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刁晏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周清海《华语教学语法》札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际汉语教师500强 Author 国际汉语教师500强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清海《华语教学语法》札记

刁晏斌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文章对周清海教授《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的内容及特点从教学性与研究性两个方面作了梳理与介绍。本书在满足教学性的同时突显以下三点:一是立足华语,共性、个性交融;二是立足现象及问题,内容别开生面;三是立足教学,满足多方面需求。本书突出的研究性既包括对一般学习者而言的研究性,也包括对语言研究者而言的研究性。作为“他山之石”,本书不仅为华语教材编写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和可资借鉴的模式,同时也启发人们举一反三,进行更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华语教学语法》 华语 语法




点击图片看图书介绍

      近日购得新加坡周清海教授所著《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21年8月第1版,下文简称“本书”),展读一过,所作标注笔录,最终爬梳汇整,连缀成篇。这里不揣谫陋,以就教于周先生并同行方家。

      本书阅后,总体感觉和突出印象是兼具教学性与研究性,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与说明。






一、本书的教学性

个人以为,作为教学语法或教材,首先应强调的就是其教学性。在本书的旧版前言中,作者指出:“关于语法教学,我一向主张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套完整的、成系统的语法知识。有了这一套语法知识,在面对教学中的语法问题、为语言学习者解决语法困难时,语文教师才有办法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有办法更好地解释语法现象,设计更灵活的教学方法。”

统观全书,作者确实做到知行合一,很好地实现了上述观念和诉求。笔者作为在一线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对国内常见教材了解较多,而以之与本书相比,确实能够看到后者特色明显、特点突出,如果稍加归总,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华语,共性、个性交融

本书所用的“华语”,主要是指新加坡华语,但有时也取较大范围,比如涉及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甚至普通话,此时则是一个“大华语”的概念,如果前者是“个性”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共性”。按目前一般的认识,华语与普通话之间大同小异,而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既着眼大同,也关注小异,大小相加,从而形成最大覆盖面,全面反映大华语的语法面貌。这样的内容安排,当然最有利于当地语者对华语语法的了解、掌握和认知;另一方面对普通话读者或教师也有很大的助益,而对于面向海外的华语教材编写,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本书在介绍一般语法知识的同时,会随时就某一方面指出华语独特的表现。关于这一点,作者指出:“语言在不同的地区必然出现不同的变体,因此新加坡人所用的华语,也必然有它的特点。在这本书里,我们就体现了不少新加坡华语的特点,这是为了让语文教学人员在这方面有些认识。不同区域的语言特点,我当作是不同地区语言的结构特点或者用法特点,而不当作语法错误处理。”(30页)

对于某些比较突出的表现,本书有时会单立小节,集中进行举例说明及分析。比如3.14节的标题为“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指出“回”可以做补语,表示比较特殊的、抽象的意义,所举用例有“穿回(重新穿上)”“得回(重新得到、得到……回报)”“说回(回过头来说)”“做回(重新成为)”。再如,5.3节为“‘二’和‘两’”,从六个方面谈了其在新加坡华语中与普通话的区别。

不过,更多的时候是随文指出华语特点,而这样的内容在本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以下酌举几例:

新加坡华语还有“生意佬”“寡佬”“神经佬”等,称呼亲密的朋友也用“佬”,如“近视佬”。普通话没有这个用法。(38页)

新加坡越来越多人将“帮忙”用为他动词(及物动词):“我很想帮忙他”。普通话只用“我很想帮他的忙”。(55页)

新加坡华语里动词有重叠再加“一下”的用法:“其实给父亲骂骂一下又有什么关系……”“你们彼此先认识认识一下”。(64页)

新加坡华语书面语里将性别反映到文字上,用“妳”指女性,复数就用“妳们”,而男女混合的复数则用“你(妳)们”。(125页)

否定式不能用“比较”……新加坡华语也将“比较”用于否定。(146页)

有时,本书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来谈华语特点。例如:

问年纪比较大的人“几岁”,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普通话问老人,得用“多大年纪”,“多大岁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语没有这个分别。(131页)

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都以“有没有去”代替“去了没有”,以“有去”代替“去了”。(147)

很多时候,本书不仅指出特点,还会连带说明其来源或形成原因,由此不仅给出了更多的信息,另外也使得相关内容更具研究性(见下)。例如:

新加坡华语里还有“进来教室”“回去学校”“寄去中国”“跑回来巴刹”“飞回去澳洲”的说法,这些都是受南方方言影响而出现的,比较特殊的说法。(71页)

