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爱珍:但留绿意在人间 丨《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跋(上)

冯爱珍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吴宗济先生在自己的百年人生中,多次经历成败乃至生死的大关头。在面对艰难的关口时,他的抉择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每每包涵人生大智慧。所以,最终总能避凶趋吉,笑到最后。吴先生能泰然享寿一百多岁,不是偶然的;吴先生能活出如此精彩的一生,更不是偶然的!其中有哪些秘密?答案尽在本书中。

责任编辑冯爱珍应策划者鲁国尧教授要求,为本书作跋。我们将分作上、下两期推送,以飨读者。



但留绿意在人间

文丨冯爱珍

“但留绿意在人间”是我在吴宗济先生家的茶几上看到的《浣溪沙》词的最后一句。这首《浣溪沙》是吴先生正式退休时的抒怀之作。那天(大约是2000年夏季),吴先生在整理自选集,他想把这首词收进去。我觉得“但留绿意在人间”非常符合我对吴先生的印象,一下子就记住了。不料,吴先生说,他正琢磨着要改几个字,改成“但将万绿看人间”。我一听便反对,我说,“但留绿意在人间”是吴先生的客观写照,是我们旁人的真实感受;而“但将万绿看人间”只是吴先生自己的主观态度。吴先生轻轻摇头:“不,不,不能这么说。”后来,我看到正式出版的吴宗济先生自选集《补听集》收录这首《浣溪沙》,用的就是“但将万绿看人间”。我想,相较于别人的评价,吴先生大概更注重自己心怀的抒发吧!不过,“但将万绿看人间”透露出的平和、淡泊,也恰是吴先生留给我们的浓浓绿意。我以为,于我和读者而言,以“但留绿意在人间”一句作题,或可以说点什么。吴先生的一生起落跌宕,极具传奇。赤橙黄绿青蓝紫,阅尽世间颜色,却波澜不惊,清虚恬淡。处世平常心,得失不计较,但留绿意在人间。


1

1

1983年我到语言所读研究生。第一个学期的基础课“国际音标”是由语音室的周殿福先生教授。那一年,所里招了三个研究生,方言专业就我一人,另外两位是机器翻译专业。我们三人每周一到学院路29号主楼里的语言所语音室找周先生,跟着他学国际音标。当时,著名电影演员王晓棠女士,还有其他一些演员也常来找周先生,请教艺术语言发声技巧。我们感到周先生非常“牛”,知道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很是敬仰。20世纪30年代,周殿福先生以仅念过几年私塾的功底,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跟随刘半农、罗常培先生,边工作边自学,终成著名语音学家。

因为常去语音室找周先生,我也认识了室里的其他几位老师,林茂灿、曹剑芬、杨力立、孙国华……但是,我不记得有没有见过吴宗济先生,至少是没有跟吴先生说过话,可以说是不认识。仔细回忆起来,依稀记得,在存放语音实验仪器那间屋子,似乎是见过一位老先生,不知道是不是吴先生。不过,那时候我肯定是把老先生当作保管器材的工友了。


1

1

第一次正式认识吴先生是1986年,在我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当时,不知是我懵懂,还是那时候学术风气好,反正在论文答辩之前,我除了跟导师有接触之外,完全不知道谁将担任答辩委员,也没有关心这件事。答辩的那天早上,我走进语言所的小会议室,几位先生已经在座。除了方言室的两位先生外,北大的朱德熙先生,以前我在李荣先生家见过;北师大的俞敏先生,因为我曾替李荣先生去给他送过稿子、校样,也认得;只有一位先生觉得眼熟,但不知道是谁。坐定之后,经学术秘书介绍,才知道那位眼熟的先生是吴宗济先生,他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我不禁有点儿紧张。语音室的吴宗济先生我是听说过的,我也读过《湖北方言调查报告》,知道他是赵元任先生的四大助手之一。但是,我从来没有将名字和人对上号,也想不起来之前是否见过他。脑子里这么一开小差,就更紧张了,很后悔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不认识吴先生。

