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荻 | 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形态类型

江荻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九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期学报为中国语言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广州,2018)会议论文集,共遴选收录参会论文14篇。

今节选本期学报收录的《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形态类型》部分内容,以助读者领略其讨论之严密与详尽。


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类型

文 | 江荻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提   要:本文以藏语的音节数作为基础形态或隐形态来观察藏语的形容词及其类型,将音节数与派生词、重叠词、复合词、复合型派生词等类型结合,讨论了各类形容词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依据词的长度观察词类和词法类型是一种新型的分类观点,有利于发掘藏语形容词的形态面貌和内部构成。藏语形容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与名词和动词音节数形态的描述一致,证明藏语是一种可以依据“词形定类”的语言。

关键词:藏语  音节数形态  形容词  结构类型


一、引言

本文以藏语的“音节数形态”为基础讨论形容词多样性的形态类型及其特征。形容词是否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在语法领域有着广泛的争论,涉及形容词的性质、形态和功能。欧洲早期研究者中,柏拉图(Plato)和亚里斯多德(Aristotle)把形容词看作动词的次类,亚历山大(Alexandrian)则视为名词的次类(Lyons, 1966)1。西方中世纪以来,语法学家们对词类体系采用了更实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分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延续至今。近数十年来,还有一些新的观点出现,例如有人认为名、动、形构成一个实词(contentives)的单一范畴(Bach, 1968)2,或者谓词(predicators)范畴(Allan, 1973)3,或者认为存在一个名、动、形连续统(a continuum of noun-adjective-verb, Givón, 1979)4。当然,坚持名、动、形三分的学者也不乏其人(Bhat, 1994),例如兰盖克(Langacker,1976),迪克(Dik,1978),克罗夫特(Croft,1991)等。5

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

代表学者

形容词是动词的次类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形容词是名词的次类

亚历山大

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一个实词的单一范畴

Bach E.

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一个谓词的单一范畴

Allan K.

存在一个名词、动词、形容词连续统

Givón T.

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分

兰盖克,迪克,克罗夫特

1 Lyons, John 1966 Towards a 'Notional' Theory of the 'Parts of Speech'.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2 (1966): 209-36.

2 Bach, Emmon 1968 Nouns and noun phrases. In Emmon Bach & R.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90-122.

Allan, Keith 1973 Complement noun phrase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s, adjectives and verbs.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10(3):377-397.

Givón, T.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hat, D.N.S. 1994 The Adjectival Category: Criteria for different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Langacker, R.W. 1976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ithesis. Foundations of Language(14); Dik, Simon C. 1978 Functional grammar.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Croft, William 1991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现代藏语形容词是一个未经语法本体上严格论证的“自然类别”。刘丹青(2005)曾指出,

虽然形容词所表示的原型范畴意义——所指对象的属性,在任何语言中都有词项来表示,应属普遍性语义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普遍性的词类范畴。*

* 刘丹青 2005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的研究框架,《民族语文》第5期。

本文承继传统观点,一方面假定藏语存在一个形容词类别,另一方面,通过描述形容词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类型,也一定程度上间接论述了藏语形容词所具有的独立词类地位。换句话说,具有区别于名词和动词的独特形态形式的形容词可推导必定是独立词类


无疑,现代藏语形容词来自古代藏语,放下二者之间的差异不论,我们以1300年前吐蕃时期藏文发明之初用金石碑铭记录的案例作为藏语形容词独立存在已久的证据。从这个角度看,藏语形容词作为独立词类地位也是可信的。从第二节始,本文仅讨论现代藏语。*

古藏文反写字母“ྀ”转写为“-i”;施格、位格、属格等处于前字不带辅音韵尾条件下连写于前一音节,例如位格-r:sngar。有关藏文转写下文不逐一标注,请参考江荻、龙从军(2013)《藏文字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例1*