如果最前面是“一”,方言里可以说成“百三”“千三”“万五”,普通话里却不可以这样说。新加坡华语受方言的影响,常听到这样的说法。(101页)

除方言影响外,有时还会指出某一形式系受外语影响而产生,例如:

华语里的基数词“万”,英语里用“ten thousand”。新加坡人受英语的影响,也将“万”说成“十千”。(99页)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讨论“特点”时,往往指的是“有什么”,其实它应该还包括另外一个方面,即“没有什么”,而这一点关注的人就很少了。本书在这方面也给出了不少有用信息,例如:

新加坡华语里只有“大”“小”“长”用来修饰量词,没有“厚”“满”等词用来修饰量词的例子,我们没有“一满杯茶”的说法。(110页)

北京话口语里,数词如果是“一”,而量词又是可以论“个”的,数量短语里的量词可以省略。如“我昨天买一自行车”……华语里没有这种省略的用法。(118页)

有时,本书既指出没有什么,也指出有什么,这当然是信息量更为充足的一种表述,而这样的表述也时能见到。例如:

在新加坡华语里,我们很少用“叫”“让”“给”,口语和书面语都用“被”。(165页)

新加坡华语的连词常用“和”,很少用“跟”。(177页)

对于华语中的独特之处,作者实际上有不同的态度,且都有明确的表示,具体而言大致有三种:

其一是不加评议,其实质是认同,把它们当作变体对待,如“新加坡华语在非名动词之前也用‘有’,如‘有来’‘有吃’‘有反对’等。”(60页)

其二是加以预测,如“新加坡华语用‘非常挑剔’的情形越来越普遍,网上‘非常挑剔’也有六万多个用例,恐怕将成为新加坡华语的特点。”(66页)

其三是直接或间接批评,视为不规范,如“新加坡华语里的‘看有看没有’‘听有听没有’一类的说法非常普遍,以‘有’‘没有’作为补语,都是不规范的。(陆俭明,1996)。”(66页)

总之,本书对于华语语法特点的描写和提示比较充分信息量很大,而这部分内容跟一般性语法知识的介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本书独具特色的内容安排和一个重要特点。

2.立足现象及问题,内容别开生面

本书的内容安排与一般的语法教材往往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更强调以现象或问题为纲,由此构成一个知识面,而非一味在所谓“系统性”下进行一般知识的全面介绍。这样的内容安排,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的“跳跃性”,但是往往更切合华语语法教学与学习的实际,同时也形成了其内容上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比如第三章“动词”,下分十九小节,各节标题如下:动词是表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自动词和他动词,动宾结构的动词,名动词,动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动词的词头和词尾,动词的重叠,动词加上“着、了、过”,用动词提问,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趋向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的句型,复合趋向动词的活用,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能愿动词,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判断词“是”,“是”的活用,“是……的”的用法。以上内容从54页到83页,用了整整30页的篇幅。

如果读者对这样的内容安排“无感”的话,那我们可以找两部国内出版的教材作为对比。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语法”一章的“动词”一小节下共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动词的意义和分类”,二是“动词的语法特征”,三是另列三小类动词进行单独说明,分别是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所有内容共约2页的篇幅。如果说,黄廖本是“现代汉语”而不是“语法”教材、因而容量有限的话,那我们再看刘月华等著、主要为从事汉语用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及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和学者编写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该书篇幅超过1000页,其第四章“动词”共包含以下六节:动词的语法特征,动词的分类,关于动词成句的问题,动词的重叠,动词、名词兼类问题,能愿动词。以上内容从151页到189页,共39页。虽然篇幅占优,但是两相对比,本书还是包含了刘书所无的许多内容:且不说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就是其他的如单双音节使用情况对比,动词受副词的修饰,动词的词头和词尾,“是”的活用等,大致也都是如此。

像这样的内容安排几乎贯穿全书。再比如,1.6节为“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第六章“量词”中,单列“形体单位量词的来源”一节,下边共列出五个方面的来源。以上内容安排,如果套用前人所说“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以及“发前人所未发”,应该都是非常合适的,而这样的表现,除了上述的节目安排外,还更多地体现在具体的表述上。这样的内容面广量大,几乎俯拾即是,以下酌举几例:

从运用上说,语素可以分为三类,即自由语素、半独立语素和黏着语素。(2—3页)

