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丨《两周金文语法研究》面世(下)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4-08-23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两周金文语法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对两周金文语法现象的全面考察和探讨,可为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及语法史构建提供较好的参证。该书被纳入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和吉林大学文学院高水平学术著作资助计划。

我们分上、下两期推送该书绪论,以飨读者。

【往期可戳☞新书 丨《两周金文语法研究》面世(上)




 绪    论 

文丨武振玉

(二)虚词研究

全面研究的有梁华荣《西周金文虚词研究》(2005)、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2006)、李山川《西周金文虚词系统研究》(2007年)

1.副词研究

如罗瑞《金文中“勿”跟“毋”两个否定词在用法上的区别》(1992)、朱凤瀚《论周金文中“肇”字的字义》(2000)、郭莉《两周金文副词初探》(2004)、武振玉《殷周金文范围副词释论》(2010)、李秀丽《殷周金文否定副词“毋”之用法》(2010)、沈培《试论西周金文否定词“某”的性质》(2012)、杨薇薇《浅谈无定代词的产生及其与否定副词的关系——以甲骨、金文中“亡”字类否定词及相关问题为例》(2016)等。

2.介词研究

如黄伟嘉《甲金文中“在、于、自、从”四字介词用法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1987)、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1997)和《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1998)、贾燕子《金文介词“于”用法补议》(2002)、潘玉坤《试论西周铭文介词“于”“以”的互补作用》(2005)、武振玉《金文“于”字用法初探》(2005)和《金文“于”并列连词用法辨正》(2005)、李山川《金文介词“于”的语法功能》(2006)、刘攀峰《浅析“于”字在甲金文中的用法及比较(2008)、武振玉《两周金文中的偕同义介词》(2008)等。

3.连词研究

如裘锡圭《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1988)、王辉《古文字中记数使用“又”字的演变及其断代作用考》(1991)、李杰群《连词“则”的起源和发展》(2001)、潘玉坤《西周铜器铭文中连接分句的连词》(2005)、武振玉《两周金文中的并列连词》(2010)、柳菲菲《浅论西周金文联合短语的归类及连接词有无的影响因素》(2011)、喻遂生《两周金文“眔”字语法研究》(2020)等。

4.语气词研究

如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1982)、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语气词》(1992)、黄德宽《说“也”》(1997)、张玉金《甲骨金文中“其”字意义的研究》(2001)、沈培《西周金文中的“繇”和〈尚书〉中的“迪”》(2004)、吴振武《试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旃”字》(2006)、范常喜《金文“唯”字纪时句断代研究》(2006)、张振林《“则繇隹”解》(2006)、王晓鹏《西周纪时格式中的“越”和“越若”》(2009)、周鹏《大盂鼎铭文“巳”字辨析》(2013)等。

5.涉及两种以上词类的研究

如杨五铭《西周金文连接词“以”、“用”、“于”释例》(1983)、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1986),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2005)、《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2007)、《两周金文“暨”字用法释论》(2008),罗端《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2009)、张素格《再谈殷周金文中的“𩁹”》(2009年)、张丽莉《甲金文中实词虚化问题研究——以现代汉语常用单音节虚词为例》(2012)

另外,如徐力《春秋金文词汇系统研究》(2007)、刘翠翠《战国金文词汇研究》(2010)、邵琦《春秋金文语义研究》(2010)、丁瑛《西周金文语义系统研究》(2010)等词汇研究成果也多涉及各类实词或虚词。

此外,还有很多专著或集释类成果(特别是学位论文),亦多涉及一些实词和虚词的释读,虽然不是专门的词类研究,但却是词类研究的基础。如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1986)、李零《楚国铜器铭文汇释》(1986)、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1990)、赵世纲《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1991)、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199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1997)、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1998)、冯胜君《战国燕青铜礼器铭文汇释》(1999)、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2002)、李晓峰《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2003)、祝振雷《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2005)、马丽《〈近出殷周金文集录〉释文校订》(2005)、李刚《三晋系记容记重铜器铭文集释》(2005)、王辉《商周金文》(2006)、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2007)、陈剑《甲骨金文考释论集》(2007)、郭国权《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集释》(2007)、陈英杰《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2009)、程鹏万《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2009)、黄锦前《楚系铜器铭文研究》(2009)、王沛《西周重要法律金文资料集释及研究》(2010)、朱凤瀚《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2011)、赵平安《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2011)、张艳辉《洛阳金村古墓出土器铭集释》(2011)、陈林《秦兵器铭文编年集释》(2012)、丁军伟《毛国铜器铭文汇释》(2012)、陈梦兮《新出铜器铭文研究》(2013)、田珂萌《近十三年新发表殷商西周金文的整理与研究》(2013)、张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和〈二编〉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2013)、王晶《西周涉法铭文汇释及考证》(2013)、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增订版)》(2014)、石伟《〈殷周金文集成〉钟镈类铭文校释》(2014)、杜廼松《春秋吴国具铭青铜器汇释和相关问题》(2015)、张晗《楚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2015)、杨坤《战国晋系铜器铭文校释及相关问题初探》(2015)、刘俊俊《新出铜器铭文的整理与研究》(2015)、石帅帅《毛公鼎铭文集释》(2016)、马超《2011—2016年新刊出土金文整理与研究》(2017)、马飞《西周成王时期铜器铭文集释》(2017)、汤梦甜《班簋铭文集释》(2017)、王睿《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鼎类铭文释文校订及相关问题研究》(2017)、王赛《战国记容铭文的整理与研究》(2017)、王丽娜《子范编钟集注与释义》(2017)、刘晓苗《近十年新出青铜器及铭文整理》(2018)、吴毅强《晋铜器铭文研究》(2018)、王祎伟《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七类青铜容器铭文校订》(2018)、徐子黎《西周关涉土地制度类金文集注及疑难字词专题研究》(2018)、敖弦弦《新出钟镈类重器铭文集释》(2019)、刘漪迪《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集释》(2019)、于洋《西周涉祭礼铭文校释与研究》(2019)、王晓美《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整理与研究》(2019)、王文亚《近出商周铜器铭文的整理与研究》(2020)、武玉博《新见商周金文整理与研究(2015—2019)》(2020)、王欢《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著录青铜器及铭文分期整理研究》(2021)等。