བཙན་ཕོ་

ལྷ་སྲས་

གྱྀ་

ཞ་

སྔར་

ལྡེ་སྨན་ལྡེའུ་ཅུང་

གློ་བ་

ཉེ་ཉེ་།

原文

btsan pho

lha sras

gy

-i

zha

sngar

lde sman ldevu cung

glo ba

nye nye

分析

btsan pho

lha sras

gi

zhabs

snga

-r

lde sman ldevu cung

glo ba

nye ba

标注

赞普

王子

属格

腿(敬)

前面

-位格

德门得乌穷

(人名)

心意

亲近

译文

天神之子赞普尊前,德门·得乌穷心意虔诚,……

* 说明:该文拓自吐蕃时期摩崖,现存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洛扎县得乌穷村前得乌穷河东岸的崖壁上。句中形容词ཉེ་ཉེ་ (nye nye)“附近,亲近”是形容词重叠形式,现代作ཉེ་པོ་ (nye po),是派生形式,此句用作形容词谓语,不带体貌谓词句尾。


例2*

ཆབ་སྲིད་

གཅྀག་

དུ་

མོལ་

ནས་

མཇལ་དུམ་

གློ་བ་

མཛད་།

原文

chab srid

gc

-ig

du

mol

nas

lde sman ldevu cung

chen po

mdzad

分析

chab srid

gcig

la

mol -ed

nas

mjal dum

chen po

mdzad -ed

标注

王政

位格

商议

-PST

而后

和平

创造

-敬语

-PST

译文

在一统王政下[然后]创造伟大和平……

* 说明:该句出自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该石碑现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此句形容词ཆེན་པོ་ (chen po)后置于名词,跟现代藏语语法语序一致。


二、什么是音节数形态

近年来,沈家煊(2011)提出汉语名动关系的时候,认为形容词具有多重性:

  1. 在做谓语上跟动词相似,所以说是动词的一个次类;

  2. 在做定语上跟名词有相似性,以[1+2]为韵律结构的常态;

  3. 在双音化上,作用在名词、动词身上是减弱动性增强名性,作用在形容词身上是增加带有主观色彩的摹状性。

这里首先涉及了单双音节问题,所以沈文提出“在划分形容词内部小类的时候应该拿单音双音的区分作为首要的标准。”*

沈家煊 2011 从韵律结构看形容词,《汉语学习》第3期。


不仅在形容词内部,藏语整个词类体系都是以音节数为基础构建的,形成音节数形态(江荻 2013,2020 印刷中)。*准确地说,音节数形态指以词的音节数量作为形态标准来区分词的结构和类型。音节数形态首先表现为词的音节长度并反应在词形上,词形包括词长词型两个要素,词长以音节为单位衡量,区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和多音节词。词型特指单纯词、派生词、重叠词、复合词这种词法意义上的分类,既跟音节长度有关系又跟词型类别有关系。藏语单纯词一般都是单音节形式,双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不多;派生词是词根+词缀(少量是词缀+词根)形式;复合词是词根+词根形式。鉴于语法上人们未曾尝试将音节数作为形态标志,本文暂时称之为“隐形态”,或者说,藏语是将词的音节数预设为隐形态模式来区分词的结构和类型的。

* 江荻 2013 音节型语言演化的语音后果,《大江东去—王士元教授80岁贺寿文集》,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江荻 2020(印刷中) 《藏语的词法和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从形式上观察,藏语的词形跟词类有一种可观察的外显联系。大多数名词是双音节的,包括带词缀的派生名词和词根组合的复合名词。动词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词,双音节动词很少,且缺乏能产性。现代出现的大量三音节动词目前尚未获得稳定的复合词地位,而且三音节动词主要由双音节名词+单音节动词构成。形容词是词根带词缀的双音节派生形式或重叠形式、三音节(或四音节)复合型派生形式,和四音节状貌词(状貌形容词)。

依据藏语的音节数形态,词形跟词类之间的外显联系使人们可以构建一种区分词类的“词形定类”原则,即依据词的长度和词法类型判断词的词性和类别。进一步,藏语词形跟词的功能类的这种简单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让我们逆过来操作,提出“词类分形”的概念。所谓“词类分形”指根据词的语法功能类别可以确定词的形式类别。

