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靓 丨《怎样教外语》:现代外语教学法的滥觞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4-02-0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怎样教外语》:

现代外语教学法的滥觞

文丨田靓





一、关于叶斯帕森和《怎样教外语》

《怎样教外语》(1901)是著名语言学家,英语语言研究权威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的论著。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人们对于叶斯帕森及其研究贡献并不陌生。

英国语言学家夸克(Randolph Quirk)甚至认为,叶氏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叶氏在英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影响力之深远,直到今天恐怕也没有很多超越者。

中国语言学界自上世纪20年代起开始关注叶氏的理论(廖序东,1988),迄今也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叶氏的《语法哲学》《英语语法精要》等著作目前均有汉译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叶斯帕森不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语言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外语教育和教学专家。他对于语言教学,尤其是现代外语教学的思想和实践,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相当的启发性和引导性。正如在《怎样教外语》(影印导读版)导读中,钱军教授所提到的,“外语教学的观念不时变换,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然而叶氏的著作中所论及的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变化的只是在运用这些原则时需要考虑的参数(比如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等等)”(钱军,2013)

简要来说,该论著在内容和语言上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作者结合自己的外语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言语例证。作者很擅于将当时最新的语言学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在深入浅出地分析中完成理论讲解和教学分析。他在行文中帮助读者建立“代入感”,从而使得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深奥的语言学理论,自觉完成理论和实践结合。


第二,整本论著的语言表述通俗易懂,教学实例丰富鲜活,具体生动。无论是阐述教学原则,抑或是讲解语言点,作者都密切结合外语课堂教学实际娓娓而谈,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似乎沉浸于外语课堂而不自知。


第三,作者重视对语言教学理论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条件分析,重视语言教学“整体观”和“语境特征”。特别尊重课堂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些优势在他谈论语音、词汇、语法教学时都有所展示。


第四,论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如果您熟悉语言教学发展史,不难理解叶氏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新旧两种力量在实践中较量,推动着研究不断往前发展。论著中的部分内容中也直接体现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碰撞和对抗。阅读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语言教学流派变革和发展的真实情况。

总之,《怎样教外语》是一本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的论著,对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的人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针对在非目的语语境中从事教学的中小学外语教师,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对外语教学研究有兴趣的读者,都会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二、为什么要翻译《怎样教外语》?

《怎样教外语》写于1901年,到今天已120多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课程设置以及学习者母语情况、学习动机等方方面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变化一方面是源于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其中,带来了新思路和新尝试;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技术不断发展的助力之下,外语教学研究确实得到了不少有意义的结论,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研究发展态势,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是不是有必要重读一个多世纪以前谈论外语教学的专著?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第二语言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必定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发展进步有了飞速的提升,而从今天已经达到的高度去看以往,特别是一个多世纪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对读者来说,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换句话说,读者将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加现实:面对读者群越来越高的英语阅读水平,是否有必要将著作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因为即便是再优秀的翻译,有时候也会流失文本所包含的一些意义,这些意义往往来自于传递信息的语言本身的性质特征。

下面就将依据上面两个问题,简要阐述翻译《怎样教外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重读《怎样教外语》,重温现代外语教学法的滥觞,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外语教学史上流行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对于前辈研究的学习和继承,一直以来是学界理论传承的重要手段。然而,受研究目的差异的影响,研究者们不免会各取所需去摘引其中的内容来支持或丰富自己的论述,这当然并不是断章取义。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有时部分摘引会带来不够全面的理解,引起误读。因此,重读经典论著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外语教学研究中一些概念或者提法最初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助于对当下研究中各种各样“新”概念以及“创新”提法进行甄别。

比如:在讨论外语教学方法和原则时,叶氏提到教学材料应该“由易到难”,这个原则是合理的。但是他同时还提到,如果忽略了其他一些同样合理的原则,那么坚持所谓的“由易到难”就是不合理的。其他一些原则包括:学习的材料需要是有意义的原则;学习内容要能引发学习者兴趣的原则;所学的语言表达要正确的原则等。

对于“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其应用的“合理性”层面,我想并不是每一位从事外语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都十分明确。我们看到更多的情况是,独立地对待和分析一个个教学原则。而把它们综合起来,探讨原则应用之间的合理性关系,即使是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下,叶氏的论述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在《怎样教外语》一书中,类似这样的内容还有不少,此处不一一列举。总之,重读经典,不断深入全面地领会其中的内容,在我们现今的外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仍是一个不可偏废的工作。

