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犹如父母”到“胜似父母”,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叶建军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温州大学教授叶建军所著的《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对近代汉语中十余种常见的句式糅合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构建了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理论。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批准号:12BYY086)的最终成果。

今特选其精彩片段,以助读者领略其论证的严密及例证的魅力。





“X胜似Y”的生成动因




文 | 叶建军


平比句式“X似Y”要凸显的是X与Y在某方面的相似性,而差比句式“X胜Y”要凸显的是X与Y在某方面的差异性,但是X与Y的差异性是基于X与Y的相似性而言的,换言之,差比句式“X胜Y”在语义上是基于平比句式“X似Y”而言的。不仅如此,差比句式“X胜Y”在语义上还要比平比句式“X似Y”更进一层

例  证

(1)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柳。


(2)谁怜颊似桃,孰知腰柳?

① 白居易《劝酒》,《全唐诗》卷四六二。

② 于濆《宫怨》,《全唐诗》卷五九九。


“柳”具有显著的语义特征[+纤细]、[+柔软],可以看作典型的纤细、柔软的事物。例(1)中平比句式“腰似柳”凸显了“腰”与“柳”在纤细度、柔软度上的相似性,目的是形容“腰”之纤细、柔软,具有诗人的主观性。例(2)中差比句式“腰胜柳”凸显了“腰”与“柳”在纤细度、柔软度上的差异性,或者说凸显了“腰”在纤细度、柔软度上相对于“柳”的优越性,但是并未否定二者的相似性。差比句式“腰胜柳”具有诗人更强的主观性。诗人使用差比句式“腰胜柳”目的是极言“腰”之纤细、柔软,表示“腰”比“柳”更加纤细、柔软。差比句式“腰胜柳”在语义上不仅隐含了平比句式“腰似柳”,而且还要比平比句式“腰似柳”更进一层。

下面的用例更能说明差比句式“X胜Y”在语义上不仅是基于平比句式“X似Y”而言的,而且还要比平比句式“X似Y”更进一层。

(3)人言明月,我道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③ 白居易《以镜赠别》,《全唐诗》卷四三三。


例(3)中先用平比句式“(明镜)似明月”凸显“明镜”与“明月”的相似性,再用差比句式“(明镜)胜明月”凸显二者的差异性,或者说凸显“明镜”相对于“明月”的优越性。由下文“明月非不明”可以看出,凸显“明镜”与“明月”的差异性或“明镜”相对于“明月”的优越性,并不是否定二者的相似性,恰恰相反,这种差异性或优越性是基于二者的相似性而言的。也就是说,差比句式“(明镜)胜明月”在语义上是基于平比句式“(明镜)似明月”而言的。不仅如此,差比句式“(明镜)胜明月”在语义上还要比平比句式“(明镜)似明月”更进一层,诗人在平比句式的基础上用差比句式表达了语义的递进。

(4)花,花不笑。双脸花能笑。

④ 杜安世《更漏子》,《全宋词》。


例(4)是宋词中的用例,词人先用平比句式“脸如花”凸显“脸”与“花”的相似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用差比句式“双脸胜花”凸显二者的差异性,或者说凸显“脸”相对于“花”的优越性,从而表示语义的递进。此例同样表明差比句式在语义上不仅是基于平比句式而言的,而且还要比平比句式更进一层。

下面是现代汉语中的用例,说话人先用平比句式形容“夫妻间那一种颠鸾倒凤、蝶乱蜂狂情形”,紧接着又用差比句式表示语义的递进。此例也表明差比句式在语义上不仅是基于平比句式而言的,而且还要比平比句式更进一层。

(5)夫妻间那一种颠鸾倒凤、蝶乱蜂狂情形,宛若新婚燕尔,胜过新婚燕尔,那才真真叫是造爱!