这样的总体格局基本决定了藏语形容词可以在形式上区别于名词和动词。其中,双音节形容词与名词采用不同的词缀,或者采用重叠方式。表1以形容词、名词、动词普遍形式举例说明藏语“词形定类”或“词类分形”的大致概貌。

表1 藏语的词形与词类

隐形态

形态类型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单音节

单纯词

-

མེ་

(me)

[少]

ལྟོགས་

(ltogs)

饿

双音节

单纯词

-

ཐ་ཤལ་

(tha shal)

庸俗 [少]

-

派生词

བསིལ་པོ་

(bsil po)

དཔྱིད་ཀ་

(dpyid ka)

-

复合词

-

ན་ཚ་

(na tsha)

病痛

ཡིད་ཆེས་

(yid ches)

信任[少]

词根重叠

ཐུང་ཐུང་

(thung thung)

-

-

重叠缩减

ཀྱག་ཀྱོག་

(kyag kyog)

弯曲

-

-

三音节

派生词

-

ལྷ་ས་བ་

(lha sa ba)

拉萨人

-

叠音派生

དམར་ཐིང་ཐིང་

(dmar thing thing)

-

-

复合词

-

དཔེ་ལྟ་ཁང་

(dpe lta khang)

阅览室

དཔེ་ཁྲིད་བྱེད་

(dpe khrid byed)

教书

复合型派生

ཐག་རིང་པོ་

(thag ring po)

-

-

多音节

变音重叠

ཀྱག་གེ་ཀྱོག་གེ་

(kyag ge kyog ge)

弯弯曲曲

-

-

复合型派生

ངུ་བྱང་ལངས་པོ་

(ngu byang langs po)

老爱哭的

-

-

注:表内符号“-”表示没有或者很少这类形式。双音节单纯名词极少(例如ཐ་ཤལ་[tha shal]庸俗),因为几乎藏语每个音节都有意义,说不清意义的音节可能由于历史音变或者其他原因使得本义难以识别,但仍有追溯的可能。双音节复合形容词可能是名形兼类词,例如ལྗང་ཁུ་(ljang khu)或ལྗང་གུ་(ljang gu)绿的/绿色,གྲུ་བཞི་(gru bzhi)方的/方形。三音节词根重叠复合形容词指AAB式形容词,例如:རྟབ་རྟབ་པོ་(rtab rtab po)急急忙忙,འདོལ་འདོལ་བ་ (vdol vdol ba)松软的,这类形式极少出现于拉萨话,可能是各地方言零散产生的形式。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文中引言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以及代表作者”的表格为本期编辑所加。)


★图书信息★


《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九期)

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语言学报》编委会 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藏语形容词的音节数形态与形态类型  /江荻

贵琼语存在类动词的示证用法  /宋伶俐 朴正俸

粵语助词“亲”的体貌用法及演化路径  /冯海敏  陈前瑞

广西客家话人称代词复数标记的类型及来源  /唐七元

云浮白话会话构式“好之......又......”的话语功能及其语法型式动因  /严丽明

山西晋语区“双言”的使用态度调查  /王利  袁露丹

语句在语篇和会话中的连贯顺序探讨  /郭安  邢欣

强余实动词研究  /张新华

北宋刊本《礼部韵略》之版本与讹俗字  /张民权  田迪

明末南京韵书《音义便考》二等知庄组字读细音例外的考察  /封传兵

联绵词声类分布研究  /沈建民

从“脚趾头”说到异形词  /魏钢强

从语源看“父亲”的称谓系列  /蔡英杰

《汉书•苏武传》中“蹈”考证  /张霁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石锋 | 《韵律格局——语音和语义、语法、语用的结合》序言

Thomas Hun-tak Lee (李行德) | 《汉语量化研究》前言
威廉·拉波夫|《语言变化原理:社会因素》序言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出版推进会在京召开
重磅!《近代汉语官话方言韵书韵图文献集成》面世
汪惠迪|学习《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林冲不说“我被高俅坑陷”,却说“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何解?
从“犹如父母”到“胜似父母”,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