第二,我们知道作者叶斯帕森既是一位语言学研究者,也是一位语言教学者。《怎样教外语》正是他基于自己的语言教学经验,解释并阐述外语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他在书中提到的观点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其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支持。这样的语言教学著作对于目前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外语的教学研究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刻体会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之间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密切联系。

此外,在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不断出现新热点、追求新问题的今天,《怎样教外语》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叶斯帕森将他自己在语言研究中的观点和认识贯穿于整本著作,比如,他用了两章的篇幅详细陈述了他对语法教学方法的认识,并对当时流行的“翻译法”教学做出了中肯的评述,提出了所谓“发明语法”的设想,即:为学习者提供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让他们自己尝试从中发现语法规则。

这种语法教学方法和思路与当下流行的所谓“做中学”,“体验语法”等教学理念有着相似的取向。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一百多年前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就已经提到“实践”和“体验”在语言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和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然而,这些内容在后人的研究中却鲜有提及,也缺乏对其进一步的挖掘、探讨和分析。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该著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全面认识,因此重读经典成为我们需要补充的重要一课。

上面两点主要谈及重读经典《怎样教外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怎样教外语》中文版的翻译和出版将有助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信息检索,满足不同背景读者对于经典著作的阅读需求。我们认为,《怎样教外语》的中译本尤其适合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我们知道,在7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目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也面临着继承、转型和重构,这其中培养新教师和本土中文教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而要培育出高水平的中文教师,教育教学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这些资源主要以中文或英文两种语言为主。

然而,随着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在世界范围内更为广泛的传播,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事业的发展,母语非英语的中文学习者越来越多,母语非英语的本土中文教师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更需要阅读以中文呈现的教育教学资料,以拓展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这样广泛的阅读需求应该得到满足。

此外,对于母语为汉语的中文教师或教育研究者来说,深入阅读一本百年前的英语著作,也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他们更希望阅读中文资源,以更高的阅读效率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实际的阅读需求也应该得到满足。

这样看来,为重读经典而翻译,为中文发展而翻译,为培养中文教学人才而翻译,为支持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而翻译,就成了我们工作的动力。希望叶斯帕森的《怎样教外语》中译本的翻译和出版,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士带去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


图书信息

《怎样教外语》(国外语言学译丛·经典教材)

〔丹麦〕奥托·叶斯柏森  著

田靓  译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怎样教外语》是著名的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的著作。这是一本讨论外语教学方法的著作。该书最初以丹麦语出版,一出版就在当时的外语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外语教师当作“圣经”,并被译为多种语言。本书译自该著作的英译本How to Teach A Foreign Language(第一版于1904年出版)。

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内容包括:外语教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外语教学的目的;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和方法;翻译的作用和地位;外语教学新方法(实际上讲到了词汇教学);练习的设置;语法教学方法,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的必要性和实施新方法的难点,等等。

译者除了翻译包括脚注在内的原文外,还增加了一些译者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外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教学目的

第二章   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翻译能力不是外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第五章   外语教学的新方法

第六章   翻译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的一种手段

第七章   练习和有意义的练习

第八章   语法教学方法(一)

第九章   语法教学方法(二)

第十章   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十一章   高年级学生全面提升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新方法的四个瓶颈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译者简介

本书作者 


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丹麦著名的语言学家,有“语言学之父”的美誉,也是杰出的外语教育家,19世纪末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重要人物。叶氏在丹麦教授英语和法语,协助丹麦教育部制订丹麦语拼音字母表和外语教学大纲,编写了一系列英语和法语教材。

本书作者 


田靓,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陆俭明教授,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3—2014年访问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系,进修第二语言教学与教育发展研究;2016—2019年受教育部外派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任该省教育厅中国语言文化特别顾问。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陆俭明 丨《汉语拼音方案》的诞生和光辉应用前景

您想读懂世界各大博物馆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吗?—— 本书带您轻松有效学习古埃及圣书字

会议预告 | 第四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

那些出自《论语》的对联

《论王维》后记丨带领读者进入王维所营造的空灵美妙的诗歌世界

这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有啥特点?点击了解!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田靓 丨《怎样教外语》:现代外语教学法的滥觞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