答辩开始,俞敏先生首先发问,论文为什么叫《顺昌方言研究两篇》?我不知道俞先生这是一般性地了解情况,还是针对论文所做的提问,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听得吴先生和蔼地说:“别紧张,你如实说就行。”我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就如实回答:“是导师让我这么写的。”吴先生又笑着说:“你展开说一说。”我说,本来想写题目是“顺昌方言研究”,李荣先生看了大纲后,说这个题目太大,不是一篇硕士论文说得清楚的。他认为,顺昌方言的连读变调有特点,我收集的语料也够多,应该写连读变调。于是,我就写了《福建省顺昌(城关)方言的连读变调》。写完了,字数不达标,我又把原来大纲里“概论”的内容放到前面。李先生说我“头重脚轻”,建议分作两篇来写,分别把问题说清楚。我就把“概论”改成了《福建省顺昌县境内方言的分布》。但是毕业论文不能写两个题目,所以就成了《顺昌方言研究两篇》。就这样,这个关于论文题目的辩难在吴先生的启发和保护下,我顺利过关了。接着的提问都是针对论文里的问题,回答就更轻松了。在答辩总结时,吴先生就我论文里的“连读变调”现象又做了一番提高性的阐述,讲了不少有利于我的话。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吴先生,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和好感。他是那么慈祥和蔼、与人为善,把一场严峻紧张的答辩主持得和风细雨、轻松恬淡。面对几位大师级专家的提问,我“如实说”即可。后来我多次想到,如果当时不是吴先生提醒“如实说就行”,我的第一个回答准得砸锅。对于论文答辩,人们一般在专业问题上都准备得比较充分,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看似无关的小问题上跌跟头。


1

1

光阴荏苒,兜兜转转,我竟然跟吴先生做了邻居。1993年我搬到了潘家园一号的社科院宿舍,我住在二楼,吴先生住在八楼。楼下有个自行车棚,我们常在车棚里碰见。那个时候,吴先生已寿登耄耋,可出行还是骑车。车棚里地狭车多,吴先生取车的时候,把挡着的车轻轻挪开,取出自己的车后,又把挪开的车复位放好;停车时,他总是把自己的车放得规整,尽量少占空间,还顺手把旁边凌乱的车摆放整齐。吴先生见我车后座上带着孩子,常嘱咐几句“注意安全”“路上小心”等。不过,除了打招呼或者闲聊几句,并无更多的交谈。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上八楼去看望、请教吴先生。

不料,有一天,吴先生到二楼来找我。我很是意外,赶忙将吴先生请进门。吴先生坐下后说,他想让他家的小保姆小冉到我家做小时工。吴先生说,小冉是个四川姑娘,跟在北京打工的一个同乡小伙子谈恋爱,确定关系了。吴先生想让小冉多挣一份钱,多攒一点嫁妆,将来到婆家好有地位。吴先生还说,他看我一个人带着小孩儿,忙里忙外很辛苦,有个小时工帮帮忙,也能轻松一点。接着,吴先生又说,他每天都会给小冉布置一点功课,女孩子没有文化不行,尤其将来教育孩子,当妈的有文化非常重要。所以,最好让小冉到我家做晚饭或搞卫生,每天一小时,既不耽误小冉学习,也不耽误我的日程安排。我对吴先生考虑问题之周全之细致很是佩服,更是感动。我想,吴先生岂止是想让小冉多攒一点嫁妆,又何尝不是在帮我减轻负担呢?我自然是接受了吴先生的好意,至于小冉具体什么时间来,我没有问。