语素也有褒贬义,“嘴”和“口”意义相近,但“嘴”多用于贬义,如“油嘴”“油嘴滑舌”“嘴脸”“嘴硬”;“口”却多褒义,如“口感”“口碑”等。这可能和“嘴”原来是指鸟类的“嘴”有关。(第6页)

使用不同的量词,有时能使名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如“一项运动”是指体育活动,而“一次运动”则通常指政治运动。“一个苹果”是指水果,“一棵苹果”则指苹果树。(110页)

这样的表述不仅仅是就一些具体现象的说明,而且往往也是在总结规律。再如:

动量词一般都在动词之后,如果用在动词之前,就有强调动作短促的意思:“吃一口”“踢一脚”“看一眼”是一般的用法,如果说成“一口吃下去”“一脚踢出去”“一眼看清楚”,就增加了动作短促的意思。(117页)

能重叠的量词都是单音节的,双音节的量词不能重叠。外来的单音节量词,多数不能重叠,如“克”等。(120页)

双音节动词不能带工具、处所宾语。单音节动词能带非常规宾语,如“吃小碗”“喝大杯”等。(225页)

对于笔者这个用惯各种“现代汉语”教材的教师来说,本书在内容安排及具体的表述上,真的让人时有别开生面之感。

3.立足教学,满足多方面需求

作为一部教材,本书建构了一个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相当完善的体系。首先是知识方面,除上述内容安排的别开生面之外,本书视野开阔、内容广泛,并非仅仅局限于狭义的“语法”。比如,有涉及语音的:

“谁”有“shéi”“shuí”两种读音,通常说话用“shéi”,“shuí”是比较文的读法。(131页)

“这”“那”做主语时有“zhè/zhèi”“nà/nèi”两种说法。(135页)

有讨论书面语和口语区分及不区分的,例如:

口语里代词不受修饰。“受到称赞的他”“被责备的我”这一类用法只见于书面语。(127页)

新加坡华语里“不管”后边也用“如何”“何”“是否”“与否”等文言色彩的字眼。这是因为我们的书面语和口语,没有严格的区别。(184页)

有联系古今进行比较与说明的,例如:

形容词带宾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的用法,如“王请大之”(《孟子·梁惠王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94页)

其实,在文言里,“虽”是可以独用的。……现代汉语里也有在一个分句独用“虽然”的例子。(183页)

此外,还有语用角度的分析与说明,例如:

用“咱们”代替“你”“你们”“我”“我们”,都是说话者想拉近自己和谈话者之间的距离。(125页)

“你”“他”表示领属,可以有不耐烦或不以为然的意思,如“让他看他的书”“快做你的功课”“就听他发表他的高见”。(128页)

还有华语与方言、英语等的比较,例如:

加上“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看了”“广播了”。“了”的性质和广东话的“咗”相当。(65页)

对方向的说法,华语和英语有些不同:华语以“东”“西”为主,英语以“南”“北”为主。如“southeast东南”“northeast东北”“southwest西南”“northwest西北”。(51页)

以上内容在其他教材中即使也会看到一些,但是如此集中全面地谈及,则无出本书之右者。另外,本书最具教学性特点、最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还有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随时指出教学注意事项。比如上引华英表方向差异的对比下,就进一步提到“教学对象如果是说英语的学生,就必须培养华语习惯的说法”。

上述内容有不少是以大小标题的形式加以强调并单独列出的,比如前引“动词”章中就包括“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一节,类似的再如2.8.2小节为“学习方位词得注意下列几点”, 3.16小节为“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等。但是,更为常见的,是随文补充式的提示,例如:

语言教学里的造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训练,注重的是非超常搭配。高年级的语言训练,尤其是语文创作,超常的搭配是不应该受到限制的。(27页)

这类离合动词,在华语教学里需要特别注意。(60页)

学习指示代词必须注意下列四点:……(133)

有时,为了突显和强调教学法,相关内容会用黑体字提示,例如“语文教学、语文练习或者测验,通常强调的量词就是个体单位的量词,如‘米’的量词是‘粒’,而不是‘斤’或者‘袋’‘盘’‘地’,尽管我们也用‘一袋米’‘一盘米’‘一地米’,甚至‘一把米’”。(43—44页)

有时,同一注意事项会在不同的部分多次加以强调,以显示其重要性。例如:

学习名词时应该把它和量词一起学习,千万不要孤立地教学名词。如“一头牛”“两匹马”“一条毛巾”“一肚子主意”,教学时必须当作一个单位来教。(43页,名词章)

