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连航 | 兼收并蓄,尊重差异——贺周清海教授《华语教学语法》再版

张连航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由香港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华侨大学荣誉教授周清海所著的《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提供系统的华语教学语法知识,可以成为华语区师资培训所用的语法教材。

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连航、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主任王晓梅、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胡月宝分别为本书撰写序言,现将张连航副院长所作之序刊发,与读者共赏。

SUMMER of 2021



兼收并蓄,尊重差异

———贺周清海教授《华语教学语法》再版

文丨张连航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一段时间香港几所高校轮流举办国际语文学术研讨会,讨论中英文教学的课题。周清海教授常常被邀请做主题演讲嘉宾,在大会上常能听到他对语言政策和语文教育的睿智发言,我每次参加都大有收获。那时候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前后,周教授的许多看法、建言,常引人深思反省。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系(当时仍叫香港教育学院)拿到香港特区政府优质教育基金的研究课题“在香港小学及初中使用普通话教授中国语文科的可行性研究及普通话作为课堂教学语言课程的设计”,请他任顾问。他欣然答允,更建议我们研究团队到新加坡考察,看看新加坡语言教学的情况。那一个研究项目,让我对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语言环境及教学等,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亦更佩服周教授的眼光。

其实对周教授的认识,应该来自他在《中国语文》发表的一篇文章《两周金文里的被动式和使动式》(1992),在那个年代研究“两周金文语法”是非常前沿的。将上面两个形象联系在一起,其实并不容易。古典的、纯学术的和现代的、重实用的,这也是后来我不断询问他为什么有这种转变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的学养贯通古今,研究扎实专精,这让他在两个领域都处于研究的前沿。

2004年,我有幸从香港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工作,跟周教授在一个系。那几年的经历非常难得,我有机会跟新加坡三代语文学者一起工作,当时的教研生活真是非常开心舒畅。由于都研究语言,我被分派任教“现代汉语”课。这里的学术风气非常自由,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材料或参考文献,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周教授的《华语教学语法》作为参考书,讲课的框架也跟着他的思路。《华语教学语法》除了解说详细,例句丰富外,更附有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可以练习巩固。而另一个特点是,它不采用专家语法的撰述方式,而是考虑语文老师的修养及将汉语作为一语、二语教学时的具体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也随时点出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作为对比。我在使用这本书教学时,确实增长知识,教学相长。

周先生的书我大都读过,他的课我也上过。总结他的特点,我觉得可以用“贯通古今、尊重异同”来概括。这种百川归海、兼收并蓄的态度,令他的学问及著作很有个人风格。周先生在新加坡教书育人四十多年,到现在还孜孜不倦花精神仔细修订他的著作,我们作为后辈的都了解原因。他的大局观非常犀利,眼光深远。目前,华语在全世界非常红火,学习华语的人数不断上升。根据国家汉办的统计,近年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周先生认为当华语要走出中国、成为国际语言时,使用者、学习者会不断改变华语的面貌,而这种语言的地方变异,才是令华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关键。那么,如何配合这种发展趋势?如何引领学习者的方向? 这是他多年来一直念兹在兹的心事。他所提出的“大华语”概念,多年来,经过他不断努力,已经被更多专家学者所接受。他目前修订著作,对政策、发展趋势提供意见, 都是在为这个大趋势做准备,引导方向,夯实基础。

我很幸运在教研生涯中曾经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了五年,也感激周教授不嫌弃,让我可以跟他学习探讨语言研究的课题。能有幸为这本书写上几句话,大概是因为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书的时候,亲自使用过他的书,见证了学生学习时的效果。而这么多年的相处,有无数次机会聆听教益,了解他的一些想法。所以我尝试说说这些,以志本书再版的因缘。


2020年3月志于香港



图书信息



《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

〔新加坡〕周清海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华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华语成为国际语言时,使用者和学习者会不断改变华语的面貌,使华语出现各种变异。这是华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关键。华语必须保有共同的核心,也需要接受不同的变体差异。本书比较普通话和华语的语法差异,并讨论怎样对待这种差异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提供系统的华语教学语法知识,重点分析教学中可能遇见的语法、词汇问题,并提示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教学重点。

本书作为华语区华语语法教材,也可供语文研究与教学者、华语区语言政策研究者参考。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汉字分类

1.2 语素

1.3 词

1.4 词类

1.5 词汇、词语、短语

1.6 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

1.7 句子

1.8 现代汉语

1.9 口语和书面语

1.10 汉语语法


第二章 名词

2.1 名词的定义

2.2 合成名词的结构

2.3 有些名词是有标记的

2.4 名词的重叠

2.5 “们”的用法

2.6 名词与量词、动词、形容词的配搭

2.7 特殊现象

2.8 表示时间、处所和方位的名词


第三章 动词

3.1 动词是表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3.2 自动词和他动词

3.3 动宾结构的动词

3.4 名动词

3.5 动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3.6 动词的词头和词尾

3.7 动词的重叠

3.8 动词加上“着、了、过”

3.9 用动词提问

3.10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

3.11 趋向动词

3.12 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的句型

3.13 复合趋向动词的活用

3.14 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

3.15 能愿动词

3.16 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

3.17 判断词“是”

3.18 “是”的活用

3.19 “是……的”的用法


第四章 形容词

4.1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4.2 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4.3 名形词

4.4 形容词的特点

4.5 形容词和其他词类的关系

4.6 形容词带宾语


第五章 数词

5.1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5.2 “一”的用法

5.3 “二”和“两”

