母呢?有多少父母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具备资格“培养”另外一个人类呢?
儿童的成长,尤其是出生之后最关键的几年(甚至是十多年)的成长和培育,完全依赖于对父母、环境和其他亲近之人的模仿。所谓“培养”,靠的不是招数、方法、说教、引导,那些都只会适得其反;“培养”一个新生命,一个刚刚入世的小小人类,靠的是成年人自身的品质、能力和智慧,靠的是榜样的力量。
比如这个提问: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首先扪心自问:
- 我对“自信心”的定义是什么?
- 我是一个有自信心的人吗?
- 我的自信(价值感)来源于什么?
- 是来源于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吗?
- 是来源于成绩、成就、职业、地位、收入、财产等等外挂的东西吗?
- 甚至来源于孩子的成绩、表现以及考入的学校?
- 还是来源于相信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挫败都撼动不了我对自身价值的确信、坚信自己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被爱的?
- 我有何德何能,具备资格培养另外一个人的自信心呢?
因为,如果你具备坚不可摧的自信,你信任自己,那么你也会信任孩子,信任每一个生命的趋光性,你对孩子的态度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出尊重、信任、包容、接纳、支持、鼓励的模式,“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种问题,压根儿都不会涌现在你心头,更不会四处寻找配方,想办法折腾孩子。
聪明如你,可以举一反三,省我很多唇舌,对吧?
02
市面上流行很多“如何培养孩子的XXX”招数,我建议你在拿到这些招数之后,仔细掂量掂量,它们是不是真的有益于生命的健康成长?还是一堆类似农药、激素、催熟剂之类的,有害于作物、土壤、果实和环境的“毒品”?
因为,施用了不恰当的招数,很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不仅没有培养出有益于孩子的品质,反而一不留神“培养”出其他的什么来。
比如,有一位儿童心理咨询师,是这样津津乐道地以自身为例,给父母支招,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当孩子看电视着迷时,她只须坐在孩子身边,狠狠地瞪着孩子,孩子就会乖乖就范“我不看电视了,马上去写作业。”
这是培养自律呢,还是在培养“讨好型人格”?
03
“育儿即育己”、“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只要父母改变,孩子就会改变”。。。这些道理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拥戴者众,但落实到行动上,总是那么困难。
前一阵子我转发了一个笑话:有一本书,名叫《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老婆》),出版后一周之内卖出200万册,直到作者发现,书名拼错啦!应该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生命/生活》),纠正后,一周内仅卖了3本。
转发时我加上这样一条评语:“同理,养育话题里,《30天改变孩子》一定大卖,《30天改变自己》则门可罗雀。”
这条朋友圈引来我的一位学员、同时也是一位儿童心理治疗师,与我有了如下的对话:
她:主要是30天改变不了自己,但可以把一个孩子改疯。
我:孩子疯了(甚至自杀)也不是家长做错了什么,而是孩子太娇气了。。。“别人没疯偏你疯,说明你有毛病。”神逻辑啊!
她:孩子说,神啊,快出本《30天改变父母》,我用我所有零花钱+压岁钱买!
我: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用生命/一生来撰写这本书啊!
04
经常看到有人把孩子形容为“挑战”,尤其是“挑战性行为”,几乎成为养育/教育里的专有名词,却很少有人思考:孩子的行为,挑战了谁?谁感到被挑战了?基本上不是孩子,他们的行为很少挑战他们自己,被挑战的都是成年人。
这就很有意思了:按道理,被挑战的那一方需要作出改变,让自己不再感觉受到挑战,而不是力图改变挑战方。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的人生目标是挑战和为难父母。每一个“挑战”我们的行为或者情境,都是孩子在提供机会,帮助我们改进和成长;只要我们还在感觉“被挑战”,就说明我们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说实在的,孩子是在无意间通过所谓“挑战”行为来“培养”我们,而我们却鲜有资格去刻意“培养”他们。如果本末倒置,那就难免家里鸡飞狗跳,或者青春期时亲子关系全面崩盘。其实,闹僵了,说明还有希望;如果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乖巧懂事,那么TA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这件事,就基本坐实了。
行文至此,相信读者们都有所领悟和收获;而阅读秉持这种理念的文章还觉得不错,说明你的智商和情商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先为自己点个赞吧!
做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持续的修炼,我写的再多,不如你来上课。尤其是,上完课的学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而不止停留于普及性文章。我一向的心愿都是: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检验自己的期待值是否切合实际、就会消除绝大多数的育儿焦虑。
跟着小巫学养育
一
线上课程
1
张德芬空间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获得小巫独家育儿秘诀
2
小巫养育学堂
长按二维码进入
小巫养育学堂平台
长按二维码进入
小巫养育学堂报名处
二
线下课程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课程:
如果您有意在中国某地举办小巫老师的工作坊,请咨询静仪文化:
朱静 13661686964(微信同)
添加微信好友时请注明“小巫工作坊”
— END —
更多阅读请点击
还有三百多篇精彩文章,请进入公微查看
微信平台博主
简介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亲子互动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累计销售上百万册;开发故事工作坊、想象力工作坊、儿童成长力工作坊、十二感官工作坊等系列课程,线上线下学员近百万人次;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
喜欢请点赞
爱看就打赏
原创是付出
稿费来捧场
因腾讯设置缘故,本微信公众号仅可关联两个个人微信号收取原创赞赏费用,因此本公号所有原创都关联到“小巫艺术养育”或“小巫养育学堂”微信号上,欢迎大家慷慨赞赏,所有费用皆会悉数交到原创作者手里!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