在教学时应该注意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搭配,以养成正确的搭配习惯,千万不可以把量词或名词孤立起来教。提问时应该将数量短语和名词结合起来提问,例如:提问“这是一头什么?”而不是“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时说“那是一头牛”而不是“那是牛”。这样的提问,目的是养成量词和名词的搭配习惯。(119页,量词章)

个人以为,作为以教师为主要受众的教学语法教材,这样的内容最具教学性,同时也最具实用性,而这也成为本书一个很大的亮点。



二、本书的研究性

 如上所述,作为一部教材,本书的教学性表现充分、内容丰富,远超国内一般教材;但是,它的特点远不止此。本书同时还具有很强的研究性,这一点同样也是令人称道、值得学习借鉴的。

这一点,大致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

1.对一般学习者而言的研究性

教材应该是某一阶段该领域总体研究情况和认识水平的反映,应该兼顾普及与提高,而后者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它对一般学习者而言所具有的研究性上。所谓研究性,笔者的理解是在一般知识介绍的基础上再向前一步或提高、加深一些,比如不满足于一般的“知其然”,而更多地涉及新的未知以及“所以然”。如果这样说还不足以对“研究性”形成完整、清晰概括的话,那我们可以简单设定一个判断标准或依据:假如本书的学习者需要写课程论文,书中很多表述和提示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可以直接或稍加迁移而成为很有意思的研究内容。

以下我们通过两个关键词,来对这方面的研究性加以说明。

第一个关键词是“扩展”。就本书而言,它在内容上的扩展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以下一例就是扩展到“传统”用法之外,并且给出解释:

“很阿Q”“很新加坡”等说法,是由于名词具有了特定的语义基础,“阿Q”代表某一种性格,“新加坡”代表讲究效率,不徇私,才使得副词修饰名词成为可能。(139页)

以下则由白话扩展到文言,这种古今结合、互相观照的模式与样态,也成为本书一“景”:

“二位”的说法是文言和白话的混合物。表示数目2,文言只用“二”,不用“两”(“两”在文言里有“成双、成对”的意思)。文言没有表示人的量词,因此将“二”和“人/子”直接结合,说“二人”“二子”。白话用的量词是“位”“个”,说成“两位先生”“两个人”。将方言的“二”和“位”连用,成了文白的混合物。(102页)

有时,限于篇幅,对有些“超常”现象不可能作更多的介绍,此时作者往往会采取其他方式加以弥补,这当然也是一种扩展。比如,3.5节题为“动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而页下注中则就此指出“动词受副词修饰的情形,可以参考(范继淹,1986:27—31)”。

笔者近来从事华语史研究,在研读本书的过程中欣喜地发现,其内容扩展的重要一翼,是对华语历时发展的提示、说明与描述,而这也成为本书研究性的一项最重要内容与表现。书中像以下这样的表述几乎随处可见:

“啤酒”“酒吧”“咖啡”都是两个音节的语素,“啤”“吧”“咖”“啡”都是一个音节的字,而不是语素。但现在出现了“扎啤”“黑啤”“白啤”,“奶吧”“网吧”,“冷啡”“热啡”,等等,使“啤”“吧”“啡”变成有意义的语素。(第2页)

量词也有褒贬的意义,如“骗子”“强盗”“小偷”不能用“位”,而“来宾”“贵宾”不能用“个”。新加坡华语里,“个”和“位”的分别几乎在消失中,“来宾”“贵宾”也有用“个”的倾向,饭馆和酒店里对客人也常用“个”:“你们几个?”(110页)

对历时发展演变的表述并非仅限于华语,很多时候也涉及“现代汉语”即普通话,例如:

新加坡华语有一些常见的说法,如“比较兴趣”“很兴趣”“很个人”“非常营养”“很青春”“最礼貌”等,在普通话里,上边这些词都是地道的名词,都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最近常看见“很个人”“最营养”“非常青春”等用法,这说明了语言正在演变。(46页)

新加坡华语里,这些地方都倾向于用“被”(引者按,指“被忽略”“被采纳”等)。现代汉语这样用“被”的,也越来越多了。(163页)

除此之外,比如上一节谈及的华普、华方、华英对比等,其实也都是扩展性的内容,而通过这些不同向度的扩展,达到了对语法知识“常态域”“特殊域”以及“变化域”等的全覆盖。

