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天 | 值得珍藏的《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
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商务印书馆=?
打开国家相册
重温历史记忆
2018/12/18
影像典藏 家国历史
解开谜团 滋养人心
1978年12月18日。北京。
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
为向改革开放40周年深情献礼
为了让人们倍加珍惜这40年的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与商务印书馆
合作出版了《国家相册》
将中国百年来跌宕起伏、风云激荡的历史
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本文节选自此书第一篇《高考四十年》
第一篇
高考四十年
1977年
中断了11年的高考恢复
给数千万困苦彷徨的青年
带来了希望
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也改变了中国
《国家相册》第40集:高考四十年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这次会议决定,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是当年参会的33名代表之一,他回忆说:
这个会议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恢复高考,也是整个会议最重要的一句话。
头两天,整个会议的气氛比较沉闷。大家觉得如果恢复高考,在考试组织、资料审核等方面都存在困难。我一开始就提出,首先还是要把考试这个制度确定下来。小平同志说今年的招生可能来不及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在今年就组织招考。
最后小平同志问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刘西尧说只要中央下决心,事情就能办得成。
编者讲述
那个大厅
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
谁做出的?
在哪里做出的?
导演徐壮志决定找到那个做决定的地方。
新华社王新庆先生1977年拍摄的现场照片,图片说明只写着“人民大会堂”。我打电话去问,问到底在哪个厅,在现场到底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当时只有36岁的王新庆,现在死活想不起来了。
周四,我们决定拿着照片去人民大会堂找。四川厅,不对;北京厅,也不是。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相像的,江苏厅,先拍了再说。
周五,《国家相册》要发布的日子。中午我在外面公干,突然收到导演徐壮志的信息:从当年文字记者顾迈南的长篇通讯里得知,是在台湾厅。
壮导说:必须重拍。
中午十二点,我和摄影江宏景、制作曹晓丽冒着北京38℃高温,赶到人民大会堂,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找到台湾厅。一打开门,还不对啊!金碧辉煌的台湾厅,灯不对,窗户不对,格局也不对。晓丽推开台湾厅的一个门,大叫:在这里!
恢复高考的决定,一个改变一代人命运的决定,一个改变中国走向的决定,原来是在台湾厅里面一间不足三十平米、窗帘拉得很紧、很朴素无华的小屋子里做出来的……
——陈小波
《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讲述人
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
招收了 21 名少年大学生。
这是少年班的学生在上物理实验课。
新华社稿
1978年3月,清华大学77级新生
坐在阶梯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 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全面停止了高考。只有少数工农兵学员可以通过推荐进入大学。
1968年起,1000多万城市初中、高中生离开学校,插队到农村,他们被称为“知识青年”。 那时,“读书无用论”盛行,国家教育体系遭到巨大破坏。
1977年,“文革”结束后再次复出的邓小平,推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高考。
如春天的第一声惊雷,高考,给数千万在困苦中彷徨的中国青年带来了希望。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插队的艾娣雅·买买提,是在田间劳动时得到消息的:
这个消息传来时,我们正走在乡间的土路上。那是盐碱地,两边都是白杨树,偶尔会有老乡的毛驴车经过,那一路我们是非常高兴地走下来的。
正在福建龙岩农村插队的刘海峰听到取消单位推荐、统一组织考试的消息,一下子感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很多“老三届”,把还没扔掉的课本教材拿出来学。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刻蜡版印的复习资料,都被一抢而空。新华书店书一到,就被排队买走。全社会都在议论高考。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
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新华社稿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考场。 经过11年积压,师生、夫妻甚至父子同时参加高考的现象都不罕见。考生中,年龄最大的37岁。
27万余人通过此次高考进入大学校门。此后的1978、1979年,又先后有68万余人考入大学。他们被称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
1977年冬天,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这次考试规模之大,在当时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最高纪录,亦堪称世界之最。
新华社稿
197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
77级新生在学习中交流。
新华社稿
1979年全国高考中,上海师大二附中的应届毕业生应志强(左一)总分数为454分,名列理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知青、云南省昆明市《边疆文艺》编辑王友琴(右一)总分数为453分,名列文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京大学中文系。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1980年,浙江省镇海县13岁少年施展(左),以 465 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这是上大学前,施展带着弟弟在草地上放鹅。
新华社记者 徐邦 摄
1981年,河南省武陟县圪垱店公社高中应届毕业生16岁的孪生姐妹丁爱菊(右三)、丁爱莲(左三),双双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 摄
1979年7月,在登黄山途中,邓小平为闻讯赶来的大学生签名留念。
新华社稿
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在登黄山途中,被几名大学生认了出来。其中一位是复旦大学78级学生王晓望,她回忆:
我说我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刚上大学,后面还有两个同学都是老三届的,他们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特别想见到您。
王晓望说出的,是一代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命运者的心声。
然后我又问小平同志,能不能一起合影留念?能不能给我们签个字?当时都有学生证,就说签在学生证上吧。小平同志非常高兴,说没问题,把我们几个学生证都签上字,还一起照了张照片。
小平同志给人感觉非常亲切。他问我们上大学之后的情况怎样,感受怎样。我们向他表达了青年学子能上大学的激动心情,讲了我们的收获。作为决策者,那一次,他从受益者身上得到了最直接的反馈。
采访口述
18岁生日那一天,我得到了高考录取通知
我叫王晓望,1978年暑假参加高考,那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
我们当时也是分了文科和理科。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需要把中学所有学过的东西全部复习一遍,数学、语文、政治、英语,文科考地理、历史,老师帮我们一起复习。老师也是第一回,对他们来说,高考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们也非常兴奋,尽了全力帮助我们。
大家都觉得比较难考,我很幸运,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了,而且是在18岁生日当天收到录取通知的。
——王晓望
复旦大学78级学生
1977年是“文革”刚刚结束、思想禁锢尚待全面解除的时刻,恢复高考吹响了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第一声号角。第二年,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代大学生中,许多人都成为了各领域的栋梁,他们实现了个人梦想,也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海峰,如今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用自己的研究推进着高考改革。回忆当年,他认为:
高考让人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代青年精神面貌为之一变。
1977年的高考虽然只选拔了27万人,但是调动了上千万人学习风气的转变。后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都和恢复高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高考是当时整个中国发展的原点。
197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为5%。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录取率达74.46%。 知识改变了一代青年的命运,而他们也改变了中国。
采访口述
我知道消息以后,就回城里备考了,车票很难买
我是1976年6月份高中毕业,上山下乡。离家不是太远,有几十公里,非常偏,只有四个村子通马路。在那边做农活,我算短的,加起来一年零九个月,农村的活都干过。
我听到高考信息,最早是1977年9月份传出来,到10月21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同时发布了确切消息,我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当时已经过了农忙,我知道消息以后,就回城里备考了。回城的车票变得很难买。
全国各地考试时间不一样,这是中国高考历史上唯一一次
1977年虽然中央公布高考消息,但各省招生简章、具体办法都没有出来,大家备考考哪几科都不知道。福建省是11月5号公布简章的,规定考试时间是12月16号、17号两天。 当时全国都是分省命题,考试时间也不一样,这是中国高考历史上唯一一次。 北京12月10号、11号考,有的省份是快到20号才考。从11月公布招生简章到实际考试不到40天,时间很紧张。
——刘海峰
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2017年6月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考点,考生结束高考英语科目考试后走出考场。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2015年5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第261届毕业典礼,约15000名毕业生参加仪式,其中包括近600名中国学生。据统计,2013至2014学年,中国在所有派遣赴美留学生的国家中居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人数占美国国际生总数的31%。
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2017年7月4日,在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毕业生看着毕业纪念片不禁落泪。这一年该校共有3358名本科生毕业。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简介
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
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
ISBN:978-7-100-16758-1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开本:16开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在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珍藏着自1892年以来的上千万张历史照片。
宏大的历史叙事,被浓缩于一幅幅照片所定格的一个个历史瞬间——或是一个动人表情,或是一个经典场景,或是一个生活细节,使得人们在领略浩荡奔腾的历史大潮的同时,也可以看清其中的一朵朵微小浪花。
如果说,私人相册是一个家庭的个体记忆,那么,国家相册则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图片打造的《国家相册》微纪录片以小故事讲述大历史,以小细节呈现大时代,让百年历史风云通过每集几分钟的微纪录片穿越时空,与当代人对话。
本书从《国家相册》中选出与改革开放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13集,化视频为图书,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的纪念。
往期
书讯 |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10—11月新书·教育
书讯 |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10—11月新书·语言学
书讯 |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10—11月新书·人文社科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活动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