第二天傍晚五点,小冉准时到我家来了。四川姑娘,乖巧能干,嘴甜,自来熟,边做饭边聊天,很快饭菜就做好了。我看一个小时也差不多到了,让她赶快回去给吴先生做饭。小冉说:“不着急,爷爷说了,给阿姨做好饭,顺便把厨房扫一扫,或者把地板擦一擦,不要掐着一个小时那么计较。”我招呼着孩子吃饭,看着小冉认真擦地,心里很是不安,一再催促她赶紧回去给吴先生做饭。我跟小冉说,明天给吴先生做好了饭再来我家。小冉答应了。第二天,小冉还是五点钟来了。她说:“爷爷说,阿姨家弟弟小,长身体的时候要按时吃饭,还是先到阿姨家做好饭,再回去给爷爷做。”接着,小冉像是讲笑话似的跟我说,她昨天回去时,爷爷正坐在沙发上吃花生米、喝茅台,肯定是饿了。

后来熟了,小冉有时候会带我孩子到吴先生家玩。吴先生家一橱柜的猫头鹰摆件对小孩很有吸引力。我怕孩子淘气,损坏物件,烦扰老人,总是很短的时间就赶快上楼去接孩子。孩子不愿走,吴先生总是说:“让他玩吧,小孩子淘气怕什么!”吴先生说他自己小时候也很淘气,经常因为损坏东西挨打。他说,家长这样打孩子是不对的。小孩子淘气是好奇心重,想探索,爱尝试,大人应该鼓励和引导,而不该棍棒伺候。这时候,吴先生就会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拆了家里的自鸣钟却无法复原;把小狗扔进水缸里,看它吃力地游泳;在猫尾巴上挂一串点燃的鞭炮,差点烧着了房子……每当听吴先生讲这些故事,我就忍俊不禁。这个老顽童真是童心未泯,可爱至极。(未完待续


编辑推荐

这是语言学家通力打造的著作,对语言学人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是充满传奇的读物,对普通读者具有人生智慧的启迪意义。吴宗济的家世和个人经历都极具传奇色彩。他的父亲吴永因庚子战乱中接驾西逃途中的慈禧一行,而连升三级。他自己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招聘考试的激烈竞争中,因用五线谱记录一段音乐,深得考官赵元任中意,脱颖而出。事业正盛之时,却因顶撞傅斯年而离去。在军、政、商界漂泊十余年后,又“归队”语言学,不仅成为新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更在晚年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为中国实现“人机对话”、促进“科大讯飞”的诞生做了不小的贡献。他如何遇难呈祥,泰然享寿一百多岁,答案尽在这本书中。相信每个人读来都会有所斩获。


图书信息

《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

吴宗济  口述

崔枢华  记录  撰文

鲁国尧  策划  作序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口述:吴宗济(1909.4.4—2010.7.30),著名语音学家,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语音研究室主任,国际语音科学会议常设理事会理事,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学部委员。主要从事汉语协同发音、语调特性及韵律模型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先后发表了近百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利用现代实验语音学仪器设备,对汉语普通话的声学、生理特征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开创性的探索,获得多项重要发现,为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记录、撰文:崔枢华,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说文〉部分540辨疑》《〈说文解字〉声训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说文〉今音讨论》《今本〈说文〉正篆字数考》《〈尔雅义疏〉王删说献疑》《〈广雅·释诂疏证〉以声音通训诂发覆》《释男》《〈周易〉注》《“怏然”“快然”辨》等。

策划、作序:鲁国尧,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是江苏省第一个语言学博士点的创点导师,南京大学国家重点语言学科(两次荣获全国第二名)的学术带头人。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长、顾问。


往期回顾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丨《宋词品读·情歌恋曲篇》

《文明的逻辑——中西文明的博弈与未来》丨 哈纳尼亚的追问(上)

但使文章能寿世,不求闻达以骄人 丨《我的百年人生——吴宗济口述史》新书出版座谈会隆重举行

古希腊罗马美学的文化土壤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节选

糖果色,彩虹条:品尝知识的甜,感受文化的美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语言资源与语言服务研究实践这十年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