第二个关键词是“加深”。

这里的“加深”,主要是指“程度”的提高,即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讨论或阐述的内容范围更广、更加细致和深入。比如,关于副词的功能,黄廖本《现代汉语》第19页有以下一段说明:“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10页的说明如下:“副词不能单独成句,一般也难以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也许’‘一定’‘别’‘差不多’‘当然’等能用来回答问题。”同样的问题,本书的内容如下:

除了“不”“也许”“未必”“立刻”“怪不得”“有点儿”之类的副词可以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之外,一般来说,副词不能独用回答问题。陆俭明、马真(1985:152):“我们检验了486个在书面语或口语里比较常用的副词,结果发现能独用的副词有65个,占14.4%。……在65个能独用的副词中,只有37个能单独作谓语,占副词总数(486)的7.6%,占能独用副词的57%。”(140)

引用权威学者的量化分析结果,使得上述“一般”“少数”之类的模糊表述具体化,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入”。本书中,这样的内容很多,再如13.6.2节“多项状语的顺序”下,分别引用张志公《现代汉语》、邢福义《汉语语法学》和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列出五个要点;第56页指出:“新加坡华语里,‘休养’‘帮忙’‘提名’‘挑衅’‘备战’‘作战’‘挑战’等词,常常带宾语。”下面引陆俭明(1996)分析其原因及将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283页把常用的独立成分列表,涉及十个类别,共四十余个具体形式。

类似的内容再如:

这个词尾(引者按,指“族”)源于日语,后为中国台湾地区借用,再传入新加坡。普通话里本来没有这个词尾,但现在也流行“打工族”“上班族”一类的词语。(38页)

有些副词只用于肯定,如“分外”“万分”。“十分”“非常”则肯定和否定都可以用。“从”只用于否定。“从来”则肯定和否定都可以用。“万万”只用于否定,“千万”则肯定否定都可以用。(152)

以上为了叙述的方便,把“扩展”与“加深”分开来说,其实在很多时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

“一种”在唐代是“同样”的意思:“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李白《江夏行》)。“五四”以后,受西洋语法的影响,用“一个”来表示无定冠词,于是有“一个负担”“一个打击”“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等说法,“一个”后边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一种”用来做抽象名词的冠词,如“一种手段”“一种悲哀”(王力,1989:327—330)。(119)

这段引语由今扩展到古,又由中扩展到外,而在介绍相关知识时,也比较了“一个”与“一种”的差异。

类似的“扩展+加深”在“练习”中往往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比如练习十一的第十四题是:“凡是贬义的形容词,如‘蛮横’‘糊涂’‘伤心’‘狼狈’‘残忍’‘惭愧’‘危险’等,受‘好’或‘好不’修饰时,都表示肯定;而‘讲理’‘安分’‘争气’‘知足’‘公平’‘识相’‘人道’等表示褒义的形容词,一般不说‘好XX’,而且‘好不’都表示否定。你认为应该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一部教材,如果都是“一马平川”式的一般知识介绍,似乎也少了些应有的气度,同时恐怕也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多样性需求。

2.对语言研究者而言的研究性

本书的研究性内容比较丰富,不同的学习者与研究者正可各取所需,而它也由此发挥更大的提示和引领作用。对于急于寻找研究题目的人来说,本书提供了很多具体线索,而这无疑也构成其研究性特点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先说华语研究。现在很多研究华语的人并非当地语者,对他们而言,本书作者作为当地语者提供了大量的可靠线索和材料,这就等同于间接的“田野调查”,如上引那些关于华语特点及其表现的描写与说明,很多都可以作为共时及历时研究的题目或线索。

关于共时研究,如前引146页所说新加坡华语也将“比较”用于否定,而否定有多种(比如有过去、现在、将来,有主观、客观,此外否定句有不同的句型,分属于不同的句类,等等),“比较”在不同类型的否定中表现如何?是全部可用,还是仅限于某一范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研究题目,而至少到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关的论著。

关于历时研究,如前引110页指出新加坡华语里“个”和“位”的分别几乎在消失中, 这当然是立足于共时,而如果着眼于历时,则二者肯定会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另外,既然“几乎在消失中”,则说明这一消长或替换的过程并未结束,那么现在的情形又是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不同阶段的语言事实进行梳理,而这就是一项很好的历时研究。

