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端午话防疫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端午日,好久没有聚在一起的慧慧姐姐和知之、昭昭约着一起视频聊天。



我听说端午日,兰汤沐浴、悬艾草菖蒲、佩香囊等,都是相沿已久的习俗。欧阳修在《渔家傲》词中还说:“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呢?

知之

慧慧姐姐

农历五月,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开始活跃,毒气瘴气也随着暑热而蒸腾发散,古人认为这些“毒物”会引发疫病。五月还因此有“恶月”之名,于是就有了避五毒、插菖蒲等习俗,目的都是为了驱邪祈福。其实,不仅是端午,清明、重阳等节日也都蕴含着防瘟除疫的意思呢

昭昭

那您给我们讲讲看吧。





常见的防疫药草与矿物




慧慧姐姐

那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瘟病有哪些认识吧。我们的先人通过观察,发现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源头和传播途径都和“污浊的空气”、“恶臭的气味”等有关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污染的环境会导致疫病流行。

那么他们怎么办呢?

知之

慧慧姐姐

古人认为疫毒是一种邪气,那么就用草木类或矿物类的药物来克制这种邪气的散发。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悬挂药草、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能起到避秽化浊、清新空气、开窍提神等作用,不失为一种预防瘟疫的办法。

昭昭

哦,那端午悬挂菖蒲、艾叶,就是这个缘故吧?

慧慧姐姐

是的。


小贴士


【艾】

草名。又名艾蒿、蕲艾、冰台。茎叶有香气,干后制成艾绒,可作灸用。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传》:“艾所以疗疾。”


【菖蒲】

草名。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入药。亦名白菖、深蒲、昌阳、泥菖蒲等。

《文选》汉司马长卿(相如)《子虚赋》:“𦲄藭菖蒲,茳蓠蘪芜。”参阅《政和证类本草》六《菖蒲》。


【茱萸】

植物名。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三种。生于川谷,其味香烈。古代风俗,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以祛邪避灾。

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六《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太平御览》三二晋周处《风土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唐王维《王右丞集》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广雅•释木》作“越𣐹(椒)”。


【雄黄】

矿物名。亦名石黄,鸡冠石。旧分雄黄、雌黄二种。可作颜料,亦供药用。

《抱朴子•仙药》:“又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耳。”参阅《本草纲目》九《石》三《雄黄》。







注意卫生清洁




慧慧姐姐

此外,古人还认识到,个体进行卫生清洁,也能有效预防。因此,逢到一些节日要沐浴,也是很重要的民俗。

我知道,上巳日就有水边洗浴的习俗,叫“禊(xì)”。

知之

昭昭

端午节兰汤沐浴,也是这个意思吧?

慧慧姐姐

是的。古人不仅要洗浴,还会将香涂抹在身上,称为“衅(xìn)”。熏香,也能起到驱赶蚊虫、改善健康的作用呢


小贴士


【浴兰】

浴于兰汤。兰汤,以兰草为浴汤。

《大戴礼•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楚辞》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唐宋称端午为浴兰节。唐韩鄂《岁华纪丽》二:“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注:“午日以兰汤沐浴。”宋吴自牧《梦粱录》三《五月》:“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


【衅】

涂抹。

《国语•齐》:“比至,三衅三浴之。”《注》:“以香涂身曰衅。衅,或为熏。”


【禊】

古代民俗,三月上旬巳日于水滨洗濯,祓除不祥,清去宿垢,称为禊。携饮食在野宴饮,称为禊饮。自三国魏后,但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

《文选》晋潘安仁(岳)《闲居赋》:“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晋书•王羲之传•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按《艺文类聚》六一汉刘桢《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游。”是秋亦有禊。参阅《南齐书•礼志》上、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十八《上巳》上。







药酒可防瘟




古人还有哪些习俗呢?

知之

慧慧姐姐

还记得那首著名的《元日》诗吗,其中说到的“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个屠苏,也跟防疫有关呢。

昭昭

屠苏,也是一种植物吗?

慧慧姐姐

屠苏是一种酒,据说是用中药浸泡而成的,春节期间饮用,可预防瘟疫。除此之外,端午节的艾酒、菖蒲酒,据说都能起到避瘟之用


小贴士


【艾酒】

浸艾的酒。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二一《艾叶酒》:“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朮羹艾酒。”


【菖蒲酒】

浸渍菖蒲之酒。传说服之可避瘟气。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端午节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辟瘟气。”


【屠苏】

酒名。也作“酴酥”、“屠酥”。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韩鄂《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宋陆游《剑南诗稾》十九《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慧慧姐姐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人类对瘟疫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古人的认识也有自身的局限,所以我们今天还是要科学防疫哦

明白啦!

知之

昭昭

明白啦!




(第三版 全两册)


《辞源》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第三版 四册本)


《辞源》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往期回顾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辞源》里

“祭”在秋分

广寒宫“秘闻”

《辞源》里的夏天

《辞源》里的端午

腊月故事多,《辞源》说一说

冬季别称知多少?|《辞源》中的四季·冬

冬至大如年│《辞源》带你领略节令之美

《辞源》里的重阳节

《辞源》中的四季 · 秋

《辞源》中有关中秋的辞目

《辞源》百科辞目艺术类之绘画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辞源》第三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