⑤ 梁晓声《激杀》。


说话人从记忆库中提取平比句式“X似Y”,是为了凸显X与Y的相似性;说话人从记忆库中提取差比句式“X胜Y”,是为了凸显X与Y的差异性或X相对于Y的优越性。差比句式“X胜Y”在语义上不仅是基于平比句式“X似Y”而言的,而且还要比平比句式“X似Y”更进一层,因此如果说话人在凸显X与Y的相似性的同时又想进一步凸显X与Y的差异性或X相对于Y的优越性,那么差比句式“X胜Y”与平比句式“X似Y”就会同时在大脑中浮现、叠加。为了遵循经济原则与句法规则,在外在的语言形式上“X胜Y”与“X似Y”这两种句式就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而成新的句式“X胜似Y”。正是因为要表示语义的递进,所以在语序上是表示差比的“胜”置于表示平比的“似”前对其进行管控。

(6)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⑥ 李曾伯《沁园春·代为亲庭寿》,《全宋词》。


如例(6),词人从记忆库中提取平比句式“(绿野)似青油”,目的是凸显“绿野”与“青油”的相似性;词人从记忆库中提取差比句式“(绿野)胜青油”,目的是凸显“绿野”与“青油”的差异性或“绿野”相对于“青油”的优越性;如果词人在凸显“绿野”与“青油”的相似性的同时又想进一步凸显“绿野”与“青油”的差异性或“绿野”相对于“青油”的优越性,那么差比句式“(绿野)胜青油”与平比句式“(绿野)似青油”就会同时浮现、叠加。为了遵循经济原则与句法规则,这两种句式就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而成新的句式“(绿野)胜似青油”。由此可见,递进的语用目的是糅合句式“X胜似Y”的生成动因。

下例中说话人先用平比句式“犹如父母”来形容一代伟人对后代的“真切爱心”,但又觉得程度不够深,于是紧接着干脆用糅合句式“胜似父母”来进一步形容这种“真切爱心”,表示语义的递进,即这种“真切爱心”不仅“似父母”,而且“胜父母”。

(7)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一代伟人对后一代蕴含的那犹如父母、胜似父母的真切爱心。

⑦ 《不尽的思念——回忆邓妈妈对我们晚辈的关怀》,人民网2004年2月3日。


下面的例子也是先用平比句式“X似/如Y”表示X与Y在某方面具有相似性,再用糅合句式“X胜似Y”表示语义的递进,进一步表示X在某方面不仅与Y相似,而且要胜过Y。

(8)走进那里,“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疑似水乡,胜似水乡。


(9)侠义如酒浓于酒,男儿放饮情烈烈。山寨胜似家,挑灯把酒三军悦。

⑧ 《十大最具人气景区投票开始啦》,《东南商报》2009年9月28日。

⑨  电视剧《水浒传》(新版)插曲《四海盟约》。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例(7)—(9)中的“胜似”已词汇化了,可以理解成“胜过、超过”,但是由于受到对举的平比动词“犹如”“似”“如”的影响,其中的“似”的源义即平比义仍若隐若现,并未彻底丧失。

结  语

总之,糅合句式“X胜似Y”的生成动因是递进的语用目的,即说话人在凸显X与Y的相似性的同时又想进一步凸显X与Y的差异性或X相对于Y的优越性。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小标题为本期编辑所加。)



★图书信息★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

叶建军 著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之作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批准号:12BYY086)的最终成果。书稿分为16章,约30万字。主要研究近代汉语中的句式糅合现象。书稿对近代汉语中十余种常见的句式糅合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构建了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理论。材料翔实,论证严谨,方法科学,观点、结论可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突破性。

部分章节曾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中国语文》《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等期刊,其中《“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和《“被NPVPNP”的生成机制与动因》两篇论文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句式糅合的界定与句式糅合的原则

1.2     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现状

1.3     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1.4     本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X 胜似 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2.1     引言

2.2    “X 胜似 Y”的来源

2.3    “胜似”的词汇化与语义演变

2.4     三个相关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X 不如 Y 较 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形成与演变