至于可以作为研究线索的内容,那就更多了。比如,本书165页指出:“在新加坡华语里,我们很少用‘叫’‘让’‘给’,口语和书面语都用‘被’。新加坡华语是没有口语基础的语言,这也是一个证明。”本书作者多次提到,新加坡华语是没有口语基础的语言,而研究其他华语区语言的一些论著也有类似的表述,那么,如果立足于这一表述,由上述以“被”替“叫”等的例子入手,再进行其他项目的调查,就有可能形成关于“华语口语基础缺失与其语言样貌的关系”等的研究。

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这样的启发与提示并非个例。再如,本书所列各种华语特有现象中,有一类基本属于华、普对立的,例如:

“巢”多含贬义,如“老巢”“巢穴”“匪巢”等,以及成语“倾巢而出”(又作“倾巢出动”)。“各政党的领导人倾巢而出”就是贬义的,但写新闻稿的人显然没有贬义的语感。现在用的“共筑爱巢”,贬义就消失了。(第6页)

吕叔湘主编(1980:259):“‘加以’前面如用副词,必须是双音节的;单音节副词后面不能用‘加以’,只能用‘加’。不加研究|多加注意。”新加坡华语里“不”经常用来修饰“加以”,如“不加以处理”,这和“不加处理”一样普遍。(59页)

用比喻构词构成的形容词和带词尾的形容词一般不能受“不”修饰,……但是华语区有用“很雪白”“很冰冷”“很绿油油”的现象。(92)

周清海(2007)在讨论新加坡华语变异的产生原因时,列出“不完全的学习”一节,文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对所学习的语言,如果理解不透彻,或者不求甚解,掉以轻心,都会造成不完全的学习。群体不完整的学习,就构成区域性的语言变体。” 在我们看来,以上三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其实都指向上述“不完全的学习”,正是其在不同方面的具体表现。这方面的表现当然不止这些,本书所提及的其他一些华语特点也可以整体或部分归因于此,并且还可以举一反三,及于更多的方面与现象,而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形成一项三个“充分”的研究:充分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

再说普通话研究,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本书直接指出普通话中的某些共时及历时现象,由此可以直接迁移出可研究的题目或内容,或者以此为线索,举一反三。比如,第88页谈到,“一般来说,具有庄严意义的或者口语里不常说的形容词,不能复叠,如‘高大’可以重叠,而‘伟大’却不可以重叠。‘漂亮’能重叠,‘美丽’很少重叠。”从语体角度讨论形容词的重叠与否,似乎还很少见,而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角度,由此定会有所发现。再比如,本书116页的注释中有以下内容:陈建民(1984a:29):“早期北京话里‘一下’只用于‘打’一类的动词,……三十年代……用得多一些。……至于‘看’‘动’‘揍’几个动词,在《老舍选集》里仍不见用‘一下’,……近一二十年,由于受方言影响,北京话带‘一下’的动词激增。”这虽然是引用,但是对于没看到陈书的人,无疑提示“一下”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过程是一项很有内涵的研究内容。

本书中,像这样涉及历时的表述比较常见,每一处都指向一项具体的研究内容。再如:

量词的用法也可能发生变化,“我在上海租了一幢房子”,王力(1985:274)认为“这是吴语的说法,国语只说‘一所’或‘一座’”。《现代汉语八百词》却认为用“所”“间”“栋”“幢”都可以。现在我们都用“幢”作为整座房子的量词。(120)

“太太”本来是尊称,但越来越多人在“太太”前面用“我的”,“夫人”也有这个趋势。《现代汉语词典》对“太太”的解释是“称某人的妻子或丈夫称自己的妻子(多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内人”也有用“我的内人”的趋势。可见这个规律在改变之中。(128)

近来用“和”连接形容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可以看作是新兴的用法。(178)

笔者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历时发展研究,深感在我们的教材编写与日常教学中历时因素的缺失,为此曾经写过《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历时观》与《再论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历时观》(刁晏斌2015、2021),而我们对本书的感受是,历时因素不仅没有缺失,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突出和强调,这无疑应属本书的特色之一。

其二,我们曾经提出普通话研究应以国语/华语为视角(刁晏斌2019),基本观点和认识是,由后者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前者,弥补普通话研究者“身在其中”的不足,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比如,163页谈及,“新加坡华语里不必要用‘被’的地方,经常都用上‘被’。这种现象越来越多。”那么,普通话的情形如何?其实,已有的一些相关研究已经指出,“被”的使用范围扩大,而在当代普通话中,也随港台及海外华语而产生了被动三分(即分别用“遭”“获”和“被”做贬义、褒义和中性义的被动标记)的趋势,而这一分化,又造成了用于“非传统”的“被”字句越来越多(刁晏斌2016:233-237)。其实,书中在这段话的上文已经指出了这一点:“现代汉语这样用‘被’的,也越来越多了。”