二、句法研究概况

全面研究的有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1981)、陈美琪《西周金文字词文例研究》(2001)、邓章应《西周金文句法研究》(2004)、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2005)、梁春妮《春秋战国铭文句法研究》(2010)、王依娜《西周金文句式研究》(2018)、邓佩玲《新出两周金文及文例研究》(2019)等。

涉及被动句的有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1982)、周清海《两周金文里的被动式和使动式》(1992)、张国光《两周金文被动句于字式质疑》(1997)、潘玉坤《西周金文中几个与被动表述有关的句子》(2004)。涉及双宾语句的有沈春晖《周金文中之双宾语句式》(1936)、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至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2002)和《两周金文的双宾语结构研究》(2003),张美兰、刘宝霞《西周金文的双宾语》(2011)。其他句式研究有陈初生《试论西周金文主谓句式的发展》(1978)、陈邦怀《周金文句读举隅》(1979),赵平安《两周金文中的后置定语》(1990年)、《论金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型》(1991)、《试论铭文中“主语+之+谓语+器名”的句式》(1994),王人聪《西周金文“严在上”解-并述周人的祖先神观念》(1998)、沈林《金文中数量词组作主要谓语的情况初探》(1998)、张景霓《西周金文的连动式和兼语式》(1999)、唐光荣《西周金文“曰”字句型二题》(2000)、胡云凤《甲金文双重否定句比较研究》(2002),潘玉坤《金文“严在上,异在下”与“敬乃夙夜”试解》(2003)、《西周金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和主谓倒装句》(2003),王冠英《再说金文套语“严在上,异在下”》(2003)、潘玉坤《西周金文中的同位语结构及其语序》(2005)、张昌平《“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2006)、潘玉坤《西周铭文介宾结构补语考察》(2007)、刘影《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2007),武振玉《两周金文宾语前置句简论》(2008)、《两周金文中的特殊句型》(2009),邱冬梅、温远鹤《两周金文中评价语的使用考察》(2012),柳菲菲《西周金文几种短语及其相关语序研究》(2012)、龙正海《西周赏赐铭文用词与句式研究》(2012)、王依娜《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2017)和《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2018)、王苛《周代青铜容器自名限定语研究》(2020)等。

综上,殷周金文语法研究的各方面是不平衡的,一是词类研究和句法研究相比,前者成果明显多于后者,这与金文本身相对程序化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关系(即金文的句法形式相对简单);二是词类研究中虚词研究所受关注早于且多于实词,这与传统语言学重视虚词研究有关;三是实词研究中,代词的受关注程度高于其他类词(除了专门的金文代词研究外,针对先秦或上古汉语代词的研究也多注意引用金文用例,甚至将金文作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加以考察,而名词、动词等则较少受到重视),且相关研究基本都是语言层面的。与之不同的是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研究则较少从语言角度切入,如涉及名词的相关研究,多是为佐证历史、礼制等问题服务的;动词研究集中于疑难词语和金文特有词语,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通读铭文;数量词、形容词研究则很有限。

从研究方法看,早期多为训诂式的,侧重一词一器的个体研究,近年来则多致力于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突破:一是比较研究法的广泛应用,如除了注意与甲骨文的历时比较、与《尚书》《诗经》的共时比较外,更将范围扩大到其他文献语料(如战国出土文献、先秦其他传世文献等);二是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的运用,与早期的例证式不同,近年来的研究多采用穷尽性数量统计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三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引入,如应用词汇系统理论分析同义词类聚,应用实词虚化理论探讨某些典型词语由实至虚的演化轨迹等。


图书信息

《两周金文语法研究》

武振玉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该书在对现有两周金文进行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周金文中的语法现象进行了详细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实词、虚词、句子成分、特殊句式。实词研究涉及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语法类型的划分和句法功能的梳理,量词的自然分类和数量组合方式,代词的小类划分和句法功能差异。虚词研究涉及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助词,每类皆依据语法意义划分小类,详细调查每个虚词的分布情况,并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句子成分研究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构成与意义类型,定语、状语、补语的构成以及与中心语的关系。特殊句式包括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处置式、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双重否定句,对每种特殊句式进行了详细描写,在探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金文中的特殊用法。该成果是对两周金文语法现象的全面考察和探讨,可为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及语法史构建提供较好的参证。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武振玉,女,辽宁新宾人,满族。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古文字。著有《两周金文动词词汇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年)、《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线装书局,2010年)、《汉语史论》(现代出版社,2014年)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大学社科精品项目、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等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新书 丨《〈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研究》面世

新书 丨《当代语义学教程》(商务馆语言学教材书系)面世

新书 丨《普通话语气词系统论》面世

新书丨《汉语札记》(国际汉语教育文献丛刊)影印出版

刊讯丨中国方言学报(第十期)

喜讯!《语言战略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语言学类核心期刊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