3.1     引言

3.2    “X 不如 Y 较 A”类差比句式的类别

3.3    “X 不如 Y 较 A”类差比句式的语义

3.4    “X 不如 Y 较 A”类差比句式的形成

3.5    “X 不如 Y 较 A”类差比句式的演变

3.6     小结

第四章   “X 如 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来源及相关问题

4.1     引言

4.2    “X 如 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类别

4.3    “X 如 Y 相似”类平比句式的生成机制与动因

4.4     从“XY 相似”等的来源看“相似”等的词性

4.5     小结

第五章   “被 NPVPNP”的生成机制与动因

5.1     引言

5.2    “被 NPVPNP”的句法、语义特点

5.3    “被 NPVPNP”的生成机制

5.4    “被 NPVPNP”的生成动因

5.5     小结

第六章   “被 NP将 / 把 NPVP”的生成机制与动因

6.1      引言

6.2    “被 NP将 / 把 NPVP”的句法、语义特点

6.3    “被 NP将 / 把 NPVP”的生成机制

6.4    “被 NP将 / 把 NPVP”的生成动因

6.5     小结

第七章   “S 去 X 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7.1     引言

7.2    “S 去 X 去”的生成机制

7.3    “S 去 X 去”的生成动因

7.4    “S 去 X 去”的生成是否与语言接触有关?

7.5     反向位移句式“S 来 X 来”的来源

7.6     小结

第八章   “非得 X 不 Y”的形成、演变及相关问题

8.1     引言

8.2    “非得 X 不 Y”与“非 X 不 Y”“得 X”的出现与使用

8.3    “非得 X 不 Y”的生成机制与动因

8.4    “非得 X 不 Y”的演变及“非得”的副词化

8.5     相关句式“非要 X 不 Y”的形成及其演变

8.6     小结

第九章   “除非 X,不 Y”与“除非 X,才 Y”的来源

9.1    引言

9.2   “除非 X,不 Y”的来源

9.3   “除非 X,才 Y”的来源

9.4    小结

第十章   “果不(其)然”的形成及其演变

10.1    引言

10.2   “果不(其)然”的形成

10.3.  “果不(其)然”的演变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好不 A”的来源及“好不”的词汇化

11.1    引言

11.2    感叹句式“好 A”与反诘句式“岂不 A”

11.3    肯定义句式“好不 A”的生成机制

11.4    肯定义句式“好不 A”的生成动因.

11.5    “好不”的词汇化.

11.6    小结

第十二章   “莫 VPNeg”类疑问句式的类别与来源

12.1    引言.

12.2   “莫 VPNeg”类疑问句式的类别

12.3   “莫 VPNeg”类疑问句式的生成机制

12.4   “莫 VPNeg”类疑问句式的生成动因

12.5    小结

第十三章   “NP1 是 NP2 是也”类判断句式的生成机制与动因及相关问题

13.1    引言

13.2   “NP1 是 NP2 是也”类判断句式的生成机制

13.3   “NP1 是 NP2 是也”类判断句式的生成动因

13.4   “NP1 是 NP2(的)便是”是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13.5    小结

第十四章   “因 X(的)上头”类原因句式的来源及其演变

14.1    引言

14.2    元代“因 X(的)上头”类原因句式的普遍性

14.3   “因 X(的)上头”类原因句式的来源

14.4   “因 X(的)上头”类原因句式的演变

14.5    小结

第十五章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的类型与特点

15.1    糅合是句式的一种生成机制

15.2    同类句式糅合现象与异类句式糅合现象

15.3    句式糅合现象的普遍性、多样性与系统性

15.4    二次句式糅合现象

15.5    小结

第十六章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的动因与糅合句式的演变

16.1    言者的主观性与句式糅合

16.2    语言接触与句式糅合

16.3    动因的单一性与多样性

16.4    动因的必然性与或然性

16.5    糅合句式的淘汰与规约化

16.6    糅合句式与词汇化、语法化

16.7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作者信息★


叶建军


叶建军,男,1969年8月生,安徽宿松人,文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与词汇研究,尤其是近代汉语语法与词汇研究,涉及疑问范畴、句式糅合现象、特殊句式、词汇化与语法化、语言接触、篇章关联标记等研究。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语言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10余项,曾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文末福利

免费赠书,先到先得!


为鼓励学术阅读,回馈新老读者,作者特赠新书若干本。欢迎对此书感兴趣的读者扫码登记。

  扫码填信息,先报先得

不可重复获取


往期回顾

张谊生 |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序

吴福祥 | 《近代汉语句式糅合现象研究》序

邓晓芒 |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2012年初版自序

王晓梅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后记

郭熙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序

郭雨桥答冯骥才序:为热爱的事业走完一生就够了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第二卷出版

王福堂 | 《汉语方言和汉语词典研究》序

汪惠迪 | 南国之梅吐异芳——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