再如,本书第148页谈及,“‘难道’用来加强反问语气,句尾常常带上‘吗’或‘不成’……新加坡华语里少用‘不成’,多数情况下都用‘吗’。”由此反观普通话,我们可以提出下列问题:普通话反问句中与“难道”配合使用的“不成”与“吗”是否一直都在使用,二者平行发展?它们的表义及使用条件有无区别?如有区别,怎样对此加以解释?这种区别与新加坡华语中二词的实际使用情况有无联系?

以下一些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启发我们反观普通话,进一步追究其真实情况,从而形成具体的研究:

双音节形容词肯定和否定相叠使用时,是以整个词相叠的,如‘聪明不聪明’。但新加坡华语和中国台湾‘国语’里有‘聪不聪明’的用法。(90页)

新加坡华语里也用“甲+形容词+过+乙”的结构表示优级的比较。这是受了广东方言和闽南方言的影响。这种比较句的形容词一般是单音节的。(167页)

总之,无论对于华语及普通话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本书都是一个宝库,可以从中找到大量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研究线索以至于具体内容,而本书也由此实现了其效用与价值的扩大化。



三、结语

 以上分别从“教学性”与“研究性”两个方面总结了本书的特点,其实,二者并非割裂,而是完美糅合、甚至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表述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二者,一方面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本书的学术品位与价值,使之远高于坊间所见的一般教材。

在此特点下,本书还有以下三个“结合”,也是弥足珍贵、足堪效法的:

一是华语与普通话结合。华语与普通话大同小异,书中抓住大同,不忘小异,最终形成“大同+小异”的格局,以副其“华语”之名、之实。

二是学与教结合。前者着眼于学习者,而后者则着眼于教师。本书既教知识,也讲教法,并且把二者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这一点也极具借鉴意义和价值。

三是共时与历时结合。前者是主体,而后者也随处可见,既包括华语的历时,也包括普通话的历时,二者密切结合,就形成了本书“共时+历时”的格局,这在一般教材中也是极少见到的。

最后,我们回归本文的标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常言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本书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别开生面、值得称道之处,除作者本人的修养、见识与经验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并非在中国的语境下和环境中讲授教学语法,因此对中国读者来说,堪称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就此而言,本书不仅为观察、反思一般汉语/华语教材,特别是语法教材提供了“第三只眼”,同时也为后者的改进、提高乃至于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目前,华语教学研究持续不衰,作为“三教”之一的教材也极受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本书可以启发人们进行更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而这或许才是它对我们而言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刁晏斌2015 《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发展观》,《南阳师院学报》第5期

刁晏斌2016 《当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刁晏斌2019 《论普通话研究的国语/华语视角》,《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

刁晏斌2021 《再论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发展观》,《南阳师院学报》第2期

周清海2007 《语言变体产生的因素》,周清海《全球化环境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新加坡:青年书局




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Our Jade

——Reading Notes on “Huayu Teaching Grammar” by Zhou QingHai


Diao Yanbi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s and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ayu Teaching Grammar (Revised Edition)”by  Professor Zhou Qinghai from two aspects: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le meeting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this book highlight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rst, based on Chinese, integrating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second, based on phenomena and problems, providing new contents; third, based on teaching, meeting multidimensional needs. The prominent research of this book not only targeted at ordinary learners, but also linguistic researchers. As “a stone from another hill”, this book not only provides a successful example and model of great referential valu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but also inspires people to draw inferences about other cases from one instance and carry out mor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Keywords: Chinese Teaching Grammar; Huayu; Grammar

本文发表于《全球华语》2023第一期,已被作者授权在国际汉语教师500强公众号推送。


(本文来源:“国际汉语教师500强”微信公众号)




图书信息



《华语教学语法》(修订本)

〔新加坡〕周清海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华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华语成为国际语言时,使用者和学习者会不断改变华语的面貌,使华语出现各种变异。这是华语成为国际语言的关键。华语必须保有共同的核心,也需要接受不同的变体差异。本书比较普通话和华语的语法差异,并讨论怎样对待这种差异以及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提供系统的华语教学语法知识,重点分析教学中可能遇见的语法、词汇问题,并提示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教学重点。

