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你可知这是白如月光的白蟾?
- 本文长度为 1140 字 18 图,建议阅读 6 分钟 -
- 思考时间 XX 分钟 -
- 可先收藏后阅读,能分享就最好不过了 -
(今天在后台回复【拾花】,随机获取你的当日专属花语)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唐代王建的这首《雨过山村》,前两句的几声鸡鸣、一两人家、数丛修竹、一湾溪水、一条村路、一座板桥,与我这的一切,简直有些许微妙的相似。
所以第一次读, 我便喜欢上了这首诗。虽然其不像其他的诗作,以栀子为主角,通篇介绍其花、枝、叶等性状,也没有说出它的香气、功效、隐喻。
但又有谁会不知道栀子花长什么模样?不知道栀子花的香气馥郁,功效多样?
如今我们几乎很难看到第三句中,婆媳相互呼唤一起去用盐水浴蚕选种的情景,但那庭院中独自开放却无人欣赏的栀子花,还是能让我们在脑海里发挥想象。
想象着在自然天成的山野之中,栀子花该是多么的清纯无瑕、摇曳生姿。
其实,我也说不上是有多喜欢某一种花,因为我觉得自己喜欢的,可能是在和平的国度,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那份安逸和稳定。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可以笑着去观赏、去消遣。而其中的花,也只不过是这生活中的一抹锦上添花罢了。
最早的栀子,确实是山野之花。一树清脆的叶片,开着6片洁白的花瓣,简简单单、朴朴素素。而花瓣凋谢后,往往能结出橙黄或橙红色的果子,这些果子看起来就像是兔子的耳朵。又因与古时的酒杯“卮”相像而得名栀子。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重瓣的品种,那些略带山野味道的单瓣栀子花倒是少见了许多。而对于重瓣的栀子花,大家也习惯性地直接称呼其为栀子花。但芳香依旧、洁白依旧、美好依旧。
不过为了区分这两者,植物学家不干了,非要把重瓣栀子花叫做白蟾,蟾蜍的蟾。之所以叫白蟾,是因为蟾为月,即栀子花色白如月光的意思。
白蟾,是隶属于茜草科栀子属的常绿灌木,也是栀子的一个变种。
它的植株比栀子要稍微高一些,可以长到2-3米。叶子一般对生,少为3枚轮生。叶形从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都有,比较多样,但基本为革质。
它翠绿的花苞通常单朵生于枝顶或叶腋处,在起初时,被一层绿色覆盖着,乍一看很难发现。我用手捏过,感觉十分厚实和紧绷。
当它慢慢膨大后,花苞下部的绿色渐渐变淡,直至出现一丝白色,而此时花苞上部始终收束着,始终翠绿着。
直到芳香的花朵开了后,才猛然发现花苞上的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远远看去,在碧绿的叶丛间,已然露出了一朵纯净的高脚碟状的白色花冠。这如霜的白,白得无瑕,白得透彻。
白蟾的果实,我还没见过,因为它基本不怎么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很难通过种子播种的形式得到它。那怎么办呢?
用压条法进行繁殖是不错的选择。
要是在野外看到它有哪些枝条长得低矮、靠近地面。可以用刀在枝上划上一道,用沙石固定,覆上泥土。我试过,等到第二年再去看,早已长出了一丛。
另外,无论哪一种栀子,扦插成活率都很高,甚至泡水里都能活。
在岭南地区,正因为栀子浸于水中能长出洁白的根须,一枝横水而生,故又名水横枝。
讲完。
「往期精彩」
- End -
本文内容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务必事先联系公众号村里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