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三)

吴泓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由吴泓主编,南银妮、曾冠霖编著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学习书目。

本书正是学习《乡土中国》的好帮手:“导读”带领师生“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走近斯土斯人,关注吾国吾民;“基础解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拦路虎”,为教师提供备课“百宝箱”;“教学设计与研讨”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完整呈现教学过程;“测试与评价”提供从基础到拓展、从篇章到整体、从书内到书外等多元阅读评价。

语文特级教师吴泓为本书写了导读,从三个角度切入,带领我们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我们将其分成三期刊发,今奉上第三期。

【往期可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二)

主编按:从课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递进顺序,只有读到文化层面,才能够算是“读懂文本”。



一本“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导读


然而,对《乡土中国》这样的经典学术著作,仅“读懂”语言、内容,应该说还是远远不够。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应读出费孝通文字“背后”的情怀,那就是,对斯土斯人殷殷回望的深切关怀,对吾国吾民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

那么,书里书外,我们又看到一个学者怎样的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呢?


01

先说“书里”

把学术著作写得如此平和、静穆、亲切、自然,一如长辈一般娓娓道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性和伦理道德观念,可以说,这是费孝通主张“学者要用老百姓明白的话告诉他们还不明白的道理”1的一种文化自觉。但你还得再往深处想:这难道不是他对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人们的深情凝视?我们仅看《乡土本色》一篇,就有很多这样的语句:“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我记得我的老师……”“我初次出国时……”“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并不是说……”“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在云南,我看见过……”“我想我们很可以说……”“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我想说明的是……”“我读《论语》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等。这种看似“小我”,实则关乎家国、民族“大我”的亲闻、亲见、亲历和亲悟的语句,我们在其他学人的论著中很难发现。而这样的表述句式,在《乡土中国》中随处可遇,数不胜数。

1  谢言俊. 费孝通和他的江村经济之路[N]. 新京报,2005-04-26.

继续读《乡土中国》,你还可以看到:作者总是将两种社会形态,即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或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两两相对。而这样的相互比较,固然有对乡土社会“流弊”的深刻批判,如“‘私’的毛病”“贪污无能”等。但你是否还可以感受到:对这片土地,他还有着非同常人的眷恋和至死不渝的痴心,特别是行文至后半部分,如“血缘和地缘”等社会变迁的那些文字——“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等。不信,我们还可以统计一下“生于斯、死于斯”或“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样语句出现的次数,至少不下于五次。他确实是企盼自己的文字能给这片地少人多、诸病丛生的土地带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只不过作为学术著作所必需的逻辑与理性,他把这份炽热的情感流露得极其隐忍、克制罢了。难怪有学者说:“除了‘农村’‘民族’,他一生还书写了‘情怀’两个字。”2 而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细细阅读中去慢慢地品味和领悟。

2  岳永逸. 导读——费孝通和他的《乡土中国》[A]. 费孝通. 乡土中国:注解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20:10.


02

再说“书外”

在职业选择上,费孝通的经历与鲁迅颇为相似又有所不同。相似的是,他们都“弃医从文”。不同的是,鲁迅弃医从事的是文学创作,想以此来唤醒民众,改造国民精神;而他弃医从事的是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想以此来改变千百年来旧中国因土地分配不均,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下的社会问题。他在后来解释自己放弃东吴大学学医,转入燕京大学学社会学时说:

我对国家的关心又复活了。我不再满足于仅仅帮助个人,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这个目标。人们的病痛不仅来自身体,来自社会的病痛更加重要。所以我决心不再学医为一个一个人治病,而要学社会科学去治疗社会的疾病。3

3  张冠生. 乡土足音——费孝通足迹·笔迹·心迹[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75.


而这之后,终其一生,他都一直默默行走在中国的乡间小路上。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学家能像他那样实地走过那么多中国农村的乡间小路。正如他自己说:

我认定我这一生的目标是了解中国的社会。这个目标固然具体,但中国之大,历史之久,如何下手呢?我相信科学研究必须有可靠的资料为根据,最可靠的资料是出自自己的观察,所以一开始就着重实地调查。研究社会,就得观察人的生活。到哪里去观察呢?我认为应当从基层入手。在中国就是到由许多家庭组成的农村里去全面观察农民的生活。要正确地认识中国,必须首先认识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4

4  张冠生. 乡土足音——费孝通足迹·笔迹·心迹[M]. 北京:群言出版社,1996:22.

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让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研究,终其一生甚至九死未悔的呢?我们还可以从他说的从事社会人类学的动机和一生中首尾的两件“大事”来做说明。


关于“动机”

1980 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

首先可以提到的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我在《乡土中国》(1944)一书的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当时作为一个三十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也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要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变动的时代里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自认为是有意义的人,当时像我一样的那些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我们所生存在其中的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5

5  费孝通. 迈向人民的人类学[J]. 社会科学战线,1980(3).


关于首尾两件“大事”

1935 年,风华正茂的他,从清华硕士毕业后,便与前妻王同惠一道进入广西的大瑶山进行考察。在苍莽的大森林里,费孝通误入捕捉野兽的陷阱,一时间,木头、石头落下,把费孝通压住,他脚部骨折,动弹不得。危急之中,是王同惠这位娇小的女性奋不顾身将石块、木头逐一搬开,将他转移到安全之处。为了救费孝通,王同惠又心急赶路,失足悬崖,24 岁的她永别人间。这之后,随着自己伤情的好转,费孝通开始整理他和王同惠在瑶山调查中搜集的资料,并出版了《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

1979 年改革开放后,年近 70 的他,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做出了系统的设计并确立了实证的风格。为了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他一如既往地关注乡村经济。据不完全统计,他“三访赤峰,四访贵州,五下沧州,六上瑶山,六访河南,八访甘肃,北上内蒙古,足涉东北,像个‘行者’奔走于大江南北”6。他研究中国的农民如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他关心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他关注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的增收问题。他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孙郁. 费孝通:乡土情怀[A]. 百年苦梦——20 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9.

一个学者,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和磨难。但毕其一生他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志在富民”。这就践行了他说的“我一生的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7这句话。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选入,也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朱于国老师所解释,那是因为“作为社会学经典著作……承载着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和思考,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8,以及教材“导言”所说,出于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郑重考虑。

7  李昇明. 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1.

8  吴泓.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建议[J]. 语文教学通讯,2021(1).

其实,对什么是“社会人类学”,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之于我们——究竟该如何生活,应怎样看待“他者”和面向未来,以及要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问题,我们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当然,我们还应该想想费孝通在晚年多次提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9的十六字箴言。因为,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地球。

9  张冠生记录整理. 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 2000)[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595.

让我们走进乡村,去看望那棵立在原野之上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参天大树,去触摸那片“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土地吧!请诸位打开《乡土中国》



图书信息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吴    泓    主编

南银妮    曾冠霖    编著


分篇解读 厘清概念 探究语言特色

设计教学 勾连内外 渗透阅读方法

评价多元 启发思维 检验学习成效

扫描二维码,进入京东购买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学生阅读百宝箱  教师教学好帮手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一)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二)

开学季问答:常用工具书的最新版本是第几版?| 今晚7点,精彩继续!

张连航 | 兼收并蓄,尊重差异——贺周清海教授《华语教学语法》再版

今晚7点,给孩子挑挑字词典,不见不散!

一花一世界,词表有乾坤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正式出版

如何买到适合孩子的字典?| 今晚7点,一起聊一聊

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打造的专著型教材——《汉语教学理论探索》

华语教学语法的典范之作——《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出版

征集函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选题征集

田立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