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稳住!
文丨西部君
眼下的重庆经济,遇上了一些难关。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14773.3亿,增速从上半年的6.5%,进一步下降到6.3%。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只有1.2%。
2018收尾阶段,重庆的表现,与前几年的增速冠军不太匹配,下滑明显。
经济走势不同,官方措辞也有变化。上半年报告提到,“工业经济低位运行,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实体经济困难增多”。
这两天发布的《2018年重庆经济景气报告》则提到,“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承压,景气指数运行在适度区间偏低位置”。
“适度区间偏低位置”,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还在适度区间,经济下行处于可控状况;第二层是,有超出适度区间的风险,靠近危险边缘。
重庆压力当前,以至于有财经专家将它与唐山、廊坊、天津、温州一起,列入了2018年“最失落”的5个城市:
在GDP超越天津之后,重庆的“天花板”也开始显现了。2018年前三季度,重庆GDP的名义增幅只有3.2%,净增量只有464亿元,是中国GDP前20强里最差的。——《2018年,“最耀眼”和“最失落”的5个城市》
重庆该如何稳住势头?
01
经济降速,重庆的问题在哪
重庆的“天花板”开始显现了,这个判断大体不算错。
重庆的产业基础是制造业,今年以来,制造业的低迷状态,在支柱产业中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1-10月的“6+1”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3.1%,装备制造业增长1.3%,化工医药行业增长4.1%,消费品行业增长1.5%,能源工业增长3.2%。
全市39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同比下降。七大支柱产业,低于GDP增速的有五个。占全市经济20%左右的汽车产业,出现了负增长。
来源:统计公报
重庆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但目前汽车消费市场逐渐趋向饱和,产业降速的情况在2017年就开始显现了,今年继续下跌其实并不奇怪。
另外受贸易环境影响,上海的工业增速,广州的进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重庆当然无法自外于此。
当然同样是直辖市,重庆不同于上海的重要地方在于,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上,重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更大,前几年一直维持着20%的固投增速,2011年甚至高达31.5%。
2017年重庆的固投是17440.57亿,居四大直辖市之首,比上海足足高出一万亿左右。而今年以来,随着全国去杠杆加码,重庆的投资速度进一步放缓,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2%。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固定资产投资乏力,制造业低迷,构成了重庆经济的主要难关。前几年高投资导致的负债,也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重庆的问题其实很明显,其一,产业链依旧比较低端,受外部经济、政策环境制约明显;其二,产业集聚效应不够,一旦某个龙头企业失速,整个经济形势都受到影响,没法“东边不亮西边亮”。
02
重庆的发展远远没有到顶
但重庆眼下的低迷,绝不意味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到顶。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重庆的市域之广,给它带来了广阔的腹地,让它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重庆下辖区县众多,三千万的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工业化至今还难言完成,城市化有足够的空间。
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重庆一直是人口净流出大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额近三百万,不过在中西部人口回流的趋势下,随产业回迁的人口,将是重庆经济的重要基础。
再者,重庆与很多二线城市不同的地方在于,虽然同样身处内地,远离海洋文明,但重庆在过去几年的产业布局,产业链做到了高度的本地化。
比如汽车制造,重庆采取的模式是“整机+配套”,不仅做装配,还把零部件和原材料部分的配套产业,都弄到重庆来了。一方面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产业可以拿到手的产值。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笔电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台电脑,就有一台电脑是重庆生产。
但重庆真正的优势是,通过聚集上下游的笔电产业,每台电脑的70%的产值都留在了重庆。
产业链上下游高度聚集后,企业外迁的成本提高。哪怕经济低迷时期,也能完整地掌控生产线,不至于受制于人。
来源:统计公报
对重庆来说,能在短短几年实现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聚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绝佳的区位。
铁路、公路、航空,加上水路连接到海洋,放眼内地城市,有如此天然地理优势少之又少。
过去由于水路成本高,重庆将目光瞄准欧亚陆地,探索出渝新欧物流通道。今年累计开行超2000列,且中欧班列已经成了西部的成都和西安,中部的郑州和武汉的必争通道。
区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上限。随着米字型高铁通道的打通,重庆的潜力还会被进一步挖掘。
03
重庆需要适应低增长的局面
说重庆发展到顶,显然为时尚早。但对于接下来的低增长局面得有心理准备。
前几年重庆维持的高增长,让外界忽视了固投的隐患;而笔电、汽摩等领域龙头企业的亮眼表现,也将协同配套企业的发展不足掩盖了。在外部经济气候变化时,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换个角度看,增速下滑未必全是坏事,至少可以让问题充分暴露,倒逼重庆开始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其实哪怕是今年进博会的大赢家上海,在2008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GDP的增长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了长时间的转型阵痛。
对重庆来说,经济暂时失速,越是需要发展定力。要正视问题,但不必悲观。
拉几个大项目来,可有解决短期失速的问题,但对经济结构的改善未必有益处。
重庆的人口和面积,以及工业化的水平,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上海那样,淘汰第二产业,靠第三产业养家,而必须像一个中等省份,甚至小型国家一样,三产业配置齐全。
重庆的根基还是制造业,而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一是产业不够整全,有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和独角兽依旧太少,这点从上市公司的市值就能看出来。
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含量不足,限制了产品往高端价值链方向发展。
比如重庆制造的手机,多为市面上的中低端手机,汽车制造也多是生产大众化的平民汽车。
低端制造是重庆科创短板的直接体现。目前重庆的重点高校数量只有两所,院士数量只有四川的九分之一左右。
制图:西部城事
科研投入强度,也即R&D经费占GDP比重只有1.88%,甚至低于全国2.13%的平均水平,在二线城市中相当靠后。
重庆制造要升级成智造,科创短板必须补齐。此外,物流、金融等领域的基础,还得继续强化。
升级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这意味着眼下的低增长不排除将持续一段时间。
一旦制造业顺利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重庆凭借着绝佳的区位优势,加上向西开放的政策利好,以及在交通上的长远布局,完全能提供更辽阔的想象空间。
过了这一关,重庆的上限,就是世界级城市。
end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