本书作为华语区华语语法教材,也可供语文研究与教学者、华语区语言政策研究者参考。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1 汉字分类

1.2 语素

1.3 词

1.4 词类

1.5 词汇、词语、短语

1.6 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

1.7 句子

1.8 现代汉语

1.9 口语和书面语

1.10 汉语语法


第二章 名词

2.1 名词的定义

2.2 合成名词的结构

2.3 有些名词是有标记的

2.4 名词的重叠

2.5 “们”的用法

2.6 名词与量词、动词、形容词的配搭

2.7 特殊现象

2.8 表示时间、处所和方位的名词


第三章 动词

3.1 动词是表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

3.2 自动词和他动词

3.3 动宾结构的动词

3.4 名动词

3.5 动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3.6 动词的词头和词尾

3.7 动词的重叠

3.8 动词加上“着、了、过”

3.9 用动词提问

3.10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

3.11 趋向动词

3.12 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的句型

3.13 复合趋向动词的活用

3.14 新加坡华语“回”的特殊用法

3.15 能愿动词

3.16 学习能愿动词应注意下列几点

3.17 判断词“是”

3.18 “是”的活用

3.19 “是……的”的用法


第四章 形容词

4.1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4.2 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4.3 名形词

4.4 形容词的特点

4.5 形容词和其他词类的关系

4.6 形容词带宾语


第五章 数词

5.1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5.2 “一”的用法

5.3 “二”和“两”

5.4 分数和倍数

5.5 表示不定数(概数)

5.6 数词与量词的结合


第六章 量词

6.1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者动作单位的词,也叫单位词

6.2 物量词的类别

6.3 形体单位量词的来源

6.4 动量词的类别

6.5 “个”的用法

6.6 “一个”“一种”

6.7 学习量词应注意的事项


第七章 代词

7.1 代词的类别

7.2 人称代词

7.3 疑问代词

7.4 指示代词


第八章 副词

8.1 副词的定义

8.2 副词的语法特点

8.3 副词的类别

8.4 学习副词应注意下面几项


第九章 介词

9.1 介词的定义

9.2 常用的介词

9.3 “对”“对于”“关于”

9.4 “被”“叫”“让”“给”

9.5 “连……都”和“连……也”

9.6 “比”“跟”“同”

9.7 “把”

9.8 “除了”

9.9 “为了”和“由于”

9.10 介词短语“从 X到 Y”的分析


第十章 连词

10.1 连词的定义

10.2 和、或

10.3 “而、而且”“不但……而且”“况且”

10.4 “并”“并且”

10.5 “虽然……可是(但是、但)”

10.6 “不管(无论、不论)……都(总)”

10.7 “只有(除非)……才”

10.8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10.9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第十一章 助词

11.1 助词

11.2 结构助词:的、地、得、个、所、似的、与否

11.3 动态助词有“着”“了”“过”等

11.4 语气助词

11.5 感叹语气词“啊”


第十二章 叹词

12.1 叹词的类别

12.2 叹词的写法与用法


第十三章 句子与句子成分

13.1 句子

13.2 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13.3 主语和谓语

13.4 宾语

13.5 定语

13.6 状语

13.7 补语

13.8 句子分析

13.9 病句改正


第十四章 复杂的谓语

14.1 连谓式

14.2 兼语式

14.3 兼语式和连谓式套用

14.4 复杂谓语常见的错误


第十五章 复指与插说

15.1 复指与插说

15.2 同位成分

15.3 外位成分

15.4 独立成分


第十六章 复句与复句的分类

16.1 什么是复句

16.2 复句的分类

16.3 复句常犯的错误

16.4 紧缩句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周清海,现任香港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华侨大学荣誉教授。曾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筹建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并担任主任,筹建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并担任理事长。新加坡已故资政李光耀先生称誉其为“华语文教学的先驱”。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南洋理工大学“校友成就奖”“杰出教学奖”。2018年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荣誉学者” 称号。

和中国友人共同提出“大华语”的概念,并积极倡议编纂《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以促进华语区的语言和谐。倡议并参与“全球华语语法研究”。近年来更致力于建立华语区之间的联系,参与并进行华语研究,推动华语走向世界。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新书 丨《汉语近义词学习手册》系列图书出版

新书 丨《论王维》面世

喜讯!我馆两本图书荣获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

为中国未来而读——2023阅读行动研讨会在山东东营举行

书讯丨2023年第二季度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新书

新书 丨《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第一辑)面世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刁晏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周清海《华语教学语法》札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