5.4 分数和倍数

5.5 表示不定数(概数)

5.6 数词与量词的结合


第六章 量词

6.1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单位的词,也叫单位词

6.2 物量词的类别

6.3 形体单位量词的来源

6.4 动量词的类别

6.5 “个”的用法

6.6 “一个”“一种”

6.7 学习量词应注意的事项


第七章 代词

7.1 代词的类别

7.2 人称代词

7.3 疑问代词

7.4 指示代词


第八章 副词

8.1 副词的定义

8.2 副词的语法特点

8.3 副词的类别

8.4 学习副词应注意下面几项


第九章 介词

9.1 介词的定义

9.2 常用的介词

9.3 “对”“对于”“关于”

9.4 “被”“叫”“让”“给”

9.5 “连……都”和“连……也”

9.6 “比”“跟”“同”

9.7 “把”

9.8 “除了”

9.9 “为了”和“由于”

9.10 介词短语“从 X到 Y”的分析


第十章 连词

10.1 连词的定义

10.2 和、或

10.3 “而、而且”“不但……而且”“况且”

10.4 “并”“并且”

10.5 “虽然……可是(但是、但)”

10.6 “不管(无论、不论)……都(总)”

10.7 “只有(除非)……才”

10.8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10.9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第十一章 助词

11.1 助词

11.2 结构助词:的、地、得、个、所、似的、与否

11.3 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

11.4 语气助词

11.5 感叹语气词“啊”


第十二章 叹词

12.1 叹词的类别

12.2 叹词的写法与用法


第十三章 句子与句子成分

13.1 句子

13.2 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13.3 主语和谓语

13.4 宾语

13.5 定语

13.6 状语

13.7 补语

13.8 句子分析

13.9 病句改正


第十四章 复杂的谓语

14.1 连谓式

14.2 兼语式

14.3 兼语式和连谓式套用

14.4 复杂谓语常见的错误


第十五章 复指与插说

15.1 复指与插说

15.2 同位成分

15.3 外位成分

15.4 独立成分


第十六章 复句与复句的分类

16.1 什么是复句

16.2 复句的分类

16.3 复句常犯的错误

16.4 紧缩句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周清海,现任香港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华侨大学荣誉教授。曾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筹建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并担任主任,筹建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并担任理事长。新加坡已故资政李光耀先生称誉其为“华语文教学的先驱”。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南洋理工大学“校友成就奖”“杰出教学奖”。2018年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荣誉学者” 称号。

和中国友人共同提出“大华语”的概念,并积极倡议编纂《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以促进华语区的语言和谐。倡议并参与“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近年来更致力于建立华语区之间的联系,参与并进行华语研究,推动华语走向世界。


相关图书推荐



《新加坡华语语法》

陆俭明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新加坡华语语法》是第1本成系统地讨论新加坡华语语法的专著,读者在学习、了解华语的语法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以及和普通话不同的细致分析之外,也同时学习一套语法体系。

《新加坡华语语法》特别适合作为新加坡报刊、传媒的从业人员的参考书,作为大专学府里华文师资培训、中文系汉语科目以及语言比较的教材。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语法?

1.2 什么是新加坡华语语法?

1.3 语法单位

1.4 语素和词

1.5 有关用例的说明


第2章 五种最基本的词组

2.1 什么是词组?

2.2 偏正词组

2.3 述宾词组

2.4 述补词组

2.5 主谓词组

2.6 联合词组

2.7 复杂词组


第3章 词类

3.1 为什么要划分词类?

3.2 华语词类概貌

3.3 划分词类的依据

3.4 名词

3.5 动词、形容词

3.6 状态词

3.7 区别词

3.8 数词和量词

3.9 代词

3.10 副词

3.11 介词

3.12 连词

3.13 助词

3.14 语气词

3.15 感叹词

3.16 拟声词

3.17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第4章 句子

4.1 句子概述

4.2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4.3 主谓句的再分类

4.4 非主谓句的再分类

4.5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呼应句

4.6 单句和复句


第5章 主语和谓语

第6章 述语和宾语

第7章 述语和补语

第8章 定语和状语

第9章 复谓词组

第10章 介词和介词结构

第11章 数和量的表达

第12章 方位、时间、处所的表达

第13章 复句

第14章 新加坡华语语法的特点

第15章 新加坡华语的规范问题



【相关链接】

华语教学语法的典范之作——《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出版

《全球华语大词典》融媒体版签约仪式举行!

李宇明 | 一个传神的商务故事——祝贺《全球华语大词典》跨界战略合作签约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全球华语大词典》

名家大讲堂 | 周清海:新加坡的华语与华人

周清海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序

郭熙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序

王晓梅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后记

汪惠迪 | 南国之梅吐异芳——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陆俭明:当汉语走向世界

《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黄皮书)概况

李宇明 | 全球治理,语言助力——序《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

李宇明 | 语言规划与两个“共同体”的构建

关于“世界知识的中文表达”问题——李宇明教授在“2018年海内外中国语言学者联谊会暨第九届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与解题



往期回顾 

一花一世界,词表有乾坤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正式出版

今晚7点,直播间见 | 字词典特惠活动来啦!

今晚7点,工具书直播精彩继续 | 用字词典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买到适合孩子的字典?| 今晚7点,一起聊一聊

开学季到了,怎么给孩子选字典?

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打造的专著型教材——《汉语教学理论探索》

学生阅读百宝箱  教师教学好帮手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一)

征集函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选题征集

田立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

论文缺乏理论支撑?一本书教你秒懂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